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书页

326 展现质变的进步

请记住本站域名: 黄鹤楼文学

  两人就这样坐在车手休息室讨论着赛道细节,中途佩雷兹也走了进来,然后默默站在一边旁听。

  对此特鲁利也没有“驱赶”,哪怕双方属于竞争对手。

  说实话,他很能理解佩雷兹那种想要抓住一切机会的心态,曾经的特鲁利自己也是如此。

  特别相比较自己来自于意大利,佩雷兹想要从墨西哥这种美洲发展中国家跑出来更不容易,就如同小镇青年来到了大城市,会竭尽全力让去站稳脚跟。

  哪怕整个过程中手段并不那么光彩。

  后世还有一个很类似的例子,他就是被称之为“皮鞋”的奥康。

  奥康在围场内的口碑非常差,甚至于可以称之为最不受欢迎的车手之一。

  可是很多人却并不明白,他为什么开车要那么脏,竞争要那么极端,拥有如此多不绅士的行为。

  根源就在于他是父母变卖家产梭哈出来的出手,奥康承受的家庭压力要远比围场内任何一名车手都重,失败的结果不仅仅是他自己要离开围场,整个家庭都将分崩离析。

  穷人家的孩子在F1这个烧钱游戏的竞技场,每一场赛事都会拼命去追求胜利,不管赛道上要迎战的是对手,还是自家的队友!

  并且相比较对手,往往开着同一款赛车的队友,更容易跑到一起去。频繁的队内竞争轮对轮,自然口碑跟风评就好不到哪里去。

  年轻人想要立足上位没有问题,至于能“偷师”到多少,就看佩雷兹自己的本事。

  理论数据讲解完成之后,陈向北当天晚上就在房间地下室里面,疯狂的进行着模拟器驾驶训练。

  当然,佩雷兹同样如此。

  只不过经历过接近两场练习赛,陈向北对于模拟器跟现实赛道之间的差距,已经有了一定的认知。

  说实话,拟真程度很差。

  一方面是受限于这个时代的科技限制,模拟器能达到的上限就是如此。

  另外一方面就在于现实赛道夹杂着太多不可控因素,导致圈速已经没有多大的参考性。

  这点想必佩雷兹也会很认同,他在模拟器上面能跑进1分12秒的惊人成绩,结果练习赛中跑进1分13秒都非常艰难。

  中间足足有着一秒差距!

  时间就这样在一圈圈驾驶中流逝,直至午夜到来奥德托亲自来到练习室劝阻,陈向北跟佩雷兹两人才按下了结束键,避免太过于劳累影响到明天的排位赛。

  返回房间的楼梯上,奥德托跟陈向北两人并肩前行,窗户外面星光璀璨。

  “掌控了特鲁利教的东西吗?”

  奥德托不经意间问了句,他也看到了特鲁利跟陈向北在车手休息室的传授经验。

  领队无法教导F1车手如何开车。

  但同为F1车手可以。

  特鲁利或许在硬实力上已经不如陈向北,可是在摩纳哥这条赛道上面,依然有着经验跟心得,否则也拿不到分站冠军头衔。

  “差不多吧。”

  “特鲁利愿意教你这些东西,他应该是打算退役了。”

  什么?

  听到奥德托这句话,陈向北停下脚步,一脸诧异的望向他。

  特鲁利不是还展现出一副要积极竞争席位的状态,怎么会想到退役。

  “他跟车队说过了吗?”

  “没有。”

  奥德托摇了摇头。

  “不过我能感受出来,他事实上已经没有身为车手的胜负欲了。”

  “或许他也意识到未来已经不属于自己。”

  听着奥德托的回话,陈向北沉默了。

  其实他也感受到特鲁利的变化,没有以前的那种火爆跟孤傲,整个人变得平和跟淡然起来。

  说实话,站在客观的角度上面看待,特鲁利确实没有什么竞争力。

  不管是年龄,还是潜力,亦或者赞助资金,他通通都比不过佩雷兹。

  只是想要让一名车手坦然的接受自己被淘汰,依然是一件很残酷的事情,或许特鲁利在不知不觉中已经完成了心理建设,他没有再把佩雷兹或者陈向北当做竞争对手,才会主动传授自己关于摩纳哥赛道的经验。

  “早点休息吧。”

  奥德托也不是一个矫情的人,再加上他跟特鲁利也没有多深的交情,话说到这里就拍了拍陈向北的肩膀,然后走进自己的房间。

  一夜时间很快过去,随着周六的三练跟排位赛到来,整个摩纳哥赛道完全可以用人声鼎沸来形容。

  摩纳哥赛道单论观众席数量,十几万人的规模其实在F1里面排不上号,美国奥斯汀站单场上限已经高达惊人的四十万。

  但是摩纳哥观众数量给人带来的视觉冲击,就是其他很多分站赛事无法比拟。

  原因很简单,那就是观众距离赛道足够的近!

