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人一众往冀西之处而去,意寻汾水,此间事暂是不提。
话表取经人一众,终是近了灵山,一路行进,入了西方佛地,但见此处果真与他处不同,路边多有琪花瑶草,古柏苍松,常见山下人修行,林间客诵经。
唐僧骑着白马,见了周遭,道:“徒弟们,此处果真是佛家之地,我等可是近灵山了?”
行者道:“师傅,若是等闲时,我却不可与你多说,但今时可说得一二,我等近便在灵山脚下,再走不到二三日,定至灵山。”
唐僧闻听,满眼堕泪,险些从白马坠下。
行者将金箍棒收起,上前搀扶,说道:“师傅,你怎个这般姿态?”
唐僧道:“自东土行走而来,一十四遍寒暑,走过千山万水,不知遇多少魔障难关,遭多少妖邪侵犯,今终将近,教我喜不自胜。”
行者道:“今苦尽甘来,师傅心中有喜,实属正常,但切莫松懈。”
唐僧道:“自不敢松懈。徒弟,你却不知,我不止一日夜里曾想过,此残生能否行至灵山,我今四十馀岁矣,不知还有多久光阴,常常思量,可会中道病逝,乃至曾写书文,藏在我怀里,若我中道病逝,去不得灵山,便请徒弟你代我行走,继我袈裟,衣钵,锡杖,骑白马再往灵山去。”
行者摇头道:“师傅,但你心诚,故我等今行至矣。”
猪八戒挑担上前,说道:“师父,你那书文在何处,可能给老猪看看?有无写老猪分多少行李的?”
行者扯住猪八戒蒲扇耳,骂道:“你这呆子,找打!”
唐僧道:“徒弟,将八戒放了,八戒一路行来,亦有挑担之功,今将功成,莫要胡闹。八戒,书文之中,不曾有说分行李,若我身死,悟空代我行走,绝不可分行李。”
猪八戒嚷嚷道:“师父却有些不怎公平,怎个师父若身死,教他做主,而非我与老沙。”
唐僧道:“你与悟净若是做主,定生不良,非是悟空不足以往前走,但今不须有那等念想,我等将至矣。”
行者道:“师傅所说甚是有理,不必多想,今我等将至灵山,那等文书不提也罢。”
沙悟净道:“大师兄所言有理。”
一众谈说之间,往前而去。
行得多时,忽见前方有一带高楼,几层楼阁,正是个‘灵宫宝阙,琳馆珠庭’。
唐僧见了,问道:“徒弟,那前方可是灵山?”
行者抡着金箍棒,上前睁圆眼睛,细细一看,说道:“师傅,那前方的,非是灵山,乃是玉真观也。此观乃在灵山脚下,住在此处的,乃是个金顶大仙,我等要上灵山,须去拜会了金顶大仙才是。”
唐僧合掌道:“既如此,我等便去拜会一番。”
行者指定玉真观,说道:“师傅,无须拜会,你瞧那处,可不正是金顶大仙。”
唐僧顺着行者所指张望,但见一飘然真羽士正在那道观山门,朝他等此处呼喊。
金顶大仙叫道:“那来的,可是东土大唐来取经的圣僧?”
取经人一众闻听,近了玉真观。
唐僧下了白马,走到山门前,合掌拜道:“拜见大仙,我等正是东土大唐来的取经人。”
金顶大仙笑道:“久候你等多时,十数年前,观音菩萨便有言,奉佛老金旨,寻个善信做取经人,却不曾说多久,我本以为二三年便是,怎料这一过,便是十数年。圣僧今行至,快快随我入内。”
唐僧合掌拜道:“感念大仙盛意,在此久等,徒弟们,随我一同入内。”
一众遂与金顶大仙,一同入了玉真观,金顶大仙看茶献斋,又烧香汤,与取经人一众沐浴净身,待一众沐浴后,天色已晚,便在玉真观中歇息一晚。
翌日天晓,唐僧与三位徒弟在玉真观中堂,见了金顶大仙,唐僧再三拜谢于金顶大仙。
金顶大仙将唐僧扶起,笑道:“圣僧不必多礼,今能见圣僧,乃我之幸也。”
唐僧道:“我与大仙相见,蒙受大仙恩情,本该在此处陪同大仙些时日,但今近了灵山,我万不敢留,唯恐误了大唐陛下与我的圣旨。”
金顶大仙笑道:“圣僧苦行十数载,终是近了,其心我自知得,这般,我相送圣僧,待圣僧功成再来时,可切莫这般快就离去。”
唐僧合掌道:“劳大仙相送,若是功成时,定来拜谢大仙恩情。”
金顶大仙笑着起身,要相送唐僧。
行者拦下,说道:“不劳大仙,我却知路。”
金顶大仙道:“大圣,你识的,乃是个云路,你怎知本路怎行?莫不是你还有将圣僧驮行云路的本事不成?”
