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书页

第12章 态矢量

请记住本站域名: 黄鹤楼文学

  闪存芯片浮栅内注入的电荷,会随时间推移而缓慢流失。但在标准环境条件下,现代闪存芯片的数据保存期限,通常都能达到十年以上。

  “是如此。”桑梓点头,“从理论层面分析,你的传送精度越高,重构出的物品在微观结构上就越接近原型。正如你曾和小程讨论时比喻的那样,8K分辨率所提供的精细度,自然远超HD画质。但——”她略微停顿了一下,“你多余的字知道你这次传送所涉及的信息密度,究竟提升了多少倍吗?”

  不同精度层级,所包含的信息量必然不同。就如同HD分辨率下一帧图像大约包含92万像素点,而8K超高清分辨率则高达3318万像素点,两者相差约36倍。

  “小程当时展示给我的曲线图显示,空间波纹的密度大约是之前的17倍。”苏冥回忆道。

  “均值为16.83倍。”桑梓推了推鼻梁上的眼镜,精准报出数据,“但这只是仪器在一维方向上测量的数值。将其换算到三维空间上,信息总量的变化则是——”她心算片刻,得出结果,“16.83的三次方,约等于4700倍!”

  苏冥脸上露出困惑的神情,“仅仅是描述一张SD卡的结构,用得掉这么庞大的信息流吗?”

  毕竟这不是无限精度的图像。在物质世界的某个特定层级范围内,其包含的信息总量,是有限的。

  “如果仅仅是单纯描述原子和分子的静态排列结构,这个信息量确实存在严重的溢出。”桑梓眼中闪烁着洞察的光芒,“因此我们推断,在这次传送过程中,发生了‘态矢量’(QuantumStateVector)信息的传递!”

  边说着,桑梓将她的笔记本电脑屏幕转向苏冥。屏幕上清晰地显示着一个浮栅晶体单元的精细三维结构模型。

  “之前你的传送等级,只能复制物质的‘静态’空间结构。”桑梓详细阐述道,“但现在,你的能力将它们的‘动态’量子态信息也一并传送过去。这就导致了在物质重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出现了量子层面的扰动现象……”

  “你的意思是,”苏冥若有所思地喃喃道,“我之前复制的物质秩序是‘死气沉沉’的部分。而现在,我传送中包含了‘活蹦乱跳’量子态信息?”

  “可以这样类比。”桑梓赞同地点头,“在绝大多数情况下,这种差异不会造成任何可察觉的影响。但对于浮栅这种精密到纳米尺度的结构来说,微小的量子扰动就可能导致问题,比如重组过程中电子的意外逃逸。这是一个随机的小概率事件,但如果某个浮栅单元‘运气’特别差,损失了过多电子,就会导致它所代表的数据位发生错误。”

  “这个出错概率有多少?”苏冥追问。

  “基于我们的数学模型计算,单比特出错的概率低于亿分之一。这符合我们刚才遇到的——整个传送文件只有一个参数位出错的实际情况。”

  此时,一位工作人员走进会议室,将一张全新的SD卡轻轻放在桑梓旁边的桌面上,补充道:“苏先生,这次重传的文件,将参数的校验也包括在内了。当然,这会让你那边的操作麻烦一些。”

  “了解了。”

  苏冥拿起那张小小的数据卡,在指尖轻轻转动。

  “总而言之,”桑梓总结道,“对于常规的传送需求,维持‘晶体级’的重构精度已经绰绰有余。你现在完全可以根据实际需求,去主动调整精度级别——这将为你带来传送规模的提升!”

  “我明白了。”苏冥点了点头。

  掌握根据目标需求灵活选择合适“分辨率”的技巧,苏冥在物质传送领域,将获得前所未有的灵活性和扩展空间。

  “真是辛苦你们了。”苏冥长长地舒了一口气,一直紧绷的精神终于放松下来,“我还以为,是我的能力本身出现了什么麻烦的缺陷。”

  “不必客气。”桑梓展露出一个温和而真挚的微笑,“作为一名科研人员,我们其实非常期待问题的出现。因为只有接触到矛盾,才是探索这些未知领域的突破口,这也正是科学研究的真正魅力与乐趣所在!”

  她顺手将一缕散落的发丝优雅地别到耳后,“所以应该是我们说,承蒙您的款待!”

  苏冥静静地消化了一会儿桑梓刚刚讲述的内容,“那么,以我目前的能力层级,是否已经能够达到传输纠缠光子对的程度了?”

