设置
书页

第三百零一章 漢王

请记住本站域名: 黄鹤楼文学

  随着玄德公到了京都雒阳,赶来参加封王盛典的士人肉眼可见地减少了议论声。

  当看见郑玄与卢植联袂而至时,各州士族与豪族子弟更是热情凑过去招呼。

  玄德公不是寻常人能拜见,料想各种拜帖可能已堆积如山,而自家宗族与玄德公先前也没交情,此刻再来奉承讨好,意图攀高谒贵,毫无疑问竞争太多,只能另选他处。

  郑公和卢公都是当世大儒,尤其卢公还是刘使君的老师,倘若得到他的青睐,再引荐给玄德公,必能在人群中脱颖而出。

  卢植院宅的门槛近乎被络绎不绝前来拜访的人给踏破。

  放到之前他或许还会恼怒,但此时却整日喜上眉梢,眼笑眉舒。

  禁不住在心里暗暗得意道:“老匹夫,天下人皆知玄德乃是我的弟子,你又怎么能和我争。”

  老夫当初只不过随口客套的话,你还当真了不成?

  不过拜见归拜见,卢植却没想过引荐谁给刘备,除非确是遗漏的贤才,如荀彧一般,胸怀实干之才,那他倒愿意引荐。

  在卢植与郑玄宾客盈门之时,随刘备而来的三百余掾史长吏也在异常忙碌。

  调来的诸葛瑾、张昭、陈矫、刘晔四人负责在雒阳招待来自各州官吏以及士族等诸多杂事,崔琰负责搭建高台与布置之事,宗庙的肉食摆放则交给了平原刘氏宗长刘元,让对方笑得合不拢嘴。

  太仆赵岐与荀攸承担起了制作天地祭祀服等事宜,由于雒阳城除了赵岐以外,就没有三公九卿在场,各地列侯来的人数也不算多,因此冠冕、玉佩、屦等袍服,便不需要制太多。

  汉代封王,必须还要奏舆地图,请天子所立国名。

  因刘备以功勋进封为王,乃依高祖定下之事,所以只需祭拜宗庙,向天告知太祖高皇帝后,便可登高台刑白马封王。

  此刻雒阳人群熙来攘往,填街溢巷,可谓盛况空前,引得南阳赶来的邓氏宗长和随行的阴孟、阴方都感慨不已。

  “京都虽然残破,没想到短短数年之间,竟隐隐有盛世之相也。”

  邓氏宗长之所以把阴氏两兄弟也一同叫过来,除了让他们向玄德公赔礼道歉外,还有件事情打算与使君细说。

  占据汉中郡的米贼张鲁亦或为王,南阳各县因河流便捷,漕河贯通南北与中原、司隶,郡县行商坐贾颇多,打探消息也更为方便。

  故有人得知汉中在不久以前,有黔首百姓从地里挖出一块玉印,群吏见状欲尊张鲁为汉宁王,虽听闻此事最后不了了之。

  却也让南阳各族不觉咬牙切齿,瞬间火冒三丈,不过一米贼,竟敢占据我汉家兴起之地,还想玉印称王,可谓胆大包天也。

  若敢用符命鬼神瑞应谶纬之举,效公孙述旧事,那便让玄德公引兵从房陵与上庸方向攻打汉中郡,以雷霆之怒,讨灭逆贼。

  南阳各族则可用部曲为前锋,建功勋于新汉。

  建安二年,正月二十六日,汉家宗庙前,旗帜猎猎迎风飘扬。

  前数日,雒阳常有乌云密布,而阴沉的天气,无疑令众多官吏担心有春雨将至,影响玄德公封王之事。

  可此刻选定了吉日,又具备礼仪,要是更改岂不令天下失笑乎?

  连荀攸与郭嘉也不禁发愁,再怎么算无遗策,也无法影响气象,蓦然天气阴沉,非凡人所能改之。

  只有刘备听罢,抚掌笑道:“诸君无需忧虑,雨势平吞野,风声倒卷江,多些风雨又何妨?”

  众人只好勉强扬起笑意,心底却还在忍不住担忧。

  谁知是夜刮起阵阵南风吹散乌云,大风震破了漫天云雾,犹如拨云见日。

  不仅是让官吏可喜可愕,更叫前来雒阳祝贺的诸多宾客、士人尽数瞠目结舌,为惊心不已。

  陈留蔡氏的蔡谷颇为激动地对着蔡琰道:“玄德公,仁德能王矣,真乃扬我高祖之休命尔。”

  而奉命新编漢室凯旋之乐的蔡琰,对此也不由喜笑盈腮。

  于是她唇齿轻和,遂笑道:“大风泱泱,乘风之势也。刘使君必能声摄四海,以凯歌浩荡乾坤。”

  蔡谷见其神色喜悦,随后漫不经心的问道:“昭姬,认为玄德公为人如何?”