行者摆手道:“不曾有,不曾有。我却不识本路,向来往灵山皆是行得云路。”
金顶大仙笑道:“若是你大师兄来,定知本路,你却知不得,且教我送你等一遭。”
说罢。
金顶大仙往前而行,唐僧等一众紧随其后,他等随金顶大仙穿过了中堂,在那处有处后门,出了后门,便能走上灵山胜境。
大仙出了中堂,说道:“圣僧,我便送你等至此,你等且朝着那祥光五色处而去,那儿便是灵山,可见得佛祖。”
唐僧拜谢道:“劳累大仙相送。”
大仙复望行者三人,说道:“大圣,天蓬,卷帘,你等三人可须好生护着圣僧,不使功败垂成。”
行者道:“我等自是省得。”
大仙不再多言,转身离去,折返回玉真观中。
唐僧道:“徒弟,我等且前行去,早日入得灵山。”
行者道:“自当如此,呆子且挑担,沙师弟将白马牵着,我等沿着此路往前行走。”
一众闻言,收整一方,行得灵山之道。
一众在凌云渡前停留。
唐僧见此水汹涌,心下一惊,问道:“徒弟,这灵山之处,怎个有此水路,我恐过不得,可有何法子过水路?”
行者见了‘凌云渡’,心有所明,笑道:“师傅,此处乃我等必经之路,师傅安心行走,那河上有根独木桥,且上去行走,你定能走过此路。”
唐僧有些惊惧,不敢过得此独木桥。
猪八戒将担子放下,惊道:“哥啊,你可是害我等性命不成?此处水面宽广,波浪汹涌,独一根木头,又细又滑,怎个走过去?老猪下了水,尚有些水性,说不得能游上岸,若是师父这等,一落水去,不消片刻,无影无踪。”
唐僧闻听,更生惊惧。
行者道:“师傅,莫听八戒言说,这等桥,你只消静心守神,定可过得。你等且看着,老孙过于你等看。”
说罢,行者将身一纵,落在独木桥上,任那桥又细又滑,行者行走无有阻碍,稳稳当当,须臾走到对岸。
行者在对岸朝唐僧一众招手,说道:“师傅,呆子,沙师弟,速速过来!”
唐僧见活水汹涌,唬得一惊,不敢上前。
八戒与沙僧俱称难,过不得此桥。
行者从岸边又行独木桥,走了回来,拉扯着猪八戒,说道:“呆子,你且随我走,我扶你过桥去。”
猪八戒身子打摆,说道:“哥啊,过不得,过不得。你饶我罢,我驾风雾过去便是。”
行者骂道:“你这呆子,这是何地,准你驾风雾?你所行乃是苦功,若要成佛,须从此桥过去,有我扶你,你可过得。”
猪八戒道:“这佛不做也罢,这桥果真过不得。”
行者叹了一声,不再多说,正要请唐僧过桥,他尚不曾来请,忽闻远方有呼喊。
“上渡,上渡!”
唐僧正是忧愁,抬头一望,但见有只渡船从远而来,行过水流,朝他这处而来,他喜道:“徒弟,不必过桥,有渡船,有渡船。”
行者闻听,即睁圆火眼金睛,细细一看,识破那撑船的老儿,乃是接引佛祖,又称为南无宝幢光王佛,他不曾点破,等候那佛祖而来。
待那佛祖撑船到来,近了岸边。
唐僧本要下船,忽见那渡船是个无底的,他惊问道:“徒弟,这是个破船,如何渡我?”
