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母,不是说爹爹回来了吗?爹爹呢!”
琪儿茫然的看着屋内,寻找着爹爹的身影。
她自然知道爹爹的存在,只是许久不见,她对爹爹的印象有些模糊。
“小妹,爹爹在外面挨打呢!”杨承安说道。
“啊!”琪儿张大嘴巴,朝着门外望去。
杨明昭正可怜巴巴的看着她,她一呆,挠挠头,“那是爹爹?好像是!”
说完,还求助的看向朱氏。
朱氏露出一个难看的笑容。
要说朱氏对杨明昭没有怨气那是假的,丈夫常年不回来,让她独守空房。
若是有不得不如此的理由也就罢了,可问题是杨家没有任何理由让杨明昭常年不归家!
哪怕是外出游历,也没有必要如此吧!
杨正山端着换了一碗茶,继续不紧不慢的品尝着。
杨明昭这顿打必需要挨!
不只是因为杨明昭瞒着家里在外面做的那些事,还是为了让朱氏心里舒服一些。
看看承安,一点也不知道心疼他爹。
看看琪儿,连她亲爹长什么样都忘记了。
这能怪谁?只能怪杨明昭自己。
若是杨明昭能经常回来陪陪孩子,至于会如此吗?
“爹”
朱氏到底还是心疼丈夫,看了一眼杨明昭的惨样,立即就忍不住开口求情了。
杨正山抬头看向外面的杨明昭。
“行了!”
啪啪啪的板子声立即停下。
杨明昭呲牙咧嘴的趴在板凳上,也不惨叫了。
这板子打人确实疼,但还真不至于让杨明昭疼的哭天喊地。
再怎么说杨明昭如今也有着后天七层的修为,而且他可是从小喝灵泉水长大的,体质强的有些离谱。
“四爷,起来吧!”
这不,王磊刚扶起杨明昭,杨明昭还能一瘸一拐的走路。
他朝着屋檐下的众人狠狠的瞪了一眼,众人皆是嘿嘿直笑。
“小子,过来让爹看看!”
走进正堂,杨明昭立即朝着杨承安招手道。
杨承安一扭头看向杨正山,做出一副我不想理你的样子。
“闺女,来,让爹抱抱!”
杨明昭有些尴尬,又朝着琪儿看去。
琪儿迟疑了一下,先看看娘亲,又看看祖母。
郁青衣放开了手,琪儿这才朝着杨明昭走去,“爹爹!”
杨明昭一把抱起小琪儿,“哎,哈哈哈,可让爹爹想死了!”
他也是想家的,也是想孩子的,只是他实在是放不下太平军,更放不下那些受苦受难的百姓。
杨明昭抱着亲闺女,又上前两步,一把将杨承安拽了过来,“臭小子,还敢对你爹是耍鬼脸!”
他用力揉着杨承安,杨承安一脸嫌弃,但他并没有躲开。
杨正山等杨明昭跟儿女亲近了一会,这才起身说道:“跟我来书房!”
“是!”杨明昭立即应道。
尔后,他朝着朱氏眨眨眼,还伸手抓住朱氏的手捏了一下。
朱氏被他搞得有些羞恼。
门外,杨明志有些遗憾的说道:“哎,没好戏看了,爹,你怎么不多打他几下!”
杨正山狠狠的瞪了他一眼。
这是亲儿子,打在儿身上,疼在爹心里。
下次打你,我肯定会多打几板子!
杨明志缩了缩脖子,跟在杨正山身后,然后还跟杨明昭一阵挤眉弄眼。
杨明昭也是呲牙咧嘴,还吐槽道:“二哥,你是年纪越大,越没有正形了!”
“好了,好了,都散了吧!”
屋檐下,杨明浩说了一句,也快步跟了上来。
“你小子可以啊,居然跑去造反去了!哈哈,这下好了,承业这靖安侯估计也做不安稳了!”
“三哥!”杨明昭差点哭了。
因为刚才杨明浩估计踢了他的屁股一脚。
他的屁股现在还在滋滋冒血呢。
杨明志哈哈一笑,“估计接下来咱们的大侄儿就要头大了,突然之间自己就成为了反贼,哈哈哈”
杨明浩也是不禁笑出声来,“这下可要捅破天了,头大的应该不只是承业。”
说着,爷四个进入了书房。
杨正山坐在了书桌后,哥仨站在随意的站着。
“说吧,你为何要去做贼寇?”杨正山面色平静的问道。
杨明昭沉默了稍许,说道:“我实在是看不下去了!”
“看不下去了!”杨正山看着他,有些无奈的点点头。
看不下去什么了?
