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书页

第六百二十五章 慈父之锤的咆哮

请记住本站域名: 黄鹤楼文学

  “皇上啊”

  “呜呜呜”

  “嗷呜”

  圆明园慎德堂外,百官哭号,宗亲长泣。

  一个个都是比死了老子娘还要伤心痛苦,垂足顿胸,脑袋撞地,哭喊声震天响。

  文武百官平日里是要讲究威仪的。

  甚至选人的时候,都是先看脸。

  面容端庄有沉稳之态的,前途肯定比尖嘴猴腮活蹦乱跳的远大。

  平日里若是有失仪,会被弹劾嗤笑。

  唯一可以不用顾忌仪态,肆意宣泄情绪的时间段,就是皇帝驾崩。

  这个时候什么都不用管,只管哭就行了。

  哭的越狠越好。

  只有哭的越狠,才越能表达出自己对皇上呃是先皇的尊敬与爱戴。

  整个圆明园内,皆是哭声一片。

  道光皇帝病情加重,已经有一段时日了。

  绝大部人,其实都已经有了心理准备。

  够得着的,身份到位的几乎都聚集在圆明园这儿,就等着皇帝挂了。

  宗人府宗令载铨,当众宣读了秘匣遗诏。

  皇四子奕詝立为皇太子,皇六子奕忻为恭亲王。

  对于秘密建储制度,大家早已经习惯了。

  可在遗诏内,额外提及封奕忻为恭亲王,这就罕见了。

  毫无疑问,道光皇帝曾经内心挣扎过,这才有了这份补偿。

  满脸泪痕,心头却是大喜的奕詝,下意识的侧身,看了眼老六。

  ‘还好当年听从了杜师傅的话,否则’

  若不是有杜受田帮忙与看透人心的手段,这皇位说不得真要落入鬼子六的手里。

  儒家读书人搞别的不行,可若是说到阴谋诡计争权夺利,那个顶个的都是高手。

  ‘老六的事,等以后再说,先把皇位坐稳了才是关键。’

  对于大行皇帝的死因,对外公布的自然是操劳国事导致身子亏空,长期积攒的病根最终无力回天。

  这话大概有一半是真的,因为长期生病的确是死亡的基础。

  只不过真正的缘由,却是不好对外公布。

  自从大行皇太后死后,大行皇帝的身体状况就急转直下。

  御医们全力救治,嘱咐安心静养。

  可谁也没想到,之后从广西来的军报,就像是雪花一般蜂拥而来。

每来一次,都是失人失地,都是桂林危矣,广西危矣  看一次军报,大行皇帝的病情就加重一分,就会问一次向荣到哪了。

  昨天一份八百里加急送达,说是数十万反贼大军已经兵围桂林城。

  当时话都已经说不出来的大行皇帝,还颤抖着用干枯的手指,在床沿上比划着问‘向荣到哪了’

  可以说,大行皇帝是被广西的军报给生生吓死的!

  而他生前心心念念的向荣,也是被奕詝外加一众宗室大臣们牢牢记在了心中。

  其实向荣也是冤枉。

  他远在甘肃,接到圣旨之后还要交接工作。

  带着家眷什么的,从甘肃出发去广西,又没有高铁飞机。

  再加上这年头通讯全靠骑马送信,广西与京师的事儿,还在路上的向荣是压根就不知道。

  他是不知道,可上上下下都在想他。

  皇太子奕詝当场即皇帝位,宣布明年改年号为咸丰。

  之后就是册封嫡福晋为皇后,为了摊薄老六封亲王带来的压力,封老七为醇郡王等等。

  忙完了这些,还有大行皇帝的葬礼等等,事情非常多。

  然后。

  “军报”

  “八百里加急军报”

  “反贼已兵围桂林城”

  刚登基就收到这等东西,奕詝咸丰皇帝气的翻白眼。

  “都议议看。”

  正好宗室重臣们都在,直接就开了讨论会。

  宗令载铨,御前大臣载垣,端华,僧格林沁,军机大臣穆彰阿,赛尚阿,总管内务府大臣文庆等螨人贵胄面面相觑也不知该说什么才好。

  毕竟新皇登基是个什么心思,现在时间太短没有摸透,可不好随意表态。

  至少得先知道,皇帝是主张剿还是主张抚。

  得跟皇帝的心思一致,否则岂不是成了林元抚。

  想到了他,当场就有人提了。

  “皇上”

  年轻气盛的鬼子六,打破了沉寂主动提议“如今广西地方糜烂,当启用重臣行钦差大臣事,以雷霆手段平定匪患。”

  看着曾经的竞争对手,咸丰皇帝心中不喜,可面上却是没什么动静。

  “老六,你觉得谁可用?”

