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机推荐:
FutureFantasy本来是陶玉书买来给奈飞练手的,没成想过去一年当中在马克·伦道夫和里德·哈斯廷斯的经营下发展势头竟然还不错。
但上升势头明显弱于处于突飞猛进中的竞争对手,Amazon、BookStacksUnlimited
等竞争对手在今年都拿到了融资,FutureFantasy却依l旧在靠陶玉书输血。
目前这家线上书店累计亏损了已经突破了120万美元。
马克·伦道夫和里德·哈斯廷斯这段时间也在对接风投公司,估值始终不太理想。
传闻凯鹏华盈给了Amazon近60oo万美元的估值,而在FutureFantasy的所有报价者中,最高估值也仅有2500万美元而已。
互联网行业的头部虹吸效应比实体行业更加残酷。
钱,陶玉书不缺。
至少九位数以下的美元她是不缺的,但在如今的美国互联网行业,仅仅有钱是不够的,这个心得也是她这段时间混迹于硅谷逐渐领悟到的。
互联网这个崭新的产业看起来潜力无限,不过自前概念性的东西还是太多了,所有人都在讲故事,都在看多未来。
一家公司能够走得多远,完全在于投资人对它的看好程度。
在这样的情况下,不引入外部投资者是绝对不行的。
硅谷这几年一直在流行一个有趣的厘语:0PM。
OPM即OtherPeople’sMoney,别人的钱。
拿别人的钱来创业,既是风险分担,也是资源共享,更是塑造共同利益者。
只有大家一起把这个牛皮给吹圆了,才能利益最大化,从香江到美国,陶玉书花了两个月才接受了这个概念。
「你明天约一下那个迈克尔·莫里茨,推进融资的事情吧。」陶玉书对里德·哈斯廷斯说。
「另外————.」陶玉书的眼神在两人身上打量了一圈,说:「奈飞和FutureFantasy目前都展现出了一定的潜力,我们不能在这样这样发展下去了,需要正规起来。」
马克·伦道夫和里德·哈斯廷斯闻言内心不由得一震,两人都听明白了老板这话背后的潜台词。
奈飞和FutureFantasy要分家了!
「FutureFantasy的事,暂时就由里德来负责吧。」
虽然已经猜到了这个结果,但里德·哈斯廷斯眼神中还是忍不住流露出失落之色,他非常清楚,在老板心里奈飞的地位明显更加重要。
接下来三人又谈了些关于分家的问题,陶玉书看了一眼时间,起身离开了公司。
为了奈飞,从4月开始她和林朝阳在美国已经待了4个月时间,为了住的方便,两人干脆在伍德赛德买了一栋房子。
配置远不如深水湾道的别墅又或者是穆赫兰道的豪宅,但至少不需要住酒店了。
这期间手下几家公司的事务都交给了陶玉墨负责,她只回去了两次,加在一起待了不到一个星期。
最后一次是七月份的回去接两个孩子来美国过暑假。
伍德赛德属于硅谷的富人区,环境优美静谧,治安良好,住的都是近些年硅谷新进崛起的富豪,比如乔布斯、比如拉里·埃里森。
奔驰车刚进院子,她就见着冬冬在院子里滑着滑板。
「爷爷奶奶到了没有?」
「到了。」
陶玉书走进客厅,略带意的对刚到的林二春和张桂芹说:「爸妈,公司那边今天有点事...」
「没事没事,你忙你的,公司那么多事。」
老两口连忙摆手。
这个暑假两个孩子没回燕京,老人想孩子,陶玉书便跟林朝阳提议让几个老人来美国转一转,权当是旅游了。
比较可惜的是陶父年纪大了,这两年身体不好,跨洋旅行对他来说有些煎熬,因而陶父陶母便没过来。
「你有能耐别来!」
张桂芹一句话堵的林二春哑口无言。
「国家大事你们俩就别吵了,来美国看看孩子、散散心不是挺好的嘛。」林朝阳劝了一句。
林二春换了个话题,问道:「玉书那公司弄的怎么样了?以后要留美国发展?」
「肯定不会留在美国。不过这一步对于公司的全球业务发展至关重要,要多放一些精力,这两年恐怕要多在美国待一段时间。」
林二春不解的问:「我听朝阳说,是搞个租录像带的公司,能有那么大的影响?」
陶玉书耐心的解释道:「中美两国国情不同,这边比较重视知识产权,盗版的成本很高,所以影视娱乐行业的市场规模远超国内。
目前美国的录像带售卖、租赁市场远超电影票房,两者市场规模相加已经在朝着200
亿美元迈进了。」
经营了多年中介公司,林二春在商业方面已经有了自己的理解,听了陶玉书的解释,
他点头说道:「那可真是个大买卖,怪不得你这么重视。」
