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书页

第五百八十八章咱以后就是这星月岛的主人

请记住本站域名: 黄鹤楼文学

  随后几日,杨正山又在京都拜访了一些好友。

  他去了一趟三山谷,不但见了见安雨行,同时还见了见张掖和孟婆婆。

  张掖的年纪已经接近一百四十岁了,整个人看起来苍老无比,发丝枯白,面容沟壑纵横,眼眸也变得浑浊很多。

  垂垂老矣!

  先天武者也挡不住时间的摧残,终归会老去。

  张掖的别院中,两人坐在檐下喝着茶水。

  “你的道意感悟到什么地步了?”张掖轻声问道。

  杨正山微微摇头,“还差的远,感觉摸到了一点点,但又似有似无。”

  他对惊雷一枪已经能做到收放自如了,可是他对惊雷一枪所蕴含的道意却还是没有一个准确的认知。

  张掖的神色有些颓废,“道意,哎,老夫这辈子怕是没有机会入道了!”

  杨正山没说话,因为此时任何宽慰的话语都是苍白的。

  张掖已经一百四十岁了,到了他这个年纪,随时都可能撒手人寰。

  “陈善武在两个月前过世了!”张掖突然说道。

  杨正山一怔,“陈善武是?”

  “皇族的那位老祖宗,一直在皇陵潜修的那个!”张掖道。

  杨正山恍然。

  他有听说过这位,不过从未见过。

  “可惜了!”

  张掖又道:“李守宁也活不了几年了,我们这一辈人终究还是没有找到入道的门槛!”

  李守宁就是仰天宗的那位老祖宗,这几年他一直守在翠霞谷。

  他的年纪比张掖还要大几岁。

  杨正山能感受到张掖心中的苦闷。

  随着一个个同道中人逝世,随着寿命的终点临近,张掖的心绪就会越发的沉重。

  他们这些人畏惧的不是死亡,而是遗憾没有摸到武道意境的门槛。

  杨正山在张掖身上看到了暮气,暮气沉沉,让他感到很不舒服。

  或许这是一种绝望,但是杨正山觉得不应该如此绝望。

  先天武者也是人,既然是人就有力不能及的事情。

  与其为此绝望,还不如安宁的度过最后的时光。

  杨正山走出张掖的院落,他望着院落中枯黄的树叶。

  “或许放下执念才能进入一个新的层次!”

  他轻声喃喃道。

  武道修炼不应该心有执念,执念越深反而会让前路越狭窄!

  张掖也好,李守宁也罢,两人似乎都对武道意境有着很深的执念。

  这份执念似乎成为了他们的绊脚石!

  杨正山若有所思。

  沉思了片刻,他的神色突然放松了下来。

  “顺其自然!”

  “哈哈,走吧!”

