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正山想了想,说道:“也不一定,陛下总要给我留几分面子,你若是离开了重山镇,陛下为了安抚我,必然会让明志执掌重山镇,否则重山镇的平衡就会打破!”
在延平帝的平衡之术下,当前周兰就是重山镇总兵最合适的人员。
如果还杨明志充任总兵,那重山镇真的会变成杨家的地盘。
可若是再安排一个牵制杨家的总兵,那杨家与朝堂的亲密关系就会被打破,别说其他人,杨正山就会心生不满。
所以延平帝只要还没有老糊涂,就不会调离周兰。
杨正山又道:“你就安心的呆在重山镇吧,至于那个张哲诚,如果他识趣,那就让他呆在重山镇,如果他不识趣那就让他离开!”
周兰点点头,算是认可杨正山的想法。
只是杨正山和周兰都猜错了延平帝的心思,延平帝是喜欢玩平衡之术,而且他还为此感到自傲。
在他看来,只要各地的官场形成平衡,就不会出现太大的错漏。
可是如今北原镇出现的错漏。
北原镇损失惨重,无数军户和百姓死在了兀良胡骑的屠刀下。
而且北原镇镇标营基本上在临原城全军覆没,十万镇标营只剩下不足四万残兵败将,还有八路参将援兵营也是损兵折将。
八路参将死了五个,只有三个跑的比较快,保住了一条性命。
不过这三位的性命也保不了多久了,并且还会牵扯到家人。
现在北原镇可以说是已经废掉了,也幸好杨正山奇袭了叶密城,否则乌托真的可以占领北原镇。
而接下来,延平帝和朝堂面对的不是如何平衡北原镇官场,而是该如何重建北原镇。
北原镇需要重建,从上到下全方位的重建。
从总兵府到每一个卫所,每一座墩堡,都需要重新建立。
那该如何重建北原镇?
延平帝的方法很简单,但也很明智。
七月初八,朝堂下达调令。
周兰升任左军都督府右都督,授上护军,充任北原镇总兵。
杨明志擢升都督同知,封镇国将军,充任北原镇副总兵。
宋大山、杨明镇,杨承旭、杨承泽擢升都指挥同知,加授昭武将军,充任北原镇四路参将。
唐飞虎升任重山镇总兵,牛庄升任重山镇副总兵,杨明浩升为北路复州卫参将等等。
结果就是重山镇高层大部分人都得到了升迁。
可原本的重山镇却被分成了两份,大部分杨氏子弟都调去了北原镇。
调遣之后,重山镇高层只剩下杨明浩和杨明武这两个杨氏子弟,当然中低层还有很多杨氏子弟。
看到这样的结果,杨正山也是挺无语的。
延平帝这一手玩的很漂亮,可谓是一举数得。
第一将周兰和杨家这套班底调到北原镇,确实有利于北原镇的重建。
第二周兰和杨家在北原镇没有任何根基,就算是他们执掌北原镇,短时间内也不可能再将北原镇经营成铁板一块。
第三杨家在重山镇一家独大的局面被解除,虽然杨家在重山镇依然是根深蒂固,但杨家在重山镇高层的影响力大大的降低。
第四杨正山还不能对此不满,因为大家都升官了,都得到了重用,杨正山若是不满那就显得有些不知好歹了。
杨正山都不得不感叹延平帝的圣明。
这一手搞得他都很服气。
可是延平帝就不怕把重山镇玩废了?
唐飞虎的能力和资历都没有问题,但是他在重山镇缺乏威望,他的威望远远比不上杨正山和周兰,甚至都比不上杨明志。
没有足够的威望,他如何能掌控重山镇?
更何况他头顶上还有一个巡抚张哲诚。
如果张哲诚在重山镇乱来,唐飞虎根本无法阻止。
高层缺乏杨家的势力,的确是限制了杨家一家独大的局面,但同样也限制了杨家对重山镇的维护。
少了杨家的维护,重山镇还能安稳的发展吗?
