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檐踞角,慵懒不怠,想必烛是要化蛟种了。”
“鱼龙化蛟需走水,常兴万里泽国,然黄龙、赤龙等等却是蛰龙种,须以灵材铸巢,蛰伏而蜕……”
管道人与黎卿二人对坐,只是一观那盘踞在前的“烛”,立时便知晓其现在正处于蛰伏化蛟的阶段。
这头从墓中龙虬蜕变而来的赤龙,以豢龙璧铸就了不凡根基,终于要在这个时期化作真正的蛟龙种了。
龙种类别繁多,虬龙无足能腾空,螭龙无角踏水云,蜃龙善妄,蝶龙稀少……但最接近完美形态的唯有蛟龙!
真龙完美,但于先天血脉根脚本就有极大地要求,数百载难出一头纯血真龙,似是那五溪龙君,也仅仅是一头不甚完美的“真龙”,相传延绵东海之中便有一头绕海真龙,翻一翻身即能让大浪倾覆万丈之高。
蛟龙虐勇,虽谈不得一个“真”字,但已经尽具龙相,饱含龙威,浸染龙气,蛟中悍者,足并肩真龙!
“明白了……”
转头望了那院中无精打采的盘檐赤虬一眼,黎卿心中有数,将那八角蟠龙柱一转,且将“烛”收入驭兽阁中,立时就知晓接下来该如何为它准备了。
该于飞瀑道府取来火属灵材,为其铸一座火龙巢,以炎道灵韵供其蛰而蜕变。
“管兄嘱咐,黎某铭记在心,改日有闲定当再聚!”
拱手对向两位豪侠道人,他却是要暂且拜别了。
天池引雷法脉开山,黎卿代临渊山天南观赶赴一场,又置办了不少贺礼相送,暂聚几日,足聊慰昔日情谊。
而这几日,纵使东海仙城坊市、太玄门、弱水羊氏等等府派先后有人投帖拜山,欲与这幽篁道人见上一面,却是皆为裴九派人将他等引入了别府小憩,不教诸般功利侵染了几人的生死之交。
作为名头最盛的东海豪侠之一,裴九为人向来诚挚,也未曾想过就要借助黎卿达成什么政治诉求。
黎卿自是乐得如此,可接下来回归山门前,他还得先去岭南道一趟,曾念叨了许久要去岭南补充白骨道的“魂瓶”,因杂事缠绕终究未能去成;
如今手上的纸灵秘录也并非完本,即便黎卿以纸灵入猖道,走出了属于自己的路,还是应当去求取全本一观。
还有那寒衣鬼君的素衣欠债,黎卿也得以岭南鬼道资材祭品偿还。
这重重堆积之下,黎卿不得不尽快去往岭南一趟……
如今裴九昇入紫府上基,引雷法脉人气颇盛,那些游侠儿、巫觋老道也同样在这天池山中有了立足之所,昔年渡海为生的楼船诸士,在如今也有了个不错的结局。
黎卿自是为他等欣喜,可他终究在此已驻足多日,且与裴九、管云仲共饮数杯后,转身拜别二人,驱策天舟便要远跨云海而去。
修道途一路,随着道行越高,尘世烦扰、修行难题也一样接踵而来。
朝游北海暮苍梧,餐风饮露观星月,这固然是逍遥仙道,可现实中往往会有各不相同的庶务缠身。
黎卿已算是仙门中最少近功利的那一批,也同样会有无法耽搁的繁碌!
且以天舟御风,转到南府,入得岭南一道。
岭南道古称百越,下辖金平、清平、岭南三府,有仙门三座,旁门七家,宗族法脉数百,乃是自有数万载传承的古老地带。
即便是一道道纪元的迭代以来,岭南本土的传承也依旧留有保存,便如远古的巫术,上古的言灵咒法,六天时代的鬼神宗族,以及贯穿数个时代的玄学仙道……
道统繁杂而多,法术缤纷缭乱,这是岭南道的一大特色,此处乃是鬼神宗庙保存最为完善之处,连几座仙门在此都要敬诸族三分。
清平、岭南二府临近南海之处,千岛百城,有诸多已寻不得源头的民间法脉传续其中,金陵都曾敕封千岛诸法脉,尊以为“南海百家”,衔令监察南海,遏制鲛族。
真论起来,岭南道其实比之东海还要繁盛上许多,只是这近南海的修行圈子又是别开一面,少与南国州县交流,故而在州府之间名声不显。
“岭南一道,北有宗族历祈祖先鬼神,奉为宗庙之制,南有法脉百家,纷繁缭乱,白骨道与六灵山在这几府之地的掌控力,远不如其他府道的仙门。”
“尤其是如今白骨夫人出走白骨道,岭南之地可谓是暗流汹涌……”
柳老道徒手持一枚竹简,却是立于天舟之上向黎卿汇报着岭南近况。
他等并不去岭南极南,倒与那南海无甚交集,只是去一趟岭南本府,求取些魂道资材。
可岭南府中,各方势力也算是颇为复杂,白骨道与御鬼钟氏分别为岭南仙门与旁门的代表,五鬼将军乃是地方鬼神的领头人。
而各方宗族之中,又有诸多日游宗族,遍布州府之间,号为阴隍鬼判二十一姓。
在岭南这般密集的修行势力影响之下,通晓法术的民间道人比之其他府道多上太多,素质也是良莠不齐,岭南鬼道人的“美名”在整个南国也算是排的上号的。
“岭南暗地里情势如何汹涌倒是与我等无关,不过是补充些灵材,碍不着他们的事儿。”
“何况,归根结底也就是些日游宗族,不至于掀起什么风浪来!”
