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书页

第六十八章 公告栏

请记住本站域名: 黄鹤楼文学

  次日,去姨母那边问安,铁头还以为要回去了。

  温故说:“别急,咱们再混一餐。”

  提前让人询问了表哥那边的空暇时间,正好是到吃午饭的时候,那就吃饭说事一起吧。

  赵表哥已经知道蜂窝煤炉的事情,除此之外,他爹也表明了态度,想要给温故多加一重保障。

  “你这次又立一功,我爹会把你的身份告知更多人。”

  让这歆州城里更多人知道温故的身份,知道这位表少爷是赵家看重的,别不长眼去为难。

  以后温故若是想去坊市做什么买什么,那些势利小人也会有所顾虑。

  “劳姨父费心了。”温故叹道。

  “不出两日,歆州城里,有点地位的人都会知道你的身份。你要扬名了!”赵表哥笑道。

  小小坊长又如何?

  他们赵家罩着的人,谁敢去为难?

  赵少主还以为温故会不好意思,却听温故问道:“只有歆州城?”

  “哟呵,你小子还挺贪心的啊。”赵少主正要调侃几句。

  温故凑过来说:“其实原本也给表哥你准备礼物了的,奈何身边没有相应的人才,一时间做不出,拿不来实物,只能送一个点子,也可以看成是一个建议。希望表哥你别嫌弃。”

  嘴上说得为难,眼里的神色“信我,很好的建议”!

  赵表哥好奇了。

  作为赵阀少主,他身边真不缺好东西。而有用的建议,对他更重要。

  “说说。”

  “表哥,我知道你手下文士和工匠很多,不如,办个报纸试试?”温故说。

  如今六大阀又打不起来,后勤跟不上,战线拉不长,外面受到的限制太多,都是抓紧时间强大自身,抢人口抢人才,扩大自己的名气。

  然而信息不畅,大户人家有自己的消息渠道,但其他更庞大的人群,依然处于消息闭塞中。

  现在各大势力的策略,是要对外展现实力吸引更多大户和人才。

  “只要不把核心机密泄露出去,只是让更多人知道这边有多好,有什么优待,何愁人才不来?

  “除了这些,还能告知大家如何预防疫病,平时生活中的注意要点,这里又出了什么人才,得到了怎样的优待……

  “好的事情得广而告之!”温故说道。

  还方便招聘呢!

  他想招几个民间技工,消息都传不出去。

  报纸不是什么新鲜事物。

  以前世道没乱起来的时候,官方有邸报,民间也有小报。

  本朝有进奏院,这个合法搜集情报传递文书的机构,在经过权力的膨胀又收缩之后,被掌权者并入枢密院之下。

  邸报,官方报纸——枢密院审查,进奏院抄传。

  民间小报——未经官方机构审定的非法出版物。

  虽然上头有禁令,但也只是让这些非法出版物不那么嚣张,依然屡禁不止。

  直至乱世,一切才停滞。

  现在,温故再次提起。

  世道乱了,但民间对信息的需求只会更大!这关乎生存!

  赵少主沉思。

  他们歆州各城镇,其实有张贴布告的地方,传达重要消息。

  因此,也没想过费心思搞个小报出来。

  但温故的建议,时机非常好,确实很令他心动。

  如今,北上的人越来越多,远不是去年的情势了。

  他们赵家也会继续拿下周边的城镇,掌控区域会越来越大,手下的人越来越多,确实需要报纸这种形式去传达信息。

  若是做成了,也能扩大赵家的威信。

  赵少主抬手。

  旁边的文士递过来一份名册。

  上面记录了一些人原本的身份和现在的职务。

  赵少主针对性地找了几页。

  嗯,想要办报,人选确实有,可以迅速办起来。

  手指点了点名册上的人名,赵少主道:“原枢密院高官之子,有办小报的经验,合适。”

  温故一愣。

  等等!

  这句话槽点颇多啊!

  “父亲是官方机构高级官员,儿子办非法出版物?”