杨正山对此感到有些担忧。
总兵府大堂中,众官将将内阁和兵部的文书看完之后,一个个面面相觑。
杨正山依然坐在主位上,目光从堂下众人的身上扫过。
周兰、唐飞虎、牛庄、杨明志、宋大山、杨明镇、杨承泽、杨承旭、杨明浩等等。
这里面牛庄是周兰的人,唐飞虎自成一派,张承志和秦鹤也是独立一派。
虽然杨家在重山镇没有排斥外姓人,但实际上重山镇的核心一直掌握来周兰和杨家手中。
无论是唐飞虎、张承志还是秦鹤,都只能在自己的地盘圈地自萌。
可以后得情况就变了,唐飞虎任总兵,他必然会扶持自己的力量,虽然他与杨家也没有什么仇怨,但他肯定无法像周兰那般与杨家亲密无间。
众人沉默不语,都在等着杨正山说话,而杨正山靠在椅背上,轻敲着椅子扶手,良久他才说道:“承业!”
正站在他身后愣神的杨承业微微一震,连忙上前,“孙儿在!”
“以后你就留在重山镇吧,先在镇标营担任个把总吧!”杨正山满眼赞赏的看着杨承业。
如今杨承业已有二十三岁,修为已达后天五层,其修炼资质绝对算得上惊才艳艳。
如果不出意外,十年之内,杨承业的修为定能达到后天九层,四十岁之前有很大的机会跨入先天之境的门槛。
除了自身的修为之外,杨承业性格沉稳,心思通透,虽然算不上聪明绝顶,但也算得上智勇双全。
杨承业两次随杨正山出征,现在入海征讨星月门,后又奔行四千里,远袭叶密城,都表现得非常不错。
对此,杨正山非常满意,他觉得自己培养的这个接班人很符合他自己的心意,比起杨明诚三兄弟来,更符合他的心意。
杨明诚太过憨厚,杨明志聪明有余,智慧不足,太过喜欢用一些小聪明,杨明浩倒是有点大智慧,看得开,拎得清,但性子不够沉稳,有时候过于莽撞。
相比之下,杨承业就很好,四平八稳,心思通透,没有他老子和他两个叔叔的缺点。
当然杨承业也是有缺点的,四平八稳就意味着进取心不足,守成可以,开拓就显得有些无力了。
“是!”杨承业没有犹豫,直接答应了下来。
杨正山微微颔首,看向唐飞虎,笑道:“唐兄弟,以后老夫这孙儿可要劳你多多照顾才行!”
唐飞虎笑了笑,“侯爷放心,小侯爷在重山镇,定会平安无忧!”
杨正山哈哈一笑,“有唐兄弟这句话,老夫就放心了!”
一句小侯爷已经说明了一切。
杨正山将杨承业留在重山镇,就是不想让杨家在重山镇的根基散掉,其实杨明浩在重山镇也能做到这一点,但杨明浩以后是复州卫参将,远离重山关,他很难左右重山镇高层的抉择。
杨承业虽然年纪小,官职低,但是他是杨家的嫡长孙,是靖安侯府未来的继承人。
他比杨明浩更能代表靖安侯府。
只要他在重山关,那重山关的杨氏子弟就有主心骨。
唐飞虎显然明白这一点,这似乎是在限制他的权力,毕竟谁也不愿意看到自己麾下有一大堆不受自己控制的属下。
不过唐飞虎更明白没有杨家的支持,他就无法掌控重山镇。
以后他只有两个选择,一个是与杨家亲近,借助杨家的力量掌控重山镇,另一个则是与张哲诚亲近,两人一个巡抚一个总兵,联压杨家在重山镇的势力。
唐飞虎已经做出了选择,他选了与杨家亲近。
毕竟他与杨正山和周兰也是老交情了,周兰在镇标营任游击将军的时候,他也是镇标营的游击将军,如今他接替了周兰的总兵之位,只要杨正山和周兰都支持他,他就能在重山镇稳稳当当的。
相反,如果他与张哲诚联手,那就会站在杨正山和周兰的对立面,到时候杨正山和周兰说不定对将他和张哲诚一同赶出重山镇。
别以为杨正山和周兰做不到,杨家在重山镇可是根深蒂固。
什么叫根深蒂固?
从镇标营到各路援兵营,再到各地守备营和卫所,随处可见杨氏子弟的身影。
虽然这些杨氏子弟的官职都不高,但就是官职不高的杨氏子弟构成了重山镇的基本盘。
想要将杨家赶出重山镇,那可能比重建北原镇还要麻烦。
所以唐飞虎几乎没有任何犹豫,就选择了站在杨家这一边。
周兰也朝着唐飞虎笑了笑,唐飞虎回之一个很轻松的笑容。
杨正山又看了看洛飞羽,说道:“飞羽,你以后担任东路参将吧!张老弟,你就委屈一下,与飞羽换一下!”
