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机推荐:
凯鹏华盈早在今年6月就大手笔投资了亚马逊,当时他们给予亚马逊的估值是6000万美元。
奈飞的估值比亚马逊高了一倍还不止,除了大手笔营销的影响,还有几点原因。
一是相较于图书这个千篇一律的单一品类,奈飞从娱乐内容切入,用户的付费意愿更高。
二是是奈飞创造的独特的订阅模式要远比亚马逊的商业模式更具竞争力,奈飞具备了独占赛道这个巨大的优势。
要知道录像带租赁在北美可是一个上百亿美元的巨大市场,尽管已经有了百视达这样的行业霸主,但奈飞却另辟蹊径,选择了差异化的竞争方式,从刚刚诞生的DVD标准入手成功的打破了先发者所构造的藩篱,哪怕百视达后知后觉的想要入局,也很难说在商业模式上占据什么优势。
在奈飞面前,百视达原本的优势反而成了他们的巨大负担,如果他们要进行格式迁移必将付出数十亿美元的代价。
而百视达唯一的优势就是其庞大的资本,而这恰恰就是资本能够给予奈飞的。
10月6日这天上午,马克·伦道夫代表奈飞和凯鹏华盈合伙人约翰·杜尔正式签订了投资协议。
这位硅谷的传奇风险投资人,从七十年代开始便陆续投资了康柏、赛门铁克、财捷等多家知名公司。
包括今年刚刚上市的网景也是由他投资的。
奈飞接受凯鹏华盈的投资还有一项条件,马克·伦道夫提出了希望约翰·杜尔能够担任奈飞的董事。
为了公司的顺利投资,约翰·杜尔答应了这项要求。
约翰·杜尔这个知名投资人对奈飞的名气加持,不亚于奈飞多融资了1000万美元。
早在投资协议签订之前,约翰·杜尔也提出过自己的要求,他希望可以见见奈飞的早期投资人。
奈飞的幕后老板是陶玉书,这件事在凯鹏华盈做尽调的时候他们就已经知道了。
在好莱坞叱咤风云的影坛大亨,华丽转身成为奈飞这样互联网企业的老板,哪怕是约翰·杜尔见多识广,也忍不住对陶玉书产生几分好奇。
双方的见面地点放在了巴克餐厅,见面后的气氛愉快,
陶玉书聊了不少她对奈飞未来发展的看法,跟现在绝大多数处于摸索状态的互联网企业不同,奈飞从一开始创立就有着自己极其清晰的道路规划。
也正是这一点,让约翰·杜尔最终决定了对奈飞的投资。
凯鹏华盈的投资落地,奈飞拿到了2000万美元的融资款,弹药无比充足。
外界本以为以奈飞的激进风格,这次一定会做出更激进的投资决策。
结果没想到的是,拿到投资之后奈飞不仅没有任何大动作,反而把已经进行了一个月的「奈飞请你看电影」活动暂停了。
外界对于奈飞的举动摸不着头脑,可他们内部却无比清醒。
过去这一个月,奈飞取得了爆炸式的增长。
订单数量由原本的每月千单左右,一跃增长了8000以上。
仅DVD销售额就达到了52万美元,订阅用户突破6万名,年度订阅用户规模也来到了2.4万名。
按照这个销售额和用户规模,奈飞现在的业务即便停滞不前,年度营收规模有望达到2000万美元。
对于一家成立不到一年,网站上线还不到四个月的公司来说,这无疑是个神迹。
要知道在奈飞出现之前,全美最被资本看好的线上书店亚马逊,外界预估其年营收也不过500万美元而已。
当然,对于互联网企业来说,早期的营收规模并不是决定性的,资本看的永远是未来的潜力。
