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书页

254 力压三神僧,剑指黑龙台

请记住本站域名: 黄鹤楼文学

  “上天有好生之德。陆大将军何必如此狠辣?我等方外人士,向来远离两国争锋,就算明哲保身,却也无有大错。”

  法正和尚满脸苦色,双手合什求恳道。

  这位住持先前还老神在在的一派高僧气度,此时算是真正看明白了,今日这一关绝对不好过。

  对方杀心甚坚,携大军攻击,呈灭门之势。

  比起北周兵马,还要难缠。

  陆无病摇头:“方正住持此言差矣,你等怎么不跟北周兵马去讲一讲好生之德?

  看一看景州二十八城,生灵涂炭,家家稿素,四野横尸。

  我大离向来宽待江湖人士,值此国难当头,岂不闻覆巢之下,焉有完卵……

  你这山上宫殿房舍之豪奢,万余僧众吃穿嚼用之精细,山下良田连绵数十里,佃户数万。弟子下山为官为将,更是尽享俸……

  尔等享用如此福报,不但不思报答,却转眼就投靠北周,放任蛮人屠戮同胞。

  如此作为,安有颜面立于此世之间。

  既已为敌,那就放马过来,大家拼个生死,岂非应了一句,有因有果,报应临头。”

  “阿弥陀佛。”

  正当法正住持哑口无言之际,远处传来三声佛号。

  三把苍老的声音,从后山传来,绵绵汩汩,响彻云霄。

  众人眼前一花,身前就多了三个老和尚。

  左方一人面容枯瘦,双眼深陷,全身皮包骨头,身着灰衣长袍,似乎是从枯坟中爬了出来。

  枯朽之气遮掩不住,气息衰微之至。

  就算有人说他下一刻,会油尽灯枯倒伏在地,也根本不会有人怀疑。

  中间一位老僧,却是面容红润,方面大耳,身宽体阔。

  合什当胸,有如一座雄山立在那里,虽然感应不到丝毫真气和气血,却让人不敢小视半分。

  右面一位老僧,面容端的可喜,笑得双眼微弯,腆着大肚子。

  一幅和气生财,笑口常开的模样,看上去极为亲和。

  “参见三位师叔。”

  法正一看,神情立即大变。

  这三位师叔久在后山闭关,已有数十年未曾现身。

  听闻三十年前,三位师叔曾联手与北周龙王一战,结果不为世人知晓。

  只知那一战之后,北周黑龙王宇文渊退回北境,而三位师叔,却是闭关清修,欲图再进一步,进窥无上之妙。

  闭关之前,曾传出话来。

  声称不参透天地之要,不遇灭门之危,就不出关。

  这时竟然联袂出现,不用想也知道,肯定是察觉到山上来人,就算倾全山之力,也无法阻挡,是真真正正的灭门之危。因此,不得不出现。

  ‘也不知他们到底参透几分天地真意,有没有突破合一境?’

  法正和尚转眼望去,没感应到那股身融天地之间的奇异威势,心中不由大恸。

  心知三位师叔终归还是功亏一篑,就算有了进境,却也没有根本性的突破……

  上一次的选择,可能是毕生最大的错误。

  “贫僧明慧。”

  “贫僧明心。”

  “贫僧明世见过陆大将军。”

  三位老僧倒是没有直接喊打喊杀,反倒是开口训斥法正住持。

  “法正,即日起,你辞去住持之位,携阖寺僧众追随陆大将军,赶赴沙场,将功赎罪。从此生死有命,不建殊功不得回山。”

  魁梧老僧明心淡然说道。

  “是,遵师叔法旨。”

  法正连忙应下,面如死灰。

  “法明,自今日始,你接应住持之位,与般若藏经院一些不谙武学苦行僧人,照拂十岁以下的幼小孩童。从此参禅礼佛,不再过问江湖诸事。”

  后方一个清瘦文雅的木讷中年和尚,走上前来,眼神平静,恭敬一礼:“谨尊师叔法旨,师侄自今日起,只念佛参禅,教授弟子……”

  “且慢。”

