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书页

第388章 贾诩也冒险

请记住本站域名: 黄鹤楼文学

  贾诩其实多少有些不解,不明白为什么刘备会对浮屠教如此严厉。

  但既然刘备作了决定,贾诩也不会再劝。

  刘备直接派出了田豫支援张飞,随后开始从官屯集结军队,并调度了大量官屯的牛车和马车,以便快速机动带大军去往下邳。

  这几天也正好有很多来自各地的消息传来,因为去年的招标令正在陆续结算,各路监察的消息也正在陆续传回临淄。

  去年的招标令是以一年为期,让各地黑社会担任纠察使,挂职于郡,监察其它郡的户口田亩增长。

  挂职下邳的监察使是丹阳人祖郎,可祖郎没有传回任何情况。

  但其它郡有人顺带监察下邳,陈简和雷绪等人都传了个比较模糊的消息,说是下邳、广陵两郡田地在秋收后有荒废之象,但也仅止于此了。

  也就是说,户口田亩没有少,今年秋收也正常,是秋收之后才有荒废之象的。

  同时,祖郎多半不可靠。

  两天后,就在刘备的部曲刚刚集结完毕时,另一份重要军报传到了贾诩手里。

  这军报是从陇西传来的,是原本潜伏在董卓那边的冥卒千里迢迢带回来的情报。

  回来的冥卒本在李傕军中,了解的情况颇多。

  袁术离开南阳后,孙坚孤军不敌董卓,退到南阳大肆劫掠了一番,随即撤往了江夏。

  董卓让张济占领了南阳,但随后便立刻收兵,赶往了陇西。

  因为董卓也遇到了很多麻烦——不光是刘备这边,其它势力同样在出状况,而且出的状况比刘备这边还多一些。

  年初,马腾向董卓求亲,打算让嫡子马铁迎娶董白。

  不是马超,马超是庶子,家庭地位比较低,而且马超前年就已经成婚了,娶的陇上豪族杨家的女儿。

  董白可是董卓的心头肉,以董卓现在的地位,也确实看不上马腾家族,因此董卓完全没搭理,毕竟当时正在和袁术打仗呢。

  结果马腾久等无回应,觉得受了侮辱,对董卓也就有了点意见。

  再加上韩遂和李傕本来就有仇,而且董卓居然勒令他们交税……

  于是马腾和远房亲戚侍中马宇联系,让马宇在雒阳联络议郎种邵、左中郎将刘范、中郎将杜禀等人,打算趁着董卓和袁术在南阳打仗,里应外合背刺董卓,顺便把董白掳走。

  不过这事儿很快被李儒发现,马腾刚刚出兵扶风,马宇等人的密谋就败露了。

  逃出雒阳后,马宇等人试图与马腾一起攻进郿县,劫持董卓的家人。

  李傕派遣樊稠、侄子李利等迎击,郿县没能攻破,马腾和韩遂再度败走凉州,马宇等人全数被杀。

  而马腾和韩遂退回金城之后,李傕本来还想追击——他想灭了韩遂。

  但韩遂让人挖山落石,直接毁了南安陇道,北上金城郡的路完全被山崩阻断了。

  于是李傕绕道陇西,却又在陇西遇到个特殊情况……

  “陇西枹罕人宋建,自称河首平汉王,在枹罕建国,自改元称制设立百官。”

  冥卒的汇报极其详尽,这也是他们的职责,凡是特异情况都要汇报。

  “其所设百官皆是沙门,大小事皆以沙门而决,以‘浮屠护法’为名收纳部众,大建庙宇为官署,以‘灭诛邪见’为由大肆杀戮取财。”

  “宋建本人还称作活佛,在羌氐土民中传了活佛转世之说,让羌氐成婚时将女子送入其王府,说是受活佛点化便可孕育其转世之身……还自称永世不灭,化身千万……”