而奈飞真正被投资人们所重视的,是它在互联网和实体经济之间找到了一个行之有效的商业模式,并且这个商业模式的前景看起来极其美妙。
按照凯鹏华盈的分析,未来5年内是DVD产业高速增长的5年,伴随着互联网的蓬勃发展,奈飞的订阅用户数完全有可能达到千万级别。
到那时,奈飞仅凭着订阅模式就足以成为一家营收过十亿美元的行业巨头,更别提其线上销售所能带来的其它可能性,
不过这段时间以来奈飞的高速发展也不是没有代价的,短短一个月的时间,公司就烧掉了近1200万美元。
许多人都以为奈飞的活动最烧钱的是赠送DVD播放器,但实际上DVD播放器的采购费用仅占了这1200万美元的一小部分,奈飞更多的费用是花在DVD录像带采购上面。
订阅用户规模暴增,每一名用户背后所代表的是至少6张DVD录像带的采购成本,仅此一项奈飞就耗费了700万美元。
好在的是,这些录像带都是可以反复流转的,内容的高度重复利用率将会随着用户规模的不断增长摊薄边际成本。
活动一停,外界都以为奈飞是承受不住巨大的资金压力。
实际上1200万美元是真金白银的烧出去了不假,但提前收取的订阅费用弥补了近50
的资金,再加上凯鹏华盈的融资,奈飞现在的资金相当充足。
他们之所以会停下活动,实在是业务增长的太快,不得不暂停下来进行消化。
人员招聘、服务器扩容、采购优化、新建仓库原本空旷的办公室在一个多月时间里突然就挤满了人,整个公司如同铁锅里沸水一般,一刻没有清闲的时候。
马克·伦道夫只管理过几十人规模的公司,奈飞的迅猛发展对于他和手下的几个管理层无疑是个巨大的考验。
好在经过这几个月的磨合,一切看起来都有条不素,并没有什么大的问题出现。
「百视达上个月开始采购了大量DVD录像带,看起来也按捺不住了,听说他们也打算建立线上租赁模式,但董事会和管理层方面似乎存在分歧,推进的并不顺利。」
奈飞最新的内部会议上,陶玉书跟公司几个高层交流着近期关于竞争对手的新闻。
林氏影业这两年在好莱坞站稳了脚跟,人脉资源丰富,要了解百视达的动向并不困难。
奈飞的迅速发展出人意料,仿佛从石头里蹦出来的孙猴子,在一开始把百视达这个行业巨头吓了一跳。
但很快他们就淡定了下来,经过百视达的研判,他们认为奈飞发展得再快,也要受制于互联网和DVD标准的普及。
肉眼可见的几年内,都不可能对百视达产生任何威胁。
不过对于新的竞争对手的出现,百视达也没有完全掉以轻心,而是有针对性的做出了部署。
不过大公司的弊端也在这个时候逐渐显露了出来,船大难掉头。
原有的业务正源源不断的为公司创造巨额财富,反而成了他们转型的肘,让他们很难下定决心做出大动作,只能通过小规模的尝试来调转方向。
可这样级别的动作显然不可能对奈飞造成任何影响,反而有可能让他们自身陷入战略模糊地带,难以看清前方道路。
「还有一个好消息是,明天环球将宣布支持DVD标准!」
陶玉书的话刚说完,会议室内顿时响起了掌声。
奈飞上线5个多月时间,数据证明了电影内容是DVD产业的重中之重,占比比音乐和游戏的总和还要多一倍。
环球是好莱坞最重要的电影公司之一,他们宣布支持DVD标准,必然会加速DVD标准阵营的发展。
自5月份,索尼影业、林氏影业、米高梅影业、新线影业联合宣布支持DVD标准以来欧美国家DVD阵营的崛起之势快的惊人。
陆续有宝丽金、LIVEENTERTAINMENT、SIMTAR、ELITE、先锋娱乐—.等十余家电影、
