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怎么回事?”
码头上,杨正山将罗劲松拉倒一边,问道。
罗劲松有些无奈,说道:“余大人说少年人好,少年人听话好管理。”
“什么鬼?”杨正山有些懵,“这些不会是他拐带的孩子吧!”
“没有,没有,都是腾龙卫将士们的子女!”罗劲松道。
“那为何他们都把孩子送来了?”杨正山问道。
罗劲松想了想,说道:“大概是因为腾龙卫的孩子太多了!”
杨正山眨眨眼,还是有些不理解。
罗劲松解释道:“腾龙卫很多将士都有六七个子女!”
杨正山似乎有些明白了,但又似乎没听明白。
其实这跟他有着很大的关系。
他是承平二十九年担任腾龙卫指挥使的,现在则是延平七年,已经过去十三年零几个月。
他在腾龙卫时让军户们吃饱了饭,有变得富足起来。
温饱问题解决了,那接下来会做什么?
自然是生孩子!
杨正山在腾龙卫投入了大量的灵泉水,受到滋养可不只是腾龙卫的兵丁和将士,妇人和孩子也能得到灵泉水的滋养。
妇孺的体质提升,妇人不容易流产,孩子不容易夭折,这会大大的提升腾龙卫军户的生育能力。
经济条件允许,身体条件允许,于是腾龙卫这些年随处可见满地打滚的娃娃。
而最大的那一批孩子如今正好十二三岁。
年纪大一点的将士这些年生两三个,可本来就年轻的将士这些年不得生六七个!
可问题来了,腾龙卫就那么大,屯田就那么多。
孩子生多了,以后估计很难分到田。
虽然现在腾龙卫的军户大多靠海贸为生,但田地依然是他们的根本。
眼看着自家的田地以后不够给孩子们分的,他们自然要想办法购买田产。
所以这些年腾龙卫军户在周围的庆华府、靖安府、辽安府买下了不少的田产,但就算是这样,有些将士拥有的田地依然不够给孩子们分的。
本来大家想的都是多挣银子多买地,可是在听说搬来星月岛之后就能分田之后,那还买啥地,直接把孩子送到星月岛来就是了。
至于他们会不会担心孩子们的安全,别开玩笑了,他们信不过别人,难道还信不过杨正山?
就这样,腾龙卫不少人得到消息之后,就把孩子送来了。
甚至很多腾龙卫的中低层军官都把孩子送来了。
听了罗劲松的解释,杨正山都不知道该说什么好了!
这不是胡闹吗?
我要的是农民,你给我送来一群孩子干嘛?
这些孩子现在能种地吗?
杨正山面无表情的看着罗劲松,罗劲松有些心虚的说道:“岛主,这些孩子都十多岁,养几年就能成为武者,到时候都可以成为水师的将士!”
“你跟余通海商量的?”杨正山问道。
罗劲松连忙摇摇头,非常不讲义气的把事情推给了余通海。
“没有,没有,都是余大人安排的!”
杨正山看看那些正在下船的少男少女,真是一点脾气也没有。
余通海大概是想解决一下腾龙卫的内部问题,毕竟孩子太多也是一个大问题。
罗劲松的想法就简单多了,星月岛上的人口这么少,他的水师什么时候能扩充?
现在有了这批少年,那水师扩充就容易多了。
让杨正山调教几年,这些少年必然会成为武者,到时候他的水师也就能扩充了。
他对杨正山的能力很有信心。
喵的!
杨正山还能说啥,难道还能将这些孩子送回去。
“这些孩子都识字吧?”他问道。
罗劲松道:“当然,腾龙卫的孩子哪有不识字的!”
杨正山无语道:“让姜贺给他们安排住处吧,然后再安排老师教导他们!”
“对了,岛上的物资够吗?”
星月岛上不缺住的地方,城内住不下,可城外还有很多房屋。
毕竟以前星月岛上住了四万多人,现在才住了不到一万人,山脚那边还有好几个村子都没有人呢。
“够了,哈哈,余大人都准备好了,衣服、被子、笔墨纸砚、兵器、还有粮食,够这些孩子吃三年的!”罗劲松道。
杨正山又是一阵无奈,“粮食存三年不都发霉了吗?”
