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书页

第三百章 欺人太甚

请记住本站域名: 黄鹤楼文学

  正月二十日,刘备率军抵达雒阳,随行的还有诸多青、兖两州的官吏掾属,以及在路上跟来的士族与豪族子弟。

  青州军一路浩浩荡荡进发的同时,沿途的马车络绎不绝,有如流水般,马首尾相接。

  关羽与吕布还在攻打退守邺城,苦苦抵抗的文丑,如今正掘土摧毁城墙杀进,只要攻破邺城,便能进逼袁氏另一心腹要害之处——邯郸。

  张辽、于禁、赵震还在攻打渤海仅剩下的两县,一处是摇摇欲坠的南皮,一处则是最北边的章武县。

  章武城若攻破,刘备麾下新归复的万余幽州卒,则可径直杀进幽州的渔阳郡与广阳郡的安次、泉州、雍奴三地。

  诸将负有重任在身,皆无法前来雒阳,而此刻与袁氏之战,从冀州到豫州再至淮南,虽在各处战场节节获胜,但仍然不下于五万人马,正在各处交战。

  荀彧肩负调度各方粮草事项,刘备也不放心让其走开,遂令荀攸与早年师从郑玄的崔琰,从军中先行返回雒阳,准备好封王各项事宜。

  结果刘备还在来雒阳的路上,便被心腹幕僚与各地官吏递来的书信搅得头疼不已。

  荀彧、荀攸、郭嘉、崔琰等幕僚,以及各地的太守,如孔融、应劭、陈珪、张邈等人,还有辈分更大的卢植、郑玄、张俭、赵岐几乎前后写来信函。

  卢植与郑玄更是一路乘船随行,两人脸红耳赤地为一件事争吵不休。

  因高祖刑白马盟誓的时间太过久远,而雒阳城里珍藏的诸多书籍文牍,又都被董卓烧得一干二净。

  汉家天子花数百年苦心积累的集藏毁于一炬,上至周、秦的竹简,下至近来数十年的典籍,尽烧成焦土。

  纵然卢植早年与蔡邕调阅过许多文牍,但谁会没事翻阅白马之盟,非刘氏不可王的文书。

  雒阳宫殿都成为残垣断壁,那高祖与众功臣约定的具体记载,就更找不到了,其中各种步骤,与诛杀白马数量皆已茫无所知。

  众人在心里怒骂董贼死不足惜的同时,也议论纷纭,关于祭祀步骤,自然有儒家礼仪来为之填补,但刑白马之数,也尤为重要,不可不细查。

  不少人便翻阅自家关于高祖之事的记载,结果翻来翻去,怎么也找不到杀白马的数量,有人猜测或为一匹,随即招人用《周易》反驳道:“一阴一阳之谓道,继之者善也。阴阳或为雌雄也,其为一马乎?”

  在发言盈庭,人言籍籍之时,卢植也说出了他的见解,正色的对刘备道:“玄德,易纬有云:一阴一阳合而十五之谓道,阳变七之九,阴变八之六,亦合于十五,阴阳之数备,有相偶之志。”

  “由此可见,应刑诛十五匹白马,才符合易经,阴阳交错,相反相成,循环不已,只有阴退阳进,阳隐阴显,阴阳和合,应天地万物变化律也。”

  卢植用阴阳转换,把刘备说得不禁微微一怔,军中虽然缺马,那也只是缺战马、军马,白马虽稀少,却也可以在驮马、挽马里征调。

  数年前公孙瓒还送了二十余匹白马,原本刘备是想送给云长、益德、子龙、子经、宪和、赵震、韩牧等人,思索片刻后,觉得武官在战场骑白马还是过于明显。

  于是每年拿出数匹,专卖给南边用品相极佳的良马来撑门面的豪族,此刻剩下的正好可以拿来用。

  就在刘备想采纳老师卢植言论之时,同为大儒郑玄站出来作揖,建言道:“子干此言差矣,若依易经来看,阳气上升,由七变九,阴气下降,由八变六,七与八、九与六之和皆为十五,无论六、七、八、九乃至十五都符合阴阳和合的自然之法也,因而俱为祥瑞之兆。”

  “现今犹如高祖之时,中原邮、亭、传舍遍地缺马,岂能为滥竽充数,而多诛杀白马,子干之言,恕我无法苟同。”

  郑玄站在另一角度,不留面子地反驳了故友卢植,气得对方立马吹胡子瞪眼。

  而刘备也颔首点头,同意了郑玄的建言,令众人勿再复议。

  郑玄把卢植的话堵塞回去,又向刘备揖礼说道:“使君,余人之老也,形益衰,不见智益盛,惜年老而日衰,不可复见汉家之隆,愿随使君共同前往雒阳,睹我汉家来日之兴矣!届时魂归九泉之下,不与儒家先贤徒虚语。”

  刘备沉默少顷,然后抬手指天,断言道:“汉室之隆,郑公可计日而待也。”

  旁边的卢植本欲开口说些什么,却听见郑玄的这番话,见其须发皆白,身体日渐衰老,近来已经快看不清东西了。

  他也忍不住悄然叹息,暗道:“人终有一死,所求不过临死而无愧也。”

  他卢子干也如郑康成一样,只求多活几年,能见一见玄德重整山河,再复汉家的兴盛,才不枉此生食汉禄,为汉臣。

  卢植见郑玄身体状况远不如他,便想放弃口舌争端,不料对方接下来的一番话,彻底将他心头无名之火惹起。

  郑玄在刘备搀扶他的时候,笑容如菊瓣似的绽开,轻笑说道:“子干先前与余有言,玄德亦为我弟子也,封王事关重大,即便舟车劳顿,我又岂能不去乎?”

  “玄德以民为贵,君为轻,身体力行而效之,尧、舜、禹、汤莫过于此,有弟子为君如此,夫子又复何求。”

  “天下儒者尚念夫子几分薄面,我若不去,何以为弟子助力,玄德,怎还不唤我声夫子乎?”

  郑玄白发苍苍,长眉弯垂,眼窝褶皱微陷,用一双深褐色的眼睛,笑望着刘备。

  刘备立即反应过来,纵使以他今日的功劳,用高祖盟誓而王,在顽固不化的儒者眼里,仍属于悖逆不轨,必定暗地著私史非议,而郑玄也知道此事,故用自己多年声望在为他撑腰,尽量减少谤议。

  想到此处,刘备顿时感激长拜作揖道:“郑师之恩,刘玄德必不忘也。”

  在历史上他进汉王,还需要天下名士许靖来帮他张扬,而康成公之名,不知比许靖高出多少层台阶。

  在刘备与郑玄相视而笑之际,卢植已看得瞋目裂眦,手指颤抖道:“郑玄老匹夫!怎敢如此欺我?!”

请记住本站域名: 黄鹤楼文学
书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