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书页

第54章 这位同志太优秀了

请记住本站域名: 黄鹤楼文学

  国营海滨第七橡胶厂的招工名额对钱进来说没有一点吸引力。

  可是徐卫东很心动!

  他直接把钱进拉出去商量,语气中有着压抑不住的欢呼雀跃:

  “老钱,七胶厂的招工名额啊!能传宗接代的啊!”2

  钱进冷静的说:“咱俩都去不了!”

  徐卫东失望:“为什么这么说?”

  钱进给他分析:“加上这次,咱俩可两次得罪七胶厂员工了。”

  “上次在表彰大会揭露了他们弄虚作假,这事更是得罪了厂领导。”

  “这种情况下,你我进厂干什么?去当可教育好子女——天天通阴沟掏茅房?”

  徐卫东弱弱的说:“我光脚的不怕穿鞋的。”1

  钱进哈哈笑:“他们就是看你光脚,才让你进厂呢!”

  “去了他们给你穿小鞋!”

  徐卫东叹气。

  钱进拍拍他肩膀:“放心吧,你有单位接收——去打投所那种权力机关不比进厂打螺丝好多了?”

  徐卫东说道:“说实话同志哥,我不太敢指望打投所的工作。”

  钱进说道:“我说你能进,你肯定能进!”

  “打投所要是敢在这事上糊弄我,我会让他们领导付出代价!”5

  徐卫东怀疑钱进被魏清欢迷昏了头。7

  谁家好人能说这么丧心病狂的话啊!

  招工名额是金贵东西。

  钱进和徐卫东商量后决定和解。

  他们用不上可以倒卖出去!

  出气比不上实实在在的利益。

  但他们对一个招工名额不满意。

  这东西肯定是2027的新生儿——多多益善。7

  结果他们才表示出想要仨招工名额的态度,对方直接掀桌子:

  “夺少?你俩出去喝酒了吧?”

  “算了,还是让我们领导跟你们的领导去沟通吧,大不了让领导们之间欠人情,大不了我们车间主任挨顿批。”

  先前黄永涛跟马科长私下里也聊过了。

  他把两人叫走低声说:

  “顶多能拿到一个名额,这也得亏那群人里有个小子是二车间主任的亲外甥,否则你们等这帮老油条能用自己的利益去换人吧。”

  他告诉钱进和徐卫东,像棉纺厂、橡胶厂这些大型国企,车间主任权力大却也大的有限。

  拿招工名额来说,每个车间主任整个季度才有一个名额,全年才四个名额。

  所以现在对方愿意拿出的名额,是二车间主任的私藏,是这个月刚得手还没捂热乎的宝贝。

  黄永涛伸出一根手指给两人举例:

  “七胶厂的招工名额,现在能换一台14寸的电子管黑白电视。”

  “还是金陵无线电厂生产的熊猫牌这种名牌电视!”4

  钱进和徐卫东对视一眼。

  今晚被围了一通,换取了一台熊猫牌电视机也不错。3

  徐卫东还喜滋滋的:

  “上次咱下乡支农回来,东风胜百货大楼外面放的就是14寸的熊猫,我打听过,580元加一张电视机票!”

  然后他向往的说:“真希望这伙子人每天晚上都来围咱俩一次。”5

  国营海滨第七橡胶厂给出的这个招工名额还有个意义,黄永涛总算想起了打投所常主任的承诺。

  第二天礼拜六,黄永涛一大早把钱进叫进了办公室。

  天开始冷了。

  办公室绿漆铁窗框上凝着露水,晨雾裹着对面国营理发店飘出的雪花膏味儿,黏糊糊地糊在玻璃窗上。

  藏蓝警服掠过墙上泛黄的敌情通报,黄永涛站在办公桌前说:

  “我给区打投所常树林主任打个电话,帮你问问他那边的意思。”

  他把电话机搬到眼前,手指在电话转盘上拨了几下。

  总机接线的滋啦声响起,他转接了区打投所。

  电话很快接通,听筒里传出所主任常树林拖长的哈欠声:“哟,黄所,你怎么想起我来啦?”