  陆无病突然开口道。

  先前三位老僧出现,安排寺中人事,安排阖寺武僧加入大离军中,也算是间接承认了错误,但是,还不够。

  “昔日独臂神僧毕生行侠江湖,活人无数,后来踏入无上大宗师之境,破虚而去,敝人是十分敬仰的。

  三十年前,明慧、明心、明世三位神僧力战北周黑龙王,逼其退出大离境内,我也是佩服的。

  真说起来,当初大梵寺有功于天下,有功于百姓,却也得到了诸多好处,百姓供养大梵寺,倒也不算亏欠。

  但是,当日法正住持屈服于北周,任蛮人兵马马踏江南,影响太坏,却是不可不罚。

  除所有武僧加入军中,以功抵罪之外,这山下良田,寺内粮食,却是得拿出来……

  如今各州各府田地尽归朝廷所有,粮食也按丁口分配,除军功授田与所得赏赐之外,每人仅能分得十亩,按律上缴赋税。”

  “这……”

  三个老僧齐齐一怔。

  四周众僧全都面色大变。

  这是掘了大梵寺的根基啊。

  如果田亩上缴,每人仅分一点点,还要上缴赋税,他们这些出家人,岂不就成了农夫了?

  那还有什么时间,有什么资源去学经习武?

  一片嗡嗡声传来。

  若非先前杀了百十余人,地上鲜血一片,此时恐怕有人出声抗议了。

  陆无病并不理会,自顾自又道:“从今往后,天下僧众,需要考核佛门经义,精通者方能入籍出家。

  否则,不予认可。

  一旦有人私自出家被发现,后果很严重。至于天下僧人定额人数,日后再议。”

  这话一说,沸腾之势就再也压制不住,那些和尚全都眼珠子都红了。

  不但断根基,更是绝后路。

  他们是练武的,哪里会什么佛学经义?

  别说考核了,看都看不太懂,大多数和尚只会念一句阿弥陀佛,那些枯燥的佛经,听过就忘,甚至,有些人连字都不会写。

  这还罢了。

  以后还得限制出家者人数。

  只要动脑子想一想,就知道陆无病此言是什么意思。

  不可能一家寺院安排个成千上万的人做和尚,能够给三五十个名额,估计都算是尊重佛祖。

  如此一来,大梵寺还是大梵寺吗?

  “别说我不给面子,三位神僧,今日不如咱们试手一次。

  若是你三位联手,能挡住我十招不败。本将军也就不为己甚,只是带走诸位武僧,不扰大梵寺分毫。

  若是你三位联手,挡不住十招,不如,三位也加入军中,为灭周之战尽上一分心力。”

  说白了,陆无病看上这三个老和尚了。

  虽然他们没有出过手。

  但看这气势,竟是比藏经阁的归真境老和尚明法还要圆融,估计他们一身本事,也要强过明法不少。

  要不然,也不会在三十年前曾经挡住天下八王之一的北周黑龙王。

  更何况,三十年过去,就算是他们没有大的进境,修为也会增加不少。

  这样的对手,对于陆无病衡量自身实力有着极大帮助。

  最大的帮助,当然还是为了应对北周可能出现的高手。

  当然,如果不情不愿的,那把这几个老僧招揽麾下也是没有什么用的。

  想要得到他们倾力相助,非得从精神到实力层面上,双重折服。

  只要赢得这一仗,大梵寺再无反复,任凭揉捏。

  天下佛门,也基本上安定了下来。

  至于道门那边,除了三神峰之外,就只有真武派。

  三神峰是自己人,好说得很。

  真武派的话,等到自己携压服大梵寺之威,找上门去,想必其掌门虚元道长,也会变得很识时务。

  “此言当真?”

  同样是由明心老僧说话。

  就算是以他的定性,此时也忍不住面色微显松快。

  要说打赢这位看起来年轻得特别过份的大将军,他们并无什么把握。

  原因很简单。

  三人虽然闭关不问世事。

  但却不是真的与外界失了联系。

  饭还是要吃的,山上山下的重要消息,也要听一听。

  北周宇文神将带领十万蛮兵攻离,一路横扫,更是上山威迫大梵寺。

  并且,大梵寺还派出了两位法字辈高僧前去助阵。

  结果,十万大军尽墨,宇文垂当场战死,没在陆无病手下走过三招。

  消息传来,虽然太过离奇,但事实摆在这里,由不得他们不信。

  宇文垂虽然比黑龙王要弱,但却不弱他们三人任意一个多少。

  绝对是难得的顶级高手。

  这种人物,竟然都被生生打死。

  他们哪能有太多信心?

