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机推荐:
陈家志出了办公室一趟,拿回了昨天的供港清单,各类蔬菜大约是65吨,也即同兴泰相比前段时间的日销40吨大幅提高了50以上。
陈家志记得最多时,同兴泰曾有过日销近百吨的记录。
但那是市场极度缺菜,63号档还没建立,江心菜场仅有供港一个市场渠道时的数据。
如今靠谱鲜生渠道多样,市场又不缺菜,同兴泰能日销65吨已是个非常可观的数字,也证明夏有车尽了全力。
在香江绿叶菜类的市场份额稳定占比在10以上,是一股不容忽视的力量。
陈家志查看着清单明细。
菜心、芥兰、芥菜、生菜、油麦菜、小白菜、上海青……每一样菜的价格都普遍要比档口价高上35毛/斤。
呃…如果这次不给同兴泰调价,差价就是57毛/斤。
像菜心,供同兴泰仍然是45元/件,而在63号档,则是25元/件,每斤相差7毛。
这个价格差,其实陈家志并不担心夏有车玩脱了。
他看得出来,夏有车是特意借这个机会释放善意,有意让同兴泰少赚钱,以回报上次协助同兴泰争抢香江的优质客户。
而且,最近靠谱鲜生加强了品控管理,夏有车应该能感受到蔬菜品质的变化。
只要品质始终稳定优秀,利润最高的高端客户就很稳。
整体上同兴泰至少不会亏。
这份善意陈家志收下了。
而且他也为同兴泰准备了一份礼物:改良版的大利生菜,不过还要等两个月时间陈家志才会放出来。
如此,合利农场每日供港的收入仍然会有1617万港币,给菜场提供了更深厚的保障。
再加上内地市场,以及江心菜场的产出,靠谱鲜生在珠三角的日收仍然有接近30万元的水平。
对普通菜场来说,利润率也是比较可观的水准。
这就是前期工作做的牢的好处。
比如市场调研,让靠谱鲜生的蔬菜品类分布更合理,市场供应少的菜,靠谱鲜生就多,市场供应多的菜,靠谱鲜生就少,这样既能卖得快,又能卖出相对高的价格。
其次则是手工和品质,虽然牺牲了一些产量,但整体市场竞争力却变强了。
放下手中的清单,陈家志又给自己泡了杯浓茶。
随即拿出技术部撰写的质量标准体系修改,他已断续改了三天。
方学林时年三十多岁,也有中专学历,又在植保站工作了几年。
其本身有工作经验,同时也具备学习能力。
组织撰写的靠谱鲜生基地种植指南、靠谱鲜生无公害蔬菜企业标准、靠谱鲜生蔬菜绿色有机栽培模式基本框架没问题。
看得出来,其还与各个场长进行了深入沟通,把以往菜场曾种过的蔬菜,以及各种模式都罗列了出来。
比如荷兰豆的起垄栽培,还特意提到了起垄要东西走向,以方便藤蔓中下部位进行光合作用,从而提高产量。
还有鸡腿芥兰、黄瓜和丝瓜的授粉、茬口期的规划安排……诸如此类罗列的很详细。
乃至他还看到了‘搏一搏,单车变摩托’。
“看上去这不仅是一份质量标准体系,还是案例展示。”
陈家志想了想,决定把案例这部分单独摘出来,仅供核心人员内部传阅。
毕竟这些都是干货。
他也看到了有关西方国家的农残标准,方学林还特意标注了信息来源。
像日本方面,则是由青果株式会社等合作企业提供的。
还有些则是通过出入境检疫局核实的信息。
陈家志在这里标注了下:进口国政策随时会变动,需要随时通过网络、报纸、人际网络、相关展销会等来获得信息。
喝了口茶后,陈家志又补了句:最好能直接通过客户获得信息。
进口国政策信息这条很重要。
随着中国蔬菜出口与日猛增,以及加入世贸组织等事件,农产品出口关税壁垒会逐渐演变为技术壁垒。
简单说,也就是从收税变成农残、抗生素检测等因素。
在转变初期,国内很多蔬菜企业都难以适应。
如果靠谱鲜生能提前适应新的趋势变化,对快速积累客户、扩大出口有极大的裨益。
另外,则是农残和抗生素检测设备。
方学林选择了从日本进口,也是通过青果会社的渠道联系的设备厂家。
从日本进口设备还有一个好处,未来小鬼子作妖时,还可以通过设备公司进行一定的公关。
“这方学林考虑得还挺全面。”
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方学林一个技术研究型人才能做到这一步,是下了功夫的。
陈家志认为他具备经营管理能力,随即把电话给江心菜场打了过去。
一杯茶的功夫,方学林就来了。
“老方,质量标准体系我看了,做得不错,需要修改的地方我都标注了。
我准备把你从技术岗调成管理岗,以后技术部和检测中心都由你管,有没有问题?”
