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书页

第167章 楚世昭的含金量,治安疏所带来的容错

请记住本站域名: 黄鹤楼文学

  大周王朝的卡池,臣卡水平层次不齐。

  桓盛在楚世昭所见所闻之中,其实算不得什么厉害角色,毕竟楚世昭的认知之中,光是曹魏集团的那一帮谋臣都能将大周王朝卡池里的谋士毒打一番。

  但是,能力很多时候,反而不是最重要的一环。

  忠诚,在重要时刻比能力更加重要。

  而且人才并不是一蹴而就的,即便是真正的天才,也需要经历无数次的锤炼,才能拥有现在的成就。

  桓盛上来就汇报了整个东南方向的局势。

  首先将起义的经过,全部详尽地告诉了楚世昭,张正隽是这支白袖军起事的主要领导人。

  桓盛走的是很规范的平叛过程,调兵的手续,纠察这伙起义军反叛的原因,主要的成员,包括反叛的地区和人数,桓盛都查办了一个清清楚楚。

  紫色臣卡就该有紫色臣卡的质量。

  模拟推演和现实最大的区别是,模拟推演里的信息,是大量的碎片信息,是楚世昭麾下无数的情报组织,无数的人汇聚而来的信息。

  现实里,想要整合出那么详细的信息,完全就要看主事者的能力。

  而以张正隽为首的白袖军,麾下共有六员渠帅,他们的名字分别叫张自用、朱敬、高鹫、陆和泰、顾宣、王鲁。

  宋珣在会稽郡的起事,用的名义和白袖军不同,他这种属于是名义上响应白袖军,实际上是和白袖军不属于同种起义军。

  等于说套着白袖军的名义,自己搞了一支起义军,完全听命于他自己的。

  这一次白袖军起事的主要原因,说是对朝廷改稻为桑的政策不满。

  但这只不过是导火索,没有改稻为桑,还有一条鞭法,只要是朝廷下来的政策,这些义军都会反。

  因为就算没有政策下来,大周王朝百姓的生活已经是到了山穷水尽的地步。

  政策行不行,都已经缓和不了日益激进的矛盾。

  要是大周王朝的经济好,那还好说,大家都有饭吃,就算是穷点,日子还能过。

  问题就是大周王朝的经济并不好,土地是地主的,天天往死里干活,饭还没得吃。

  楚世昭过来的确是来镇压义军的,但是话还是那句话,镇压义军解决不了本质问题。

  矛盾依旧存在。

  “殿下,依臣之见,我等应当即可出兵镇压叛乱。”桓盛在府中见楚世昭就位,已经是有了主心骨,他想了想,提出了现在唯一能凑效的办法。

  先前桓盛断粮的办法,其实是最好的办法,问题就是出了宋珣起义这档子破事,让越来越多的人看到了起义的机会,这就导致短短时间内,整个南方遍地开花,想要徐徐图之的想法就彻底断送在了这里。

  楚世昭在模拟推演之中经历了无数次的推演,正因为他在模拟推演之中杀伐果断,异常铁血,反而使得楚世昭愈发怜悯底层的百姓。

  毕竟,楚世昭是真的被这些劳苦大众所拥戴过,也清楚这些人究竟所求的是什么,而现在,要让楚世昭举起屠刀,这是他不愿意去做的事情。

  “可他们先前是大周的子民。”楚世昭深吸了一口气道。

  “但现在不是,他们拿起了兵器,那就是兵,那就是一个个乱民。”桓盛不知道眼前这位素来英果独断的晋王殿下,为什么到了这个关头,反而出现了不该有的儿女情长。

  “他们现在挥舞起的每一刀,都在毁掉大周的社稷,大周的江山!”

  你让楚世昭打匈奴人,打蒙古人,打那些官僚地主,那楚世昭当然不会有什么犹豫的地方。

  这些人和普通百姓是有区别的。

他们身为强者,凌辱弱者,而普通百姓是作为弱势的一方却不得不反抗,楚世昭作为强者,却跟着欺凌更弱者,这是  对他信仰的践踏。

  “晋王殿下,我知道你心中在犹豫些什么。”桓盛语重心长地说道:“但是这些曾经身为大周子民的百姓,同样也在毁掉其他人的家园。”

  “难道殿下以为这些农民跑到了其他地方,会怜惜那些曾经跟他们同为农民的百姓吗?”

  “殿下以圣贤度人,未免太可笑了。”

  “人性本恶,抢的东西只要不是自己的,他们就不会觉得自己有错。”

  “这些地方的农民打到青州去,殿下不会以为他们不会抢走青州百姓的粮食吧?”

  “没错,他们是受苦了,是受累了,他们是曾经的受害者,但是不能因为受害过,就可以向其他人施暴,然后再拿出一幅‘我也是迫不得已’的样子卖弄。”

  “人是会变的。”桓盛语气认真地说道:“殿下,我们该解决的是,避免以后的子民受到同样的苦难,而不是为了已经发生的事情去反思。”

  “从他们起事,反抗朝廷开始,他们就是暴民,就是乱军,为了生存,他们什么事情都能做得出来。”

  “您现在所做的事情,是在保护其他百姓不受到这些暴民的侵害,这难道不是正义之举吗?”

