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书页

第一千一百六十七章 圣械庭,发条永不息之城(true end)

请记住本站域名: 黄鹤楼文学

  默哀完毕,霍恩却是后退一步将视线放到了身侧的水晶宫商业街微缩模型上。

  尽管博览会是临时起意建造的,可这座水晶宫商业街却是伴随着以太时钟的出现建造的。

  原先,这里只是被规划为一片普通的商业步行街,几十个商铺罢了。

  唯一的优点就是背后靠着一片小花园,在小花园后头就是机械宫。

  后来,当以太时钟出现,可以靠着以太时钟调控整个圣械廷的发条机械后,建设到一半的商业街再次开始改建。

  其改建的重点,就在于快速搭建出足够吸人眼球,惹人注意的奇观。

  霍恩一下子就把主意打到了圣联最多产,且目前帝国产量并不高的两样东西上。

  透明平板玻璃与钢铁。

  尽管是照抄,但霍恩脑中还是立刻闪过了19世纪第一届世界博览会的“奇观”水晶宫。

  这种奇观只是相对而言,像后世的那种大厦玻璃幕墙,跟水晶宫是差不多的原理。

  但对于所见都是土屋瓦房的帝国人来说,这种纯靠玻璃搭建的屋顶是真正的神奇。

  玻璃屋顶,还能让阳光洒下来,还不会淋雨!

  不少有钱的市民甚至会买两张票,赶在晴天和雨天各来一次,就为了体味这种感觉。

  更重要的,是便宜啊!

  平板透明玻璃稍贵一点,可圣联的最重要钢铁产地就在圣械廷。

  虽然技术含量不高,却能在九个月内快速完工,还能给人一种极大的奇观感。

  当然,如果法兰或者莱亚试图用所见即所得,在他们那复制这种奇观——那短时间还是做不到的。

  原因很简单,一来他们没有那么坚固和透明的玻璃,二来霍恩是有小巧思的。

  那些玻璃穹顶的钢骨架,站在地面肉眼可看到的,基本都是普通的粗大钢骨架。

  至于最上端的,则是秘银钢合金的骨架,从外观上看,除了颜色淡了点没有区别。

  没有圣联结构与材料力学的支撑,这个亏,必须法兰或莱亚吃过一次玻璃天降后才能明白。

  要是他们真能学全套,那算霍恩佩服他们,天下英雄过江之鲫,给了就给了。

  不过他们能否放下傲慢从头学起,并且能在短时间内学会,霍恩还是持怀疑态度的。

  视线再次转到楼下,便能看到很多衣着华贵的人,正在对着导游或展厅讲解员发问。

  大多旅客,问的是这玻璃穹顶安不安全,讲解员一说,他们就明白了。

  还有一部分旅客,则是在询问这种玻璃穹顶的价格。

  法兰的新贵们最爱搞这种特立独行的时尚风格,区分开他们和小市民的区别。

  至于莱亚和诺恩的领主,尤其是偏北方的领主,更是垂涎欲滴。

  他们可太需要这样的阳光房了,那北边光照太少太寒冷了。

  霍恩细细咂摸着嘴中的胡椒味道,却是拿起了一旁的水晶宫商业计划书。

  这份计划书,便是给新的四年计划做参考,或者说就是这片圣械廷北岸的建设计划。

  按照这份计划,南岸将作为行政区与居民区等等,北岸则划分为科研区与商业区等等。

  至于工业区,则远在城市外围,通过发条机车来回。

  这份计划书的重点,就是在北岸部分,算是大批民意代表给出的意见。

  所以准确来说,这是整个圣械廷自发的改造计划。

  而改造的点,就是要将圣械廷变成一座发条永不息之城。

  依靠着以太时钟供能,但凡是在圣械廷范围内,所有巨大的发条机械都能做的极小。

  能源供给,随着差分机的增加,将会不断提升。

  尽管在黑蛇湾交出了月汞技术,圣联在圣械廷制造了大量的月汞工房。

  但从大规模使用估计还要一阵,尤其是月汞阻尼液虽然可以轮换使用。

  可所需的阻尼液数量却是极为庞大,用在发条机车和公用设施(自来水站、地下水系统、军事设施)上还能承受。

  民用?私人?那就别想了!

  至于霍恩寄予厚望的中继塔,则仍然是未来战士,长久地被寄予厚望之中。

  毕竟中继塔,只是相当于约束以太场变成一个条形通道。

  倒不是不能传输,只是按照当前的材料水平,顶多只能中继到贞德堡热泉堡一线。

  再往外消耗就太大了。

  哪怕是贞德堡与热泉堡这种周边城市,十成以太传到只剩两三成,再往外传都不知道还剩几成了。

  可以预见的是,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围绕着圣械廷将诞生出一大批的卫星镇。

  不懂的人还在感叹时钟发条技术之神奇,而懂的人已经向圣联政府审批购买土地并招募工程队了。

  抚摸着粗糙的纸张,霍恩的脸上不知道是笑还是无奈。

  在别的地方使用发条机械需要吭哧瘪肚地搞月汞阻尼液,而在圣联,只需要一个时钟调谐器而已。

  而且这种时钟调谐器,是可以做的极小的。

  唯一的缺点,就是需要法力作为初始驱动力。

  不过圣械廷这边,能用的起私人发条机械的人大多都普及了法力或者说圣力。

  那些公用的发条机械,则是由专门的转业的老兵来操持。

  如此一来,只要以太时钟不停字,整个圣械廷将会成为一座发条与齿轮永不停止的城市。

  只要申请购买一个以太频率的接口,并每个季度交钱更新一次。

  再购买一个时钟调谐器,就能几乎无限制地获取这种充沛的资源。

  自动机床,发条升降梯,乃至发条车都能提上议程。

  那么不用多想,未来大量的工业和居民都将向着圣械廷转移。

  以一个城市吸整个圣联的血,并非霍恩的本意。

  可是圣械廷的自然禀赋实在太耀眼了,这种无限隔空传输的能源对生产力的提升有多大效果,可想而知。

  资本不会流向最自由的国度,只会流向最能升值的国度。

  而圣械廷,不仅会成为圣联最繁华的城市,更将成为瑙安河以北最繁华的城市。

  估计当初的跋涉在血汗长路上的救世军们,也不会想到,当初一个临时落脚点,居然会有如此光景吧?

  不过遗憾的是,到目前为止,除了山铜外,霍恩等人并未能找到合适的传导储存以太的方式。

  这以太,仿佛就跟山铜绑定了一下。

  就像煤炭与蒸汽机绑定了一样。

  除非未来再出什么新的材料与动力系统,才能完成世代更替。

  比如地球上的内燃机和电动机淘汰蒸汽机。

  望着手中的计划书,尽管已经有了心理准备,可霍恩还是感觉到梦幻。

  这以太发条体系也太过于离谱了,更是过于超越时代的。

  这种技术,应该是在圣联工业发展百年之后再出现才对啊。

  配合上星铸齿轮,只要不超出以太时钟范围,就算未来机械宫站起来都不是没有可能的。

  只是霍恩总是感觉不对,原先他的感觉就很准,在被圣树种子入体后,这种感觉就更准了。

  到底哪里出了问题呢?

  就在霍恩盯着水晶宫商业街的微缩模型发呆时,窗外忽然传来一阵躁动。

  “快,快躲开!”

  “快躲开!机械马发狂了!”

请记住本站域名: 黄鹤楼文学
书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