音乐、游戏领域的知名公司先后宣布支持DVD标准。
现在又有了环球的加盟,DVD追赶VHS的脚步又快了几分,形势可谓一片大好。
今天的会议进行了近两个小时,除了分享情报,陶玉书最主要的精力都放在了公司未来半年的战略制定上,会议结束所有人都信心满满。
陶玉书把马克·伦道夫和里德·哈斯廷斯留了下来,为了奈飞的顺利发展,她在美国蹲了大半年时间。
现在网站的发展基本走入了正轨,她也得香江操持操持手下另外几家公司了。
跟二人交代了一番,陶玉书离开公司。
回到伍德赛德的房子,她便见着陶玉墨大喇喇的坐在客厅沙发上,一边看着电影,一边啃着苹果傻乐。
「什么时候到的?」
「中午到的。」
陶玉墨这次来美国为了两件事,一是《玩具总动员2》的上映,二是皮克斯动画的上市。
现在距离《玩具总动员1》上映已经过去了快两年班时间了,这段时间以来迪土尼没少给皮克斯下绊子,他们甚至要求《玩具总动员2》要以录像带方式发行。
对于迪士尼的各种无理要求,陶玉墨自然不会妥协。
她决定将《玩具总动员2》放在圣诞档,颇有种破釜沉舟的气势。
她说了一阵皮克斯的事,又抱怨起陶玉书对她的压榨。
这半年来帮陶玉书代管几家公司,她着实累得不轻。
「你以前不是总想着谋朝篡位嘛,这才管了几天,就受不了了?」陶玉书挪榆道。
「不是我受不了。我又不是公司老板,哪能指挥得动你手底下那些骄兵悍将。」
「哎呦,这可不像你嘴里能说出来的话。」
姐妹俩说了几句玩笑话,陶玉墨正色道:「说真的,这两年香江电影市场的萎缩趋势越来越明显,你转移战场转移的不错,将军澳那的片场就没必要投资了吧?」
「香港电影在落寞,也是制作中心之一,再说还有星空卫视,该投资的项目还是要投。」
这几年有传言港府打算出售将军澳地段的第67号电影制片厂土地,恰好林氏影业在香江一直缺少大型拍摄基地。
陶玉书一直盯着这件事,今年下半年那块地总算是有动静了。
姐妹俩聊着天,陶玉书问:「你姐夫呢?」
「去图书馆了。」
陶玉书点了点头,这半年林朝阳一直在为新书做准备,这次的新书内容类型与以往有很大不同,林朝阳查阅了很多资料。
说起这件事,陶玉书心中便有些愧疚,美国这边哪有那么多的中文资料给他查啊!
这半年为了陪伴她,丈夫一直待在美国,耽误了他的创作。
晚上7点多,陶玉墨倒过了时差,早早的就去睡了。
陶玉书对林朝阳说,「这次回去,你就先回燕京吧,省得找资料、翻档案那么大费周折的。」
眼下马上就还有半个多月就元旦了,在外这么长时间,林朝阳确实感到了各种不便。
「也好。」
两天后,夫妻俩落地香江,陶玉书打算在香江待到年前,林朝阳则打算先回燕京。
结果还未等林朝阳出发,一则消息打乱了他的行程。
李翰祥去世了。
事情发生的很突然,李翰祥本来已经多年没有再拍片,这几年一直都是在给林氏影业当艺术顾问、当监制。
每年入账一两百万港元,日子过得轻松又自在。
今年不知怎地,突然技痒难耐,打算重操旧业,打算搞一部古装电视剧《火烧阿房宫》。
结果投资到位了,剧组也刚拉起来,李翰祥却在剧组突发心脏病离世。
1926年生的李翰祥今年整七十,早在快二十年前,他就曾因心脏问题做过手术。
恢复之后,一直也不太注意身体,这些年来也没出过什么大问题,导致他格外放松了警惕。