  宋建是之前在凉州随边章起兵的军阀之一,是陇西豪族。

  董卓平定陇西时,宋建原本已经表示投效董卓。

  之后董卓不在陇西了,把家族迁到了郿县,势力范围也就迁到了三辅三河。

  几年没盯着陇西,结果宋建在陇西搞了个佛国。

  凉州离西域更近,接受到的番邦文化也更多,浮屠教对凉州而言并不陌生。

  只不过宋建这套确实有点过于先进了……

  这与笮融搞出来的浮屠教并不一样,因为针对的用户群体不同。

  自称‘平汉王’,说自己是活佛,这就是专门针对羌氐和西夷土民的。

  平汉当然不是指平定大汉,而是与大汉平级的意思……

  所谓的活佛转世,点化女子,显然是在搞初夜权。

  化身千万的说法,当然是为了防刺杀。

  这种路数现代人很熟悉,但对于汉代而言确实比较新鲜。

  刘备追问道:“董仲颖没有进攻枹罕吗?陇西是其故乡,他应该不至于任由故乡之民受虐吧?”

  “董将军亲率大军去了陇西,但陇道被堵住,又有韩遂马腾等人相助宋建,一直无法入陇。”

  冥卒低头施礼结束了汇报。

  贾诩与刘备面面相觑。

  “难怪主君要灭佛……”

  贾诩叹了口气。

  “太平道因黄巾之事被视为邪教,很多人信仰坍塌,自然会有新的教派填补上去。大月氏到处传播浮屠教,本就没安好心……”

  刘备点头道:“这浮屠教本就是变化多端的鬼物,所谓的灭诛邪见,就是将所有不信佛的都视为邪见,教徒可杀可抢……杀戮抢夺都是‘护法’。所谓活佛,更是予取予求,残民愚民,遗祸无穷,此等邪教不容存世。”