行者说道:“师傅安心,此船甚稳,虽是无底,但可渡人。”
唐僧道:“徒弟,这船儿果真渡得?”
行者道:“渡得,渡得!”
唐僧闻听,合掌道:“此行一路走来,多累徒弟你使法力,降妖炼魔,保我性命,方能行到此处,今徒弟你既言说,此船渡得我,那便入得此船。”
唐僧一跃落了渡船,迷迷糊糊,却站稳了渡船,这船无底,却也站得住,教长老倍感惊奇。
行者道:“二位兄弟,且将白马牵上,行李挑上,我等入渡船过河。”
猪八戒与沙悟净听令,将白马,行李依次挑入渡船之中。
一众入了渡船,佛祖撑开了船,往对岸划去。
唐僧指定岸边,见了那岸边有个死尸,他惊道:“徒弟,那是何人?”
行者笑道:“师傅,那是你,那是你!”
猪八戒与沙悟净亦认出了,道:“那是你!”
接引佛祖亦是笑道:“可贺,可贺!”
唐僧恍然大悟,竟是明得,他如今方才是本来面目,那愚昧无知,二神浑浊,俱教他留在凌云渡前,如今的他,方才是真我。
佛祖无言,渡了唐僧一众,到了对岸,过了凌云渡。
唐僧过了凌云渡,正要转身拜谢,便见那渡船消失不见,不知踪迹,他问道:“徒弟,那摆渡的先生,怎个不见?”
行者笑道:“师傅,那摆渡的,乃是接引佛祖,有心来渡你。”
唐僧闻听,便朝凌云渡深深一拜,遂再拜行者,猪八戒,沙悟净,说道:“徒弟,今终至灵山,一路艰难,累你等与我一道前往了。”
三人俱不敢受,说道:“不敢当此言。”
行者说道:“师傅,且莫在此处久留,我等当上山去。”
唐僧拦下,说道:“悟空,且听我讲完,我却最须谢你。”
行者道:“罢,罢,罢。师傅你说,我听着就是。”
唐僧道:“悟空,我这一路走来,与你始初时,常有分歧,我亦常迷心,不听你言,累我受罪,累你受苦,伤了你心,此乃我之罪也,请你受我一拜。”
说罢。
唐僧深深一拜。
行者受了,回礼道:“师傅,我亦须谢你,乃是你自两界山下,将我救出。”
猪八戒道:“师父,莫要在此处多说哩,今已近了灵山,待取了真经,功成之后,那时光阴许多,再慢慢谢不迟。”
唐僧笑着应答,再与行者说了些贴己话,便骑上白马,往山上而去。
行者往前开路,沙僧牵马,猪八戒挑担,一众一如往常。
不消多时,一众终是近了大雷音寺,唐僧停马张望,但见大雷音寺有那‘黄森森金瓦叠鸳鸯,明幌幌花砖铺玛瑙。又有那。东一行,西一行,的蕊宫珠阙,南一带,北一带的宝阁珍楼’,真乃佛家圣地也。
唐僧见了,再三拜礼,方才与行者三人往里走入。
尚不曾入内,见有那优婆塞,优婆夷,比丘僧,比丘尼等佛众在,唐僧见之便要行礼。
佛众慌道:“圣僧莫要行礼,我等受不得,受不得!”
行者笑道:“师傅,莫要为难他们,我等入内。”
佛众迎着唐僧一众,入了大雷音寺中,入内并未行得多久,又见有四大金刚在前拦道,问道:“可是圣僧到来?”
唐僧拜礼称是。
四大金刚急入内通报,如来佛祖知了唐僧一众到来,十分欢喜,急传唤佛陀,菩萨,金刚,阿罗,揭谛那等聚来,以迎唐僧。
佛众得了金旨,在灵山的则赶来,不在灵山的,则火速驾云而来,少顷间皆至。
真见这位禅定智慧佛亦得了金旨,来到大雄宝殿之中,列于佛陀之中,他坐于佛陀一众靠后的位置。
待一众于大雄宝殿排列两行,如来即传唤唐僧入大雄宝殿之中。
请:m.llskw.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