晏晏献宝一般,打开家里的电视,从家里成堆的影碟中翻出一张《红番区》,用家里的投影仪播放给林二春老两口看。
林二春看了几分钟慢慢看出了点门道,「这玩意好像比VCD清楚点?」
陶玉书说:「清晰度是要高了不少,国内这两年流行的VCD都是352240或352288分辨率,放在电视上看还行,屏幕再大一点就不行了,会出现画面模糊和颗粒感的问题。」
「那VCD不是过几年就得被淘汰?」
「几年不至于,但肯定是跟不上时代了。这两者都是根据MPEG视频压缩技术发明的,
如果从长远来看,这两者都无法实现真正的飞跃。」
「什么意思?这样都不够?」林二春指着投影仪上的画面问。
「不是不够,而是世界在发展,技术也在进步。不管是VCD还是DVD,本质上都是模拟,未来的趋势是数码、数字化。
一旦电影数字化,再通过录像带作为媒介上传、下载就变得毫无意义———」
这番言论并非出自于陶玉书,而是前段时间她接触的投资人亚历山大·巴尔坎斯基的高论。
亚历山大·巴尔坎斯基是商人,也是DVD和视频技术领域的巨,他创办的斯高柏微系统公司开发了视频压缩软件,可以将模拟视频和图像材料转换成易于存储或传输的数字字节。
奈飞上线后的第一个月,斯高柏微系统公司就找了过来,希望可以投资奈飞。
当时双方并未谈拢,主要问题在于估值。
但陶玉书对亚历山大·巴尔坎斯基的那一番言论印象深刻,他认为未来随着互联网的不断发展,人们迟早会通过网络下载或者流媒体技术来看电影。
像VHS、DVD、VCD这些笨重的塑料盘子,终究是会被淘汰的。
当时陶玉书在听到这番言论的时候,第一反应是之以鼻,认为亚历山大·巴尔坎斯基是在危言耸听,目的自然是为了在谈判中掌握主动权。
但在那次见面之后,陶玉书还是去深入了解了一下现在的技术发展。
结果发现,亚历山大·巴尔坎斯基的话并非是空穴来风。
以目前的技术发展速度,亚历山大·巴尔坎斯基的话在三五年之内还不好实现,但过个十年八年就不好说了。
网络下载又或者是流媒体视频,真的有可能革了录像带的命。
了解到这些情况陶玉书那两天很焦虑,随后很快就在林朝阳的劝说下释然了。
未来的事还在未来,天塌了也有高个子顶着,即便到那时候她成了那个高个子,她也有力带领公司再完成一次转型。
这时候林朝阳笑着说道:「玉书那都是十几二十年后的事了,不是现在该操心的事。
人都有一死,我们也不可能因为以后要死,现在连饭都不吃了。」
林二春老两口对这些新生事物基本没什么了解,刚才听陶玉书说那些话时满心都是不明觉厉,同时还有那么点焦虑。
林朝阳的话给两人宽了宽心,林二春说:「是这么个道理,以后的事谁知道呢。十年前大伙儿还在电影院看电影呢,现在买个VCD就看了。」
「来吃饭吧。」林朝阳又喊。
吃饭的时候林二春问林朝阳,「玉书忙着公司,你忙什么呢?」
「看书。」
「光看书?没写书?」
「这不是为下部作品做准备呢嘛,搞创作也是需要积累的。」
陶玉书听着两人的对话,心中暗笑。
夫妻多年,她对林朝阳这套东西早就熟悉了。
在硅谷待着的这段时间,他可没少往外跑,光是在巴克餐厅,陶玉书就看着他好几回。
说没搞点什么东西,她才不相信呢,不过她也懒得拆穿。
一家人边吃饭边聊,等吃完了饭,林二春老两口一路舟车劳顿,便早早的休息了。
之后的两周时间里,林朝阳带着林二春老两口和两个孩子在加州附近游玩,陶玉书则继续忙着奈飞的事。
奈飞的订阅模式上线测试一周,初见成效。
奈飞对网页进行了设置,使得在网站上点击兑换按钮的用户中会被引导到一个自定义页面,让他们有机会免费订阅一个月的奈飞「订阅」计划。
没有到期日,也没有滞纳金,网站会寄给他们4张DVD,每寄回1张DVD,网站就会再给他们寄下一张,想租多少次就有多少次。
到月底,如果他们不取消订阅的话,网站就会自动向用户收取每月15.99美元的费用,各种主流信用卡都可以用来支付。
上线两个月,奈飞已经积累了近5000名用户,在一周的测试当中,有22的用户欣然接受了订阅模式。
对于绝大多数用户来说,订阅模式确实解决了他们使用奈飞的痛点。
准确的说,不仅是使用奈飞的痛点,而是所有用户面对录像带租赁行业的痛点。
新的一周,订阅模式的用户数量还在飞速增长中,并且影响力也不断扩散,网站的整体用户数量也在快速攀升。
奈飞为此不得不大量采购DVD录像带,一周时间仅仅采购录像带就花了80万美元,网站的烧钱速度骤然提升。
