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书页

第六十九章 挖墙脚

请记住本站域名: 黄鹤楼文学

  公告栏做出来,规规矩矩贴了招木工、窑工的招聘启事。

  除此之外,还有一张防火的警示图,考虑到许多人不识字,上面只有小部分文字,大部分为图画。

  画得略夸张,艺术水平不高,但情绪表现强烈,让人一看就能知道大致意思。

  何大出去溜街的时候,把景庆两坊这边公告栏的事告诉更多城民。

  公告栏这里也另留了人,这人在坊里认字不多但记性尚可,只要有外人来问,他就背一遍。

  招聘启事写得简单,多说几遍就记得牢,说得多了都不用过脑子。

  赵少主让人留意着景星坊动静,公告栏此物毕竟是他亲口同意的,也得知道被如何使用,以确定不会有别的负面影响。

  盯景星坊的下属也是个人才,直接用纸临摹一遍,公告栏上怎么贴的、什么内容,全部在纸上还原出来。

  看着下属的汇报,赵少主对招聘启事不在意,但那个防火图文有点意思。

  或许别的坊也可以贴一贴这样的图画。

  如今疫病多发,对热饮热食有强烈需求,城中各坊频繁出现燃火烧屋的险情。

  不是没人提醒,但那些人就是听不进去话,有些直接是没听到。

  听不到那就去看!

  赵少主手指在那图画上打个圈,示意旁边的文士:这个挺好的,记下。

  夜幕时分,景星坊。

  何大从外面完成任务回来。

  白天他带人出去跑宣传,有意向的人听到消息,来这里看到公告栏,确认信息属实,还真的陆续找来。

  周山负责面试。若是通过,会先试用几日,再决定留不留。

  晚上在坊门关闭之前,何大回到家。

  还得加练识字。

  绞尽脑汁死记硬背,只为多识几个字。

  舍不得点蜡烛,但并不妨碍兄弟俩说话。

  何大磕磕巴巴背完一篇文章,手指还比划着写字,忘记了就让小弟口头提醒。

  终于完成夜间作业,何大正要入睡。

  何小弟说:“我觉得咱们景星坊也挺好的,坊长多数时间也住这边。”

  知道自家亲哥以前惦记庆云坊,何小弟时不时劝几句。

  何大又来了精神:“嗨,早就不惦记那边。咱们景星坊以后肯定能在这歆州城里扬名!说不定以后我白天也能在坊里做事。”

  如今世道有异,歆州城又是街坊制,外面其实挺冷清的,他去打听消息都是去各个坊里转悠。

  贵人多的地方管得严,也不敢去,能去的都是人员组成比较杂乱的。

  一开始他还有新鲜感,但乱世就是乱世,平民们没那么多新鲜热闹可瞧,倒是各有各的凄苦,看多了既庆幸又难受。

  他这种自私自利的人都觉得压抑。

  每次回来景星坊才是他最轻松的时候。

  怎么说呢,景星坊的人,甭管身世条件如何,精神气儿就是不一样,就算住窝棚的人,眼里也有光。

  何大说:“若是咱们景星坊热闹起来,哥在咱们坊内就能打听到消息。”

  他知道温故要在这里建不少房屋,以后肯定会热闹起来的。脑中能幻想的情形有限,只能把以前在他们县城见过的最热闹的场景换到这里。

  已经足够美滋滋了。

  “看哥是不是很有眼光,当时第一眼我就知道咱们坊长不是寻常人!”

  如今他们分到的这间屋子不大,但够住,小弟都能进坊里“衙门”工作了。

  自己也混得不错,虽依然是个跑腿的,也得看给谁跑腿!

  次日,何大还是同往常一样,带着朋友出去跑宣传。

  然后得知了坊间关于蜂窝煤炉和温故的传闻。

  相比起报纸,蜂窝煤炉的进展更快,东西还没出来,消息已经传开了,同时传开的还有温故的名字。

  这些都是赵家有意引导。

  何大不清楚内情,听到消息便立刻回来问温故。

  温故告诉他实情:“确实做出了这东西,只是现在没有实物,所以并未宣扬。”

  确认消息属实,又有赵家特意推动,温故叮嘱几句之后,何大在外溜街的时候就更放得开了。

  他没见过实物,但并不妨碍他吹得仿佛见过一样:你何哥,消息灵通!

  有人谈起煤炉的话题,何大就聊开了:

  “我们景星坊的坊长,就是赵家表少爷,很得看重。现在传得很疯的蜂窝煤炉子,我们温坊长弄出来的!

  “文人的游学知道不,这可是关乎一生的大事,我们坊长就是在游学的时候发现了蜂窝煤炉……

  “那蜂窝煤,里面可不止有煤,还有别的,烧过之后能铺路呢!冬天特防滑!

