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兵府书房中,杨承业和牛庄坐在一起,看着今年收上来的粮税。
“秋粮已经全部入库,不过我们存储的粮食依然不多,只有不到二十万石!”牛庄揉着眉心,感觉头疼不已。
其实今年情况已经缓解了不少,去年才是最困难的,那时候周兰只是安置了三十万难民就把重山镇给掏空了。
好在经过了这一年多的休养生息,之前那三十万难民已经安定下来了。
现在这百万难民看起来多,但实际上很多已经得到安置大半年的时间了。
他们已经度过了最艰难的阶段,虽然依旧贫苦,但最少能从地里收获一点粮食了。
但这只是陇原的五府之地,陇原总计有十三个府,除了陇原外,还有陇西和陇南两省之地。
陇原三省经过三年大旱,无数流寇扫荡,人口锐减大半,但是现在三省加起来依旧有近千万人口。
想要彻底解决陇原三省的问题,重山镇和北原镇还要过数年的苦日子才行。
这本来不是他们的责任,但是如今他们谁也指望不上,只能自己来做,总不能眼睁睁看着陇原三省剩下的百姓继续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吧、
“我们的存银还有多少?”杨承业低头看着账册,问道。
“不足百万!应该是九十三万两左右!”
牛庄沉声说道:“这些银子不能动了,否则就会影响到我们自己了,赤刺部不生事还好,一旦他们挑起战端,我们也需要大量的银钱和粮草!”
重山镇是边关重镇,一切都要为战争考虑。
别看现在兀良王庭分裂了,赤刺部、汪古部、塔塔尔部和乌拉部抱团自卫,不敢主动挑衅重山镇,但万一呢?
重山镇必须要留下足够多的余粮,以应对未来万一出现的战端。
“如果我们借钱呢?用重山镇钱发售债票!”杨承业道。
他的想法就是向杨正山学习,发售债票借钱买粮。
牛庄斟酌了一下,说道:“发售债票不难,但是我们现在没有地方买粮!”
“辽东虽然还能买到一些粮食,但数量应该不会太多!李盛王朝乱成了一锅粥,根本无法从他们那里买粮!”
“德盛王朝也很乱,一群大名为了争夺海贸份额互相攻伐。”
“至于江南,别指望了,云桂的叛军都快打到江南了,现在江南估计也没有多少余粮!”
现在的问题不是银钱的问题,而是局势混乱。
大荣内部就不用多说了,可李盛王朝和德盛王朝也不太平。
现在想要买粮都没有地方买。
就在两人为粮食头疼的时候,罗博走进了书房,“侯爷,有老太爷的信!”
杨承业神色一震,“拿来!”
罗博连忙将信件递给杨承业,杨承业打开信件看了起来,他先是惊愕,后又露出了古怪的神色。
小叔叔跑去做反贼了?
杨正山在信中并没有说的很详细,毕竟这封信送出来的时候,杨明昭还没有回到神木岛。
不过有一件事杨正山说的很明白,那就是让杨承业收拢重山镇的力量,先去神木岛一趟。
之所以要收拢重山镇的力量,自然是要等消息确定之后再做出行动计划,再事情没有确定之前,重山镇不宜乱动。
“老侯爷可是有什么事?”牛庄见杨承业神色古怪,忍不住问道。
杨承业微微摇头,道:“没有,只是让我今年回去过年!”
“这样啊!现在已经腊月了,若是回去过年的话,需要尽快启程才行!”牛庄没有怀疑,只是顺着话音说道。
“嗯!今年就先这样吧,正好,我这次回去后,可以看看从其他的地方购买粮食!”杨承业说道。
“也好,东南海域应该有很多粮食,或许可以从那边买粮!”牛庄赞同道。
接着两人有简单的说了一些重山镇的事情,杨承业这才回到了自己的府邸。
他的府邸并不大,虽然挂着靖安侯府的牌匾,但其实就是一个四进的院子而已。
回到府中时,俞氏正在准备节礼,今天已经是腊月初六,年节的节礼必须要在腊月初十之前送出去,主要是京都那边的节礼,时间上必须要留的宽裕,免得节礼无法按时送达。
杨明诚离开大荣后,这种人情往来的事情也就落在了杨承业的头上,虽然杨家商号有时候也会把杨正山那边的节礼送予一些亲朋好友,但是有些与杨家不算亲近,但又不能忽略的人家,就需要杨承业来维系一下关系。
“咦,你怎么这么早就回来了?”
