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书页

第六百零二章杨明昭的班底

请记住本站域名: 黄鹤楼文学

  一百五十年前,神阳教支持永王叛乱,可惜永王不顶用,最终功败垂成。

  不过那时候林福安还没有出世,他是在神阳教躲入这苗岭大山之后出生的,而他的父亲就是上任神阳教主。

  大败之后的神阳教很微弱,只剩下不到百名教徒,后来他们隐藏在大山之中倒是恢复了不少力量,但就算是在教主之位传到他的手中之时,神阳教也不过只有千余教徒而已。

  他执掌神阳教五十年,将神阳教一步步壮大到如今的地步。

  二十年前,他曾想过要在京都搞点事情,可惜一着不慎满盘皆输,将他在京都花费了十多年的心血葬送了大半。

  自那之后,他变得更加谨慎,神阳教的行事也变得更加诡秘。

  他知道秘武卫在找神阳教的踪迹,但是道高一尺魔高一丈,没有人会知道秘武卫的一切行动其实都在他的眼皮子底下。

  中年男子告退,林福安拄着锄头想了想,转而唤来了一个属下,吩咐道:“传信给陈恒昌,让他在九江府做好起兵的准备!”

  九江府城内。

  陈恒昌正懒散的坐在一棵大榕树下,吃茶读书。

  旁边,燕回春正手持长剑比划着招式。

  陈恒昌,乃是庆王之子,当年庆王和计非语兵败之后,陈恒昌就继承了黑山岛上的水师,庆王病死,陈恒昌就继承了庆王留下的所有力量,包含计非语和黑山岛上所有的水师。

  后来神阳教拉拢他们,他们经过多次商量之后,最终加入了神阳教。

  计非语成为了神阳教的赤君,而陈恒昌在神阳教虽然没有具体职位,但却是神阳教扶持的对象。

  神阳教想要起事,还要借用他这个皇族的身份。

  这些年陈恒昌在大荣内碾转各地,在辽东待了几年,又在陇原、福海各待了几年,最终来到了云桂,将云桂视为他最终的起事之地。

  一个随从来到燕回春身边轻声低语了几句,燕回春听完后,立即来到陈恒昌身边,说道:“主上,京都传信来说延平帝病重,朝堂已由太子监国!”

  “嗯,知道了!”陈恒昌不动声色的继续看着手中的书卷。

  燕回春见他毫无反应,有些摸不着头脑,“主上,我们不做点事情吗?”

  “做什么?”

  “要不要趁机起事?巴蜀已经乱成一团,如果我们在云桂起事定能在短时间内占据三府,到时候朝堂定是难以平乱!”燕回春道。

  陈恒昌道:“不急,那个老东西都还没有发话,我们现在做什么也没有意义!”

  “呵呵,我们现在要做的就是乖乖的等着,等着老东西给我带来数万大军!”

  与神阳教合作是迫不得已的结果,但是他对神阳教的感觉并不好,在他心里神阳教的教徒就是一群疯子,一群失去人性的魔鬼。

  他需要借用神阳教的力量,但是他绝对不会让自己变成一个魔鬼。

  “不过也该准备一下了,你个底下的兄弟说一下,让他们做好准备,一旦有消息,立即行动,我可不希望到时候有人拖后腿!”陈恒昌道。

  “喏!”燕回春一脸欣喜,领命去办事了。

  延平帝病重,朝堂不稳,民间各地动乱不止,很多人都觉得这是个机会,也有不少人似乎看到了皇朝末世。

  无数野心勃勃之辈和心怀叵测之人都忍不住蠢蠢欲动。

  当然,也有无数忧国忧民的义士已经开始行动了。

  这其中就包含杨明昭这个地主家的傻儿子。

  夔州府三箭谷。

  上百青壮推着一车车物资运到谷内。

  杨明昭喜滋滋的看着忙碌的众人,陈不渝更是满脸惊喜之色。

  “公子,这些东西都是我们的?”