  规划中的跨位面通讯方案,其核心关键,正是需要向异界稳定传送纠缠光子对。

  桑梓轻轻摇了摇头,“根据我们目前掌握的数据,你的能力还需要进一步提升。”

  从质能关系的角度来看,单个光子的体量要比电子要小上百万倍。

  苏冥的能力目前能够触及电子,并不意味着他所掌握的微观精细度,可以描述光子的粒子特性。

  但继续往后提高,按照异界的判断标准,那就是抵达大魔导师的水准——但苏冥现在,连魔导师的相关课程还没开始补。

  “这恐怕有些麻烦。”苏冥轻叹一声,“超凡力量的领域,欲速则不达。而且有些——”他停顿了一下,寻找合适的词汇,“让人畏惧!”

  “你是指敬畏?”桑梓饶有兴致地挑眉,“还是说,这种力量很难驾驭?”

  “任何力量,都需要循序渐进地理解其本质,才能真正控制!”苏冥解释道,“你想象一下,如果我们将一群异界的魔法师带到地球上,培训他们五个月,然后就让他们去操控一座核电站——你觉得会是什么后果?”

  桑梓不得不认同这点,“那确实……不能贸然行事!”

  “所以,”苏冥话锋一转,开始反向询问桑梓,“你这边的研究,现在具体是什么进度了?”

  “大规模纠缠光子对的连续发送实验正在进行中。”桑梓迅速调出一份最新的实验进度报告展示在屏幕上,“我们当前的核心攻关方向,是将纠缠光子对通量和长时间运行的保真度,都提升到实用化水平。不过……”她微微停顿,“我们其实也在并行探索另一条技术路线。”

  “哦?什么路线?”苏冥立刻追问。

  “纠缠电子对。”桑梓道,“这条路径目前的整体进度要落后一些。”

  苏冥瞬间就理解了对方的考量,这其实是为了兼容他的能力提升速度。

  如果苏冥做不到传递纠缠光子对,那么可以由地球这边迁就他,转而制造和传递纠缠电子对,或许是更快捷的路径。

  毕竟在电子这个尺度上,即使苏冥目前还有差距,目标也已经可见了。

  “麻烦你们了,但请务必抓紧推进。”苏冥郑重道,“我现在有大量的异界信息和数据要回传,需要借助这边的资源进行分析。”

  苏冥规划中的回传工作,一个是对异界庞大的魔法术式体系进行系统性、全谱系的解析。他在异界不遗余力地收集魔法典籍和文献资料,正是为了这个目标。

  解析的工作量无疑是天文数字级别的,只有依靠地球上超级计算机集群的算力以及大规模专业工程师团队的协作,才有可能完成。

  因此,建立高效、稳定的跨位面通讯系统,将这些海量的魔法知识数据完整地发送回来,是前提。

  另一项关键任务,则是为了那神秘的“福音材料”。

  他可以在异界,展开基础测试和实验。但同样,对相关数据的深度分析,必须借助地球科技体系的力量。

  甚至,直接开发出基于福音材料的全新技术,并在异界直接使用,也是可以的!

  桑梓女士离开后不久,靳荣嘉和菟丝子推门走进了会议室。

  靳荣嘉看起来有些睡眼惺忪,头发略显凌乱地翘着几根,“抱歉,刚睡醒。”

  由于异界与地球的昼夜并不同步,每天还会产生大约两小时的偏差错位。苏冥这几日忙得脚不沾地,根本无暇顾及两边的时间差异问题。

  苏冥点点头,简单地与两人打了招呼。

  随后,他切入正题,开始简要叙述目前异界的战况和局势。

  随着对俘虏审讯工作的全面完成,关于圣山战役的诸多细节逐渐浮出水面。虽然从纸面数据和规模来看,光明神殿在这次战役上投入的资源堪称巨大,但不得不承认,他们在实际战场上的表现,令人大跌眼镜。

  “光明神殿比我们预想中的要好对付多了。”靳荣嘉一边在小本本上快速记录着要点,一边发表着看法,“他们的那些所谓高端战力,完全是徒有其表的花架子,中看不中用。”

  “这与他们核心成员在心性上的普遍堕落有很大关联。”苏冥进一步解释道,“我们这次正面击败的主要对手,几乎都是通过邪门外道的手段强行拔升实力的。相比那些历经苦修、根基扎实的战职者,他们的破绽和弱点要明显得多,更容易被击破。”

  请:m.llskw.org

请记住本站域名: 黄鹤楼文学
书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