就在这时,奈飞又作出了一个惊人的促销决定。
「奈飞请你看电影!」
促销活动名字听起来平平无奇,可内容却充满了吸引力。
只要用户愿意提前支付1年的订阅费用,就可以免费获赠索尼生产的DVD播放器一套。
传统的VHS录像机经过这些年的普及,价格普遍在200美元以下,今年是DVD播放器的上市元年。
索尼、东芝、飞利浦等厂家所生产的播放器这几个月陆续上市,售价均在500~600美元之间。
相对高昂的售价使得DVD播放器并没有在上市最初阶段就形成太大的浪花,而是有条不紊的销售着。
在北美市场上市3个月的时间里,几家厂商的DVD累计销量仅为14.6万台。
DVD播放器的售价在500~600美元之间,而奈飞一年的订阅费用是多少?
15.99美元12,约等于192美元。
小学生都能算的明白,奈飞这一波营销简直跟给用户送几百美元没区别。
活动挂在网站首页当天,奈飞网站的浏览量暴增350,直接收获了1240名年度订阅用户。
次日,网站浏览量在前一天的基础上再次增长210,年度订阅用户增加至2560名,奈飞的这场营销活动已经传遍了硅谷。
第三天,马克·伦道夫接受了《华尔街日报》的采访。
「1年之前,我们敏锐的发现了一个机会:我们可以在一个价值百亿美元的市场上打造一个重要的商业品牌,推动DVD这个目前增速最快的消费电子产品的进一步发展。
3个月之前,奈飞开设了全世界第一家互联网DVD租赁商店:,我们拥有全世界最齐全的DVD电影储备,全部可供租赁。
3天之前,奈飞践行自己的诺言,我们以百分之百的诚意向每一位热爱电影的朋友发出邀请,欢迎他们参与到这场改编大众观影习惯的革命之中。
《华尔街日报》上这篇标题为《改变好莱坞?or改变世界?》的采访报道让马克·伦道夫的名字一夜之间响彻美国商业界。
美国百年商业史上,各种花样的营销模式层出不穷,穷尽巧思。
奈飞的促销活动远称不上独具匠心,却凭借着扑面而来的「壕气」震撼了所有人。
你网站一年的订阅费用才不到两百美元,就敢送五六百美元的播放器?这到底是谁给你的勇气?
当然,大家都不清楚奈飞所送的这些播放器是以怎样的价格采购的,但即便是采购价格低一些,也不至于低到跟奈飞的年度订阅费用一个价格。
奈飞这么做,始终都是要亏钱的。
商业界的传闻向来传播的很快,很快就有人打听到了具体的消息。
据说奈飞促销用的DVD播放器的采购价格为每台300美元,这也就意味着,在这场活动里,奈飞在每位订阅用户身上投下了108美元的营销成本。
不仅如此,如果算上宣传成本、DVD租赁成本、邮寄成本、人工等各项支持,奈飞获得一位长时间订阅客户的成本可能高达150美元。
美国互联网行业自诞生之日起,就伴随着「烧钱」,但像奈飞这样不计成本的烧钱却很少见。
尤其是奈飞还只是一家初创公司,敢于如此烧钱,举动堪称疯狂。
但所有人不得不承认的是,奈飞此举虽然简单粗暴,却在短时间内收到了奇效,不仅让奈飞在短短几天之内声美国商业界,更是为网站留下了大量用户。
「奈飞请你看电影」活动上线一周时间,奈飞的网站浏览量暴增3250,稳居Point
Communications十大热门网站榜单TOP1。
订单量由原本的每周200~300单飙升至单周7500单,为了应对突然暴涨的订单,奈飞不得不临时雇佣15名专门负责打包、出库的员工。
在订阅用户方面,一周内奈飞的月度订阅用户累计达到1.45万名,年度订阅用户达到了3750名。
这也就意味着奈飞将要送出3750台DVD播放器,仅仅是这一项费用,奈飞就要支持百万以上的美元。
再加上订阅用户的暴增,奈飞也势必要继续大量采购DVD录像带,有关注奈飞的投资人测算,仅仅一周时间,奈飞至少要烧掉200万美元。
这样疯狂的烧钱营销让许多投资人感到一股不寒而栗,却也让他们看到了一种可能。
奈飞这一招营销手段看起来粗暴,但细细品味,却隐藏着对于商业运作和人性的深刻认识。
用户感觉自己占到了奈飞的大便宜,对于这项营销活动趋之若鹜,实际上奈飞花费的却远不如表面上看到的那么多。
别忘了,每一位办理年度订阅的用户都是一次性支付给了奈飞一笔192美元的订阅费用,奈飞采购DVD播放器,不可能一次性全部付清货款,这笔钱足以在短时间内覆盖奈飞的营销成本。
虽然这样必然会导致寅吃卯粮,但这就是资本运作啊!
