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书页

第六百三十三章 打仗就打歼灭战

请记住本站域名: 黄鹤楼文学

  “谁人打的炮?”

  “哪里来的炮!?”

  战马嘶鸣,扬蹄乱窜。

  猝不及防之下,被摔落下马的乌兰泰,顺势趴在了地上,昂着头艰难怒吼。

  这个时代的火炮,都是面对面的直瞄对轰。

  像是迫击炮这等,隐藏在关墙后面,打抛物线的火炮。

  别说是见了,想都未曾想过。

  炮弹不再是正面飞过来,而是从天而降,还会爆炸喷射钢珠。

  乌兰泰的呼喊,被淹没在了一轮又一轮的炮击声中。

  号称精锐,一路上屠了多座村镇用来磨砺血气的八旗兵,惊慌失措的到处逃窜,乱象犹如世界末日。

  想想也是。

  这些广州满城的八旗兵们,面对洋人火枪火炮的时候,就被打到乱跑。

  当时说,洋人火器犀利,非人力可及也。

  之后三元里,又被冯云山狠狠教训了一顿。

  当时说,反贼埋伏偷袭,且多用从洋人那里采购的先进枪炮,非人力可及也。

  如今再度遭到了先进火器的打击,人马都笼罩在了火光硝烟,弹片与冲击波之中。

  与之前一样,没有丝毫意外的迅速崩溃。

  有马的骑着马到处乱窜乱跑,没马的用双腿乱跑。

  至于受伤趴地上跑不掉的,只能是挥舞双手尖叫,呼喊亲友熟人‘拉兄弟一把’

  总之就是一个字,乱。

  城内的迫击炮射速极快,久经训练的装填手,甚至能打出三秒一发的个人最快纪录。

  三十二门迫击炮的密集发射,在短时间内平均每门炮打出了三十发炮弹。

  用上千发的迫击炮弹,轰击聚集在一起,准备作战的约两千旗兵,绝对是杀鸡用牛刀了。

  这东西的爆炸冲击波与弹片横扫,带来的杀伤力很强。

  八旗身上多种颜色的甲胄,非但没能帮助他们阻挡弹片与冲击波,反倒是加重了逃亡时候的负担。

  没办法,出现在了林道眼中的八旗兵,那妥妥就是最强火力吸引器。

  没给他们平均上一人一发,不是林道出不起炮弹钱,实在是急速射击过多,炮管受不了。

  炮弹很贵,但是没关系。

  林道站在城头,看着那些聚集起来,四色八旗的兵马,仿佛看到了亿万冤魂,在他们的头顶盘旋哀嚎。

  用力的炸!

  待到这轮炮击结束,迫击炮手们在林道的命令下,迅速按照射击表上的记载,转动方位调控器,重新调整射击诸元。

  转动几丝,就已经更改了方位角与远近距离。

  这次轰击的目标,是同样聚集成团的绿营兵。

  只不过射速明显降低下来,减少对炮膛的压迫。

  奋力推开趴在自己身上,已经被炸死了的戈什哈。

  乌兰泰用刀杵地艰难起身。

  他对面前数百步外,正不断调整队列,应着鼓声与号声缓缓靠近的太平军视而不见。

  目光全都落在了四周,七零八落的众多人与马的尸骸上。

  满城是一座城市,二百年来生活在一起,几乎家家户户都是亲戚,或者是仇人。

  一张张扭曲的脸,他大多都认识。

可此时  ‘啊哈哈哈哈’

  情绪崩溃的乌兰泰,疯癫仰头大笑犹如疯子。

  他的戈什哈已经全灭,两千八旗兵更是死伤惨重。

  运气爆棚还活着的,要么已经跑了,要么就跟乌兰泰一样,被这从天而降的轰炸给炸成了傻子疯子。

  面对着正在靠近的太平军,却是恍若未觉。

  “停步!”

  “整队!”

  太平军的军官们,高声呼喊。

  原本有些散乱的阵线,在众多低级军官们的呵斥呼喊下,逐渐整齐成排如线。

  这就是线列战术。

  这种战术有个非常出名的称号,叫做‘排队枪毙’。

  起源于十七十八世纪,十九世纪是巅峰,马克沁与战壕出现之后逐渐没落。

  “举枪”

  哗啦啦的声响中,成排的枪械被举起来。

  此时太平军,距离乌兰泰等人大约只有五十步,不到一百米的距离。

  如果按照英军‘清晰看到敌人的眼白’的距离标准,也就是十八到二十米左右的距离来说,这个距离太远了,基本上都是打不准。

  可林道就是这么要求的。

  原因很简单,他们使用的燧发枪精准度与射程方面远超这个时代。

  想硬顶着太平军的轮射逼近距离反击,将会付出惨烈,乃至于全军覆没的代价。

  实际上,这个战术林道是为了英法等欧罗巴军队准备的。

  此时用来打清军,纯粹就是练习与积累经验。

  ‘砰砰砰’