“没问题,老板。”
知道这是升职加薪的机会,方学林没有任何犹豫就答应了下来。
在公司呆了也差不多两年了,他清楚公司的发展有多快,那不是一年一个脚印,而是一步三五个台阶。
陈家志又说:“行,质量标准体系这套你近期抓一下,检测设备就买青果会社推荐的这套,我会让采购部协助你。
至于苗圃的事,我会让纪松接替你的位置,你们交接清楚。”
方学林应下。
随后陈家志又把修改好的文件交给文员打印出来,又通过传真发给了方学林。
这种方式比较麻烦,陈家志想通过电脑直接传送,但他不会,公司也没人会。
处理完这些事,陈家志看了下时间,已是早上九点过,人一放松下来,就有些疲倦了。
而在分拣车间找到李秀时,其也还在忙着清点单据。
陈家志走了过去,说道:“秀,这些都可以交给专人做,回去休息了。”
李秀头也没抬,“马上,我也是学你,抽查一部分。”
陈家志见她看得入神,转身去冷库拿了点荔枝,自己吃一个,李秀吃一个。
等了一会儿,李秀才看完,“走吧,家志,回去睡觉。”
陈家志又给她剥了一颗荔枝,“你还知道困啊?”
李秀白了眼,“这不也是和你学的么,看你那么累,我也不好意思偷懒。”
陈家志作惊愕状,“哇塞,这你也能怪到我头上哦,我可从来没说你少干活了,这个锅我可不背。”
走到车门前,李秀突然问:“家志你吃早饭了没?”
“亏你想起来了。”陈家志说道:“李才给我回来时带了肠粉,吃过了,你看你,都困成啥样了,今天你可不准熬夜了。”
“家志,我感觉配送业务没受到金融危机影响,除了价格低点,生意好像越来越好了。”
“我费了那么多心思,这不应该的么,我说让你不要在熬夜了,你黑圆圈都出来了。”
“你不也在熬么?”
“我习惯了日夜颠倒。”
“我记得才结婚的时候你可喜欢睡懒觉了,用脚踹都踹不醒。”
“你都说了是以前喽。”
“我也可以熬夜。”
“不准。”
“那家志你也不能熬夜。”
“秀啊,你觉得我可能不熬夜么?”
“你是老板,你说了算,当然可以不熬。”
一路拌着嘴,陈家志开车也不困了,就是感觉李秀也没那么听他的话了。
熬夜有什么好的。
陈家志突然想着要不生个二胎,刚好豆豆也快到上幼儿园的年龄了。
从玉菜场。
气压有些低。
杨健尊守在办公室,良久后,刘云帆拿着一份传真文件走来,从肢体上就能看出十分忐忑不安。
“董事长,客户还是不愿支付剩余货款。”
杨健尊一把抢过文件,看了眼,“其他的呢?”
刘云帆抿着嘴说道:“联系不上。”
杨健尊凶横的瞪着他,“联系不上?!”