那彩蝶儿随着黎卿目光下眺,望向那连绵南岭,重重迭迭的城郭坐落于起伏之间,再由一条条驰道贯通州县,将南岭数万里地界连作了一道天网。
岭南多丘陵,州县之间常有重重关隘,毒虫虎豹层出不穷,连金陵都令都未必能传达乡里。
而一方乡土,则必有一脉宗族,结祠而居,以德行推举,规矩约束,也自成宗族法度。
岭南不信神明,每逢三节四时却是唯祀祖先阴灵,谓之曰:神明不佑,自有吾祖庇佑,风雨不调,社令鬼神来调……
是以岭南子民自有祖先倚仗,民风颇为悍勇,此地生宗鬼,亦多出豪侠!
对于这位道主的过往履历,彩蝶儿也并非不知,真要说这岭南之地的宗脉要有什么为难,怕是半个岭南都要被掀翻。
唯独有些不可预测的便是那座白骨山,五方仙门之一的白骨道与自家这位黎道主,恩怨可是着实不浅。
一缕担忧之色被这女冠埋下,转过头来,却见黎卿负手于天舟舰首,目光已经投射到了两千里外的某座修行坊市中去了。
“无妨!”
“南国府道虽多,但还从未有不听号令的,岭南承于百越,古风不减,也并非是什么穷山恶水地。”
随着黎卿一指点向云下岭中,这尊无上天舟当即便横跨岭上云海,登风跃波,往那南岭坊市落去。
天舟横世,若鲲鹏垂天,遮云蔽日,自南岭上空一路拖拽着巨大的倒影横过,诸州县中,以各方宗祠为首,不住地有日游阴隍抬起头来,望向那透过云层垂下天舟影幕。
这岭南之地,民间法脉驳杂,修行坊市遍布,连普通人手中也时常能弄到符箓术器之流,飞舟倒也算是常见,可这般若云天巨兽般的庞然大物,真还是头一遭见到。
便在各方宗族背后的日游阴隍鬼判隐于虚空,相互垂念交流之时,那座大天舟已落在了某处高岭的坊市之前。
石龙崖!
这是岭南府东路的一座大坊市,百余年前由岭南大族与数尊左道法脉合力所筑,这坊市最初不过是一座石窟,以供游方散修与宗族嫡系交换灵材,但在南国镇世繁兴之后,百年间,这石龙崖便从一座普通的石窟摊位变化作了占地六十余里的巨大坊市。
坊市依绝崖而建,斑驳的石壁间有千载老藤缠绕,灰斑古岩与灵藤相伴,将那重重楼阁傍崖而建,黄瓦青砖之间,结界拱卫,几作一方道场城池。
而那主崖之侧,更是立有一座庞大的机关禁制,此物由墨家秘术与元磁结界共铸,可在数息之间将崖底万钧之重的灵材货物送到六百丈高的主崖坊市之上,亦是可供坊市诸道出行挪移,诸般异像,各蕴法理,实有“仙城”之雏形。
这一元尊道大天舟落于坊市后的巨大平台上,大大的古舟孤零零的落在诸多小筏之间,着实显得有些硕大了。
舟上纸兵人马摇旗掣幡,道道诡异的身形影影幢幢,却又难以看清其尊荣。
只待那天舟结界收敛,风沙平息之际,那坊市前听候差遣的道童小厮立刻迎了上来,稽首唤道:
“仙长,仙长留步。”
“小道是坊市中的引路童子,专为游历石龙崖的仙师领路,还请随我来。”
巨大的天舟盘踞,却也只是教那几名小道人满足好奇地多看了一眼,而后立时便向黎卿与随身的彩蝶儿指引出了坊市内外的变化。
这坊市之间,极为干净,层层建筑排列,再加之四处持灯引路的道童儿,可见石龙崖背后诸族付出的心血亦是同样不小。
“可,吾要去往坊市进补些灵材,就请童儿带路罢……”
请:m.llskw.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