见杨承业回来了,俞氏有些惊讶道。
“家里来信了,今年咱们去神木岛过年!”杨承业说道。
“神木岛?”俞氏还不知道杨家已经搬去了神木岛。
杨承业笑着解释道:“爷爷他们又占据了一个大岛,叫神木岛,说是比星月岛大三十多倍!”
“哦!”俞氏对神木岛的兴趣不大,她迟疑的看了看身边的大箱子,问道:“那这些?”
这些年虽然他们也去过星月岛,但说实话他们与家里有些生分了。
“不送了,收拾一下,三天后我们就出发,不然赶不上过年了!”杨承业说道。
随后,靖安侯府就陷入了一阵忙碌之中,一众仆从和丫鬟婆子都忙碌了起来。
从重山关去神木岛还是很远的,而且现在还是冬季,迎河已经冰封了,无法乘船直入大海。
他们需要前往复州城乘坐船只,然后一路南下。
复州城距离重山镇要比腾龙卫距离重山镇近很多,所以去复州城乘坐海船要方便很多。
俞氏忙碌着收拾行李,杨承业则在忙碌着安排重山镇的事情,这一趟最少要花费了两个多月的时间,他必须对重山镇做出妥善的安排才行。
而且还需要给各路参将通通信,让他们预防一些可能发生的意外情况。
就这样,他们急匆匆的启程赶往神木岛。
也就在他们启程的时候,陈明兮带着陈燕来到了神木岛。
陈燕,也就是陈昭玄的小女儿,今年才已有九岁,是一个很文静的小姑娘。
登陆神木岛之后,陈明兮牵着陈燕的手走在万年湖畔,望着一片翠绿的神木城。
此时已是冬季,但神木岛上依旧温暖如春,草木茂盛,花团锦簇。
虽然神木城看起来有些简陋,无法跟雄伟且热闹的大荣京都相比,但是陈明兮望着那如同小山般的万年榕,心里不由得有些紧张。
此来,她是为了请杨正山回大荣,但是她不知道杨正山愿不愿意回大荣。
如果杨正山不愿意,她又该如何?
还有杨正山会不会提出一些过分的条件,亦或者杨正山会不会有什么不臣之心?
这让陈明兮满心的忐忑。
不等她们走到神木城,陈明兮就看到了一个不算熟悉的身影。
杨正山亲自来迎接她了。
而且还是出城迎接,面子给的还是很足的。
杨正山望着款款走来的陈明兮,双眸微眯,说实话他没有想到陈明兮会跑来神木岛。
不过他已经收到了来自京都的消息,三山谷和翠霞谷的先天武者都离开了,这个消息也让他感到惊讶,但并不是不能理解。
至于陈明兮此来的目的,杨正山能够猜个大概。
可惜已经晚了!
若是十年前,延平帝派人来请杨正山回去,杨正山或许能够回去!
若是三年前,陈昭钧能想起他这个师傅,他或许还会拉大荣一把。
可现在,杨正山也已是无力回天。
还是那句话,以眼前大荣的局势,想要匡扶大荣比踩着大荣的尸身建立一个新的王朝还要困难。
杨正山回去能做什么?
把持朝政,做一个摄政王?
那还真不如直接造反省事。
“老朽见过明兮殿下!”
陈明兮来到近前,杨正山上前几步,抱拳一礼。
“不敢,明兮拜见前辈!”陈明兮先是一愣,连忙回礼。
杨正山面带浅浅的笑容,看着陈燕儿,“这是燕儿!”
“燕儿给师祖磕头!”陈燕儿乖巧的跪地叩拜。
杨正山没有拒绝,受了她的叩拜之后,这才伸手扶起她。
看着乖巧的小姑娘,杨正山心里一阵酸胀。
小姑娘的眉眼间可以看到陈昭玄的影子,这又让他想起了陈昭玄年轻时肆意张扬的样子。
陈昭玄的性子即跳脱,又对武道有着一片赤诚。
拜师之前,他就经常往杨家跑,对他死缠烂打,求他指点。
拜师之后,陈昭玄往杨家跑的更勤快了,杨正山说是五天指点一次,但他几乎是天天去,杨正山不指点他,他也不生气,跟着杨承业跑去城外的护卫营一起接受训练。
杨正山指点过很多人,但是被他认可的弟子并不多,林展、王云巧、王明哲,然后就是陈昭玄。
也就只有这四个弟子入了他的心。
可是陈昭玄却死了,他有些伤心,如今看到陈昭玄的女儿,又勾起了他对陈昭玄的师徒情谊,又让他对陈昭玄的离世感到伤心。
杨正山怜爱的看着这个孩子,慈爱的说道:“来,燕儿在这里就跟在自己家一样,师祖带燕儿回家!”