  当初宇文垂上山之后,法正住持的选择,做得太过仓促,三人虽然觉得有点不妥,却也不好出头。

  一方面是大离确实实力不如,北周势力强横至极,大梵寺真的打不过。

  另一方面,大离朝堂这些年来不得人心,底层百姓怨声载道,为他们打生打死的,很是不值得。

  不说太远的事情。

  三十年前天星宗把全派气运赌了上去,把北周魔门硬生生打得四分五裂,更是逼得北周兵锋不敢南侵。

  然后,天星宗就败落了。

  事实证明,对姬家皇室讲道义,讲忠心,那就是一件对自己很不公平的事情。

  真的把自己家底给打没了,信不信姬家转手就把自家势力给灭掉?

  当然,还有一个原因,就是法正和尚。

  这些年来,法正住持虽然没有什么大的举措,却是多方绸缪,润物无声的把大梵寺经营得好生兴旺。

  论天下顶级势力,一山一寺三神峰,七帮八派十二家。无论跟哪一家比起来,大梵寺都要排在最顶前面。

  山门弟子都始无前例的突破一万大关,寺内财源丰足,僧人享用不尽,中层高手一批批的成长了起来。

  再稳住数十年,大梵寺说不定会以一寺之力,镇压整个天下。

  到时候,宝刹威名广播,大开分寺……成就超越列位祖师,也不是妄想。

  这么一种情况下,法正和尚的威望自然很高。

  就连藏经阁明法和尚也是全力支持他的。

  后山潜修的三位老僧,自然也不太好指责法正哪里做得不妥。

  一旦强行出头,争执内乱,弄不好,大梵寺就会变得衰弱。

  种种顾忌之下,也就听之任之。

  只能说,一朝天子一朝臣。

  朝廷是如此,宗门也是如此。

  上一任住持明心和尚,也没有权力与法正争锋。

  除非撕破面皮。

  可那又何必?

  当然,那只是以前。

  如今法正和尚把事情弄成一团糟,眼见得大梵寺都将要毁灭,有些事情就再也顾及不得那么多。

  也容不得他们再去和稀泥巴。

  话又说回来。

  虽然很不满意法正和尚判断失误,惹来灭门大祸,但是三位老和尚,却也不想真的看着大梵寺成为鱼肉,被人横切竖割,断了根基后路。

  这时候,陆无病竟然提出挑战。

  却是正中三人心思。

  只要赢了这一场,就是机会。

  想到这里,不但明心和尚眼中放光,明慧、明世一瘦一胖两僧,更是大喜。

  “陆大将军海量汪涵,贫僧感激不尽,赢了之后,贫僧几人定然收拢弟子,为将军摇旗呐喊。”

  “能赢再说吧。”

  陆无病摇头失笑。

  想什么呢?

  还没打,就想着胜利,想着躲清闲,享富贵,这算盘还是别打了。

  若非三个归真境巅峰的高手着实难得,今日哪会这么轻飘飘的放过这些大和尚?

  以为投靠北周的罪名,够不上满门抄斩还是怎么的?

  “请。”

  “请。”