  他大笑一声,跃上马背,朝着三山谷外奔驰而去。

  九月二十。

  杨家众人离开京都,前往津海卫乘船南下前往星月岛。

  这次前往星月岛,杨正山将杨家大部分底蕴都带走了。

  包含杨家的护卫和奴仆,前前后后有上千人已经迁去了星月岛。

  杨正山只给杨明诚留下了五十个护卫,但这些护卫的家人也会搬去星月岛。

  几年前,杨正山在京都城外给这些护卫分田,而现在杨正山又要在星月岛上给他们分田。

  当然分田只是一个添头,之所以要将他们的家人搬到星月岛上,是因为杨正山想要更好的照顾他们的家人。

  以后杨家的重心会放在星月岛,杨家的未来也将在星月岛。

  他们的子女若是留在大荣,那将会归于平凡,而在星月岛,他们定会有不一样的未来。

  所以只要他们愿意跟随,杨正山就不介意带着他们一起走。

  大海之上,晴空万里,烟气浩渺,波光粼粼,偶有微风掠过,激起小小的浪花。

  一艘大福船,两艘海沧船以及六艘开浪船结成一支船队浩浩荡荡的朝着东方进发。

  这支船队便是星月岛的水师,由罗劲松训练,只有五百将士,训练时间只有半年的时间,虽然现在还是一群乌合之众,不过操船远航已经没有什么大问题了。

  五百将士,其中大福船上就有一百八十名将士,这艘大福船是由商船改造而成,甲板上摆放着二十架座弩,船楼高大,不过船上配备的将士并不齐全。

  按理说一艘大福船最少也要配备五百人,其中大部分都是接舷战的将士和弓箭手,如果只是操船的话,只需要五六十人即可。

  杨正山和郁青衣站在船头上,望着沉鳞竞跃的大海,心中尽是轻松和恰意。

  离开大荣,就如同脱离了枷锁一般,让他们有种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

  “侯爷,再过一个时辰就能抵达星月岛了!”罗劲松站在杨正山身后,满脸雀跃的说道。

  “哈哈,以后就不要称呼老夫为侯爷了,老夫现在可不再是靖安侯!”杨正山笑道。

  “那该如何称呼侯爷?”罗劲松问道。

  杨正山捋着胡须看向郁青衣,问道:“你觉得称呼岛主如何?”

  “星月岛主?为何不建立个宗门?”郁青衣有些好奇的问道。

  她并不在意杨正山想在星月岛做什么,只要能跟杨正山在一起,她根本不会在意杨正山要做什么。

  杨正山笑道:“差不多,只是称呼不同罢了!”

  “那随你!”郁青衣不在意的说道。

  “哈哈,那以后老夫就是星月岛主,哈哈哈”杨正山笑道。

  他还是很喜欢星月岛的,有一座自己的岛屿,这应该是一件值得高兴的事情。

  “以后咱们星月岛在东南海域也是一方大势力!”罗劲松充满干劲的说道。

  杨正山不在星月岛,他在面对东南海域的一些大势力时总觉得心虚。

  如今杨正山来了,他觉得星月岛大有可为。

  东南海域的局势十分复杂,表面上东南海域只有一个王朝,也就是吕盛王朝,两个大势力,也就是地火岛和神木岛,但实际上东南海域的势力远不止这么简单。

  所谓的东南海域是指大荣东南方向的海域,这只是来自大荣的称呼,而事实上大荣东南方海域很广阔,所包含的岛屿无数,其中的势力更是不计其数,甚至东南海域的南方还有一大片大陆。

  无论是之前覆灭的星月门,还是吕盛王朝,其实都不过是距离大荣比较近的势力而已。

  罗劲松想要让星月岛成为一方大势力,但杨正山其实并没有太多的想法,他只是想拥有一处自在的安身之处而已。

  自由自在,不受君臣约束,不为朝堂烦心,不在那些乱七八糟的事情上浪费时间和精力,寻一处安宁,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这才是杨正山想要的。

  前方,星月岛的轮廓已经呈现在杨正山眼中。

  慢慢的,杨正山看清了岛上的房屋和田地。

  星月岛上的田地依旧是郁郁葱葱,一片青翠。

  星月岛的气候应该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冬季受大荣吹来冷空气影响,西北季风盛行,但受到大海中北上的暖流制约。夏季受南方热带高气压影响,东南季风盛行。

  夏长东短,既无高温,也无寒雪,夏季降水量比较大,非常适合种植水稻,且一年能种植两季水稻。

  此时已是九月底,星月岛上的第二季稻谷才还没有抽穗,看起来又青又翠。

  “今年的岛上风雨大吗?”杨正山问道。

  “不大,岛上的三座山挡住了不少来自大海的暴风!”罗劲松道。

  杨正山微微颔首,星月岛的地形十分适合生活,夏季的气温不会太高,最高气温应该在三十度多一点,冬季的气温又不会太低,最低气温应该在十度以上。

  岛上东部的山峰又会成为西部的屏障,能够很好的阻挡来自东南方的暴风。

  唯一的缺点可能就是夏季的雨水稍微多一点。

  大福船很快就来到了码头,船只缓缓的停靠在码头上,杨正山同郁青衣缓步走下船只。

  码头上,罗裳、甄杨氏和吕星河已经在等待着了。

  见到杨正山下船,三人连忙躬身拜道:“恭迎老侯爷!”

  杨正山哈哈笑道:“以后唤老夫岛主,咱以后就是这星月岛的主人!”

  三人闻言笑起,又重新拜道:“拜见岛主!”