《火烧阿房宫》这部电视剧是李翰祥自己拉的投资人,纯粹是为了玩回票,没想到竟成了他的绝唱。
他离世后,剧组陷入一片慌乱,上千万人民币的投资极有可能打了水漂,投资人们乱做一团,把前往内地为李翰祥筹备后事的张翠英和两个女儿围堵在了剧组。
惶恐之下,张翠英只能给陶玉书打电话求助。
剧组取景就在燕京朝阳区的李家坟,得到消息的林朝阳夫妻俩只得又飞回了燕京。
「李家坟、李家坟,谁能想到这地方真就成了‘李家」的坟。」
张翠英见到林朝阳夫妻俩情绪很激动,她丈夫刚去世,来内地收敛遗体,没想到却被堵在了剧组,惊惶了两日,好不容易等来了林朝阳夫妻俩,哭诉个不停。
《火烧阿房宫》这部电视剧规划了40集内容,投资1200万人民币,在这年头绝对是大制作了。
从这个投资也能看出投资人对李翰祥的看好,毕竟是华语影坛少有的大导演嘛,第一次拍电视剧,大家对他寄予了厚望,
可《火烧阿房宫》的情况却并不顺利,李翰祥第一次拍电视剧,完全是当作电影在拍剧组从8月份开工到现在四个月时间,40集的内容仅仅拍出了4集而已,可1200万的投资却已经消耗了过半。
除了严重超支,还有一些工作人员趁乱要求剧组涨薪。
另外李翰祥拍电视剧,内地的电视台们很给面子,电视剧还没见到呢,几家电视台的播出时间都已经确定了,时间紧张。
了解完情况,陶玉书也不禁这样的情况感到头疼。
好在她面子够大,投资人们见她有她主持局面,不敢再造次。
陶玉书提出让副导演夏祖辉接过导演的任务,将闹事的人全都清出了剧组,又给剧组追加了300万人民币的投资,快刀斩乱麻的解决了剧组的乱局,李翰祥的葬礼才得以顺利举办。
因为回港路途遥远,李翰祥的葬礼只能在燕京举办,葬礼不算热闹,张翠英和几个女儿、林朝阳夫妻、梁家辉、岳华等亲朋出席了葬礼。
根据李翰祥生前遗愿,他的骨灰留在了内地。
骨灰入土这天天寒地冻,成群的乌鸦扑飞上天空,黑压压一片,叫人心情压抑。
林朝阳想起当年刚跟李翰祥认识的时候,一晃都那么多年过去了。
葬礼结束,陶玉书同张翠英母女一起回了香江,林朝阳则留在了燕京,这是夫妻俩商量好的事。
他想起了同样在拍戏的谢靳,谢靳可比李翰祥还大了几岁,他专门跑到了横店。
见到谢靳,林朝阳松了口气,老同志脸色红润、中气十足,看起来充满干劲。
《鸦片战争》开春后再广州拍摄了两个多月后移师舟山,拍摄海战戏份,之后又是两个多月才来到横店影视城拍摄。
本来在开机时,有了人《赤壁大战》的经验,谢靳是有把握在11月份之前拍完的。
可现实情况给他泼了盆冷水,按照现在的进度,1月上旬能拍完就算是快的了。
一见林朝阳,谢靳的抱怨就不停。
一是因为电影的拍摄难度,二是与章艺谋的磨合。
《鸦片战争》在广州派了虎门销烟在内的几场重头戏。
「虎门销烟」那场戏,章艺谋为了达到最佳的视觉效果愣是折腾了快一个月。
听完谢靳的抱怨,林朝阳看了一遍「虎门销烟」的那段戏。
画面中「奉旨销烟」的彩旗临风猎猎飘扬,环境人声鼎沸,响声宣天。
三个大销烟池里注满了石灰,各色旗帜飘扬的东辕门和西辕门下,帽帘下垂着长辩的清兵手持长矛,身挎腰刀,神色威武,在炙热的阳光下昂首挺立。
清兵们将看热闹的百姓隔绝在外,距离销烟池不远的棚子里站满了清朝官员和洋商。
鲍国安饰演的林则徐着一身否黄色的一品官袍,神情庄重地登上了高高的祭台,面对大海焚香三拜:拜天、拜地、拜神灵。
