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来乍到,杨正山也没有急着安排岛上的事情,而是先熟悉了一下岛上的情况。
一夜无话。
第二日,杨正山在罗劲松的陪同下,骑马在岛上转悠起来。
东边山林,西边田地,这只是星月岛的大体地形,整座岛屿,东西长三十多里,南北宽也有二十多里,其中山林占了一大半。
“岛上有多少耕地?”
杨正山骑马走在田间小路上,随口问道。
“总计有三万八千六百亩,其中两万四千多亩是水田,一万三千多亩是旱田!”罗劲松道。
水田就是适合种植水稻的,旱田不是没有水,只是无法蓄水,中间的山坡上。
岛上有三条小河,或者说是三条小溪,都是山上的泉水。
淡水资源很丰富。
“人口呢?”杨正山继续问道。
“现在有一千八百户,十二岁以上的人口有六千八百多人,不包含昨日新来的人口!”罗劲松回道。
杨正山微微颔首,七千多人,其中一半是从大荣搬迁过来的,主要以杨家的奴户、佃户和护卫的家人为主,另外还有杨氏一族、罗家、甄家等几家的族人。
“那岛上的居民能耕种这么多田地吗?”
“耕种不了,东边的旱田现在基本上没有人耕种!”
“如果要所有人都有田地耕种,那还需要多少人?”杨正山继续问道。
“大概还需要一千户!一户最多能耕种三十亩!”罗劲松说道。
以前星月岛上有四万多人,不过只靠岛上的田地根本无法养活四万人,所以星月岛每年都需要从外面购买大量的粮食。
而以岛上的田地,最多能养活一万多人。
养活一万多人不是说让这一万多人吃饱,还要满足这一万多人的其他生活需求,衣食住行都要满足。
杨正山可不希望岛上的居民都是一群穷逼,最少也要保证岛上居民的温饱没有问题。
“过几天跟余通海联系一下,问问腾龙卫那边有没有人愿意搬过来!”杨正山说道。
杨家的奴户基本上都搬过来了,至于佃户,也没有剩下多少。
再来星月岛之前,杨正山已经将杨家的田庄处理了七七八八,只留下京都附近的两三个庄子,那些庄子的佃户也都是新招的。
罗劲松点点头,将这件事记下了。
杨正山骑马来到山脚下,看了看山脚下的药田和三条小河。
其实星月门在岛上的建设也是很不错的,水渠池塘都非常完善,水田灌溉都不是问题,旱田之所以是旱田,主要是因为这边的地势比较高,引水不是很方便。
“这里的药田大概有三百多亩,种植的药材有十八种,其中宝药有四种,总计有八十多株!”
“为了照顾这些药田,我找了十几户药农!”
罗劲松指着药田说道。
这片药田是星月门留下的最珍贵的东西。
山上的三道溪流从药田中穿过,然后在有向西延伸七八里汇成一处流入海中。
杨正山抬头看了看山林。
山坡很平缓,南边的山坡有一大片竹林,北边的山坡还有一片茶树,另外还有很多果树,这些都是星月门种植的。
山中还有不少亭台楼阁,飞檐隐藏在郁郁葱葱的树木之中。
“山上可有水潭?”杨正山问道。
“有,上面足有十几个水潭,那几座凉亭处都有水潭!”
“山顶上还有一座别院,中间这条小溪的源头就在那座别院中!”
罗劲松指着上面的亭台说道。
山上的景色很美,但其实并不适合人居住,偶尔上去玩玩还行,真要是住在上面,反而会有很多不方便的地方。
杨正山在山上转了一番,看了看山上的水潭。
很不错,三条小溪,每一条在山上都有两三个水潭。
这里的景色很美,不过杨正山看的不是景色,他想做的是在这些水潭中添加灵泉水。
只需要在这些水潭中添加灵泉水,那就可以惠及岛上大部分岛民。
来到山顶,山顶别院也不大,但是一处很不错的观景之地。
“这座别院给老夫留着,老夫可以偶尔过来玩玩!”