  谁知蔡琰已然看出了叔父的目的,面露轻笑而不作答。

  蔡谷不禁回想起蔡琰模棱两可的态度,目光下意识落在高台的玄德公身上,心头炽热想道:“昭姬啊,以使君之仁厚,蔡氏数十年的富贵,便尽系于你了。”

  不然一旦兖州开始大范围度田,收缴赋税与回收耕地,陈留蔡氏定会损失惨重,若没有蔡琰不知何时能再度兴起……

  高台上身着冕服的刘备望见底下人头攒动,衣冠云集如山似海,一双双灼热的目光盯着他。

  仿佛将富贵的希望,寄托在他身上。

  夫人阴氏携带的长子刘永,还有管氏带着女儿刘兴,都站立在几层台阶下望着刘备。

  还有三弟张飞、发小简雍、老师卢植、郑玄、郭嘉、崔琰、诸葛瑾、张昭、陈矫、刘晔、刘元等人。

  许褚与典韦两人则处于高台下的另一阶梯,披甲持械警惕地打量四周。

  刘备对台阶下的众人轻微示意,在太仆赵岐的提醒下,双手举起酒樽,恭敬跪拜高祖敬酒奉上。

  待行礼过后,赵岐高呼道:“礼毕!”

  荀攸闻言立即上台,将手中的表书递给使君,以告知高祖。

  刘备打开表奏,肃然朗声道:“自孝灵崩殂以来,天下汹汹,两都焚烧,宗庙乏祀,群凶觊觎,诸侯多叛,分裂诸夏,万民涂炭,神州萧条,四海困穷。”

  “备为太祖高皇帝之后,以眇眇之身,兴兵诛暴乱,赖宗庙之灵,举兵屡击讨贼,本固邦宁,一匡天下。”

  “今告慰高祖,重刑白马之誓,以匡扶汉室之功,进为漢中王,为我汉家济世安民,兴国安邦。”

  “昔周室毕公、毛公入为卿佐,周、邵师保出为二伯,外内之任实宜之,今雒阳社稷无位,恐天命将坠于地,备暂摄进大司马,兼领青、兖、徐、冀、幽、豫、并、司等州牧也,其余如汉初诸侯王之制。”

  “孝景帝之子,中山靖王之后,涿郡刘备伏拜太祖高皇帝敬上!”

  刘备说完再度顿首叩拜。

  而荀攸立即打开另一表,高声说道:“君经纬礼律,为民轨仪,乃为功也。”

  “君劝分务本,穑人昏作,粟帛滞积,大业惟兴,又一功也。”

  “君敦尚谦让,俾民兴行,少长有礼,上下咸和,有功也。”

  “君秉国之钧,正色处中,纤毫之恶,靡不抑退,为一功也。”

  “君龙骧虎视,旁眺八维,掩讨逆节,折冲四海,又为一功。”

  “君以温恭为基,孝友为德,明允笃诚,亦有功。”

  “以上皆为刘备之功也,下臣知告,高祖明鉴!”

  荀攸话音落下,如同疾风迅雷般,阵阵南风卷起漫天尘土,宗庙面前所有赤色旗帜摆动鼓响,高台下观者穈集的众人,须臾之间被吹得睁不开眼。

  官吏们只能听见旌旗与旗杆相交哗啦啦作响声。

  郭嘉见此情形,立马俯身喊道:“颍川人士郭嘉拜见漢王!!”

  张飞、荀攸、崔琰、诸葛瑾、张昭,还有太仆赵岐等人全部跪倒在地,高喊道:“我等拜见漢王。”

  台下诸多官吏与士族、豪族也反应了过来,这突如其来的一阵大风,摆明了就是高祖应许了。

  黑压压的一片人群,尽数急忙跪倒在地,高呼道:“拜见汉王,愿我汉家千秋万岁,长乐未央!”

  “汉王!”“汉王!!”“汉王!!!”

  成千上万的军士皆不禁的面红颈赤声嘶力竭,振臂呼喊震天,声浪振动了雒阳城内外屋瓦,呼声一直传到数里外……

请记住本站域名: 黄鹤楼文学
书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