  表哥:“嗯。”

  给个眼神自己领会。

  温故:“……哦,没事。”

  只是明白了,为什么以前朝廷的禁令禁了个寂寞。

  就说么,那些个传播广的小报,真有决心禁,哪有禁不了的。

  想着歆州官方报纸这东西,肯定会严肃审核办理,不一定能很快出来。

  温故又说:“还可以在合适的地方竖几个公告栏,就像布告那种,在固定的地方悬挂张贴。”

  歆州城也有,但只局限在核心地段的某处墙面和城门口。

  “若有报纸,就无需公告栏了。”赵少主说。

  “我能在我们坊那儿搞个公告栏吗?”这才是温故的目的。

  赵少主看向温故:“你要搞那个干什么?”

  温故道:“报纸弄出来,传达的消息也就那几类。我是想找个地方贴招聘启事。

  “我想招几个会手艺活儿的匠人,不需要很好,凑合就行,平时刻个章,做点小工之类。”

  赵少主本想说把赵家的工匠借过去,一听温故说刻章做小工,又止住了。

  确实大材小用。

  至于温故说的公告栏……

  景星坊和庆云坊都不靠近中轴线大路,影响不大。只要不涉及敏感的政治方面事务,其他的,倒也无所谓。

  现在世道有异,许多事情放得宽,温故说的这点小事可以允许。

  他还是提醒温故:“某些牵扯重大的事情别在上面说。”

  “知道的,就只是搞个地方寻找失物,招聘工匠之类。”温故说道。

  “那就好。”

  赵表哥又打量温故好几眼:“你哪来这么多奇特想法?”

  “不是我的想法,都是游学时候见过的,感兴趣就记着了。”

  原来如此。赵少主没深究,继续跟温故讨论报纸的事。

  世态不同,官方发行的报纸,也会有所不同。

  虽说手下的文士们会提供许多建议,但赵少主更想听听温故的看法。

  这位表弟确实有不少奇思妙想,按照表弟的说法,游学见闻丰富。

  别人游学都是寄情山水,结交新友,寻访名师,这位表弟确实是有些不同寻常,路子挺野的。

  温故很认真在建议,不是敷衍,报纸这个事,办好了他也会受益,更方便他获取信息,调整策略。

  就算以后自己要办小报,也得等赵家官方的报纸先出来,过后他再办小报。

  这种风头可不能抢。

  再说,他现在也没精力搞这些,两坊建设已经够他忙的了,还想多招些人才分担工作。

  各种建议提了之后,让表哥手下的人才们忙活去吧,只要能尽快看到报纸就行。

  从书房聊到饭桌。铁头吃得很开心。

  沈夫人得知温故还没有回去,想着让对方过来陪她用餐,身边的婢女出去一会儿又回来,说,表少爷在少主那边商议要事,就在那边用餐。

  这话听着有些熟悉,昨天似乎有同样的句式。

  沈夫人哑然失笑。娘家这边难得有小辈和自家儿子相处融洽,能得到丈夫看重,她是欢喜的。

  但是一想到娘家这边还有更多小辈无所事事游手好闲,又觉得糟心。

  不是她偏心,实在是这帮人真的扶不起来!

  再一想到,赵家那边,族里也是相似的情况,心情更复杂。

  有时候想想,赵阀权力如此集中,除了那父子俩有手段之外,还有族中废物太多的缘故。

  办完事,温故带着铁头回到景星坊,把何大叫过去。

  “识字不?”他问。

  “只识得少数。”何大小心回道。

  以前跟着他家小弟认了些字,后来北上赶路,到这里又一直在外面晃悠,识字方面有些懈怠了。不敢欺瞒,他实话实说。

  温故也没责怪,只道:“这段时间跟你家小弟多认些字。”

  没有说原因,但有信息已经透露出来了。

  何大心中惊喜!

  “是是是!我一定多学些!”

  这说明还有别的任务要交给他,说明自己有用!

  提醒了何大,温故去到两坊相隔的那条小巷,靠近巷口的地方,找到合适位置,画了个框,让人把那块围墙抹平整。

  没用木材钉框,容易被人偷偷撬走当柴烧。

  墙面抹平时,在上方刻了几个大字,字上涂了漆,更显眼——景庆巷公告栏。

请记住本站域名: 黄鹤楼文学
书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