  前排的太平军,进行了密集的射击。

  精神崩溃,仰天长啸的乌兰泰,只一瞬间就被打成了马蜂窝。

  身上做工精良的红色甲胄,在高速弹丸的面前,没能起到丝毫的保护作用。

  乌兰泰的笑声戛然而止,身形晃了晃,重重扑在了地上。

  这位历史上因喜好屠杀百姓而出名的清军将领,这次连与太平军正面对决的机会都没有,就此殒命。

  清军人数很多,足有两万多人的大军。

  各部分别列阵,犹如一字长蛇排列在湘江与大山之间。

  黄沙关内的迫击炮群,依仗着超远的射程,一个军阵一个军阵的进行密集轰击。

  出关作战的太平军,则是沿着官道稳步推进,用密集的火力清扫被炸烂了的清军军阵。

  绵延数里地的清军众多军阵中,后面的人不清楚前方的状况。

  只能听到爆炸声与射击声响,看到前方远处的火光与硝烟。

  虽然看不清楚,可老兵们的直觉告诉他们,情况在恶化。

  果然不出所料,比军士们更加了解战场动态的军将们,开始各谋生路。

  旗人总兵长瑞与长寿等人,急匆匆的寻着在后阵的钦差大臣赛尚阿,护着他就往远处跑。

  至于说跑到哪去,至少也要先行逃出,那从天而降的炮弹群的覆盖范围再说。

  “大人!”

  “这天上落下来的炮弹太邪性,兄弟们扛不住,不如先退兵再说。”

  马车内的赛尚阿大惊失色,赶忙询问“乌兰泰何在?”

  “副都统大人在前方指挥作战。”长寿急忙回应“据传广州兵马为那种会爆炸的炮弹所覆盖,死伤惨重几乎没活人回来。”

  “啊?!”赛尚阿尖叫一声,手足无措“这可如何是好”

  “大人。”长瑞大喊“先走再说!”

  “好好好,快走。”

  兄弟俩护卫着赛尚阿的马车,赶忙往后面跑。

  清军后阵的动静,清晰的呈现在无人机的监控画面里。

  而且山头上的太平军哨兵,也用对讲机传达情报。

  林道这里,当即嘱咐“更换射击区域,攻击丁字三号区域。”

  得到命令的迫击炮手们,急忙拿起了射击对照表格,找到了丁字三号区域。

  按照上面记载的数据,转动方向调节器,就是跟个旋钮转把似的东西,一圈一圈一丝一丝的转动,可以调节方位与距离。

  重新调整之后,一枚枚的高爆弹被塞进了炮口。

  炮弹下落,撞上了炮管内的底针。

  ‘咚!’

  的一声,脱膛而出飞向了天空。

  丁字三号区域,就是预先标记好的清军退路。

  护卫着赛尚阿撤退的标营,听到天空之中传来怪异的声响。

  刚刚抬头,数十枚小黑点就从天而降,将他们笼罩在了火光与硝烟之中。

  这些添加了大量小型钢珠的炮弹,爆炸的瞬间喷射出让人绝望的密集钢珠云。

  这些飞溅的钢珠,与冲击波一起席卷四周的一切。

  战斗力很强,意志也很高的标营,在密集的弹雨面前成了被撕裂的破布。

  哪怕是拥有钢铁般的意志,在这等高效杀伤性武器的面前,依旧是不堪一击。

  身体毕竟不是钢铁,扛不住弹片冲击波钢珠的冲击。

  硝烟与火光的笼罩范围内,所有人的身影都倒下了。

  落在后面,还没进入爆炸区域的赛尚阿,见着这一幕,腿软之下瘫坐在了车上。

  他下意识的看向了不远处的湘江。

  船队早已经是一片混乱。

  成群结队的水雷,顺着江水飘下,靠近船只就被引爆。

  恐怖的爆炸威力与水压,将清军的破木头船,给炸的四分五裂。

  赛尚阿目光所及之处,全都是破烂木块与起伏不定的尸首。

  这就是林道先炸船队的缘由所在。

  他是抱着全灭清军主力的心思来打仗,上来就把可能的逃生路线给掐死。

  这不是狂妄。

  区区两三万的冷兵器时代的破烂军队而已,对于拥有现代化热武器的林道来说,全灭他们只是一个小目标,而非狂妄。

  出关作战的太平军,加快了推进的速度。

  精度射速射程都远超这个时代平均水准的燧发枪,一排排的进行轮射,轻而易举的摧毁了清军的抵抗意志。

  他们手中的弓箭鸟枪什么的,几乎起不到什么作用。

  唯一能够有些威胁的,就是抬枪与各种火炮。

  反击取得了一些成果,给太平军造成了部分伤亡。

  可这些武器的装填与使用非常麻烦与繁琐,打一发需要很久才能重新开火。

  而太平军这边,前线军官迅速用对讲机进行汇报。

  林道通过无人机确定清军反击的区域,分出一批迫击炮进行急速射击火力覆盖。

  轰鸣的爆炸声响之中,本就数量不多的抬枪与各类火炮,很快就被硝烟吞没。

  再之后,清军开始崩溃了。

  前排承受炮击与轮番的排枪射击,却是连有效的反击杀伤都做不到。

  这种情况下,逃跑就成为了清军唯一的选择。

  前排的清军扔掉手中的各种破烂兵器,转身往后跑。

  地形的限制,迫使他们只能是冲击身后的友军军阵。

  结果就是裹挟着友军,一起溃散。

  而这,就是战术上非常有名的倒卷珠帘!

请记住本站域名: 黄鹤楼文学
书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