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书页

第一百六十七章 祖师暗藏玄机救悟空

请记住本站域名: 黄鹤楼文学

  行者被关入阴阳二气瓶,半晌功夫,见瓶中荫凉,有些舒服,他不解其意,说道:“这阴阳二气瓶是个甚宝贝?捉得我进来,未有受害,不常说若瓶中装了人,一时三刻即化为脓血,我今在此处,这般凉快,不曾疼痛。”

  行者思量许久,忽忆得大师兄曾言说,天地之数是有阴阳之说,如昼夜,日月那等,是以有轮换理,他这瓶号称阴阳二气,当是有变化。

  他这般当是在阴之数,故荫凉,既是这等,那阳之数何在。

  行者想到此处,心中大惊,暗道不妙,这阳数方才是杀机。

  行者窥探了阴阳二气瓶的根由,为时已晚,这阴阳二气瓶,若是装了人,不曾言语,那当可一时得阴凉,若是开了口,便有火烧来。

  行者捻避火诀,全然不惧烈火。

  不消半时辰,火焰退去,四周现了四十条火蛇来,见行者便撕咬。

  行者神通在身,怎地惧怕火蛇,将火蛇一一扯断,行者正是刚刚对付了火蛇,又见三条火龙而来,将行者上下盘住。

  这三条火龙所攻,皆有不同,这头条火龙,烧的是行者身也,二条火龙烧的是行者圣胎,三条火龙烧的是行者心中。

  行者果真耐不得,不消多时,孤拐教其烧软,有些疼痛,火气又攻心,教他不知所措,心中生悲,说道:“我此归正修行来,一路不知受多少磨难,历经千山万水,指望行至西天,好得正果,归回家中,教大师兄与师父称赞一声,怎奈今日遇此妖魔,要教将性命在瓶中丧去,再修不得正果,见不得师父,大师兄。奈何,奈何!”

  行者正忆方寸山间,忽见他身中有一根毫毛熠熠生辉,有金光迸发,他大喜道:“师父,乃师父不知何时,在我身中留此毫毛,见我有性命之危,毫毛自有变化。”

  行者拔下毫毛,但见毫毛变作个钻子,从瓶底钻去,将瓶子钻了个孔。

  行者喜不自胜,说道:“正是一啄一饮,自有定数。此瓶中本有阴阳二气,自成天地数,今教钻孔,再不全天地数,正如我此番被捉拿,便是因自身不全天地数,尾巴露出教捉拿,今亦因此而出,果真妙哉。”

  行者出了瓶中,见三魔正在喝酒,他一发怒火,掣出金箍棒,一路解数,打出狮驼洞,见了洞门紧闭,自他兄长牛魔王处,他知了打碎门首,便是大仇,然见三魔行径,他断不能忍。

  行者抡着金箍棒,将门首打碎,驾云往外而去。

  气得三魔暴跳如雷,却又无可奈何。

  行者驾云回转至唐僧处,正见唐僧撮土为香,望空祷祝。

  唐僧口中念诵:“祈请诸天众仙,菩萨佛陀,保佑贤徒悟空,不使遭难,平安归来。”

  行者听着,心中一暖,不枉他保唐僧一路,吃尽苦头,他按落云头,说道:“师傅,我回来矣。”

  唐僧上前用手搀住行者,说道:“劳累你,许久不回,恐你生灾,今平安归来便好。”

  行者道:“不曾劳累,但山中妖魔果有些能耐。”

  行者遂备陈前事。

  唐僧上前来看,见行者身上不曾有伤,方才安心。

  行者说道:“师傅,我该入山与他再起争斗,但那魔头三个,妖兵无数,恐孤掌难鸣,故难以争斗。”

  唐僧道:“不若使八戒与沙僧与你同往,这般有个照应,有你神通,定能胜得山中妖魔。”

  行者沉吟良久,说道:“也罢。但恐八戒与沙僧与我同往,无人照看师傅,不若使八戒与我一道,沙师弟在此照看师傅。”

  唐僧合掌道:“当是如此。”

  猪八戒惊慌道:“哥啊,莫要害我哩。我无甚本事,跟你去岂非累你?”