杨正山很不要脸的把别院给抢占了。
好吧,也不算是抢占。
岛上的一切都是他的,岛上的居民都是他的人,可以说是他的百姓,也可以说是他的奴仆。
如罗劲松、罗裳、甄杨氏等等,这些人以后就是他的家臣。
虽然杨正山没打算建立一个小王国,但事实上就是如此。
杨正山花费了一天将星月岛转了一遍,还跟岛上的很多居民聊了聊,询问了一下他们的情况。
总体来说,岛上的居民过得还不错,拥有足够的多的田地,而杨正山制定的佃租并不高,一亩水田只需要上缴六斗稻米,旱田只需上缴四斗,差不多是亩产的两成。
只缴佃租,没有其他的任何苛捐杂税,这对岛上的农民来说已经很幸福了。
相比之下,大荣的百姓日子过得是真的苦,佃户就不用多说,哪怕是自耕农和小地主,也被贪官污吏折腾的不轻。
杨正山也没有打算靠这些百姓养活杨家,杨家吃不了那多粮食,而星月岛的主要财政收入也不是田赋,而是海贸。
随后几天,杨正山对星月岛做了一些规划,主要是针对码头和城池做出的规划,另外他还星月岛的管理层做出了规划。
原星月门的总堂被杨正山改为星月官衙。
杨正山打算将这星月岛当成一个县来管理,如大荣的一县之地设立县衙。
不过叫县衙有些小气了,索性就改为官衙。
此时官衙大堂中,众人坐定。
堂内有罗劲松、吴展、罗裳、甄杨氏、吕星河、姜贺、王敬、杨承澈、杨勤武、王磊、李昌等十余人。
“以后咱们就在这里安家了,今日正好趁大家都在,就先安排一下以后的事情!”
“咱们要建立官衙,要建立商号,官衙就按照县衙的规制设主官一名为岛主,哈哈,老夫做岛主,佐贰官两名,一文一武,分别是参政和参兵,姜贺为参政,负责管理吏、户、刑、工、学、商六房。”
杨正山看着姜贺道:“吏、户、刑、工这四房无需多说,你就参照大荣的县衙设立即可,学其实就是学院,在岛上设立十所小学,差不多就是每四五个村子设立一座小学,请一文一武两名老师,教导村中孩童识字习武。八至十二岁所有的孩童全部都要入学,这是强制性的,无论男童还是女童都必须入学!”
“除了小学之外,再建立一座中学,挑选资质优秀的少年进入中学,培养武者!”
“商房主要负责岛上商铺和码头管理,具体如何,你自己看着办!”
就是一个草台班子,杨正山也没有必要太过较真,以姜贺的能力完全处理,他之所以说这些只是为了定下规矩而已。
“承澈为参兵,勤武为副参兵,你们组建三哨士卒,负责维持岛上的治安,也就跟县衙的衙役差不多,具体事情,你们和姜贺商量着来!”杨正山说道。
“是!”承澈和勤武应道。
这都是小事,两人也不在意,有没有差事对他们来说其实并不重要,不过既然杨正山说让他们组建三哨士卒,那他们组建就是了。
“接下来就是商号和水师,杨家商号,罗裳为大掌柜,甄杨氏为二掌柜,吕星河为三掌柜,你们接下来的任务就是先打通辽东、江南、福海与星月岛的航线,再这些航线打通之后,你们就可以拓展东南海域的航线!”
“除此之外,选个合适的地方建立玻璃作坊和盐场,把玻璃制品和精盐卖到东南海域和南方诸王朝!”
“具体事情,你们也自己商议着来!”
杨正山只管安排任务,可不会管具体事情,他做甩手掌柜可是非常有经验的。
“最后是水师,水师要为商号的商船护航,罗劲松为水师统领,吴展为副统领,以后商号每年三成的利润交给水师,作为水师的军费。”
“现在水师的实力还是太弱,你们还要多多训练才是!”