“嗯,谢师祖!”陈燕儿露出了一个恬静的笑容。
她没有见过杨正山,但是她对杨正山并不感到陌生,因为爹爹以前跟她说过很多师祖的事情。
陈燕儿回头望了望身后方安,方安对她用力的点点头。
杨正山也看到了方安,他自然认出了这是当初跟在陈昭玄身边的小太监。
“殿下请!”
“前辈先请吧!”陈明兮态度放的很低。
杨正山也不再多客气,牵着陈燕的手朝着城内走去。
对于陈明兮,杨正山其实并没有太多的心思,虽然陈明兮身份尊贵,而且还是一位先天武者,但在他这里陈明兮只能算是一个贵客而已。
对于贵客,杨家自有待客之道。
杨正山将陈明兮引到城内的一座别院,然后就带着陈燕回到了自己的院落。
负责接待陈明兮的是梁氏,杨正山只是露了一面就离开了。
至于陈明兮的目的,不着急,陈明兮远道而来,自然要先休息一下。
相比之下,杨正山对陈燕儿的态度更加亲近。
陈燕儿身边只有三个随从,方安和两个侍女。
回到自己的院落后,杨正山看了看方安说道:“你随老夫一起来吧,她们先去旁边的院子住下吧!”
“那边的院子是给燕儿留下的,以后燕儿就先住在那吧!”
说罢,他朝着旁边的一个丫鬟示意了一下,丫鬟立即上前做出了请的手势。
方安微微躬身,先是对杨正山应了一声,尔后又对身后的侍女吩咐道:“你们先过去收拾一下吧!”
等侍女离去,杨正山这才带着陈燕和方安来到茶室。
“坐吧,在师祖这不用怕!”
杨正山让陈燕坐下,方安立即上前为杨正山端茶倒水,他的动作行云流水,没有半点拘谨和紧张。
说起来,方安也算是杨正山的半个弟子,他以前跟在陈昭玄身边,杨正山也指点过很多次。
而且以前杨正山与陈昭玄喝茶的时候,他也是经常服侍在左右,虽然这已经过去快二十年了,但他依然小心翼翼的服侍在左右,只是他的主子变成了陈燕。
看得出来,方安对陈燕还是很尽心的。
“燕儿最近过得如何?”杨正山问道。
陈燕看向旁边的方安,方安开口说道:“前辈,郡主殿下在京都过得还不错,衣食无忧!”
杨正山捋着胡须的手微微一顿。
衣食无忧?
只是衣食无忧?
这话说的有很多含义。
“皇族没有安排人教导燕儿?”
方安低着头,“朝堂现在没有顾得上郡主殿下!”
杨正山微微颔首,也明白了这是什么意思。
陈昭玄已经死了,或许陈昭钧还记得陈燕这个侄女,但这个时候他估计也没有心思多去照顾陈燕这个小侄女。
现在的陈燕就是一个姥姥不疼,舅舅不爱的小可怜。除了有个尊贵的身份外,再无其他的依仗。
“燕儿以后留在神木岛如何?”杨正山看向陈燕。
陈燕迟疑了一下,才开口说道:“燕儿会不会给师祖添麻烦?”
杨正山笑了,“你一个小丫头,能给师祖添什么麻烦?”
陈燕眉眼弯弯,笑道:“只要师祖不嫌弃燕儿,燕儿愿意留下来!”
旁边的方安闻言,心里顿时松了一口气。
其实有些事他没有跟杨正山说,没做,陈燕在京都是吃穿不愁,但要说过得多好,那倒不至于。
朝堂早已腐朽的不像样子,皇城内的内廷同样是狗屁烂灶的事情一大堆。
那些太监办事只看银子,可方安和陈燕逃回京都的时候身无分文,他想要找人办点事,别人都是敷衍了事。
陈昭玄已经死了,陈燕这个孤儿虽然不至于人人可欺,但是也没有人会将她放在眼中。
也就是有方安在她身边,否则这个小可怜还不知道会遭遇什么苦难。
因此方安不希望陈燕回京都,在京都,陈燕就是无人在意的小透明,当然,在杨家陈燕也只是一个外人,想要融入杨家并不容易。
但是方安还是希望陈燕能留在杨家,因为他了解杨家,也了解杨正山,知道杨正山和杨家不会亏待了陈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