  行者道:“你虽无甚本事,但你好歹是个人,昔日更是天蓬元帅,只消威气不泄,震慑一二亦是个用处。”

  猪八戒道:“罢,罢,罢。既哥这般说,我与你一道便是。”

  那呆子抖擞精神,取了九齿钉耙,便要来助阵。

  行者拉着沙悟净,细细叮嘱,让沙悟净照看唐僧,莫教妖邪害了。

  沙悟净深深的唱了个喏。

  行者扯住猪八戒,往洞府去,相斗妖怪,暂是不提。

  却说淮河水府之中。

  姜缘教导水猿大圣,为其解开些许困惑。

  水猿大圣十分感激真人,深知真人道行了得,神通广大,非他能比,他竟还敢七战真人。

  姜缘教导完水猿大圣,正思量是否去寻玄帝,与之述说先前雷曹之事。

  真人思量许久,终是决定走上一遭。

  离去前,他请水猿大圣代他照料一番左良与白鹿。

  水猿大圣拜道:“真人与我有深恩,自当为真人照料二人。”

  姜缘笑道:“有劳,我这便过去玄帝处,数日内必归,若那牛王归来,使他在水府少待。”

  水猿大圣说道:“是,真人。”

  他说罢,小心翼翼的再问:“真人,玄帝可真如一些妖魔所传,甚是凶狠,嫉恶如仇,若见妖邪,必诛灭之?”

  姜缘摇头道:“以讹传讹罢。”

  水猿大圣道:“玄帝性情如何?”

  姜缘道:“莫要生惧,玄帝自有慈悲心,如若不如,麾下怎会有妖魔?你若行正道,见玄帝不拜无妨,你若作恶多端,见玄帝拜之亦教诛灭。”

  水猿大圣慌了道:“定行正道,定行正道。”

  姜缘笑了笑,不再多说,往水府外去,真人身中自有神通,不惧水火,淮河之水悉数散去,俱不能近身来。

  离了淮河,真人一驾祥云,便往武当山去。

  不消多时,真人便行至武当山太和宫处,灵官知了真人前来,遂报与荡魔天尊。

  二人在殿中见面,相互见礼,待是礼毕,姜缘方是说出事情来。

  荡魔天尊闻言,怒道:“早知多有不法事,不曾想这般之事亦有,果真教人防不胜防。”

  姜缘道:“不法事甚多。”

  荡魔天尊唤灵官来,取出黑书,再以玄字写下律法‘诸天鬼神犯罪者,但有不服者,皆可持此律申冤,但有修行人胡乱凭他事治罪者,去寿一年,再犯者,修行人代为受罪’。

  姜缘见黑书玄字,上边只得二条律法,他说道:“玄帝,若是这般,不知须多少条律法,方才能使不法事少些。”

  荡魔天尊说道:“但愿修行之人,可安心修行,再无不法之事。说来,此次真人降妖,动静不可谓不大。”

  姜缘道:“本教那水猿大圣服气,不曾想惊动三界,却是我的不是。”

  荡魔天尊道:“真人神通真教我堪羡。”

  姜缘笑道:“玄帝本事亦使我敬佩。”

  荡魔天尊道:“若有闲暇之时,当与真人切磋一二。”

  姜缘摇头道:“我定非玄帝对手。”

  荡魔天尊摇头道:“真人莫要自谦,我与显圣真君有些交情,曾听起有言,教真人所败,知真人神通了得。”

  姜缘笑道:“显圣真君性情豪迈,与之相处,令人甚是愉悦。”

  荡魔天尊道:“显圣真君一路修行来,亦是不易,能修成这等,乃是真君道心不移也。”

  姜缘道:“修行有成之辈,无有易者。”

  荡魔天尊忆往日,深以为然,说道:“正是,真人所说甚为有理。”

  二人在殿中谈说,玄帝甚为欢喜,一连留真人在殿中,不肯放离,非是留五六日,才肯让真人离去。

  话表八百里狮驼山处,自取经人一众行至,要过得山中,行者再三施法过山,前有同八戒大战青狮,钻入口中,慌得猪八戒以为行者死了,回去分行李,却不知行者入青狮身中大闹,教青狮服气,后又大败白象,使二王俱心悦诚服,不再闹事,只想将取经人一众放过山中,不敢再与行者作对。

  二王再三恳求,只说日后不再吃人,再派人要送唐僧过山,不敢再犯。

  行者修行正果将成,心中有些慈悲,怎有昔日凶性,闻言便放了二王一次,回转告知唐僧,准备过山。

  那狮驼洞中,二王丧胆归府,与那大鹏见面。

  大鹏说道:“二位兄长,果真要送那唐僧过山?那可是十世修行的好人,吃他一个,胜我等在此吃万万人。”