“你先去找姜贺,让他过来将这些孩子安排好!”
有姜贺忙的了!
这么多孩子,虽然这些孩子都应该有独立生活的能力,但肯定还需要人来照顾。
岛上的人手本来就不多,又要照顾这么多孩子,这人手是个大问题。
“下次去找些普通农夫迁来,最起码不要让岛上的田地荒着!”
杨正山看着那些荒地就有些不得劲,好好的田地都没人耕种,这不是暴殄天物吗?
罗劲松想了想,“岛主,从福海那边迁移一些人过来如何?”
杨正山道:“可以,只要是老实的百姓,都可以。还有再买些牲畜和家禽给岛上的农户养,老夫现在想吃羊肉都没地方买!”
星月岛不缺钱粮,但是缺牲畜和家禽,牛羊骡驴鸡鸭鹅,几乎都没有。
当然,杨正山说没地方买羊肉吃只是个托词,他的灵泉空间内有很多牛羊和家禽,根本就不缺吃的。
但是岛上其他人缺,所以还是要让人养一些的。
罗劲松表示明白,随后便去找姜贺去了。
姜贺将这两千少男少女安排在山脚下控制的村子里,然后又请了几十个妇人照顾这些少男少女的衣食,最有又从岛上的士卒中挑选了五十人充当这些少男少女的师父。
自杨正山来到星月岛之后,星月岛上是日新月异,大量的人口和物资运来星月岛,让原本有些萧瑟的星月岛很快就变得热闹起来。
而时间就在这份热闹之中进入了延平八年,不过杨正山将这一年定为星月元年。
延平这个年号是属于大荣的,在大荣之外并不通用,东南海域用的年号也很杂乱,有的岛屿用大荣的年号,有的岛屿自己定个年号,有些则是用吕盛王朝的年号,乱七八糟的。
杨正山觉得星月岛也应该有自己的年号,这方便记录时间。
星月元年,正月初一。
杨家这个年节过得有些冷清,杨明诚、杨明志、杨明浩都不在身边,杨家只有几个半大的孩子,少了这么多人,年节自然也就变得冷清了很多。
冷清是冷清一些,但家里的气氛还是很好。
孩子们并没有感到孤独,甚至他们觉得在这里更加欢乐。
星月岛是不如京都繁华,但是星月岛好玩的地方可不少。
海边,山上,田地里,都可以成为孩子们的天堂。
“爹,娘,我们出去玩了!”杨明昭领着几个侄儿侄女和外甥跟杨正山说了一声,便出去撒欢去了。
“这群孩子最近都玩疯了!”郁青衣无奈的说道。
杨正山呵呵一笑,“可不是,你去山上看看,到处都是撒欢的孩子!”
山脚下可是住着两千个少男少女,这么多孩子一旦放开,场面可想而知。
而有了这么多孩子,杨明昭他们也是多了很多玩伴。
杨正山和郁青衣觉得这个年过得冷清,可是孩子们可不这样的觉得,那么多同龄的孩子在一起,可有的热闹了。
“让他们再玩几天吧,等开学了就好了!”杨正山道。
无论是杨家的孩子,还是那些从腾龙卫过来的孩子,都不是每人管教的孩子。
姜贺可是都给他们安排了老师的,而且他们的老师都是杨家的护卫出身。
杨家护卫以前就不知道训练了多少武者,如今训练这些孩子那还不是手到擒来的事情。
现在这些孩子玩的欢,等过几天这些孩子就开始叫苦了。
杨正山站在院子里抬头望着晴朗的天空。
“还不错,今年不会有太大的风暴!就是雨水有些多!”
“是吗?”郁青衣也抬头看着天空,“你怎么看出来的?”
杨正山笑了笑,“这叫天人感应!”
郁青衣给了他一个白眼。
杨正山耸耸肩,他说的可是真话。
真的是天人感应!
“走,去灵泉空间看看?”
“好!”