  “当然,想要干大事,没点本钱可不行,这里面有粮食、食盐、布匹、铁锭等等,哈哈,我还买了两百把长刀。”杨明昭得意洋洋的说道。

  他可不会傻到带着几万两银子来这里,在这山沟沟里就算是有银子都买不到东西,所以这一路走来,他们沿途买了大量的物资。

  当然,他现在手中还有很多银子,这么多东西花了还不到两万两银子。

  而有了这些物资,他们足以装备一支真正的部队。

  “可惜铁甲不好买,战马也不好买,不过我买了十几匹骡子,这些骡子可以帮咱们托运物资。”

  巴蜀不是重山镇,在重山镇马匹数不胜数,想买几十几百匹战马再容易不过,而巴蜀的马匹大多都是矮马,这种马比较适合驮运货物,不适合作为骑兵的战马。

  不过也无所谓,巴蜀多山,也不适合大规模的骑兵战斗,甚至在巴蜀你就找不到一支成建制的骑兵部队。

  “这就是你说的好地方?这就是你说的好汉?”武铮看着破烂的寨子,再看看这些不成样子的青壮士卒。

  武铮觉得自己被骗了,好吧,其实他早就做好了被骗的准备了。

  “嘿嘿,武叔莫要生气,相信侄儿,接下来咱们要做一场大事,肯定不会让武叔觉得无聊!”杨明昭说道。

  陈不渝有些好奇的看着武铮和其他七位青年俊才。

  而那七位青年俊才则是满眼疑惑的看着眼前的这一切,不明白四爷将他们带来这里做什么。

  “你要做什么大事?”武铮看了看寨子里面,“这里不会是山贼窝吧!”

  “咳咳,不是山贼,不是山贼!”杨明昭连忙否定道。

  山贼什么的,实在是太掉价了,太没有逼格了。

  杨明昭觉得做山贼有些丢人。

  “咱们是叛军!”

  “叛军!”武铮一时间没有反应过来,但很快他就满脸惊愕的看着杨明昭,“你要造反?”

  “没错,就是造反,怎么样?武叔有没有兴趣跟我大干一场!”杨明昭满脸期待。

  武铮面色古怪无比,看杨明昭的眼神就好像看一朵奇葩似的。

  “不干!”

  “别呀,武叔,我这里需要您老人家坐镇,您老人家若是不在,我这心里不踏实!”杨明昭抓住武铮的袖子,生怕武铮跑了。

  “你莫要害我,这事要是让岛主知道了,定会敲掉我的脑袋!”武铮连连摇头。

  不过那七位青年才俊倒是没有表现出太多的反对的意思。

  甚至他们一听要造反,一个个还露出颇有兴趣的神色。

  造反!

  这事听起来很有趣的样子!

  至于造谁的反,他们才不会在意,只要不是造杨家的反就行。

  像他们这些青年人其来源很复杂,有岛民,有从福海迁移到星月岛上的难民,还有杨家原本的奴户,但不管他们的来源是什么,他们对大荣都没有太多的感觉,毕竟他们都是在星月岛长大的。

  “我爹出门了,要好久才回家!”杨明昭说道。

  武铮无语的看着他。

  他是真没想到杨明昭会做这样的大事!

  不过他的心为何在蠢蠢欲动!

  造反?

  似乎很有趣的样子!

  这要是换成丁秋、吴展或罗劲松,肯定不会跟着杨明昭胡闹,可是武铮本来就有颗不安分的心。

  “武叔放心,若是我爹怪罪下来,我一个人顶着!”杨明昭拍着胸脯保证道。

  “你能顶得住?”武铮有些怀疑。

  杨明昭有些心虚,不过他还是说道:“我爹还能打死我不成!”

  武铮摩搓着胡须,想了想,“应该不会,但有可能会打断你的腿!”

  “不会不会,绝对不会,我爹没那么狠心!再说我娘也不会让我爹打断我的腿!”杨明昭说道。

  “夫人可能会大的更狠一些!”武铮提醒道。

  杨明昭眨眨眼,“不会吧!”

  “四爷觉得呢?”武铮道。

  杨明昭忐忑的想了想,“有可能!”

  从小到大,杨正山和郁青衣扮演的都是慈父严母,杨正山会不会打断他的腿还不能确定,但郁青衣应该更有可能会狠狠的教训他一顿。

  想到郁青衣严厉的样子,杨明昭一阵泄气。

  “我娘不会真的下狠手吧!”

  武铮见他这副样子,忍不住哈哈大笑起来。

  “知道怕了吧!”