  相隔仅仅几米的黑压压人潮,跟相隔几十米乃至于上百米的观众,给人带来的视觉冲击感完全不一样。

  可以这么说,只要车手站在室外,随时都能听到观众席里面传来的呼喊声。

  只不过这一次迎接陈向北的呼喊,不仅仅只有加油助威,还有各种挑衅声音。罗斯伯格昨晚在社交媒体,狠狠的阴阳了陈向北一番,把撞车主要责任甩锅出去的同时,还变形暗示了陈向北这一站挡不住自己。

  事实上也确实如此,事后很多网络大神复盘练习赛录像,罗斯伯格的速度明显在陈向北之上。

  如果不是摩纳哥赛道太难超车,以及陈向北近乎危险的强硬防守,根本就挡不住后车的罗斯伯格!

  这番言论的出现,立马给罗斯伯格的支持者以及摩纳哥本土车迷打上了一剂强心针。

  要知道整个10赛季,罗斯伯格基本上都是被压制在陈向北之下,这对于一名车手的骄傲跟自信心有着非常严重的打击,迫切需要一场胜利来破除“心魔”。

  相比较罗斯伯格的“风头正盛”,第三节练习赛陈向北则显得低调了许多,他没有再执着于去推更好更快的成绩,而是按照车队计划进行重载油的长距离测试。

  虽然HRT车队两名车手之间数据共享,但是陈向北跟佩雷兹的驾驶风格相差太多,甚至于可以用两个极端来形容,很多东西自己不去跑很难完全匹配。

  于是乎第三节练习赛陈向北没跑出什么成绩,相反罗斯伯格再一次刻意推了一圈。

  这一圈的速度更为恐怖,达到了惊人的1分12秒883,距离舒马赫赛道记录的1分12秒791仅剩下一步之遥,排位赛很有可能完成突破。

  当这个圈速出现之后,全场观众可谓是一片沸腾。

  就连解说亨利都高兴的拍桌道:“NICE,罗斯伯格太强了,他在摩纳哥赛道完全展现出自己的天赋,这个成绩我相信绝对不是他的上限。”

  “舒马赫尘封五年的记录将要被打破了吗?”

  “如果可以的话,以后车王接班人的头衔,我认为并非维特尔的专属!”

  “车王”舒马赫的头衔,放在围场里面称之为一块金字招牌都没有任何问题。

  维特尔有了这块招牌,得到了红牛车队马尔科跟霍纳的偏爱,几年时间内始终是车队绝对的核心,哪怕韦伯很多时候一度在积分上完成反超。

  可是资源跟车队重视程度,始终远远不如维特尔。

  最简单一个例子,历史上2010赛季英国站,维特尔在练习赛中撞坏了自己的前翼,车队直接将韦伯的新前翼装到了维特尔的赛车上面。

  要知道这个时间点维特尔还没有成为世界冠军,甚至积分最后几站跟韦伯都不相上下,冠军花落谁家还犹未可知,却出现了车队公然的资源倾斜。

  罗斯伯格虽然是双国籍,但其实他本质上还是一个德国人,否则梅奔也不会毫不犹豫的选择他跟舒马赫搭档。

  常言道既生瑜、何生亮。

  对于罗斯伯格而言,如果说数年后这个“诸葛亮”对象是汉密尔顿的话。

  那么现在就是维特尔。

  这个德国同时代的佼佼者,占据了一切的光环跟荣耀。

  “布朗领队,北他放弃了吗?”

  梅奔车队P房面,看着三练最终成绩,测试工程师菲尔德询问了一句。

  他就是最早辅助陈向北进行F1试车的布朗GP留守工程师,可以说对于这个中国小子相当熟悉。

  按照菲尔德的了解,陈向北不是一个轻言放弃的人,特别是在二练发生撞车之后,势必会想尽办法把场子给找回来,容不得自己吃一点亏。

  结果三练两人相安无事,甚至于北连一个飞驰圈都没有推,有些不符合他的性格。

  要么就是在隐忍,要么就是认清现实放弃。

  问题是隐忍的话,陈向北真能拿出什么杀手锏,跑出比赛道杆位记录还要快的速度吗?