  刘备对宗教的态度极为严厉,就是因为这玩意变化多端,而且一旦生根就会遗毒千年。

  浮屠教与黄老道是有本质差别的。

  黄老一系的汉家道门,都承继了清静无为道法自然的思想,提倡修行自身,让人们从自身出发,得到属于自己的“道”。

  这是自古传下来的修身思维,本身不是追求长生不老,而是追求意志永存——长生的本意,是让功业和思想一直存在。

  如同那些伟大先祖一样,建不世之功,惠及子孙万代,使思想和精神永存于世,这叫做“长生”。

  找到惠及更多人的方法,这就是道。

  修行,是为了让自己有“布道”的能力,把自己的道施行出去。

  如果自身不具备布道能力,那就自己修行,不去干扰别人,不给社会添麻烦,这就是无为。

  人们最熟悉的‘上善若水,水利万物而不争’,表现的也是互利思维——不仅仅是说水滋养万物,也是说万物都需要水,水不用争。

  道德经除了讲道德,其实也是在讲修行,提倡让人多修行自身,从自身出发,让自己成为不可缺少的角色——然后自然就有了自己的道。

  因此,吸收了道家思维的儒家文化,也是立功立言立德的思维。

  太平道、五斗米道等分支,都为了各自的目的而改变了道家本意,但仍然保留了修身、寻道、布道的基本逻辑。

  大多数道家分支都提倡互惠,讲究自我修行,不管别人怎么样,起码先把自己管好。

  当然,也有被人利用的时候,用洗脑的方式谋取私利的也有,但至少教义内核不是为了洗脑,基本都是让人自主思考。

  但浮屠教不一样。

  浮屠教的诞生,是为了洗脑和筛选。

  筛选信徒,并让信徒进一步放弃自主思考能力。

  虽然也跟着汉文化提出了为了寻求来世果报,今生如何并不重要,那当然就无需修行了。

  浮屠教信徒是不追求“布道”的,他们只追求“得道”,也就是得道成佛。

  佛原本就是指有道之人。

  但问题在于,浮屠教篡改了“得道”的方式,将其从自主思考变成了捐献和祈求。

  不用修行,不用思考,只要舍去一切求佛,并美其名曰“悟道”。

  悟出一切皆梦幻泡影,于是把身家财产都捐给庙里。

  悟出自己罪孽深重,于是放下屠刀,把自己献给浮屠。

  只要愿意皈依,只要愿意捐献,每个人都能“得道”。

  如果悟不到,那是慧根不够。

  悟到了当然就会皈依,皈依就放弃俗世的一切,包括财富、家庭、社会关系……也就是即便把一切都献给庙里,也不会有人来找庙里的麻烦。

  大多数人的财富是达不到“慧根”标准的,于是就要“弘扬佛法”,也就是拉人头。

  拉来的人多了,传法之人也能成佛。

  所以典籍中,王侯军阀出身的人成佛都靠点化顿悟,底层平民奴隶出身的人成佛都靠弘扬佛法。

  这种洗脑教派存在的意义,以及它们被缔造出来的初衷,都是很明确的——为了统治与扩张。

  大月氏在西域建立的国家,包括贵霜帝国在内,都是政教合一的宗教国家。

  在统治水平相对比较低的情况下,如果要对一个多种族的庞大社会进行高效管理,最直接的方式就是统一思想、消除杂音、制造心理舒适区。

  只让人们看到“应该”看的信息,用信仰来甄别“不稳定因素”,用群体的声音淹没那些“不和谐”的声音,并对信徒提供“帮助”——“帮助”信徒达到心灵上“满足”和“安宁”。

  在仁善与慈悲的名义下,这种给人带来心灵寄托的信仰会得到人们发自内心的崇敬。

  佛国往往很少出现起义,不是因为他们有信仰,而是因为信徒压根就不知道可以起义……

  他们一代代的被洗脑,根本就没有自我意志,没有独立思考能力……只会求佛,当然不会起义。

  所有的信仰,都是为缔造和利用它的人服务的,不是为信徒服务的。

  如今浮屠教在徐州的传播还在大量借助黄老思想,还会用伪善包装一下。

  但陇右宋建的佛国,就更清晰的表明了这是什么玩意。

  “既然要灭佛,不如让陛下传诏四方,视其为邪教,令各地清剿……”

  贾诩犹豫了一下:“若能借此遣一军抢占陇西,或许能更快平定天下。”

  “抢占飞地?”

  刘备倒是没想到贾诩居然也开始提冒险建议了:“文和以为何人可往?”

  “诩可往……”

  贾诩指了指他自己:“诩故乡在武威,母族在陇西……不可让番邦邪教腥了故土。诩可领军相助董仲颖诛灭宋建,或许也可借此在凉州施行青州之策。”

  要想抢一块飞地出来,那就得借势周旋于各方势力,只有贾诩这个凉州人能干这事。

  “……此事危险重重,文和当真要去?”

  刘备都不敢相信这是向来明哲保身的贾诩说出来的话。

  “总要为故土做点什么……若故乡遍地腥膻,尽皆蛮夷之法,诩要如何祭拜祖宗呢……”

  贾诩笑了笑:“董仲颖不会为难诩,李傕张济、韩遂马腾等也都和诩有些交情,又有冥卒可用,诩去西州并无危险。”

  “这可真不像我认识的贾文和……”

  刘备总觉得有点不真实:“文和打算带谁去?”

  “张白骑与冥卒足矣。”

  贾诩转头看了看大殿方向:“嗯……杨修、伏德等天子伴读也可带上。”

  看这样子,如果不是路上需要护卫,贾诩甚至都不需要带人。

  刘备躬身施礼:“文和辛苦了。”

