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书页

第217章 连中六元,冠绝古今

请记住本站域名: 黄鹤楼文学

  「拜见坐馆。」

  徐青出得宫门,复社一众英才前来迎接。

  虽然殿试刚结束,阅卷还没开始,徐六首的名号已经打出去了。

  江宁徐公子,连中六元,

  这六元是老天爷亲自点中的,说句大不敬的话,徐六首都甚至不算天子门生,人家是老天爷派下来做当世文宗!

  就是这麽霸道!

  谁要是反驳,便也写出一篇惊动文曲的文章出来。

  如今徐青的会试文章,供奉在文渊阁深处的夫子圣像前,与如今皇室残存的几篇圣人手稿摆在一起。

  是的,如今皇室的圣人手稿也只有几篇了。

  据说是因为宫里失火焚毁。

  但也有小道消息传闻是被老皇帝拿来炼丹。

  用圣人手稿炼丹,一旦传出去,老皇帝颜面何存?

  所以这消息始终是小道消息,决计不能在明面说出来。

  无论如何,徐青的会试文章,与圣人手稿的真正差距,大约也就是只欠一死了。

  「诸位免礼。」徐青回礼道。

  他现在举手抬足,洒脱自然。但那种圣贤古风,根本遮掩不住。文曲星的光环太大。

  一向文无第一的士人们,都没有底气和徐青在文章上一较高下。

  现在能和徐青文章水平对比的存在,只有那些作古的圣贤和大儒,当世的大儒都不行。

  毕竟比着比着,人家来一句,你的文章吹得这麽厉害,咋不见惊动星斗?

  这一句,就能让任何大儒破防,

  好比一众江湖骗子里,来了一个真会道术的高人,谁顶得住?

  事实胜于任何雄辩。

  其他从殿试离场的贡士们,见到众多士人迎接徐青,心里羡慕不已,但也生不出取而代之的想法。

  徐青的风头太大,他们若是易地而处,根本接不住这种气场,免不了战战兢兢。

  偏偏这种风头落在徐青身上,反而让人觉得正常。

  因为徐青不是突然冒出来,他做的一桩桩事,都很轰动。

  故而徐青养成连中六元的大势,直接是水到渠成,不会让人觉得突兀。

  在众人簇拥下,徐青回到南直隶会馆。

  里面的社员,不乏有跟他同在殿试的。

  可以说,对于这些社员而言,与坐馆参加同一科殿试,绝对是此生最大的荣耀,将来论资排辈,此事的加成绝对很大。

  这一科的会试丶殿试,注定会名载史册,光耀整个万寿朝。

  徐青心中圆满,对于名利看得极淡。哪怕笃定自己会是当世六首,冠绝古今,对此也没多少激动。

  理所当然的事,何必激动?