  杨明昭被他取笑,心中的志气顿时升腾起来,“本公子才不怕!哼,挨打就挨打吧!”

  “那好,我就等着你挨打!”武铮抱着长剑,一副等着看好戏的样子。

  “这么说武叔不走了!”杨明昭惊喜道。

  “不走了,等夫人传信来,我就把你抓回去!”武铮道。

  杨明昭虽然心里还是有些忐忑,不过武铮愿意留下来,还是让他感到欣喜万分,也就把那些忐忑抛到脑后了。

  闹腾了一阵子,杨明昭一行人就在寨堡里住了下来。

  一夜无事,第二天杨明昭便开始行动起来。

  “咱们训练了多少青壮了?”

  山寨大堂中,杨明昭将众人召集过来议事。

  眼下他麾下有两个随从,四个护卫,七名来自星月岛的青年人,另外还有山谷中管事六名。

  这六名管事分别是陈不渝,陈不忍,陈江华,李三刀,王兆华和宋文龙。

  陈不渝和陈不忍是堂兄弟,其余四人则是以前卫所的军户兵丁。

  他们都是跟着陈不渝的父亲一起杀官造反的。

  邓星回道:“第一批青壮两百人已经完成两个月的基础训练,第二批青壮五百人已经训练一个多月了!”

  此时已是九月份中旬,距离杨明昭离开三箭谷已有三个多月。

  “训练成果如何?”杨明昭问道。

  “呃,很差劲!”邓星评价道。

  陈不渝惊愕的看着邓星,“邓大哥,我觉得很好,邓大哥练兵能力十分厉害,兄弟们现在已经能做到令行禁止,威势不凡!”

  陈不忍等人连连点头,对邓星都是一副崇拜的样子。

  在他们眼中,邓星真的很厉害,短短几个月的时间就将几百青壮练的像模像样,比他们以前厉害多了。

  他们以前也是兵丁,跟邓星训练的青壮根本没法比。

  然而邓星却是老脸一红,“公子,这是我练过最差的兵!”

  可不是最差的兵吗?

  哪怕是训练了三个月的那两百青壮,在他眼里都是很差劲的,这若是放在重山镇,都没有资格入镇标营。

  “咳咳,别要求太高,他们跟你以前训练的兵卒不一样!”杨明昭大概能明白差距在哪里。

  “兄弟们还要继续训练,不过我们要进行整编才行!”

  “五人为伍,二伍为什,三什为队,三队为哨,五哨为总。”

  “我们现在有七百人,暂编七个哨,分为两个把总!”

  “赵恺,张默,你们七个各领一哨,为哨总。陈不忍、陈江华你们五个为各哨副官,好好跟赵恺他们学学,赵恺他们也精通练兵之事,而且还通晓一些兵法,你们要多多学习才对!”

  杨明昭吩咐道。

  杨明昭不傻,相反他很聪明。

  虽然他名义上是三箭谷的首领,但实际上三箭谷的一切都是由陈不渝他们执掌的。

  但是陈不渝他们出身于军户,无论是能力还是见识都一般平常。

  而赵恺和张默七人虽然也没有领兵经验,但他们都是星月岛培养出来的年轻人,接受过星月岛的训练,读过各种书籍,兵法什么的都有所涉猎。

  或许他们连纸上谈兵都算不上,但最起码比陈不渝他们知道的多。

  他既要照顾陈不忍他们的心情,又要考虑所有人的能力,同时还要牢牢将权力抓在自己手里。

  “属下遵命!”赵恺等人连忙躬身应道。

  陈不忍等人反应慢了一点,等赵恺他们都说完了,他们才起身领命。

  “邓星,韩林,你们为把总,邓星领四哨,韩林领三哨,还缺两个副哨总,你们挑选合适的人任用吧,等我们人手充足了再补满编制!”杨明昭继续说道。

  “喏!”邓星和韩林应道。

  杨明昭又道:“马岩,你为理政官,在谷内挑选能写会算的人,先把咱们得框架搭建起来。”

  马岩随时杨明昭身边的小厮,但不要小看他。

  杨家培养的随从,能写会算都是基础,而马岩和陆波跟在杨明昭身边,有时候还扮演着管家的角色。

  他们的管理能力绝对远超陈不渝他们。

请记住本站域名: 黄鹤楼文学
书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