张承志一愣,没想到这里还有自己的事情,他连忙拱手说道:“末将谨遵侯爷的命令!”
他其实没有太多的选择,他与唐飞虎和牛庄不同,唐飞虎出身南城伯府,他是当今南城伯唐飞龙的同胞兄弟,说到底唐飞虎也算是勋贵出身。
而牛庄和赵远一样,都是勋贵出身的庶子,背后的勋贵势力虽然算不上强势,但最少有些依靠。
还有秦鹤,秦鹤不是勋贵出身,但他是将门之后,祖上三代都在边军任职,其祖父在三十年前还在重山镇南路任过参将。
当初纪贺之所以推荐秦鹤,就是因为当年秦鹤的祖父提携过纪贺。
与他们相比,张承志却从最底层爬起来的人物,他出身于一个普通的军户,父亲只不过是个小旗而已。
当然他能爬起来也不是没有人提携,王彬就是他最大的贵人。
正是因为王彬的提携,他才能步步高升,也才能在武道上有所成就。
如今王彬已经无法提携他了,他能指望的也就是杨正山。
多以对于杨正山的安排他不会也不敢有任何异议。
只是换一下地方而已,还是参将,他心里也没有觉得不舒服。
而杨正山之所以将洛飞羽调的东路,就是希望他能在东路多照顾一下天青剑派。
杨正山看了看众人,问道:“你们还有什么问题,可以说出来,或许老夫能帮上忙!”
众人相互对视,皆摇摇头表示没啥事了。
“既然没啥事了,那就让唐总兵来主持重山镇的事务吧!”
杨正山对唐飞虎笑了笑,说道。
唐飞虎连忙起身,“侯爷主持即可,末将还有很多地方需要侯爷提点才行!”
杨正山摆摆手,离开主位,“重山镇一切照旧就行,至于其他,对兀良胡族的防备不能松懈,虽然现在兀良胡族内部动荡不安,但你们也不能忽视他们的威胁。”
说着,他走到了周兰的旁边坐下,将主位让给了唐飞虎。
既然朝堂已经下令让唐飞虎升任总兵,那他这个临时总兵也就被免职了。
以后这里就是唐飞虎的主场了。
唐飞虎勉为其难的坐上了主位,他也没多说,只是将杨正山刚才的安排落实了一下。
随后众人就散去了。
晚上,唐飞虎在城内最好的酒楼摆了宴席,邀请众人赴宴。
杨正山自然不会抚他的面子,带着杨承业一起赴宴。
一场看起来很普通的酒宴,但意义却是非凡的。
杨正山亲自赴宴就已经表明了态度。
而重山关的各级衙门也有不少官员前来赴宴,也是表明了态度。
张哲诚也参加了酒宴。
宴席上,张哲诚带着如沐春风的笑容与杨正山推杯换盏。
“下官恭贺侯爷再立战功,哈哈,下官可是听说了,侯爷转战四千里,奇袭兀良王城,一把火将兀良王城烧了个干干净净!”张哲诚对杨正山吹捧道。
这事已经传开了,包含杨明镇和杨承泽在兀良王庭腹地横扫数十个部落的消息也传开了。
北原镇大败,重山镇大胜,虽然重山镇没有去支援北原镇,但因为攻破叶密城致使兀良大军退兵,这样的结果让朝堂上原本不断弹劾杨正山的官员们瞬间哑火了。
杨正山举杯与他相碰,笑道:“张大人,以后我的那些子侄还需张大人多多照顾才是!”
“那是那是,哈哈,侯爷请,下官先干为敬!”张哲诚举杯。
两人胡扯了半天,说着各种没有营养的客套话。
酒宴之上,众人推杯换盏热闹非凡。
杨正山、张哲诚、周兰、唐飞虎、牛庄、杨明志、宋英、宁清贺和张聪坐在一桌谈笑风生,一团和气。
不过所有人都明白,这里只有一个外人,那就是张哲诚。
其他人就不用多说了,宋英、宁清贺和张聪也是重山镇的老人,他们面对张哲诚自然也会向唐飞虎和杨家靠拢。
而且看唐飞虎的意思,他似乎有些想要架空张哲诚的意思。
对此,杨正山没有多说什么,唐飞虎也不是单纯的小白,只要唐飞虎心向杨家,其他的事情不需要杨正山来操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