  他对着众人道:「殿试题目是如何平息播州杨氏的叛乱,安定西南。我在殿试上的策论,已经简明扼要地说了大概方略,不出意外,也是朝廷接下来的平乱纲领。」

  严山和众社员听得心潮澎湃不已。

  将殿试策论拿来直接作为朝廷接下来的施政纲领。如此霸气侧漏的事,在坐馆嘴里,竟是理所当然,不容质疑。

  在这种情境下,已经没有人会去想木秀于林风必摧之的事。

  因为坐馆不是大树,而是皓月,给人在迷茫的黑夜中指引正确的道路。

  此时此刻,显得严山当日喊出「天不生徐子,万古如长夜」的口号是何等有先见之明。

  在后世的史学研究中,严山这句口号也被史学家认为是严山仕途的一大转折点。正是这句口号,打破了万寿朝的黑暗政治,迎来一股新生向阳的力量。

  严山也正是凭藉这句口号,顺利从一个翰林编修,完美过渡到六科给事中这种位卑权重的位置,为其进入帝国的权力中枢打开门户。

  当然,在严山个人的手札记录里,当时的口号完全是发自肺腑之言。

  他深刻评论过这一桩事,说是在当时情境下,如果跟随坐馆,和他一样为坐馆做事,会自然而然联想到那句口号。

  这甚至都不是口号,而是当时能看到的「事实」。

  严山还认为,只要有他在坐馆手下的那些经历,都会得出「天不生徐子,万古如长夜」这个结论来。

  坐馆未必是绝对正确,但不跟着坐馆是绝对的不正确。

  不止严山这麽想,其他社员都有类似的心境。

  徐青一直以来强调,让他们多做思考,而他们最近思考,得到最大的收获那就是照着坐馆说的话去做。

  这话听着很谄媚,却是他们内心的真实想法。

  因为坐馆的功绩在那里,任何人都可打听得到。

  徐青见得众人心潮澎湃,大家的念头,都隐隐在他心中得到反馈。这不是什麽他心通,而是一种志向上契合生出的反馈。

  他们现在都相信跟着徐青能干大事,升官发财,名留青史。

  在大虞朝这片土地上,自古以来最大的成功秘诀就是跟着那些天命之人混,只要活到大业成就的那一日,便是功臣元老了。

  所谓攀龙附凤,无非如此。

  因此朝中才会有那麽多臣子喜欢拥立新君,企图获得从龙之功。

  徐青示意大家安静下来,听他说话,

  接下来,他会参与平定西南的事务中。他打算带着本次落第的复社社员跟他一起去西南平叛。

  参与到实务中,会对他们起到很大的锻炼作用。

  至于过了会试的社员,必定会中进士。除了排名靠前的进士,都需要观政和参加朝考,现在是变法时期,也时常有破格提拔的事。

  徐青需要他们留在京师时,近来参与这次平叛的后勤工作,了解朝廷平叛的流程,并理解每一件政务背后的含义———

  其中关于朝廷运转,种种细节的思考,徐青回来之后,都会考较众人。

  「总而言之,大家都是聪明人。徐某不敢保证,大家都能日后仕宦显达,但徐某绝对可以保证,大家每一分为国事的付出,在朝廷这里都有回报。如果没有,徐某会替你们讨回这个公平。」徐青不光是吩咐他们该如何做,更是做出保证。

  论公信力,徐六首爆出朝廷几条街。

  在这一点,连徐六首的敌人都得认。

  江宁徐公明,不但是及时雨,更是出了名的讲信用。

  商议完大事之后,徐青让社员们都退下,单独留下严山。

  严山汇报了近来在京城里的大小事务。

  他现在身兼兵科给事中的位置,所以许多事务,都放权给下面,但具体内容,还是要时常把控了解。

  「年前这一冬,因为公子联合各家勋贵豪绅,以北直隶仙煤商会的名义,给许多用不起仙煤的贫苦百姓免费送了仙煤,因此冻死的百姓,比往年少了许多。不过,也有用仙煤不当,导致中毒而亡的人,我担心有人拿这事做文章,所以直接压了下去。」