  菲尔德认为绝对不可能,摩纳哥赛道每提升0.1秒的难度都无异于登天,需要千百次练习带来的绝对熟练度才能做到。

  别说是摩纳哥这种超高难度赛道,哪怕其他普通赛道熟练度稍差带来的后果都将是致命,就好比25赛季争冠的迈凯轮小将皮亚斯特里。

  就在众人认为他要比诺里斯心态更加沉稳,更有冠军相的时候。

  结果到了美洲赛道拉了大胯,平均排位赛慢队友0.5。

  同队慢0.5的速度,放在F1里面堪称天堑都不为过,之所以会出现这种状况,就在于绝多大数欧洲车手,低级别赛事里面都没有跑过美洲赛道。

  很多东西都是有利有弊,当欧洲成为赛车中心的时候,他们的目光就不会望向别处。

  可是一项赛事想要朝着全球化发展,那么就必然得让更多国度乃至于大洲有参与感,否则你们自己关门造车自娱自乐好了。

  这就是为什么,F1赛历的分站越来越多,从十几站演化到了二十几站,为的就是增添其他大洲的赛道进来,其中占据主力的则是以美国为首的美洲赛道。

  没跑过,就自然不熟悉,不熟悉,就自然会很慢。

  陈向北的遭遇其实就跟皮亚斯特里差不多,不过相比较美洲的一些新冷门赛道,摩纳哥再怎么没跑过,这条车坛三皇冠赛道都属于没吃过猪肉,难道还没能见过猪跑么?

  基本的数据熟悉跟模拟器训练量还是足够的,无非就是如何跟现实赛道结合起来。

  “他不会放弃。”

  罗斯·布朗非常坚定的给了回答。

  说实话,身为“敌对”阵营的领队,罗斯·布朗说出这句话颇有些长他人志气的味道。

  可是罗斯·布朗太清楚陈向北的性格了,但凡这个中国小子会知难而退,他压根就走不进F1围场,更不会站在如今的争冠行列中。

  “我也有这种预感。”

  菲尔德点了点头,紧接着又问道。

  “布朗领队,你认为北排位赛能威胁到罗斯伯格吗?”

  “谁都有可能威胁到罗斯伯格,想要拿到杆位就必须战胜全部对手。”

  “我相信罗斯伯格有这个实力。”

  这次罗斯·布朗给予了肯定,罗斯伯格确实在摩纳哥赛道上面,展现出非同寻常的速度。

  只要自己不出现失误,没有谁能比他更快!

  说罢,罗斯·布朗把目光望向HRT车队,那辆黑橙配色的13号赛车正停在维修车位,陈向北正跟车队技师们进行着最后调校。

  到底谁能更快,下午就会给出答案。

  时间来到了周六下午两点三十分,这是第一节排位赛开始的时刻。

  HRT两辆赛车已经完成了油液预热,佩雷兹率先出站暖胎,陈向北则是坐在座舱里面等待着车队指令。

  大约一分钟之后,奥德托等到了赛道交通的空档,上方发车指示灯随即变绿,意味着陈向北可以立即出站。

  “北哥,加油!”

  “向北君,不要有太大压力,尽力就好。”

  “北,相信自己,你就是最棒的。”

  “北,为了HRT!”

  一道道加油声响起,车组成员在发车前纷纷给陈向北加油鼓劲。

  他们都知道在这争冠的关键时刻,落后意味着什么,对于一位新秀而言又有多大的压力。

  不过车组成员并没有苛责,他们更清楚陈向北已经做到了最好,哪怕最终结果不尽如人意,北依然还是那个赛道上的追风少年。

  “为了HRT!”

  陈向北这次没有笑笑了事,而是跟着喊出了这句口号。

  为了HRT的潜台词,其实就是为了你们。

  他知道车组成员期待着什么,也知道冠军团队的荣耀跟意义。

  或许争冠过程会很艰难,但他不会让背后这群默默提供支持的团队成员失望。

  随着话音落下,13号赛车犹如一道闪电冲出车库,进行着常规暖胎然后动态越线起步。

  转播镜头里面,HRT赛车犹如一道“黑色闪电”,吹响了排位赛的冲刺号角。

  这一刻的陈向北,没有再保持练习赛的低调,而是直接进入到“火力全开”的模式,他要把自己曾经付出的努力,以及特鲁利的赛道经验给结合起来。

  摩纳哥这条F1皇冠赛道,我同样可以征服!

  T1弯、T2弯、T3弯……

  就如同昨天晚上跟特鲁利对话的那样,陈向北每个弯道都改正了自己曾经的一些瑕疵跟缺陷,不再出现那些无谓的修正跟滑动。

  整个过弯曲线,相比较之前有着天壤之别。

  当一个个弯道速度传感器,把陈向北的数据传递到赛事指挥中心,然后再发送到各自车队的P房时候,哪怕这群从业人员职业经验丰富,脸上都依然流露错愕的的神情。

  一个晚上,真的能让一名车手发生质变吗?

请记住本站域名: 黄鹤楼文学
书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