随后,两人走出院门,然后在一个拐角处就消失不见了。
灵泉空间内,万木丛生,百花齐放,生机勃勃。
两人进入空间之后,先是看了看小院周围的灵果树。
三黄李和冰心果都长大了不少,看起来十分茂盛。
星元果树也有一人高了,不过距离结果还早,杨正山记得翠霞谷那棵星元果树长到一丈高才开始结果。
玉露灵桃和轻灵果也都发芽了,涨到三尺多高了。
轻灵果长得很快,应该用不了几年就能结果,倒是玉露灵桃的长势很慢,估计要过个五六年才能结果。
院子后面的山坡上,郁青衣看着满地的箱子,说道:“这些东西放在这里太碍事了,能不能搬出去!”
“这可都是值钱的好东西!”杨正山说道。
“有什么用?”郁青衣嫌弃的说道。
杨正山无语。
好吧,真没啥用。
当时他在叶密城只觉得这些东西烧掉可惜了,可现在放在空间内似乎也没有啥用。
可是拿出去也没有啥用啊,岛上现在最不缺的就是这些黄白之物。
“扔在这里吧,以后在慢慢往外拿!”杨正山只能如此说。
随后两人就在空间内忙碌起来。
男女搭配干活不累。
以前杨正山自己在空间里忙活总觉得没劲,如今有郁青衣陪着,他倒是感到轻松很多。
两人都是先天武者,自然不会感到劳累。
对他们来说,做这些事情其实就是一种放松。
采茶、炒茶、打理药田,采摘果子,酿制酒水,采集蜂蜜,事情看起来很多,但他们想做就做,不想做就扔下不理。
灵泉的池塘似乎又大了一圈,池塘中的焰火红莲已经连成一片了,不过池塘中央还是那十二株不知名莲花的领地,这些焰火红莲似乎很畏惧那些不知名的莲花,根本不敢朝着中央区域生长。
杨正山索性下水摸索了一下,挖了一些焰火红莲的莲藕。
至于那十二株不知名的莲花,杨正山也走过去仔细观察起来。
巴掌大的莲叶铺在水面上,水下则是一根根青色长杆。
突然,杨正山一愣,他瞪大眼睛看着一支露出水面的尖角。
“这是要开花了?”
杨正山感觉都有些不可思议,这不知名的莲花居然要开花了。
八年了!
终于要开花了!
杨正山又惊又喜。
也不知道这莲花有何用处?
是不是跟焰火红莲一样?
杨正山对这莲花充满了期待。
这莲花可是灵泉中自己长出来的,其功效应该不比灵果差吧。
“那荷花要开花了吗?”郁青衣站在池塘边,好奇的问道。
杨正山笑道:“长出花骨朵来了,应该很快就开花了!”·
随后他又看了看其的莲花,十二株莲花都是一样,长出了一个小小的花骨朵。这让他欣喜万分。
他跳出池塘,郁青衣连忙给他找来衣裳换上,“你说这莲花有什么用?是莲藕好吃还是莲子好吃?”
杨正山早就将空间内的告诉郁青衣了,就连这不知名的莲花也一样。
换上一套干净的衣衫,杨正山道:“不知道,到时候尝尝就知道了,不过我并没有看到莲藕,可能还要等好久才能长出莲藕。”
一般情况下,莲花要在莲叶铺满水面之后,莲藕才会快速生长,差不多也就是开花之后。
而眼下那莲花只是长出一个小小的花骨朵,莲叶也不过才四五片,生长速度并不快。
杨正山觉得这莲花估计短时间内很难长出莲藕来,就这生长速度,过个三五年才长出莲藕来,他都不会觉得奇怪。
看过池塘中的荷花之后,杨正山和郁青衣又跑去南边的草地中看了看哪里的牲畜和家禽。
此时空间内动物多了很多,马儿已有五十多匹,它们已经形成了一个马群,是空间内最霸道的动物。
为了让这些牲畜和家禽吃饱,杨正山还在草地里洒了很多稻谷、麦子、高粱、糜子、豆子等谷物。
此时正片草地长得有些乱七八糟的,这边一片草丛,那边一片稻谷,旁边又是一片高粱,高粱还没有长高,也不知道被什么啃得只剩下枝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