  老魔青狮说道:“那齐天大圣,果真是利害之辈,早有闻听,他是那历代驰名第一妖,今与之争斗,方知此言不假,若非他有仁义,我二人早早教他打杀了账。”

  二魔白象叹道:“他果真有个神通在身,早闻他名,不曾想这般了得,我奈不得他,我那鼻子,只消一卷,便是等闲神仙,也要含恨而亡,怎料他扯住我鼻子,险些将我打杀。”

  大鹏恼道:“二位兄长,怎能生惧。”

  老魔说道:“贤弟,听你这话,你不想相送?你亦曾使阴阳二气瓶与之争斗,奈他不得,若要再争,能如何?”

  大鹏起身说道:“我自有一计,能捉住唐僧。”

  老魔问道:“计将安出?”

  大鹏说道:“乃‘调虎离山’也。我等遣十六个精锐小妖,抬轿送唐僧过山,再遣三十个精锐小妖,备足茶饭与唐僧,让其饱腹。”

  白象不解问道:“这是何意?贤弟,你这不也是送唐僧过山?”

  大鹏笑道:“二位兄长有所不知,备足四十六个小妖,乃是为了将唐僧与那齐天大圣一众分开,此下山往西,便是我的狮驼国,那里有我的兵马在,只消行至那处,兵马齐出,我三人一同拦住齐天大圣那众,那时首尾不能相顾,那十六小妖抬轿就将唐僧带走,不就捉拿了?”

  老魔闻听,大笑道:“贤弟好计,好计!就依贤弟所说。”

  三魔密谋,急是调兵遣将。

  翌日天晓。

  老魔便领三十个做饭的,十六个抬轿的,来迎行者一众。

  老魔远远的招呼,说道:“唐老爷,孙大圣,今日正是过山好时,蒙受大圣饶命,今特来送老爷过山。”

  那取经人一众闻听,便是戒备起来。

  唐僧问道:“悟空,那来的是谁。”

  行者睁圆火眼金睛,细细一看,说道:“师傅,是我等降伏的妖精,有个承诺,来相送师傅过山。”

  唐僧闻听,喜道:“贤徒果有能耐,教山中大王来送。”

  猪八戒有些不忿,说道:“师父,我亦出力过,怎个那妖精,不曾念老猪的名号。”

  行者道:“你这呆子,先前我入那狮子精腹中,降伏此怪,你怎个与师傅言说我死了,险些叫我等散去,怎还有颜面,说你的力。”

  猪八戒嚷嚷道:“哥啊,纵风走去,也是出力哩。”

  行者道:“你莫要嚷嚷,我功劳分你些无妨。”

  猪八戒方才喜笑颜开。

  那老魔青狮使人抬轿过来,请唐僧落座轿中。

  唐僧细看,是一顶香藤轿子,他赞叹道:“竟有如此福气,坐轿过山。”

  说罢。

  他上得轿中,老魔一生吆喝,十六个抬轿的,分成两队,一队八人,这八人抬轿,那八人在前后左右护卫。

  行者暗有戒心,掣出金箍棒,护卫在侧。

  猪八戒喊道:“莫要就走了,将行李与我挑着,老沙,你将马放了,让他们牵。”

  老魔赔笑,一一应下,吩咐小妖去挑行李,牵马。

  一众过山去,这般西进有四百馀里,忽见前路有座城池,行者见有城池,睁圆眼睛,细细一看,心中一惊,但见前路城池,竟是个妖魔国也。

  只见那老虎作都管,苍狼来把门,雄彪当总兵,角鹿为铺兵,大蟒围城走,长蛇占大道,花豹护令使,狡兔城里作买卖,野猪挑担穿街巷,怎有半点人气。

  行者暗道不妙,正要让师傅下轿,忽见一杆方天画戟打来,竟是大鹏现身,来攻行者。

  行者举棒架住,骂道:“好个背信弃义的贼怪。”

  大鹏不答,只管挥得方天画戟就打,与行者斗得武艺。

  那老魔拔刀便往猪八戒砍去,慌得这猪八戒抡着九齿钉耙乱筑,全无半点章法。

  那白象抡着长枪,刺向沙僧,与沙僧的降妖杖起了争斗。

  十六个抬轿的,八个抢了白马,行李,八个抬着唐僧就跑,入了城中。

  独留城外六人大战。

  请:m.llskw.org

请记住本站域名: 黄鹤楼文学
书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