  “常主任,你明知故问有啥意思?”黄永涛很不客气。

  他用拇指摩挲着玻璃台板下压的劳模奖状,边角已经被蟑螂啃成了锯齿。2

  电话那头传来搪瓷缸磕桌面的脆响,常树林无奈的叹气:

  “我是真想给钱进那小伙子一个名额,可怎么回事呢?”

  “唉,我们单位在四季度真有个名额,谁想到月初名额刚批下来,我那位副手直接给上级单位推荐了一位军烈属!”

  “你说吧,军烈属!让你来操作,你怎么操作?”

  黄永涛却不接招,强硬的说:“我从不胡乱给人许诺!”

  “我老黄说话吐个唾沫是个钉!”

  常树林尴尬了。

  这时候话筒里传来激烈的开门声,有人急促的说:“主任、主任,不好了!”

  “上月底在乙港查封的那批防水劳保手套丢了!不见了!乙港派人拿手续来提货,可货不见了……”

  “什么?!”常树林几乎咆哮。

  黄永涛却不给他面子:“别演戏!常主任,我告诉你,在我面前这套没有用!”2

  回应他的是听筒里的沙沙杂音。

  通话结束。

  黄永涛摔下话筒,震翻了印着‘武装保卫人民权益’的搪瓷缸。

  他没话说也无需说什么。

  钱进已经听到了所有内容。

  但常树林最后说的话有点意思。

  如果不是挂电话的托辞,那这件事依然有转圜余地。

  钱进中午带上徐卫东去了打投所,他这次先找两度遇见过的麻脸青年常胜利。

  第一次查钱进的时候,常胜利表现的很激进、很粗暴。

  但他有错就认。

  是个耿直Boy。

  另外常胜利还是常树林的儿子,亲的。

  说起来这常树林还真是举贤不避亲,不愧是特殊时代靠写报当上领导的人才。5

  常胜利天天出外勤。

  钱进和徐卫东花费好些力气才找到他。

  面对钱进,常胜利还有些不好意思:

  “钱进同志,上上个周末我们做错了,当时误信了他人的污蔑,不分青红皂白调查你,真是对不起。”

  徐卫东立马问:“是谁污蔑的老钱?”

  常胜利坚定的闭上嘴巴。

  钱进笑道:“我们都知道是谁了,是我们那个居委会主任张红波嘛。”

  常胜利当场瞪大眼睛。

  答案不言而喻。

  徐卫东顿时上来了狗脾气,撸袖子就要回去找张红波麻烦。

  钱进给他一脚:“有正事!”

  徐卫东赶紧回来:“对对对,差点忘了正事哈哈哈。”

  钱进找常胜利是想打听打投所丢失的防水手套的事。

  常胜利也没隐瞒,将事情娓娓道来:

  上个月28号,他们所收到了举报电话,说二港有人在倒卖海滨港单位的新式防水橡胶手套。

  于是他们火速出动,确实抓到了倒卖人,便人送治安所、货扣打投所。

  按照规章制度,这批货登记在册后联系失主海滨港,由他们领回去。

  可是今天一早海滨港有人来提货,打开仓库发现,这批货不翼而飞!

  钱进很诧异。

  他和黄所误会常树林了。

  今天早上人家还真没有演戏!

  货物不翼而飞,根据制度,常树林作为第一责任人要负责。

  这样常树林明白了。

  这事是有人设局在陷害他!

  他中招了!

  徐卫东顿时露出八卦样:“细说?”

  常胜利说道:“这事不是什么秘密,你去我们单位都能打听到了。”

  “我们单位情况复杂,我爸是主任,可还有个张副主任地位很高、权力很大。”

  “28号的时候,举报电话本来要打给张副主任,可他恰好有事外出,消息被我爸给得到了。”

  “我爸就亲自带队查获了这批防水手套,打算给自己添一笔功劳。”

  “今天海滨港来人而手套恰好丢失,我爸猜测这件事是个陷阱。”

  “张副主任勾结人把这批防水手套捣鼓出来,又故意在自己离开单位时让我爸知道了消息,让我爸去抓人查货,等货入仓库后,他又指派人给把货弄走了!”