自然是百姓的苦楚!
知子莫若父!
杨明昭什么性子,杨正山岂会不知!
他对杨明昭造反丝毫没有感到惊讶,如果是杨明诚、杨明志和杨明浩三个做出这样的事来,他会感到惊讶,但杨明昭的话,他不会惊讶。
杨明诚不会考虑那么多,他或许会心生怜悯,但顶多也就是出手帮助一些人。
杨明志根本不会有这样的善心,他看到百姓受苦,或许会厌恶当地的官员,但绝对不会去管这样的事情。
至于杨明浩,他的想法可能会跟杨明志差不多。
杨明志和杨明浩早就习惯了战场上的杀戮,也见惯了各种苦难。他们不会对贫苦百姓有同理心,只会从地方治理上来考虑问题。
他们也不会想着去造反,更不会想到去做什么叛军。
而杨明昭不一样,这小子太过感性,见不得人间苦难,又太有责任心,遇到百姓受苦,他就想着去帮助一下。
“那你接下来有什么打算?”杨正山继续问道。
杨明昭再次陷入了沉默,杨正山也没有急着催促,任由他沉默着。
杨明志和杨明浩看着他,也在等着他的答案。
良久,杨明昭突然张口说道:“爹,我要做皇帝!”
此话一出,杨明志和杨明浩咧嘴笑起。
杨正山还是面色平静无波。
“你确定!”
“嗯,我已经决定了!”杨明昭露出坚定的神色。
杨正山捋着长长的美髯,陷入了沉默。
“这事你要问问承业才行!”
“若是他也想做皇帝,那你就做不得!”
做皇帝,这事杨正山并不觉得没什么不可以!
皇帝轮流做,明年到我家!
在杨明昭回来之前,杨正山就已经想到可能会有这样的结果了。
儿孙自有儿孙福!
既然想做那就去做。
但是杨承业和杨明昭之间,只能有一个可以在大荣做皇帝!
而且目前来说,杨承业做皇帝更加容易,因为他麾下拥有足够多的兵力。
太平军!
在杨正山眼中也不过是一群乌合之众罢了。
相比之下,重山镇可有着精兵强将无数。
“啊!”杨明昭一愣,“如果承业想做,那就让他做就是了!”
杨正山忍住想要翻白眼的冲动。
得,这小子并不是真的想做皇帝,他只是想改朝换代,给大荣百姓一个朗朗乾坤!
对于世俗凡人来说,皇位权势具有无穷的诱惑。
可对于杨家来说,皇权真的没有太大的诱惑。
杨正山本身就对那些虚头巴脑的权势不在意,而杨家其他人大多数也不是很在意。
可能杨明志比较在意吧,但那也是以前,现在杨明志就没有什么想法。
他只是不想闲着没事做,想搞点事情,想找一下成就感。
与权势相比,武道才是他们的追求。
“你自己去跟承业商量吧!”杨正山说道。
杨明昭想了想,有些挠头,“我去跟承业商量是不是不太好?”
“没什么不好!”杨正山抬眼看着他,“若是你们都想做皇帝,那就一个人留在大荣,一个人再找个地方建一个新的皇朝就是了!”
杨家现在已经有一个王朝了,那接下来再建一个皇朝还是两个皇朝其实都是一样的。
说句不夸张的话,以杨家如今的实力,想要建立一个皇朝并不是什么难事。
大荣南方诸王朝,万里海域西部诸多王朝,给杨正山几年的时间,灭三两个王朝完全不是大问题。
与之相比,反而是在大荣改朝换代更有难度。
杨明昭稍微琢磨了一下,觉得这事还是跟承业商量一下比较好。
其实他想做皇帝的意愿也不是很强烈,虽然说到做皇帝的时候,他是有些心动了,但是他也知道做皇帝会失去很多乐趣。
别的不说,一旦成为了皇帝,那就有可能耽误修炼。
而如果修炼不到先天之境,那寿命就跟常人无异。
成为帝皇和多活几十年近百年,这笔账算一下,只要不是太过贪恋权势,应该都会选择多活几十年吧。
不是说成为皇帝就不能修炼了,也不是说任何人都有成为先天武者的机会,而是以杨家目前的状况,杨明昭觉得自己成为先天武者还是不难的。
所以衡量之下,他突然又对皇帝失去了兴趣。
“爹,那我去一趟重山镇?”杨明昭道。
“不用,我已经给承业去信了,现在信应该快到重山镇了!”
