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书页

番外之若华(五)

请记住本站域名: 黄鹤楼文学

  姜韶华在边军待了半年,仔细巡看了草原部族带着战马牛羊来互市的情形。接受了大批草原部族的觐见。

  半年之后,新梁城的城墙已经建起了大半。高七尺厚两尺的城墙,在习惯了平坦草原的牧民们眼中,高大坚固得令人着迷。

  在草原上生活,逐水草而居,听着自有且浪漫,实则日子十分辛苦。一阵狂风一场暴雨,都会造成伤亡。更可怕的是遇到饥饿凶残的狼群。天灾人祸频频发生,小部落几乎无法生存。

  有野性习惯了放牧的牧民,不屑也不愿去投奔新梁城。年迈的老人或妇孺孩童,对高大的城池却分外向往。

  “听说新梁城的郡守是一个女子,还是大梁女帝陛下的亲妹妹。”

  “这位卢郡守,令人在城外开垦出了大片的土地。听说只要前去登记,就可以成为新梁城的百姓。衙门会发土地,还发粮种,教人种田。种出来的粮食,都归自己。”

  “还有这等好事?”

  “那还等什么?我们快去!早些去,说不定能挑一块好的土地,还会有屋子住。”

  “可是我们老的老少的少,又多是女子,卢郡守会不会嫌弃我们?”

  “我是女子怎么了!我力气不比男人小,我能干活。卢郡守自己也是女子,肯定不会嫌弃我们的。”

  牧民们一边自我安慰鼓励,一边仗着胆子去了新梁城。

  新梁城的卢郡守,亲自在城外的空地上设了粥棚。来询问的牧民,还没来得张口问询,就被安排着去排队,领一碗热乎乎的热粥。粥里有菜,还有些肉,入口香浓。

  北地风寒,年轻貌美的卢郡守被寒风吹得面颊泛红,一双眼眸却粲然发亮,张口就是一串流利的高车话。

  柔然被灭族几年,温顺的高车族颇得大梁女帝青睐,已经渐渐取代了柔然的位置。如今草原上通行的便是高车话。还有不少聪明的牧民,学起了大梁话。

  卢郡守以高车话高呼了一遍,又用大梁话说了一回。

  所有前来投奔新梁城的牧民,不问出身,不管来历,只要愿意进新梁城,以后就是大梁百姓。登记后就有正式的户籍,发田地发粮种。

  卢郡守说到做到。在城外排队领了热粥的牧民,登记了姓名年龄之后,就被领进初具雏形的城池内。第一步是先洗澡换上干净的衣服,接受大夫仔细的检查,确定了没有瘟疫病症,便能住进盖好的简易木屋里。

  木屋里有床榻桌椅,能遮风挡雨。对住惯了帐篷的牧民们来说,这样的木屋已经足够好了。

  每日都有人送口粮来。不过,每次只送一天的口粮,够牧民们填饱肚子。就这么安逸地住个十天八日吃饱喝足舍不得再离去了,衙门再分田地发粮种。

  要教导牧民们耕种,衙门里的人手根本就不够用。也不能总薅边军的羊毛,边军抽调了大量人手建城池。这等小事,得另想办法。

  卢郡守亲自去了一趟归梁城,从蔡郡守那里借调了一批擅长管束教导百姓的老吏,又征了一批擅长种田的农夫。老吏们每人负责一片区域的安全,农夫们专门教导牧民们种田。

  这其中,竟还冒出了几段佳话。

  归梁城的百姓样样都好,就是缺女子,大半都是光棍汉。来投奔新梁城的牧民里,却是女子居多。

  这些年草原混战不断,难以计数的骑兵死在了混战里,有许多女子没了丈夫。她们带着孩童老人,在草原上生存艰难,来投奔新梁城,也是无可奈何的选择。

  没曾想,来了之后,有屋住有田种,每日都能吃饱饭。还有精壮能干的农夫们教导她们种田。

  草原部族的女子,性情坦荡热烈,有看中的男子,直接就会张口示爱。被抽调来的农夫里,有几个相貌端正的,很快就有了爱慕者。一个没了丈夫,一个孤身多年娶不到媳妇,两下里一拍即合。

  当有官吏来禀报的时候,卢若华也被惊住了:“农夫们才来几天,就有牧民女子看中配成一对了?”

  “启禀卢郡守,不是一对,到今日,已经成了六对。”官吏忍着笑,一本正经地禀报。

  卢若华抽了抽嘴角,很快笑了起来:“这也是好事。不过,不可因这些事耽搁了春耕。传本郡守的话下去,谁想娶新梁城的女子,就得一并留在新梁城。”

  蔡郡守当日挑选农夫的时候,特意挑的是光棍多年的男子。想来早已考虑到和牧民女子婚配的可能了。

  来都来了,想娶媳妇可以,不过别想将人带走,直接入赘新梁城吧!

  消息传回归梁城,蔡郡守也是一笑。

  这位卢郡守,脑子活络,做事手段更是灵活机变。薅羊毛薅得正大光明,他也不好太过小气了。

  蔡郡守吩咐下去,再挑一批单身多年的精壮农夫,送去新梁城。能不能成功入赘,就得看他们的运道了。

  归梁城里有大批光棍汉,原本这辈子都没娶妻的指望了。

  归梁城样样都好,就是男女比例严重失衡。这十几年间,新出生的少年男女在慢慢长大,等他们到了婚配之龄,不会出现大批娶不到媳妇的光棍。可已经三旬往上的男子们,注定了只能孤身到老。

  原本这些男子们都已认命了。能活着从草原回来,能有自己的田地自己的屋子,每日吃饱穿暖睡足,这样已经是天底下最好的日子了。没媳妇就没媳妇吧!

  可现在,第一批去新梁城的光棍汉竟纷纷有了媳妇。他们岂能不眼热?

  什么入赘不入赘的不重要。新梁城也是大梁地盘,留在新梁城,能为建设大梁出力,是他们的福气。

  光棍汉们争先恐后地来衙门报名,衙门的门槛都快被挤破了。

  蔡郡守只得又列出几条新标准。

  年龄太大的不要,二十到四十之间,身体孱弱有病的不行,要精壮健康的。此外,相貌太丑的就别去凑热闹了,好歹也得五官端正。

  如果能留在新梁城,归梁城这边的财物都可以带走。

请记住本站域名: 黄鹤楼文学
书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