  双方站定,众人退开。

  明心和尚知道此战重要,倒是没有丝毫大意。

  请字一出口。

  左手撑天擒龙式,右爪探地虎爪式,呈降龙伏虎状,双肘微微内合,深吸一口气。

  这口气,吞得四方狂风卷动,似乎把百丈方圆所有空气,都一吸而尽。

  身形瞬息之间,就已经疯狂涨大,约有丈六,如同巨人一般,脑后身周更是出现一道荧荧弧光,有如佛祖在世。

  他像是在自顾自演练招式,看上去没有丝毫攻击之意。

  双爪交错之时,却不知为何,已经打到了陆无病的胸腹之处。

  行动起来,足下无声,庞大身躯就像是烛火之下的鬼影一般,飘忽如风,却并没有丝毫诡异之感。

  反而堂皇正大,浩气满山。

  力量凝聚到了极处,没有丝毫外泄。

  如果说,明心老和尚正面攻坚,强横浩大。

  那么,左侧的明慧老和尚,却是极尽精妙。

  一掌拍出,五指连弹。

  似乎在一掌之中,演尽天下掌法指法。

  森森掌指幻象布满虚空,各自演化一路精奇招数。

  等到众人看得目眩神迷,再想细瞧的时候……这万千掌指,又化为一掌,比明心和尚更快一步印到了陆无病的背心处。

  一者以力胜,一者以巧争。

  两人联手,更是气象宏大,封死四面八方。

  似乎逼得陆无病只能见招拆招,仓惶应对,完全没有第二个法子。

  当然也不需要第二个法门。

  陆无病站在原地,头都不回,身形微侧,左手后探骈指成剑,同样演化千百剑招,化为一剑。

  右手握拳,一拳击出,虚空震荡。

  拳锋漆黑一片,吞纳一切,崩碎一切。

  轰……

  一大一小两声撞击震荡耳膜,震得四周人影摇晃。

  气劲一出即收。

  正面进攻的明心老和尚一张红脸,立即刷的一声变得纸一般白,张嘴就喷出一口鲜血来,身形如同触电般后退。

  连退七步,在广场之上踩出七个巨大深坑。

  每退一步,气息就衰落一分,到了站定之时,已是双眼微微无神,全身汗出如浆。

  而陆无病身后的明慧老和尚,掌心与剑指不知为何,无巧不巧的撞在一起。

  他一张白脸,轰的一声就变得血红,掌心滴血,五指扭曲。

  身体半躬离地而起,倒飞出去。

  眼尖之人,就能看清,他左肩处已经出现一个深深剑孔,前后穿透,丝丝电光环绕。

  只是看上一眼,就让人全身发麻。

  而那位圆胖脸的大肚明世和尚,不是没出手,而是早就出手。

  一朵白莲气劲,悄然出现在陆无病的脚下,眼中更是幽光轮转。

  突然啪的一声,他的双眼眼角渗出鲜血来,闷哼一声……身周毛孔炸开,溅出一蓬血雾。

  三位老僧同时后退,齐齐吃了个大亏。

  眼中全是骇然。

  明慧和尚弄巧,陆无病就以巧破之。

  以天下万剑融入一剑,任凭明慧老和尚如何变招,都得受了这一剑。受创后退。

  而明心老和尚呢,他吃亏最大。

  正面以力破力,以强破强,被陆无病以拳式演化锤式,一式破天锤轰出,打得他周身筋骨酸软,齿牙松动五内移位,直欲躺倒呕血。

  一身本事,十成里面去了七成。

  而明世老和尚就有些憋屈。

  他败得稀里糊涂。

  在两位师兄出手之前,他就已经使出拿手的白莲净世观,以精神力提前发起攻击,想要把对手拖入幻境之中。

  却不成想,眼前闪过一道凶戾至极的剑影,直直劈入脑海。

  那朵精神白莲如积雪遇到骄阳,瞬息融化……

  剑光直入识海,似乎已经把自己劈成了两半。

  明世老和尚一连后退,一边摸了摸自己的脑袋,刚刚有那么一刻,他以为自己已经死了。

  不是脑袋被劈开,就是头颅被割取。

  眼前一黑,差点没晕倒过去。

  “这是什么招数?”

  明世这时候才想起来,天星宗有着一门伏龙剑,其中亦有心剑之术,专斩脑袋,号称群龙无首。

  双方精神意志对决,明显的自己落在了下风。

  此时头疼欲裂,哪里还敢再打?

  耳中就听得陆无病轻笑出声:“三位果然不凡,我接了每人一招,那就也接一接我这一招。”

  “停……”

  明心连忙摆手:“陆大将军,不用再打,你赢了。

  从今往后,我师兄弟三人任凭驱策,不管是冲阵杀敌,还是直捣黑龙台,都依你。”

  “善。”

  陆无病神情微愣,只出一招就不打了。

  老和尚够狡猾。

  不过,只要目标达成,什么都好说。

  大梵寺从此并入军中,南方江湖定矣……

请记住本站域名: 黄鹤楼文学
书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