  “嗯嗯,很好,你们都安置好了吗?”杨正山问道。

  罗裳上前,说道:“罗管事给我们安排了宅院,我们都已经住下了!”

  杨正山抬头朝着码头后面的城池看去。

  “那好,今天就不多说了,老夫先去宅邸看看再说!”

  说罢,罗劲松就引着杨家众人进入了码头,朝着城内走去。

  城池不大,在大荣也就跟个县城差不多,城周不过十里,城墙高才一丈三尺,看起来普普通通的,没啥特别之处。

  其实杨正山很不理解星月门为何要建这么一道城墙,根本没有任何意义。

  若是敌人攻上岛,这城墙也挡不住敌人。

  “以后有时间了,将这城墙给拆了,看着难受!”杨正山很任性的说道。

  这城墙阻挡的不是岛外之人,而是岛上的百姓。

  岛上的百姓想要入城还要走城门,这多麻烦啊!

  “是。”罗劲松应道。

  城内的府邸有很多,本来都是星月门高层的府邸,罗劲松给杨家安排的府邸就是以前月家的府邸。

  相比于大荣京都的侯府,这座府邸要小很多,不过府中景致很不错,到处都是郁郁葱葱的,看起来充满了生机。

  前院后宅,左右跨院,大部分建筑以木质为主,亭台楼阁都有,就是小了点。

  “岛主若是嫌这个院子小,也可以将左右两侧的院子打通!”

  “这三套院子都差不多大,是以前月家、南家和曲家的院子,现在都空着。”

  “西边还有四套院子,以前属于中四家,东边有八套小院,以前属于下八家。”

  罗劲松说道。

  这座城池的大体布局就是北边为住宅区,以前住的都是星月门的高层,星月门那么多家族,但实际是他们的主要居住地并不在城内,而是在岛上的那些村落中。

  城内宅邸主要是给那些高层居住的,所以每座宅邸并不是很大。

  中间则是星月门的总堂,包含总堂衙门,诸多仓库等,南边则是商业区,有大概三十多家店铺,还有一片集市,是岛上居民买卖货物的地方。

  “先这样吧,你先去安排其他人吧,这里让王敬来安排即可!”杨正山说道。

  这次跟着杨正山过来的人不少,足足有四五百人之多,这么多人都要安排住处,肯定要浪费一些时间。

  王敬本是天青剑派的弟子,如今也是杨家的护卫,之前杨正山留在星月岛上的一百名护卫,王敬就是其中之一。

  王敬的年龄不大,现在还不到四十岁,修为却已经达到了后天九层。

  罗劲松告退,王敬就帮着安排了一下府中的事情。

  陆寿也跟过来了,他现在依旧是杨家的大管家,至于京都的侯府,杨明诚身边的长随吴大顺理成章的升为侯府的大管家。

  前院由陆寿负责,后院有青霞负责,很快杨家众人的住处就安排好了。

  杨正山和郁青衣自然还是住在主院,只不过这里的主院稍微小一点。

  “厢房有些少,当仓库都不够!”郁青衣安排了一番,走进堂屋中,说道。

  这里的主院没有前堂和后堂之分,只有一座堂屋,堂屋东侧有内室和外室就是杨正山和郁青衣的住处,西侧还有书房和茶室。

  东西厢房也只有四间,还有两间耳房。

  “一些不重要的东西可以放在前院!”杨正山左瞧瞧细看看,不在意的说道。

  他们带来的东西不少,但是真正重要的东西都在灵泉空间中。

  从叶密城得到的那些东西,杨正山和郁青衣可是足足收拾了十余天,现在那些东西还放在灵泉空间内的山坡上。

  郁青衣也打量着房间内的装饰,其实房间内的装饰还是很不错的,桌椅都是梨花木的,幔帐都是锦缎和丝绸,各种物品都跟大荣差不多。

  虽然这里不是大荣,但实际上星月岛上的生活习俗跟大荣差不多。

  与京都略有不同,跟大荣的江南更加相似。

  岛上的物资可能不是很充足,但肯定不会缺了杨正山的。

  罗劲松把一切都安排的很妥当,这里什么都不缺,就连柴米油盐、笔墨纸砚等都一应俱全。

请记住本站域名: 黄鹤楼文学
书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