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书页

第69章 曾经的你

请记住本站域名: 黄鹤楼文学

  这个五十六画的字,念biang,二声,起源自秦始皇的老家咸阳。著名美食biang biang面,正是这个写法。

  杨峥主动挑战最高难度,一口气写完后,已是精疲力竭,无暇再理众人的反应。

  偌大听风楼,此刻鸦雀无声。

  所有人瞠目结舌,望着缓缓消散的繁密字迹,震惊得说不出话来。

  一千四百斤、五十六画……

  他们不敢相信,杨峥竟有如此强横的神魂,以如此夸张的方式,回应萧白和淳于琼的刁难。相比之下,那点伎俩显得苍白而拙劣。

  他们一时词穷,不知该以怎样的话语,来赞叹杨峥的惊人壮举。

  毋庸置疑的是,今天这场闹剧,必将轰动整个临淄,不仅成为满城热议的佳话,更将在学宫历史上书写极为浓墨重彩的一笔。

  五十六画生,必是今年冬试魁首的最大热门。

  谁敢不服,就让他提笔来试试!

  李鼠站在杨峥身后的门口,默默盯着那些字迹,激动得热泪盈眶,为主人感到自豪。

  他活了十七年,习惯了被人欺凌,低声下气,从没像今天杨峥这样,昂首挺胸,以骄傲的姿态面对强敌。

  他以为,圆滑世故是最明智的选择,所谓的尊严不值一提。直到现在,他才体会到,直抒胸臆是多么热血而畅快的事情。

  他以为足够了解杨峥,直到现在才明白,这世上最顶尖的天才,是无法以常理揣度的,面对如此耀眼的天赋,就只有赞美和景仰的份儿。

  他很荣幸,自己能站在杨峥身边。

  牛暗形也站在门口,望着杨峥的身影,满脸欣慰。

  “萧白亲自出面打压,若是换成别的年轻人,早就心灰意冷,乱了方寸。这小子临阵学艺,竟能达到如此境界,就算是荀圣亲临,也得拊掌叫好……”

  他不知道,杨峥能狂写五十六笔,固然是凭借强大的神念,但荀子亲授的成相篇同样功不可没。如果规规矩矩,按淳于琼给的笔法写,杨峥绝不可能做到这点。

  毕竟是圣人绝学,威力无穷。

  他更不知道,荀子本人也在场。

  不远处的雅间里,萧白感知到外界的情形,惯常僵滞的面容也浮出惊讶之色,不敢相信自己的感知。

  “就算有成相篇,也不可能达到这种地步吧?老师,他究竟参透了几成?”

  当年,他初次修习成相篇,能参悟到三成,一气连写十八笔,比温青还多出三笔。他意气风发,这些年引以为荣,不信有人能超过他。

  然而今天,他亲眼见证了一个妖孽的出世。

  荀子笑着抬起右手,又伸出左手食指。

  萧白瞳孔骤缩,如遭雷击一般,坐回席位上,哑然无语。他忽然觉得,自己刚才对老师说的话,变成了笑话。

  杨峥用行动证明,把赌注押在他身上,会输么?

  不存在的。

  学宫诸子百家,谁能把他招到麾下,谁就几乎锁定未来十年的祭酒之位!

  荀子负手而立,望着门外,问道:“你从他身上看到了什么?”

  他看似波澜不惊,其实是整座楼里最感到意外的人。因为,只有他能听出,在杨峥最后挥笔的刹那,那狂烈风声间,掺杂着极细微的龙吟。

  他隐约猜到了杨峥驾驭龙脉的根源。

  萧白沉默片刻后,心情平静下来,回想着杨峥先前的一举一动,答道:“天才。在筑基期内就能这么强大,他是我生平所知的第一人。”

  换句话说,他认为杨峥是史上最强一楼。

  他心直口快,忘记把老师考虑在内。

  荀子背对着他,没有作声。

  “怒意。我刚才出去时,他虽然一言不发,但我看得出来,他对我的不公平判决很愤怒。多出的这四十六笔,其实是在用行动朝我挑衅。”

  没错,杨峥本不愿锋芒太盛,随便写个十几笔,把淳于琼等人打发走就是。但萧白露面后,神态倨傲,仗着二先生的身份,纵容淳于琼作弊,继续刁难他。

  他不服,他怒了。

  他要用亘古绝今的五十六笔,无声地讽刺萧白。

  这才是他爆发的缘故。

  荀子点头,“若非你出面相逼,咱们确实想象不到,他的上限竟高得这么惊世骇俗。”

  萧白脸色沉凝,继续回味着,“还有傲骨。这是我最欣赏他的地方,他明知我的身份,足以将他挡在学宫之外,仍然当即回击,没有丧失本色。”

  说这话时,他没察觉到,自己对杨峥的印象已彻底扭转。

  他本以为,杨峥的性格会像大师兄那样,斯文优雅,谦恭温顺,稳重有余而血性不足,缺少豪杰气概。

  但杨峥刚才的表现,则让他感受到,先前的判断是错误的。杨峥不卑不亢,并没选择忍气吞声,而是强势爆发,这绝不像温青所为。

  他微微一顿,意犹未尽,补充道:“从他身上,我仿佛看到曾经的自己。”

  年轻时的萧白,也曾血气方刚,爱恨分明,敢于挑战权势,对世间的大人物们无所敬畏,可以说是锋芒毕露。

  杨峥骨子里有其刚强一面,所以萧白说,他跟自己相像。

  荀子坐回席位,端起酒碗大饮一口,擦着嘴说道:“不全对,我来告诉你区别吧。”

  萧白洗耳恭听。

  “如果他真的像你,先前在你露面时,他就会迅速揭穿泰山笔的猫腻,再当众质问你,为何装聋作哑,让你下不来台,他也能讨回公道。”

  萧白一怔,如果换做自己,真会这么做。

  “但杨峥没这么做,他虽然很愤怒,也很冷静。他清楚儒家势大,公然跟你对峙,不仅会让孟家幸灾乐祸,还会树立更大的敌人。”

  更大的敌人,自然是指他这位圣人。

  “这就是他理智的一面。他咽不下这口气,却也不会轻易发作,做出鲁莽之举。从头到尾,他都没拿泰山笔说事,就是在留有回旋的余地。”

  杨峥狂写五十六笔,的确热血上涌,满腔怒气,但是,他始终清楚自己的弱小。君子不立危墙之下,他不想招惹无谓的麻烦,让自己陷入更凶险的境地。

  他给自己和荀子师徒留了各退一步的空间。

  或许,他是想还温青一个面子。

  “他很聪明,想出这个办法,咬牙坚持着,宁可耗得精力虚脱,也要让你瞪大眼睛看清,他是个怎样的人。什么叫不卑不亢?他没说话,却也没低头。”

  这五十六笔,在外人看来,出尽风头,实则暗藏杨峥真正的风骨,并不像萧白理解的那么简单。

  “你师兄总说,君子外柔内刚、外圆内方,不能凭喜怒好恶,放纵自身行为。观此人举止,知荣辱,识进退,从容有度,颇有几分温青的风采。”

  说罢,他呵呵一笑,眼神温和而满足。

  他心里想的却是,对杨峥而言,动静皆宜,刚柔并济,恐怕已分不清何为圆何为方,何为青何为白。

  就人生境界而论,这明明是曾经的荀况啊……

请记住本站域名: 黄鹤楼文学
书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