  钱进听后摇头:“这确实像个局,但有个漏洞,那就是你们当时抓到的倒卖人!”

  “问题来了,治安员审讯调查后发现那倒卖人是捡到的这么一批防水手套!”常胜利无奈的说。

  钱进懂了。

  常树林的怀疑没有任何问题。

  这事就是一个局。

  同时是一个机会。

  他问道:“这副防水手套什么样子?还有没有存货了?”

  常胜利犹豫一下,尴尬的说:“应该是有……”

  钱进说道:“那给我看看!”1

  常胜利不明所以。

  钱进简短的解释了一下:“如果是我知道的那种手套,或许我有办法帮忙。”

  常胜利眼睛亮了:“你在什么地方见过防水手套?”

  “防水手套就一种啊,广粤劳动产品厂刚研发出来的,他们给普通劳保手套手掌面涂抹了上了一层橡胶用来防水……”4

  钱进心里有数了。

  但还是坚持着要看看真品。

  常胜利带两人去单位找常树林。

  常树林正忙的焦头烂额,看见钱进后心烦的不行:“哎哟我说小同志,我们单位可不是一般单位,工作名额……”

  “我能帮你搞到一千副防水手套。”钱进干脆利索的说。

  常胜利说:“主任,钱进同志和徐卫东同志是来给咱帮忙的!”

  常树林脸上露出狂喜之色:“你知道手套被人偷到哪里去了?”

  钱进摇摇头:“我哪里知道?但我知道有人会做这种手套——你先把样品给我看看。”

  常树林不信,不想在他身上浪费时间。

  常胜利劝说:“主任你就按照钱进同志说的做吧,咱们已经无路可走了。”3

  “谁说无路可走?”徐卫东不以为然。

  常树林又满怀希望的看向他。

  他说:“还有一条绝路可走啊!”5

  常树林:你小子是在邻家门口晒花椒——麻了隔壁!

  他气哼哼的拿出橡胶手套给钱进看。

  常胜利画蛇添足的进行解释:“我们主任不是想贪污这东西,是看着新奇他留了一副在办公室里研究……”3

批判式研究  钱进打量这年代的防水手套。

  其实就是27年劳务市场都已经没人用的原始挂胶手套!

  但在当下确实是新奇物件。

  徐卫东看后说:“这手套是握面弄上橡胶而已,多难的事吗?”

  常胜利说道:“不难,问题是海滨市和周边地区就是没有生产厂家。”

  “按照国家分配的生产计划,只有广粤劳动产品厂生产这种手套!”

  钱进问道:“普通劳保手套呢?常主任能不能搞到1000副?”

  常树林说:“当然能……”

  “那就够了。”钱进信心十足的点头,“正好我跟七胶厂有点关系。”

  “你给我赶紧准备1000双劳保手套,我找橡胶厂捣鼓一点废橡胶,给你弄1000副防水手套!”

  常树林一脸震惊:“胡吊扯吧?七胶厂也能生产防水手套了?”

  钱进解释:“他们不能生产,但我认识个老工人会挂胶技术,他也能给手套挂胶。”2

  “不过他的技术肯定跟广粤劳动产品厂不能比,所以我的意思是,先粗制滥造一批外观上跟丢失货物差不多的手套把事情应付过去!”

  常胜利担心的问:“能应付过去吗?”

  钱进无奈:“你们怎么死脑筋呢?”

  “你们查封了一千副防水手套,但谁能确定是不是海滨港被倒卖掉的那批?”

  “只要有这么一批防水手套出来就行了……”

  常树林听到这里反应过来:

  “到时候海滨港如果说这不是他们丢失的防水手套,那就正好,我直接把防水手套继续扣押在仓库,大不了我不要这份功劳了!”

  钱进点头。

  绝境突然遇活路,常树林再次狂喜。

  他握住钱进的手使劲摇晃:“这位同志太优秀了,还没有入职咱单位,先给咱单位立下一功啊!”

  钱进将徐卫东推出去:“主任,是这位同志优秀。”

  “是这位同志要入职咱单位!”

  徐卫东‘啪’立正敬礼,声如洪钟:“主任好!”3

请记住本站域名: 黄鹤楼文学
书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