  “还分品级,别看都长成蜂窝样,但有的煤工序不同,里面额外添加了贵物,气味小,燃火更快。不过那些只有富贵人家才消耗得起。

  “咱们用普通的就行,只求耐烧,别的哪管那么多呢。”

  何大在外叭叭一阵输出,其他人听得一愣又一愣。

  这帮人,甭管自家用不用得起煤,并不妨碍他们吹牛。

  何大可太清楚此类人的性情了,待会儿散了,这帮人去别的地方,肯定会把他说的这些话跟别人继续吹,嘚瑟得跟自家正用着煤炉似的。

  消息在底层迅速传开。

  不管用不用得起,都对蜂窝煤有了大致印象,好奇赵家那个表少爷,不少人特意来景星坊瞧瞧,也就有更多人得知了公告栏上的招聘消息。

  周山面试的民间工匠更多了。

  庆云坊。

  道童听说坊间传闻,问了何大的动向,告知道长。

  青一道长很不爽。

  狗书生竟然先一步扬名了啊!

  虽说这里面主要是赵家使力。

  他知道温故没有抢他的功劳,也知道赵家那边另有考虑,肯定会偏袒亲戚,对他这个道士还有偏见。

  但还是很气!

  狗书生现在一定很得意吧?

  没心情炼丹,没去丹房,青一道长沉着脸坐在屋内琢磨事情。

  此时,一辆低调内敛的马车行至庆云坊。

  或许马车的主人自认为低调,但事实上,这年月能用得起马车的,家境定然不差。

  马头高俊,呼气磅礴,即便没有跑起来,即便只是迈步缓慢,也能看出马腿是怎样的强劲有力。

  虎威镖局的马若是站在旁边,都会显得瘦弱许多。

  在庆云坊干活的劳工们见状,赶紧去告知了道童。

  有贵人来庆云坊,坊长又不在这边,肯定是来找青一仙长的。

  两名道童准备迎客,青一道长给他们做过专门培训。

  另两名道童告知道长消息,守候在侧。

  一听有贵人到访,原本挎着匹脸的青一道长来了精神,迅速整理衣袍,调整仪态,眼神切换至高人的疏离淡漠。

  赵暮带着随从和护卫进屋时,原本心中嫌弃这地方太过寒酸,怀疑自己来得对不对。

  谁家厉害人物住这种破地方?

  但等见到坐在上首的青一道长,又有了改观。

  道袍很普通,但这通身气质和细微神态,与打听到的消息相近。

  赵暮一身文人装扮,举止文雅有礼。

  道长见到此人第一眼:不行,没狗书生会装。

  来人做了自我介绍。

  赵暮,赵家人。

  青一道长反应平淡:“哦,不知贵人到此,所为何事?”

  赵暮身边的随从怒目而视,嫌弃这道士既不懂礼数,也听不懂人话!

  赵家!

  是歆州赵家的赵!

  随从正要呵斥,被赵暮抬手阻止。

  赵暮倒是另有看法。他认为,越是有本事的,越有底气,有脾气。青一道长此时的态度反而让他更相信打听到的信息。

  今日听闻温故被叫去了赵宅,他立刻带人来此。

  他虽是赵家旁系,但赵家嫡系直系子嗣单薄,赵家主也有意提拔家族成员,可惜,都没能让家主满意。

  如今,温故声名鹊起,让他们看到了另一种途径。

  他们都打听到了,温故能得看重,归功于献上去的几个方子,说到底,还不就是因为这个道士?

  我上我也行!

  他们若是拉拢这个道士,再搞几个方子出来,也能得到看重!

  赵暮忍下心中的不满,看向青一道长,既然身份无法动摇对方,那就直接上利益吧!

  于是,从居住条件开始拉踩贬低这庆云坊。

  他们赵家人居住的朝晖坊位于核心地段,离歆州的权力中枢近,比这偏僻地方好多了。这里说是内城区,其实已经靠近内城墙,处于边沿了。

  再者,他们更有身份。即便旁支,也是这歆州赵家的赵,背景财力非一般人可比。

  此外,若道长愿往,他们还会赠送一套青砖大院,供道长起居。

  青一道长心中满意。许诺的条件确实很好,还说要送他青砖大屋,果然财大气粗。

  紧接着对方又是一连串高端文雅又直抒胸臆的吹捧,听得青一道长得意不已,但还没有飘起来。

  吃一堑长一智,不能乱飘。

  只是眼中已是带了笑意。

  爱听,多说!

  瞧着似有突破,赵暮说得也更来劲了。

  约莫一炷香的时间,赵暮才停下来。

  他心中纳闷:这青一道长看上去也很满意,怎么没表示?

  “那……道长你的意思?”他问。

  我的意思?

  青一道长心说:一切条件听起来都很好,对方也是有财力有背景,优势明显,是咱喜欢的大户。

  就剩一个。

  于是青一道长问出了关键问题:

  “你,游过学吗?”

请记住本站域名: 黄鹤楼文学
书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