硅谷和华尔街的资本们迅速闻到了这其中的资本味道,奈飞的资本运作手段之老道,
完全不像是一个初创公司。
在马克·伦道夫接受完《华尔街日报》的访问后,美国各大风投机构都将目光对准了奈飞这家初创公司。
不到三天时间里,红杉资本、凯鹏华盈、IDG等多家投资机构纷至沓来。
马克·伦道夫并没有急着推进奈飞的融资,而是跟里德·哈斯廷斯借此机会给Future
Fantasy融了个好价钱。
红杉资本为了表达诚意,给予了FutureFantasy3500万美元估值,以500万美元获得了FutureFantasy14.29的股权。
这个估值可比之前的2500万美元足足提高了40。
里德·哈斯廷斯为这次的成功融资而沾沾自喜,可当他听到了几大风投公司给奈飞的估值之后,就高兴不起来了。
「红杉资本,1.2亿美元估值。」
「凯鹏华盈,1.3亿美元估值。」
「IDG,1.15亿美元估值。」
”UpfrontVentures,1.2亿美元估值。”
奈飞的会议室内,马克·伦道夫将他这几天来接触的各家风投公司的报价一一列出。
各家给予的估值不同,股权要求也不一样,基本都在1520之间。
数倍于FutureFantasy的融资估值让里德·哈斯廷斯呼吸都变得有些急促,这些估值要是FutureFantasy的该多好啊!
陶玉书看着这些数据,面上的表情古井无波。
马克·伦道夫深知对于她这样一位十亿美元级别的富豪来说,这些报价确实算不上什么。
几人一番商讨,并没有急着确定接受哪一家风投的投资。
在外界看来,奈飞一家初创公司敢于如此烧钱,现在对于资金的需求必然是极其渴求的,甚至说不定他们已经是苦苦挣扎了。
可事实却与所有人的预料都不一样,有陶玉书这样一位富豪的支持,奈飞即便独立支撑到上市也不是不可能。
不过陶玉书如今已经熟悉了硅谷和美国商业界的规则,自然不会妄想吃独食。
该抛出来的股权她一定会抛出来,但谁能成为奈飞的同路人,必须由她来决定。
在此之前,这些人应该展示出自己的诚意。
陶玉书习惯了对于公司股权的绝对掌握,所以她不会让奈飞进行太多轮融资。
既要融到支撑奈飞发展下去的资金规模,又要保证对于公司的掌控力,所以她必然对估值镭铢必较。
「过去一周,奈飞网站的浏览量再次增长420,我们在美国网名当中的知名度正在大幅提升。
不仅如此,新的一周我们的订单量由之前的7500单增长至1.64万单,DVD单周销售额达到了7.5万美元。
租赁业务方面,订阅用户增长至3.15万名,其中年度订阅用户已经突破了万名大关.,」
10月之前,马克·伦道夫游走于各家风投公司之间,向他们宣传着奈飞在过去半个多月里所取得的成绩。
举手投足之间,充满了舍我其谁的自信。
这份自信既是奈飞的突飞猛进带给他的,也是陶玉书在背后强大的支持带给他的。
经过近两周的谈判,最终凯鹏华盈以1.6亿美元的估值成功与奈飞达成了合作,以2000万美元获得了奈飞12.5的股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