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得不说,人生之中,许多重要的转折,往往都是有征兆的。
但是可悲的是,大多数的身在其中之人往往对此视若无睹,无所觉察。
1988年3月18日,日本第一个全天候屋顶型球场“东京DOME”,俗称东京巨蛋,在元后乐园球场旁边竣工建成并正式投入使用。
在场内225块白色双层幕布的加持之下,这个球场一举成为了东京的新名胜。
1988年4月,东京各大钱汤浴场开始出现投币式淋浴箱,这在喜爱洗澡的日本人心里,成了现代化便捷生活象征。
同月,日本毕业季来临。
由于经济的异常景气的原因,本年度的毕业生就连就业方式也和过去大不相同了。
快递员早在毕业季之前,就开始给公寓每家每户送快递。
箱子里全是号码簿一样的书,满载企业信息,行业介绍和求职指南,都是需要用工的企业免费发放给应届学生的。
还有不少大公司主动深入名校去主动邀请优秀学生加入,并且这种人材的争夺很快就升级成了一场战争。
有实力雄厚的大公司开始在俱乐部招待他们看中的优秀人才,并以鱼子酱和香槟盛情招待。
1988年5月5日,日本电视台在珠穆朗玛峰顶,完成了首次卫星直播,这也让日本人相信,他们的卫星技术已经追赶上了美苏,成为了世界第三强国。
总之,在日本当下所发生一切,都使得沉浸在资产泡沫中的日本人越发的信心膨胀,野心滋长,坚信日本国运长存。
尤其是日本上一年的经济数据公布,根据1987年的数据显示,日本的人均GDP达到了21141美元,而美国的人均GDP为20000美元。
这也就意味着在1987年,日本的人均GDP超过了美国,标志着日本经济在当时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峰。
这一惊人数据更是令日本人几乎举国癫狂。
不但让大部分的日本人真的开始认为傅高义所著的《日本第一》确有远见,美国还真是不算个啥了。
也让全体国民越发坚信日本经济一片向好,日本的股市和楼市必然还会继续高歌猛进。
然而却没有多少人注意到,日本昭和天皇裕仁的身体频频预警,并且已经为此多次公开对全体国民表示自己身体抱恙。
沉浸在泡沫幸福中的日本人也就更不会想到,如今如日中天的日本,竟然会以昭和天皇的寿命为分界线。
很快就会随着昭和时代的落幕急转直下,从此一蹶不振,步入经济的漫漫熊途。
而且未来至少有数十年需要慢慢还债的惨淡日子还在等着他们。
今天拿走的,明天都要一分不差的还回来。
这或许就叫做“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了。
现在整个日本,要说也就只有宁卫民这么一个能够提前知道未来的人,才能明明看清日本人是多么的愚蠢了,看到他们未来凄凉的结局。
不过,他可不会干预此事,反而乐见其成。
因为在他的心里,这就是一种因果报应。
日本的兴盛来自于屡次给华夏造成的国难,甚至有吃华夏的人血馒头。
常言道,风水轮流转,明年到我家。
等到华夏崛起,日本这样小人得志的国家本就应该付出相应的代价,这才是天理循环。
所以在这样的日子里,他除了尽力抽取时间陪老婆,做产检,学习研究怎么科学育儿。
就是拼命借钱,加杠杆去炒股,为国为民去增加日本泡沫的幅度。
甚至好不容易有点时间,还放在了偷瞄日本的优质资产,悄咪咪的开始了趁火打劫的行动呢。
这不,4月里,随着MAGAZINEHOUSE出版集团公开宣布旗下杂志《平凡PANCH》即将停刊的消息。
宁卫民就灵机一动,打起了这本著名通俗刊物的主意。
不得不说,MAGAZINEHOUSE出版集团可不是一般的出版公司。