  严山具体说了关于仙煤中毒的事。

  其实那些免费得到仙煤的百姓,几乎没出现类似的情况,因为发下去便被底下人贪了不少,这些百姓得到的仙煤并不多,而且品质较差。

  即使如此,他们也舍不得多用,只会在实在熬不住时,才使用。

  而且这种家境的百姓,居住的地方,漏风是在所难免的。

  真正因为仙煤燃烧中毒的人,往往是那些殷实的人家。他们听说仙煤有延年益寿的好处,房间紧闭,不通风,所以导致邪气入体,尤其是在睡梦中,遇见这种事,很容易出人命。

  其实徐青卖仙煤时,已经刻意提过相关注意事项,并在顺天时报和新民报再三强调过,但越是这样,大家越不信。

  总有聪明人认为徐青他们这样说,乃是为了让仙煤烧的更快,好卖出更多。

  其中一些人因此出事,反而又会怪罪徐青他们,认为是品质的问题。

  更想要藉机闹事。

  严山当然不会惯着,加上京兆尹许忠义又是坐馆的合伙人,想要闹事的人,几下就被摆平了。

  而且仙煤生意背后还是诸多豪绅勋贵。

  严山看来,小人畏威而不怀德,这些闹事的家伙都是小人,没必要客气。

  先前徐青要准备会试丶殿试,严山才没有拿这些事来打扰徐青。毕竟徐青也给了他自主的权力,且说过暂时不理俗务。

  现在严山将这些事毫无隐瞒地告知坐馆。

  徐青闻言:「咱们复社不怕和人讲道理,道理都是越辩越明的。这件事不能堵,不过我建议你找件作和顺天府一起将此事开诚布公地审理清楚,到底错在谁,要明明白白地将线索证据挖掘出来。另外,新民报和顺天时报也要将此案的细节披露清楚。」

  他说到此,顿了顿,「不用担心此事会给仙煤生意摸黑。现在咱们确实有误导大家觉得仙煤有延年益寿等好处的动机,但是现在大家亲身用过仙煤之后,自然明白仙煤的好处。现如今,我们不需要这些虚头巴脑的宣传,实在一点,一是一,二是二。不要当别人是傻子,该如何就如何。」

  严山禁不住犹豫片刻,然后说道:「若是没有这些附加的东西,别人仿制仙煤很容易。」

  徐青笑了笑:「惟中,你还是不明白啊。这是陛下的生意,也是朝廷的生意。即使有人仿制了,也不过是给陛下和朝廷积累财富。当然,如同官盐一样,仙煤的生意到后面难免会被天下豪绅勋贵分食,却也是好些年后的事。」

  他说到此,继续道:「而且技术泄露,也能让更多百姓渡过寒冷的冬季。这算是好事。」

  严山没想到坐馆还有这一层用意,禁不住道:「坐馆心系苍生,只是如此一来,咱们的利益怕是要大为受损。」

  徐青摇头:「现在我请顾道长研究的那些机关,每出来一件,都是不逊色仙煤的敛财利器。要赚钱很容易,要改变天下很难很难。惟中,对别的人,我是以升官发财的利益诱惑,但对你不一样。你有经世致用之才,只是用在为我和朝廷敛财上,那也太小瞧你了。你我之辈,纵有广厦万间,也不过睡在数尺之床榻。即便家财亿万,每日用度能有多少呢?纵然我是修行人,确实有大耗费之处,但也不在寻常财物上。」

  他目光诚挚地看着严山,接续道:「若是惟中只想做个高官显贵,积累财富,我也是愿意助你的。」

  严山心知坐馆说出这话,绝对没有试探的意思,只是他选了这条路,往后离坐馆的核心圈子怕是就远了,而且坐馆的话不无道理。

  对于他这种人,钱财的追求已经不是第一要务了。

  他的妻子在他家境落魄时嫁给他,严山更是珍重这份情谊,所以他并不打算追求女色。

  徐青的话,实是在满足他更大的欲求。

  「我愿意追随坐馆,改变这个天下。」

  徐青笑了笑:「改变天下很难,靠你我做不了多少事,但可以慢慢来。我不是说咱们要做圣贤,而是你我本心就不是奉天下供我一人的那种性情,既然如此,何不顺应本心,做自己想做的事呢。我喜欢看这个世界变好,相信惟中也是一样的。」