刘云帆缓缓点头,吞吞吐吐的说道:“据了解到的信息,有三个客户破产了,还有两个客户跑路了,另有两个客户一直声称菜不符合合同要求……”
事情逐渐在往更坏的方向演变,金融危机的威力超乎了从玉众人的想象。
如果给杨健尊重来一次的机会,他宁愿早点转向内销,就算慢性失血,也好过现在又被捅了一刀。
这一刀非常狠。
汇率的突然变化让蔬菜出口乱套,不仅是出口价格下跌和订单减少,前期达成的交易有很多也回不了款。
国外的法律惩罚很严,一般公司不敢乱来。
但都破产跑路了,还怕你法律惩罚么?
杨健尊清楚有些钱收不回来了,这给菜场造成了严重的亏损,也会给接下来的菜场经营造成了灾难性困扰。
此刻,他恨死了眼前的刘云帆,如果没有他力劝,说不定他已经转内销了。
“刘云帆,你被解雇了。”
“我……我…”
“解释没有作用,所有人都知道是你力主出口,你签下的东南亚订单也最多。”
刘云帆原本还想争取再多联系一下,说不定能多收回些货款。
然而,即便再收回一些钱又能如何呢?
如今,关注东南亚的人都知道,这场金融危机远没有到结束的时候。
说不定还会波及香江。
再争取也只会是自取其辱。
刘云帆很难受,如丧家之犬被人扫地出门,与当初激情入职从玉时形成了鲜明对比。
他不由想起几个月前给房少华打电话时的意气风发。
“房少华,你迟早会后悔的,呵呵呵”
刘云帆的笑吓坏了同样在等班车的路人,纷纷离远了些。
他毫不在意,心里还在想房少华此刻可能正在沪市嘲笑他。
刘云帆的离去并不能解决从玉的困境,反而让气氛更加冷峻。
“账上还有多少钱?”
“董事长,还有一百多万。”
杨健尊的问题很快就得到了财务的回答,“但好几家供应商都在催付款,生产部也在催着买农药,近期是病虫害高发期,另外,这个月马上要结束了,还得发工资……”
一桩桩要花钱的事摆在了眼前。
出口赚钱现金流稳定时,这些对从玉都是小问题。
如今积攒在一起,即使要不了从玉的命,也将严重拖累从玉的发展。
为了缓解资金压力,杨健尊忍痛选择了在香江大降价以扩大销量,跟着又寻求在内地扩大市场。
当晚,杨健尊出现了江南市场。
自从做了董事长后,他就很久没到批发市场卖过菜,但经验仍在。
当他看到穿着衬衣西裤皮鞋卖菜的销售员时,忍不住低声痛批了一顿。
“难怪踏马的卖了这么多天没有起色!”
“就你这穿着打扮,是来菜市场相亲的么?”
从玉的蔬菜报价相对市场均价并不便宜,但杨健尊认为从玉的品质值这个价。
就像凤凰和鸡一样,即使凤凰进了鸡窝,它还是凤凰。
只是似乎买账的人不多。
很多人听了价格转身就走,也有人留下了鄙视的话语。
“做梦还没睡醒啊,我花这价格买你的,还不如再添点去63号买”
杨健尊感觉有点耳熟,随即问销售员,“63号也有卖菜心么?”
销售员点头道:“63号就是靠谱鲜生的档口,也是全市场叶菜价格卖得最高的档口。”
一靠近63号档,杨健尊就感受到了不同。
装货的三轮车络绎不绝,货车上站满了卸货的人,生意很好,有点像是他梦中的场景。
档口内人虽多,但看得出很整洁有序。
“老板,要买什么菜,我们这儿有样品,摆着的都有。”
杨健尊在档口边上才站了片刻,就听收银桌前的人在喊他,他抬眼看去,微微愣了愣,现在卖菜的销售员都得这么帅了么?
只见收银桌前的两个男子一个面容俊朗,肤色微黑;另一个按着计算器的男子也是仪表堂堂,一表人才。
杨健尊走了过去,所谓样品虽然品相极好,但量少,以杨健尊的经验,这说明不了什么。
然而,他环视一圈,只看到装菜的人,没看到有打开的菜。
“能不能开箱看下货。”
“可以呀,当然可以。”
陈家志来劲了,好久没遇到要验货的客户了,这意味着又来新客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