  贾诩要把认识刘协的外人都带走……

  刘备放心了,贾诩还是那个贾诩,只是对于贾诩而言,安全和危险的定义方式与一般人不一样。

  腊月十五。

  刘备在朝上奏请‘天子’,为贾诩加了宣威都乡侯,安西将军,持节赴西州。

  贾诩将代天子巡关西诸事,顺便去关西结算去年的招标令事项。

  同时以天子名义下了“灭佛令”,也就是让诸葛亮走个流程,诏令天下铲除番邦邪教。

  让简雍继续组织移民事务,刘备自领大军赶往了徐州。

  冬季出兵本来就违背常理,而且今年的气候酷寒无比,寒冬时节大规模出动,面对的麻烦比春秋两季多得多。

  但刘备趁着农闲,带出了大量的牛车和马车,装载了许多干草,相当于用了游牧方式出兵。

  反正都要移民屯田,牛马本来就得弄一部分去徐州。

  这次出动了一万五千人,没带辎重,牛车马车又特别多,行动速度相当快。

  郯城是有辎重的,兵粮也有,只是不多。

  但下邳和下相肯定是有大量粮食的。

  得到刘备“灭佛”的回应后,张飞便领军清查各县,拆毁寺庙,以免内部生乱。

  东海各县倒是没什么大波澜,有两个浮屠寺,但还没什么人。

  自北向南清理了几日,来到了下邳郡下邳县附近。

  下邳的寺庙规模比下相还要大,城门关着,丹阳兵也没有出现在城外,城里打着曹豹的旗帜。

  但城外一路有不计其数的佛堂。

  无数莲幡如同旗帜一般飘着。

  各个佛堂外都有许多人静坐,塞满了道路,人群绵延十余里。

  静坐的百姓至少有上万人。

  这种大规模的静坐,显然是有组织的,而且佛堂里的僧人正不断往外抬酒饭。

  不是粥,而是酒菜饭食,颇为丰盛。

  静坐的人面前都会摆上一钵。

  而且,每个人都会发放一条黄巾……

  张飞来到城外,见到这种情形莫名的有点心慌,立刻下令部曲驱散人群。

  但这里的信徒既不反抗,也不离去,仍然静坐吃饭,时不时的咒骂几句。

  骂的吴语,张飞的部下大多是北方人,听不懂,但肯定没什么好话。

  “烧毁佛堂……诛杀妖僧!”

  见无法驱散信徒,张飞索性直接下令杀僧人。

  武锋营对军令是不打折扣的,立刻开始行动。

  但就在武锋营要对各佛堂的僧人动手时,静坐的人群全都起身,围上前护着佛堂。

  “让开……此等妖僧皆是逆贼,与逆贼并列者便是同罪!”

  士兵们试图驱散百姓,但这些人不为所动。

  这些人都是手无寸铁的平民,其中有很多都是岁数不小的老人,大汉讲究尊老,士兵们确实不想对老人动粗。

  张飞捏了捏枪柄,驱马上前:“尔等为何护此邪教?”

  “浮屠有好生之德,活民无数,何谓邪教?”

  一个老头顶在张飞面前。

  “搜刮了你们的钱粮,连种粮都收走了,再施舍给你们一碗饭,这便是好生之德了?!”

  张飞怒道:“滚……若还留在此处,皆杀之!”

  那老头不为所动:“听闻玄德公从不滥杀无辜,张将军难道要对无辜之民下手?”

  张飞瞪着那老头,但终究没有下手,想要驱马走到城下让曹豹开城,却又被大量平民挡住了路。

  就在此时,北边有打着‘汉卫将军’字大旗的部队出现。

  刘备来了。

  刘备率大军到此,见此情形,倒是有点欣慰——张飞在这种情况下居然忍住了没动手,实在难得。

  当然,这种情况下居然都没动手,那就会助长敌人气焰。

  城外那些信徒见官兵不敢动他们,就会越发坚定的维护浮屠教,说不定还会视为是浮屠伟力使得官兵不敢动粗。

  曹豹在城里,城外却搞出了这阵势,很显然曹豹和笮融有一腿。

  其实无论张飞是否动手,都是上当。

  杀平民会导致下邳坚决抵抗。

  不杀却又拿对方没办法。

  既然是个坑,那当然不能自己跳。

  “打出仪仗,等曹豹自己出来……祖郎应该也在这里,等他们来,再让他们平浮屠之乱……”

  刘备直接让张飞去城南两里地的泗水边上扎营,下邳都是平地,营地旗帜一眼可见。

请记住本站域名: 黄鹤楼文学
书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