谈到日本杂志,如果要选出一家无论如何都绕不开的公司,那只能是这家公司。
这家公司的崛起史,不但承载着日本战后流行文化剧变的缩影。
而且这家出版集团的杂志产品线涵盖了几乎日本人生活的方方面面,以独一无二的审美和价值观养育了一代代日本青年。
可以说是日本80年代泡沫经济时期最能代表日本潮流,或者说引导时尚制造流行的最有名的杂志出版社。
哪怕进入九十年代泡沫崩坏之后,杂志发行量逐渐走向低迷,这家出版社旗下很多杂志停刊休刊,但这仍然不影响其在日杂界的地位。
哪怕在进入网络时代后,在纸质刊物不利的大环境下。
其麾下的《POPEYE》、《anan》、《CasaBRUTUS》、《Ginza》,这些日本传奇的生活潮流杂志,也依然能打,始终保持着一定水准的销量,在日本杂志领域是几乎没有对手可以匹敌的存在。
当然,话说回来了,宁卫民也并非全知全能。
上辈子他对日本的了解,还没到能关注日本流行杂志,了解日本相关行业的地步。
可以说他此前对MAGAZINEHOUSE出版集团根本就不了解,对其日后经营状况也一无所知,这些压根就不是他的关注点。
他只是因为现在对接盘这家刊物萌生了一定兴趣,才刚刚开始去收集资料,调查这家出版集团背景的。
但是即使如此,也没关系,依然不会影响他对这家杂志社和这本即将停刊杂志的评价。
反而因为调查到的一些东西,了解到的一些基本资料,更激起了他想要入手这本停刊杂志的欲望。
不为别的,就因为他发现这家杂志出版社在日本的行业地位和崛起过程实在太牛了,完全是引领亚洲潮流的存在。
同时也因为他没吃过猪肉也见过猪跑,还算大致了解日后国内流行杂志的模式。
至少《瑞丽》、《男人装》、《时尚芭莎》他是翻过几本的。
因此,他随便找来一些《平凡PANCH》翻了翻,才会产生一种无意中发现了国内流行杂志的源头,找到传说宝藏的感觉。
他不由发自内心的感慨,这本即将要停办的杂志实在太符合他的需要了。
敢情据宁卫民所了解到的情况,这家堪称老字号的出版集团是于1945年日本战败后创建的。
最早的时候叫做“凡人社”,所推出的第一本杂志,叫做《平凡》。
这个名字,来自于由日本右翼政客下中弥三郎创立的“平凡社”下的同名杂志,这本杂志的发行许可继承于《陆军画报》杂志。
虽然,不论是下中弥三郎的平凡社,还是《陆军画报》,都是二战时期鼓吹侵略战争的意识形态产物。
然而,“平凡社”在轰然倒塌的战争机器上,却开出了日本战后消费主义思潮最璀璨的花朵。
1945年的东京是一片废墟,日本的年轻人日夜为了食不果腹的生活而奔忙,日本人对生活的梦想和未来的憧憬都遥不可及。
看着为生活埋头苦干的东京青年,“向所有拼命活着的日本年轻人展示生活快乐的一面”,成为了岩堀喜之助和清水达夫,这两位创始人毕生的追求。
这一理念,也被他们贯穿至今。
而且必须承认,创办“凡人社”的两位创始人可都是不是简单的人物。
岩堀喜之助在明治大学新闻系时便一心想做文字工作。
而清水达夫则被外界称为“杂志之神”。
他是唯一一个能够创办三本不同杂志,且同时销量过百万的人。
他们都注意到了二战后物资极度匮乏的日本社会,文化思潮从战败时的“高级文化”时代过渡到了“大众文化”时代。
因此他们创办的《平凡》不但带着强烈的娱乐消费主义倾向和都市精致情调,而且还充分考虑到了普罗大众的需要。
他们曾经在1952年用“7s”来总结《平凡》杂志的定位目标:
screen(电影)stage(舞台)song(流行音乐)sex(性)sport(运动)style(打扮)story()
这就是几乎所有流行时尚杂志的原始模版,也正是《平凡》杂志成功的秘诀。