  “皇上。”争夺皇位就是输在了年轻气盛上的鬼子六,毫无顾忌的点名保奏“太子太保,前云贵总督林元抚,可担此任。”

  他还解释了一番“林元抚在陕西的时候,平定了刀客。”

  “在云贵的时候,平了保山汉回抗官暴乱,腾越彝民暴动”

  “此人最为合适平贼。”

  咸丰微微颔首,对此表示满意。

  “既如此,拟旨吧。”

  在他们看来,桂林虽然被围,可城内还有数万大军,粮草充足,坚守几个月乃至半年还是没问题的。

  到时候各路援军皆已抵达,破贼就是了。

  然而实际上,桂林城内的数万大军,那是纸面上的。

  广西绿营没什么战斗力,来援的贵州绿营实力更强,可却也是强的有限。

  至于捕快衙役巡检什么的,欺负老百姓那个顶个的都是好手。

  可真正上战场,各个都是胆小如鼠。

  动员起来的县学州学府学一众生员们,倒是年轻气盛敢上城墙。

  可其战斗力也就是一腔热血罢了。

  丁壮更不必多说,看着人多势众,可强拉来打仗,却连口饱饭都不给的,能有心思拼命?

  乡贤士绅们的团练,倒是能打。

  可只有亲族核心才有敢战的决心,外围招揽来的泼皮无赖打手们,谁能真的卖命?

  算来算去,桂林城内只有几百号厚养的抚标与提标,拥有真正意义上的战斗力。

  京师的人,觉得桂林能守半年。

  桂林城内的人,觉得能守一个月。

  曾经与太平军交过手的溃兵,觉得守十天都够呛。

  而一线城头上的守军,看到那慈父重锤出现在视线里的时候,第一个念头就是。

  ‘这么大的炮,莫不是今天就要破城?!’

  慈父的重锤B4。

  炮管长达五米,口径高达203毫米,重量超过五吨。

  算上林道改装的大号新式履带底盘,那就更大更重了。

  桂林城墙没的说,肯定是非常坚固的。

  可这种土石砖墙,在重型火炮的直瞄射击之下,只能有一个结局。

  ‘轰!’

  ‘轰!’

  ‘轰!’

  桂林城的城墙坚固,绝非小县城可比。

  林道也是足够重视,一发接一发的打了五发。

  早已经熟悉的场景。

  冲天的火焰与硝烟,震耳欲聋的轰鸣声响,纷飞的碎块,崩塌的城墙,被填满的护城河,尖叫哭泣的守军。

  冷兵器时代里,守城方最大的心理依仗就是城墙。

  而当这份依仗被打破的时候,心理防线也随之崩塌。

  从车上跳下来,林道取下耳塞晃了晃脖子招呼众人。

  “上吧。”

  音响启动,播放着慷慨激昂的音乐。

  大批太平军将士们,呐喊着冲向了硝烟逐渐消散的城墙缺口。

  将士们举着工程塑料打造的盾牌,用来抵御鸟铳马枪弓箭等射击。

  真正有威胁的,是抬枪,劈山炮等火器。

  不是说工程塑料扛不住,而是手臂撑不住。

  被轰垮的城墙处,没什么抵抗。

  这里的守军早已经烟消云散。

  附近城头上的守军,则是被吓到心胆俱颤,口鼻流血。

  能跑的都跑了,跑不掉的都在惨叫哀嚎,哪里还有机会反击。

  太平军将士,潮水一般通过缺口涌入城内,旋即分队沿着街道奔赴各处。

  而此时桂林城内的文武们,只听到了惊雷声响,却是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情。

  等他们派出去打探消息的人回来,禀报说反贼已经入城的时候,所有人都傻眼了。

  “怎么可能?!”

  郑祖深暴跳如雷“城头上就算是一群猪,也不可能这么轻易就让贼人入城!”

  打探消息的人不敢顶撞,只能是回应贼人的确是进城了,街上到处都是。

  郑祖深跌坐在了椅子上,双目无神喃喃低语。

  ‘完了’

  对他来说的确是完了。

  就算不死在反贼的手中,就算是逃出去了。

  可朝廷丧师失地的责任追下来,他也是死路一条。

  蕃台臬台学政等,见他这般模样,也是面面相觑。

  旋即各自动身离开跑路。

  要么逃跑要么躲藏,如今能否活下去,那就是八仙过海,看各自的本事了。

  抚标的心腹上前,将发呆的郑祖深给架了起来。

  一众军士们冲上来,护卫着郑祖深往外跑。

  不需要接家眷,太平军彻底围城之前,郑祖深就悄悄的把家眷都给送走了。

  如今只需要顾着自己逃跑就行。

  被架到了街道上,郑祖深终于是回过神来,急忙招呼抚标军士们往北门跑。

  他在城外几十里外,安置了心腹家丁带着马匹等候。

  朝廷的追责可以以后再说,实在不行还能请人运作。

  现如今最重要的,是逃出城去!

  马背上的郑祖深见着,街上到处都是溃兵,还有成群结队的太平军。

  每次遇到太平军,都是先遭遇一通火铳射击,之后这些贼军就会将匕首插在枪口上,呐喊着结队冲上来厮杀。

  抚标的人急速减少。

  逃至北门处的时候,愕然见着这里已经被贼军夺取了。

  大批贼军涌上来厮杀,抚标几乎被杀绝。

  郑祖深被拽下马来,一个年轻的太平军骑在他身上,砰砰就是几拳。

  “我是巡抚广西巡抚”

  郑祖深大叫“我要见你们头领”

  又是几拳下去,他终于是老实了。

  ‘啐!’

  年轻的太平军将他拽起来捆绑,大声招呼同伴。

  “兄弟们,这清妖的大官是我曾天养活捉的”

  “功劳给我记着啊”

  请:m.badaoge.org

请记住本站域名: 黄鹤楼文学
书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