  「唯。」

  经过这番私下的谈话,严山对于为坐馆做事更有动力了。

  他不止是在为坐馆做事,也是在为自己的身后名做事,亦是为了坐馆说的那句话,「喜欢看这个世界变好。」

  徐青回到冯府。

  他现在的内心格外从容安定。

  改造自己是痛苦的,改造世界却是快乐的。

  「何以为神?」

  「天道自然,是以有神。」

  徐青心中缓缓浮现五大魔神观想法的各种精微奥义。

  紫府之中,神魂周围,五大魔神一一浮现。

  尤其是毁灭明王,实是五大魔神之首,更是五大魔神的核心。

  毁灭之意,并非单纯的破坏,而是清洗污秽的世间,重塑更加美好的世界。

  五大魔神的恶念丶杀念丶凶念丶战斗之念丶愤怒灭世之念,都是一种对污浊尘世的清洗。

  正如雷霆是毁灭,亦是造化。

  徐青心中闪过种种明悟,五大魔神观想法竟然水到渠成般,抵达大成境地。

  与此同时,徐青的手足和心口,均自出现细细密密的漆黑鳞片,这是道法神通的实质化,形成类似紫皇龙铠的事物,

  不但能抵抗道术神通,还能抵抗武道血气和拳脚巨力的侵袭。

  「魔念如镜,正的是世道人心。」徐青脑海里闪过一个念头。

  五大魔神观想法实则是由魔入道的神通,并非单纯的邪道神通。创造五大魔神观想法的莲花教高人有大智慧。

  与此同时,紫府中五大魔神像是天柱一样,支撑紫府,使他的紫府变得更加稳固,五种魔念,

  亦仿佛五行一样,给了紫府凝实稳固之感。

  紫府是由阴阳之道开辟,而稳固凝实则需要参悟五行。

  徐青对于紫府元神的修行,愈发清晰起来,

  「如果我的本心是魔,五大魔神自然是灭世的助力;如果我的本心是希望改善这个世界,使其更加美好,五大魔神便是清除污秽的工具。」徐青随即注意到青铜镜,关于他是域外天魔的四字评价,变得更加猩红深沉,看一眼,都有坠落深渊的感觉,

  这是一种极为矛盾的感觉。

  他的行事和本心,总归是有些正道的,可为何青铜镜对他的评价是越来越「魔」了?

  域外天魔?

  徐青心里有种不解的疑惑,随即放开。

  青铜镜的评价他不清楚,但他目前的本心自己再清楚不过。

  而且青铜镜还评价他命不久矣,难道他也认命?

  平日里,即使有气运小蛟预警,徐青做事依旧小心,怕的就是哪天不灵了。

  当然,青铜镜好的一面他要肯定,坏的一面,他要坚决修。

  主打一个灵活。

  徐青参悟五大魔神观想法,道法愈发深湛。

  数日后,殿试结果出来。

  虽然结果早已注定,可是黄榜出来的一刻,依旧令京师轰动。

  连中六元,这是何等祥瑞?

  自从成祖皇帝杀了太祖朝的那位六首之后,如今官方承认的六首,古往今来,唯有徐公明一人得此殊荣。

  「三元天下有,六首古今无。」有人赞叹。

  徐青连中六元,实是冠绝古今的盛事。

  但也不过是他科举道路中的一桩显赫事迹而已。

  文章堪比圣贤,惊动文曲星,更是令徐青的连中六元之事公信力十足。这是老天爷亲自承认的六首,即使后世再有吹毛求疵的人,都无法对这个结果进行争议。

  无论是文曲星,还是连中六元的事,飞快往两京十三省传出去。

  而此时西苑万寿宫大殿内,大太监陈忠更是高声念着新科状元公为陛下写的青词:

  洛水玄龟初献瑞,阴数九,阳数九,九九八十一数,数通乎道,道合元始天尊,一诚有感;

  岐山丹凤两呈祥,雄鸣六,雌鸣六,六六三十六声,声闻于天,天生飞元帝君,万寿无疆。

  众臣聆听过后,心里明白,仅此一篇青词,论重要性还在徐青的会试文章和殿试策论之上。

  简在帝心,莫过于此。

  还是得迅速把徐青这个瘟神赶出京师,不然大家都没得混。

  于是任命徐青参赞平定西南乱事军机的圣旨,以超乎寻常的效率发出去,甚至以国家大事为由,都不给徐青参加琼林宴的机会。

  徐青对此,倒是没有反驳,直接领旨上路。

  山高又路远,

  徐青骑着带进京的火云马再次启程!

请记住本站域名: 黄鹤楼文学
书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