  楚世昭心里的芥蒂,在桓盛说下来,终于是解开了不少心结。

  “以我的意思,还是先围住这些以贼道为首的乱军,饿他几天,到时候拿粮食囤积在城外,诱他们出城投降。”楚世昭思量许久,定计道。

  桓盛心里知道,楚世昭还是不忍心向这些人动粗,以楚世昭带来的这批北府军的精锐,平定这些乱军,是轻而易举的事情。

  用这种围城不攻,消耗城内粮草的办法,还是桓盛之前那套策略。

  既然楚世昭不想对这些乱民动手,作为臣下的桓盛也没有太大的办法。

只有见到了这些乱民最丑恶的面目,桓盛认为楚世昭才会狠下心来  动手。

  出身于凉州的桓盛见过太多太多这样的乱民护食而杀死同伴的模样。

  颍州城。

  白衣道袍的张正隽看着身旁的义军将领,低声问道:“军中还有多少余粮。”

  朱敬面色灰沉,压低声音道:“怕是不足三日了。”

  “城外官军围而不攻,这是想饿死我们啊。”张正隽将手放在身后,负手道:“明日,领军突围。”

  “军中无粮,士气不佳,恐怕.突围出去,也很难成功。”朱敬脸色难看道。

  刚刚起事成功的时候,张正隽带着底下的义军,先是打开了城内的粮仓,又将当地的乡绅豪强抢了一个空。

  钱财、粮食用于大补,接连一月如同狂欢般的消耗,早就让这些粮食吃了个干净。

  而本来张正隽是想要遏制下面义军吃粮的速度,但是他完全管不住这些饿疯了的义军,更加糟糕的是,张正隽想要占领这些地方作为根据地,让这些义军恢复生产,都很困难。

  很多人都觉得抢了这些地主的粮食,已经够他们一阵日子用了,继续种地的话,来不及收粮,官军就要来讨伐他们了,所以都是装模作样听候了一下吩咐,实际上完全没有几个人是真的在种地。

  朱敬所说的士气不佳,不是没有勇气打仗,是很多人都觉得大周王朝的官军会诏安他们,到时候只要投降就行了,根本犯不着拼命。

  这是吃饱了,就不想动了。

  “他们觉得自己杀了人,造了反,还能全身而退?”张正隽读过书,也识字,所以有时候他真的很不理解这些人的想法。

  “是他们听闻这次派遣过来平叛的是晋王楚世昭。”朱敬很干脆地说道。

  “晋王有一篇治安疏,天下闻名,大家都认为晋王是讲公正讲公道的,所以觉得投降他也没有什么问题。”

“而且晋王刚刚和匈奴人血战  ,赢下了休屠王,以他的本事,我们很难应敌,没必要抗争到底.于是”

  朱敬的话没有说下去,但张正隽听得出来底下这些义军对于这仗不仅是没有信心那么简单,是他们就没想过怎么打。

  “难道他们忘了这些年的苦日子都是怎么过来的吗?”张正隽实在是难以理解这些人一下子就涣散下去的斗志。

  在朱敬身后站着的一个高大汉子轻轻摇了摇头。

  果然如他女儿凝君所说的一样,这白袖军的起事,犹如乌合之众,不堪一击。

  过了起事之初,对朝廷不满的那份心气,这道人就没办法组织起整个义军想要成事的信义。

  若是这远道而来的晋王殿下,以攻心为上,这义军不是顷刻之间就土崩瓦解。

  而这也的确是太过于为难张正隽了。

  他虽然读过书,也识字,但也不过是道人,他很多事情都很想得理所当然,觉得这些跟着他起义的人就该跟着他做事。

  碰上楚世昭这种民间早就有威望的人,立刻就比不了。

  大周王朝的公信力崩了。

  可是楚世昭的没崩。

  这就是治安疏带给楚世昭的容错。

  因为百姓想要说的话,百姓想要喷的内容,楚世昭都替百姓们说过了。

  王睿贞的土地案,也是楚世昭查办的,这就让楚世昭在南方有很高的民间基础。

  张正隽要是没有表现出高人一等的领导能力,没有为义军想好接下来该做的事情,碰到楚世昭这样声望的人过来平叛,就该想到会碰到这样的情况。

  这其实也管不着张正隽。

  他起义也是第一次。

  起手碰到桓盛,他还能应付,因为起义军不认识桓盛,他张正隽也不认识,打起来就没有那么多糟心的事情。

  起义军也不可能说不打就不打了。

  碰到晋王,人家要军功有军功,要民望有民望,在这种以军功论本事的时代,楚世昭的履历,就足以让很多人本能地产生畏惧。

  一看是晋王到了。

  有抵触心理,不想打,反倒是人之常情了。

  主要是晋王一来,之前有信心的张正隽,现在也没底气了。

  什么?

  他打晋王?!

  搞呢!

  原本以为大周王朝顶多派个厉害的将领。

  谁能料到永晋帝他也不按套路出牌,直接就用上了现在大周王朝风头无二的人物。

  这给张正隽带来的压力太大了。

请记住本站域名: 黄鹤楼文学
书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