其实杨正山早就想到了这个问题,就算是没有想到这个问题,他觉得也该让承业回来一趟。
事关大荣,无论如何也不能绕开杨承业。
至于其他的,杨正山并不是很担心。
一家人,有什么事商量着来就是,杨家内部没有太大的矛盾,在他心中杨家还是一个充满爱的大家庭。
说定之后,杨正山就放杨明昭离开了。
这家伙刚回家,还是多陪陪妻儿比较好。
当然,杨正山也不是什么都没做,他已经让杨家商号开始打听消息和收购粮草以及各种物资了。
重山镇,重山关。
如今杨承业在重山镇依然只是一个游击将军,但是谁都知道他才是重山镇的话事人。
总兵府牛庄无论做任何事情都需要跟杨承业商量,而巡抚衙门现在已经彻底沦为了摆设,新任巡抚名为蒋南国,挂兵部右侍郎衔,兼任都察院佥都御史,充任重山镇巡抚。
看他的官职,绝对是朝廷重臣,但实际上这位是在朝堂上争斗输了,被人赶到重山镇来的。
兵部侍郎也好,佥都御史也罢,都不过是虚衔而已,他的实职还是重山镇巡抚。
但如今谁不知道重山镇巡抚就是个摆设,所以朝堂上就将一些没有大错,又被排挤的官员扔到了重山镇。
这二十多年来,重山镇接连换了十任巡抚,有的不愿意被架空,想与杨氏一族板板手腕,被灰头土脸的赶出了重山镇。
有的想要讨好杨承业,融入重山镇这个大家庭,可惜杨承业对于朝堂抱着很大的戒心和成见,根本不愿意接受一位朝堂重臣的投靠。
有的则老老实实的做个泥塑的菩萨,不让他管事他就不管,只要面子上过得去就行,反而这种人在重山镇呆的时间最长。
蒋南国就是这样的人,啥也不管,啥也不问,每天不是在家读书,就是外出访友,亦或者寄情于山水。
就这样他在重山镇做了五年的巡抚,是自杨正山离开大荣后,担任重山镇巡抚时间最长的人。
时间进入腊月,重山镇上下都在忙碌着年底的收尾工作。
今年重山镇的光景还算不错,老天爷赏脸,一年来都是风调雨顺,这让今年重山镇收获的粮税又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与二十年前相比,如今重山镇的人口已经超过了四百二十万,差不多翻了一倍。
当年杨正山在重山镇担任总兵的时候,重山镇的人口才百万出头,后来重山镇安置了近百万难民,重山镇的人口达到了两百万。
算算时间,这已经过去二十多年,重山镇的人口翻一倍也不算是夸张。
此时北地也不在像以前那般人烟稀少,特别是黑云山往东的区域,已经形成了不少繁荣的城镇。
而黑云山往里也多出了很多屯堡和马场,西路定胡卫的触角已经快要延伸至萨日湖。
当初乌拉部躲进了雪原之地,后来他们又回来了,不过现在他们只能蜷缩在萨日湖西边和北边。
萨日湖东方和南方虽然有着大量肥沃的土地,但他们却不敢染指。
当然,定胡卫也没有染指,双方已经达成了默契,就已萨日湖东岸和南岸为界,乌拉部占据着萨日湖,而定胡卫的边界定在了萨日湖东三十里外。
定胡卫这这条边界上建造了十几个屯堡,驻兵万余。
至于为何重山镇不继续往西扩张,原因有两个方面,一是大荣朝堂不稳,重山镇不好擅自掀起战争。二是如今乌拉部已经投靠了赤刺部,面对来自重山镇的压力,他们不得不报团取暖。
重山镇想要歼灭乌拉部很容易,但也怕将赤刺部和塔塔尔部惹恼了。
因此目前来说,重山镇与赤刺部的关系还算稳定。
重山镇北地其实还有很多肥沃的草场和土地,哪怕如今重山镇的人口已经达到了四百二十万,依然有很多地方显得地广人稀。
不过目前应该是重山镇最好的状态,百姓和军户都有田地,赋税劳役相对都比较低,商业发展也变得繁荣了很多,虽然很多百姓只是解决了温饱问题,但对他们来说能吃饱饭就已经很满足了。
但是对于杨承业和牛庄来说,今年他们承受着很大的压力。
压力的来源是北原镇,周兰已经占据了陇原的五府之地,正是急需粮食的时候,杨承业和牛庄为了帮助周兰稳定局面,几乎将重山镇大半余粮都给了北原镇。
现在北原镇的日子才叫苦,本来北原镇就还没有恢复过来,如今又要安置陇原的上百万难民,搞得北原镇一点余粮都没有,全靠重山镇支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