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书页

第744章 国师她倾国倾城6

请记住本站域名: 黄鹤楼文学

  宁嫣:“你自幼受宠,但心性善良,原本该嫁一贴心人恩爱一生。却被你现在的丈夫截胡嫁错了人,自此改了面相。

  若不及时止损,你的晚景将会相当凄凉。”

  靠给人浆洗为生,还真没亏了她这大海水的命。

  围观的人七嘴八舌的询问:“你真是来给你婆婆算的?”

  “她是哪家的夫人?若这位姑娘说的是真的,那她这命可真是……”

  宁嫣:“言尽于此,是与不是,夫人可以回家观察观察,凡做过必留痕,真相很容易就能查得出来的。”

  她没说的是,这妇人的孩子应该就是阴年阴月阴日出生的,早夭的命。

  对的,原主祸害过童男童女之一。

  希望今日的点拨能改变妇人的命运吧,这样也能护着那孩子平安长大。

  那年轻夫人再也坐不住,起身叫上丫环就往家赶。

  年轻道长:好家伙,本道之前一番掐算,除了一句“大海水命”外全被您推翻了,这就是您说的一点点?

  有心想问问这姑娘是与何人学的相面之术,一抬眼,豁,人不见了!

  “咦,那姑娘何时走的?”

  “就刚刚啊,咦,怎么这么快就不见踪影了?”

  “以前怎么没听说这说中还有哪个女子是会算命的?”

  “国师不就是女子?”

  “哈?刚才那人不会就是国师吧?不然她为啥戴个面纱?”

  奚玉瑛匆忙离了算命摊赶回家中。

  不过不是婆家,而是娘家。

  路上,她不停回想着丈夫的不对劲儿之处。

  只是越想越心惊,越想越生气。

  那姑娘说的不错,丈夫怕不是真的在外有人了。

  她本是四品御史奚大人的嫡女,嫁与五品员外郎方大人长子方铭为妻。

  本想着,哪怕将来方铭高中,有她娘家撑腰,方铭也不敢对她不起,没想到,变心来的这么快。

  奚夫人听说女人归家,忙将人迎了进来,结果就对上女儿一张满是忧愁的脸。

  “瑛儿这是怎么了?是不是家中发生了什么事?”

  “娘,我家婆生病有近十日一直不好,我今日便找了道士算了一卦,可是我的目的还未说出,就有人看出女儿是因为家中有人生病发愁,又告诉我,婆母没病,还说我嫁错了人,方铭,方铭他外头有人了,那人还有了孩子,不久就会被方铭接进府。”

  奚夫人刚还在和下人谈论国师预言雪灾一事,对算命一事是相当信奉的,闻言立时大怒,“他方铭竟敢如此对我儿?那你是怎么想的?”

  真是胆大包天,好日子不想过了!

  “女儿,女儿想查清那姑娘说的是不是真的。”

  “若为真呢?”

  “女儿想和离!”

  苍澜国地广,且多平原,每人几乎都能分上三四亩地,可古代的生产力低下,老百姓天天泡在地里也忙不过来。

  因此,苍澜国女子可以单独立户,可以拥有私产。

  国家也一直鼓励女子多生孩子,寡妇再嫁,和离妇再嫁都不受歧视。

  “好,那便派人去查,希望他方铭不要让人失望。”

  宁嫣爆了个大雷后继续闲逛,皇上命人开的琉璃坊边又开了家精品镜子店,宁嫣都进去看了一眼,镜子店生意好到爆,多是夫人小姐在那儿挑,有的一买就是几十面大小不同的镜子。

  毕竟大户人家人口多院子也多,哪个院子不得买上几面镜子。

  能照出整个人的镜子,每面价格高达两百两。

  巴掌大的小镜子却只有三五百文,普通百姓只要能吃饱饭的也能买上一面。

  连饭都吃不上的,那也不需要镜子了。

  宁嫣进店前后不过一刻钟,掌柜的就进账一千多两,这次皇上想不发财都不行了。

  出了镜子店,又在琉璃坊瞅了瞅。

  这里的玻璃制品摆的并不多,几套玻璃茶具造型优美,透明的玻璃杯上,画着精制的仕女图,一套茶具要价竟然高达660两!

  伙计见有人进来赶紧上前招呼,“客人想要这套茶具的话还要提前预定,这些只是样品,工坊的货供不应求,现在订最快也要七天后才能拿货。”

  好家伙,这话一说,连打个折扣都不用想了,不过,皇上是把物以稀为贵这句话发挥到了极致。

  家家都要用的镜子就大批量制造,高雅的茶具酒具就必须预定,这还不把那些有钱的官家老爷和商人老爷们吊成翘嘴儿?

  “哦,我只是看看,这价格,实在是太高了,不是我这种平民百姓能用的。”

  “没关系,您可以慢慢看。”

  反正也没货,看看又不少块肉。说不定越看越喜欢,下回就来买一套呢。

  宁嫣看够了,便出了琉璃坊,几个小乞丐见她又空着手从店中出来,十分遗憾的别开了眼睛。

  连把三百文一面的小镜子都舍不得买的人,他们也不指望对方能赏他们两个大钱儿了。

  这时一名贵夫人带着她的几个丫环从店里出来,他们手上还拎着不少的东西,几个小乞丐立刻扑了过去,在离人家三尺多远的地方停下哀求,“夫人行行好,给点儿吃的吧。”

  那夫人买到了心心念念的镜子正高兴,被几个小乞丐吵也不嫌烦,亲自拿出几块碎银扔给了几个小乞丐。

  几人捡起碎银又是作揖又是道谢,祝福词不要钱一般往外蹦,直到那夫人坐上马车走远,这才重新蹲回对面墙根儿下。

  那送客的伙计见宁嫣盯着几个乞儿看,笑着解释,“这几个最近这段日子蹲在这里可是赚了不少的银子,没见他们都穿上棉鞋棉衣了。

  都是有脑子的。”

  宁嫣顺着伙计的话再次看向那些乞儿,别说,外面的依然破烂,但里面的衣服一看就很厚,鞋子无法作伪一眼就看出来是新的。

  伙计说完就回了店里。

  宁嫣看了两眼便继续向前走。

  各行有各行的智慧,哪怕是个乞儿都是有脑子的才能吃饱饭。

  穷,生活不如意,也要从自己身上找找原因。

  大街上逛了两个多时辰,宁嫣进了京城最有名的万客来,上了二楼,叫了雅间,点了一大桌子的美味。

请记住本站域名: 黄鹤楼文学
书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