罗劲松训练的五百水师在杨正山眼里就是乌合之众。
但接下来杨正山会在星月岛投入大量的灵泉水,水师的实力肯定能提升起来。
杨正山不打算建立太多的水师,现在只有五百人,确实有点少,但就算是以后要扩充,最多不会超过一千人。
杨正山打算走精兵路线,多培养一些厉害的武者,没必要培养一大堆普通将士。
主要是他也养不起太多的人。
“王磊,李昌,你们从以前的护卫中挑选百人,以后这百人就作为杨家护卫。”
以后在星月岛上,杨家没必要再养那么多护卫,原本的二十名亲随保留,再挑选百人,组成一支一百二十人的护卫就足够了。
这些护卫平日其实不需要做太多的事情,只需要修炼即可,以后若是杨家有人外出,他们就跟随护卫。
别看如今岛上的人少,但其实杨正山手中的力量可不少。
岛上有两位先天武者,也就是杨正山和郁青衣,有两位半步先天武者,吴展和罗劲松,有后天九层武者十八人,王磊、李昌、王敬等的修为都已经达到后天九层,有后天八层武者四十二人,后天七层将近两百人。
这些人大多数都是杨正山的亲随和杨家的护卫。
不过其他的武者就要少很多了,低于后天七层的后天武者大概有五百人左右,普通武者大概在三百人上下。这些都是杨家以前的奴仆,他们都是在护卫营接受过训练的,但仅仅训练了三年,修为有但并不是很强,大多都在后天五层以下。
这些本来就是杨家的力量,如今只不过全部搬到了星月岛上,而星月岛本身听没有任何力量,罗劲松招募的那三千岛民就是普通人,以前都是苦哈哈,吃饱饭都是问题,更不要说修炼了。
而罗劲松组建的水师,也差不多,除了之前杨正山留在岛上的护卫外,其他的就是普通青壮而已。
不过这都不是问题,杨正山相信以自己的能力,用不了几年岛上就会涌现出大量的武者。
事情安排下去之后,杨正山也就做起来甩手掌柜。
当然,他这个甩手掌柜也不是真的不做事。
就在姜贺、杨承澈他们忙碌着建立官衙的时候,杨正山也在城内挑选了一座府邸作为星月岛的藏书阁。
武道功法也是一个武道势力的底蕴之一,而杨正山所拥有的功法绝对不再少数。
灭掉星月门时,杨正山就将星月门的武道功法全部卷走了。
攻破叶密城时,他也将兀良王庭收集的武道功法全部收进了灵泉空间。
除此之外,杨家这些年也继续了很多武道功法,特别是大荣皇家藏书楼中的先天功法和先天修炼心得,他也让人抄录了很多。
可以说现在的星月岛并不缺武道修炼功法,从锻体境到后天再到先天,各种功法应有具有。
藏书阁中,杨正山将各类功法堆放在房屋中之后,将姜贺召来吩咐道:“前院存放的都是锻体境和后天境的修炼功法,后院存放的则是先天功法和先天修炼心得!”
“你选几个文吏负责打理这里,将这些功法分门别类存放好,如果有时间的话,就多找几个人过来将这些功法都抄录一份作为备份!”
姜贺看着手中的功法,问道:“这些功法都可以给人看吗?”
“可以,不过修为不到还是不要多看为好,浪费时间,修为达到炼劲层次可以在这里翻看后天功法,修为达到后天八层,可在这里翻看先天功法。”杨正山说道。
这些功法没必要藏藏掖掖的,都是比较常见的功法,大荣都可以随意翻开,星月岛这边自然也可以。
“哦,那我明白!”姜贺应道。
随后的日子,姜贺就陷入了忙碌之中。
此时星月岛上最忙碌的人大概就是姜贺了,他要组建官衙,人手倒是不缺,杨家很多奴仆都是能写会算的,在官衙中做书吏还是没问题。
主要是事情太多,官衙各房需要建立,小学和中学也需要建立。
城墙暂时没有功夫召集青壮拆除,只能先对付着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