远处,涨潮的海水一浪高过一浪地卷曲翻滚,汹涌澎湃,仿佛在为林则徐的气势助长声威。
海风吹动林则徐的须发,他站起身神色肃穆地慢慢念道:
「我浩浩中华,上下五千年,历史悠久,文化渊源远流长,自古万国朝圣,蛮夷顺服。
今有洋人轻蔑我国国体,远送鸦片毒害国人,林则徐承吾皇钦旨,奉旨销烟,神明共鉴。」
画面中的林则徐脸上一扫文臣书生之气,一派运筹帷的大将风度,气势如虹。
祭毕,炮声隆隆响起,林则徐上点将台,令旗一挥,刹那间,一柄柄银刀眶然劈开木箱,鸦片球哗哗滚落销烟池上。
只见一群群祖胸赤脚,肤色色的兵勇,把切成碎片的鸦片用筐倒入池中,沸沸如汤,浓烟上升。
远近山岳人群喊声雷动,如山呼海啸,地动山摇。鸦片已化成渣沫浊流滚滚而下,随看退潮的海水,流向大海····
在原版《鸦片战争》中,这场销烟的戏也就两分钟,拍摄手法写实,不能说差,但在这样一部基调悲怆、灰暗的电影中,销烟是难得的激昂情绪的戏份。
因而林朝阳在重新创作剧本时,将这场戏做了重点改善。
现在章艺谋拍出的效果,可比原版的有气势多了,这方面本身就是他擅长的,看着有点《英雄》的味儿了。
「后期这段得配上点激昂、豪迈的音乐,这气氛不一下子就烘托出来了嘛!」林朝阳看完了戏份,满意的说道。
谢靳有些不是滋味的说:「早知道你让他自己拍多好啊!」
「矣!」林朝阳摆摆手,「老同志不要阴阳怪气,都是为回归献礼,分什么你我。」
林朝阳非常清楚,无论是谢靳还是章艺谋,他们对于彼此并没有任何意见。
只不过两人都是在艺术上有所成就的导演,第一次合作,也是唯一一次合作,两人在创作思路和想法上必然有矛盾。
「晚上我请你吃顿好的,搞劳搞劳你!」
见林朝阳如此上道,谢靳才满意。
到晚上吃饭时,他又张罗要喝酒,看那架势是想借着这顿饭把章艺谋灌倒,以解心头郁结。
有了李翰祥的前车之鉴,林朝阳还哪里敢让他喝酒啊!
劝说了一番,拉着两人说了些电影拍摄过程中的酸甜苦辣,谢靳才忘了喝酒的事。
「广东那边太不够意思了饭吃到一半,谢靳说起一件事,满脸恼怒。
原来是广东那边在《鸦片战争》剧组移师舟山之后,也筹拍了一部反映鸦片战争题材的电视剧,连名字也叫《鸦片战争》。
是由省里的宣传部门、珠影厂和广东电视台联合筹拍的。
同名题材这种事在国内影视行业并不少见,当年谢靳的老朋友谢铁骊拍摄影版《红楼梦》,被央视的剧版《红楼梦》抢占了先机,结果燕影厂足足赔了八百万。
还有广东电视台的《商界》和珠影厂的《商界》也曾互相残杀,电视剧又是抢先播出,影版惨败。
有了这些前车之鉴,谢靳对于同名题材这种事自然很反感。
林朝阳笑着说道:「赶上香江回归这么个事,拍鸦片战争应情应景,也是人之常情。
只要电影拍得好,还怕这种事?你怕这种事?」
林朝阳这招激将法很奏效,谢靳朗声道:「怕个屁!」
他又说:「你就不怕这1个亿打水漂?」
林朝阳轻松的说道:「有你和艺谋在,这电影要是失败了,我也无话可说。」
谢靳和章艺谋闻言不禁感动,谢靳道:「冲着朝阳这话,得干一个!」
说罢举杯,他才想起杯里的是水,但还是干了下去。
只是放下杯子后,摇头晃脑,表情甚为遗憾。
「可惜不是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