最早确立这一点的《平凡》杂志,在社会剧烈转型期对日本大众流行文化,完成了史无前例地全面渗透。
由于电视的普及,电影和歌谣明星拥有了前所未有的曝光度和粉丝量,日本诞生了当时新一代电视明星,如美空云雀,中村锦之助。
《平凡》抓住这一机会,投入重金报道一切关于当红明星台前幕后的八卦信息,一跃成为日本五十年代最有影响力的娱乐杂志。
为了跟拍当红的东映明星中村锦之助,《平凡》曾派一名编辑从东京到京都拍摄取材,天天跟着中村锦之助在京都的街道上游逛,这次报道花费了100万日元。
为了拍摄富士山主题的艺人写真照,三名编辑在富士山的高级旅馆里连住几天,花掉250万日元。
虽然当时的日本出版界,岩波书店,中央公论,新潮社,文艺春秋,讲谈社,小学馆这些出版巨头的风格都以思想启蒙或文艺批评为主。
出版业界对于“凡人社”这种依靠爱豆八卦和写真拿下半壁江山的出版社评价不高,认为他们是真的“烦人”。
《平凡》系杂志也因此被传统业界认为是内容低俗的街头读物。
但创始人清水达夫却对自己的信念坚定不移,对这些偏见不以为然。
他认为,当前大众的思潮和生活方式才是推动日本社会前进的原动力,歌舞升平,灯红酒绿的大众文化才能代表日本现代社会,对《平凡》的偏见是日本知识分子的文化歧视。
事实也正如他所预料,任何反对意见都阻止不了民众的需要,阻拦不住潮流杂志的成功。
到了六十年代,凡人社更名为平凡出版,已是坐拥三本百万级别销量的超大型出版企业。
像其瞄准了更年轻群体,主要以大学生为主的《平凡PANCH》杂志,就是这个时期推出的。
这本杂志受益于当时的人口结构,它推出时正逢日本第一波战后婴儿潮进入大学就读。
相较于战后初期20岁上下的节俭年轻人,这波婴儿潮中出生的青年想参与日本新兴的消费社会,而且在经济上也负担得起。
因此创刊号一炮而红,卖出62万本。
不到两年,发行量就突破100万本。
到1973年左右,平凡出版正式更名为MAGAZINEHOUSE出版集团。
这个时候,其最早创刊的《平凡》杂志,单期发行量达到151万册的高峰,是日本整个50~70年代名副其实的头牌娱乐杂志。
而且作为当时日本潮流风向标,MAGAZINEHOUSE出版集团的旗下许多杂志都有竞争对手的模仿产品。
像头牌杂志《平凡》模仿刊有集英社的《明星》,后来推出的《平凡PANCH》有集英社的《週刊プレーボーイ》,《anan》有集英社《nonno》,《POPEYE》有讲谈社的《HotDogPRESS》……
可以说,MAGAZINEHOUSE出版集团的杂志就是日本潮流杂志的领头羊,甚至是亚洲潮流杂志所模仿的对象,几乎每本杂志都有对应的模仿者。
于是随着销量攀升,《平凡》的编辑也成为了令人羡慕的职业。
出国取材,大笔预算,参加媒体放映会,采访明星,住最好的酒店,出入最高级的餐厅,这一切正是那个经济起飞时期日本年轻人最向往的生活。
哪怕到了八十年代的泡沫时期,MAGAZINEHOUSE出版集团也依旧延续了这种成功,继续引领着业内时尚潮流方向。
所以《平凡PANCH》的停刊,绝对不是因为这本杂志真的经营不下去了。
虽然也有销量近年来逐渐下降,杂志发行量跌破五十万销售量的原因,但这本杂志距离亏本还远着呢。
真正停刊主要原因还是在于MAGAZINEHOUSE出版集团认为旗下杂志产品多有重叠,《平凡PANCH》在集团内部,发行成绩已经退居旗下杂志产品的十名之后了。
对于集团来说,这就是鸡肋一块,食之无味,弃之可惜。
那倒不如干脆停刊,整合优质资源,然后全力在更优秀的杂志产品上发力。
而这就给宁卫民提供了难得的并购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