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书页

341章 天书颁布,忽必烈的震惊

请记住本站域名: 黄鹤楼文学

  至元元年这一年,堪称风调雨顺,国泰民安。

  草原上的旱灾还在继续,但比前两年已经大大减轻。赵朔调集中原匠人前往草原打水井,进一步减轻了旱情。

  再加上天可汗初登基,正是建立威严的时候,那颜们得了补贴后真的没敢征税,草原的牧民们终于得到了难得的喘息之机。

  直属大元的草原牧民们,则不仅不用交税,而且得到了充足的赈济,小日子更是滋润。

  赵朔汗国军队的补给一向充足,这一年就开始为五年后的征战欧罗巴做准备了,今年先选出五万人来。

  这五万人,统一配备一匹东风战马。

  骑术良好的骑士,当然骑上马就能厮杀。但要发挥最强的战力,就必须和战马进行良好的磨合,现在就要开始了。

  另外,虽然三岁以上的战马就能用了。但是,两岁时就要进行骑乘训练。

  要不然,“它从小就没干过活”,长大之后训练难度加倍,而且很难达到最好的效果。

  大元的广袤国土,没有受灾的地方是不可能的。除了蒙古草原外,还有几个地方有小规模的水旱灾害,被朝廷轻易平定。

  大元诸外省,连异族都今年免了一成的田地赋税,感受到了大元开国的喜悦。

  大元诸内省的发展更是日新月异。

  基本上没有灾情,赵朔还免了一年的田地赋税,普通农民们能自由消费的钱财,何止增加了一倍?他们愿意消费,又带动了各行各业的进一步兴旺。

  赵朔还收工商之税呢,从某种意义上讲,免的部分赋税又回到了朝廷的手里。

  明年就要开始免费教育了,学堂得开始修建吧?光是那些南洋奴隶和欧罗巴奴隶,显然是不够用的。

  国家免除了今年北方全部徭役,南方一半徭役,大笔的金银发来,雇佣百姓建设学堂,百姓们又多了一条财路。

  最受影响的,还得是民间的读书人。

  三年免费义务教育,今年起码得把第一年的老师招足了吧?原来的读书人,如果不能通过科举,就只能在民间谋生了,读书人多了一条巨大的出路,科举的失败者终于能吃上皇粮了。

  他们考上之后,还要进行统一的培训、

  小学一年级的学问,倒是没什么好培训的。但是,赵朔颁布“科学”可是必须培训不可。

  这里面既讲述了赵朔钦定的宇宙观、世界观,还教导了忠君爱国的大道理,是这三年免费教育的重中之重。

  纸币迅速在内省流行,并且向外省蔓延。

  原本赵朔汗国内,汇票就有不小的规模了,为大元朝廷积累了信誉。

  现在谁会担心大元朝廷发行纸币,是为了敛财,而不是方便百姓?

  那些海外的金银矿,是用来干什么的?

  大元朝廷真的缺钱,还能这么大规模的免税和免徭役?

  另外,这可是大元开国的纸币啊!

  就算以后大元纸钞贬值,这开国纸币都有很大的收藏价值,价格只会上升!

  至元元年,大元朝廷的另外一大举措,是改组了“惠民药局”,在各省城、县城、州城设立医院。

  宋神宗熙宁九年,宰相王安石推行新政,设立“熟药局”。统一配制、销售和发放药物,确保药品质量。并且在疫情暴发时,免费向贫民提供药物。

  这药局甚至有医疗救助的功能,为贫困患者提供免费诊疗服务,设立固定场所进行医疗活动。

  后来,“熟药局”改名“惠民药局”。

  当然了,理想很更丰满,现实很骨感。由于宋朝财政紧张,直接影响了惠民药局的运营。经费时常短缺,导致药材质量下降、数量不足,许多地方的药局逐渐废弛,形同虚设。

  但其“官办药局”的形式和名称一直保留到南宋末年。

  元朝入主中原后,甚至直接承接了这一医疗体系,明清的时候也有惠民药局。

  不管这套体系多么形同虚设吧,骨架是在的,有总比没有强。

  赵朔统一华夏,以宋朝的惠民药局体系,建立遍布全国的医疗系统。

  当初全国种痘,就是以这套医疗系统为根基。

  如今,大元建立,正式将这些“惠民药局”改组为县医院、州医院和省医院,在中都还有太医院。

  各医院既独自面对患者,又要受上级医院的指导,定期组织医生进行进修。

  另外,从今年开始,县医院有个任务,那就是培养赤脚医生。

  这些赤脚医生,由愿意学医的百姓组成。学制只有一年,手中只有阿斯品林、大蒜素、胖大海、板蓝根等简单药物,给百姓们治个头疼脑热的。

  这些赤脚医生还有两个重大任务,其一,就是普及卫生防疫知识:灭鼠防蚊,饭前便后勤洗手,喝热水晒被子,改变百姓的卫生习惯。

  毕竟,“科学”里面说了,世界上有许多眼睛看不到的微小生物。很多疾病,就是这些微小生物引发的。

  科学来自陛下,陛下的学问来自昊天上帝。

  昊天上帝你还不信吗?

  其二,就是监测时疫的情况,一经发现,立即上报朝廷。

  县医院除了培养赤脚医生之外,还要培训各乡村的稳婆,教她们各种卫生知识,并且普及产钳工具,减少妇人在生产时的死亡率。

  这些赤脚医生和受到培训过的稳婆,除了为乡民服务的本身收入外,朝廷还给予一定的补贴。

  赤脚医生每个月三百文钱,稳婆一百文钱,对他们的生活不无小补了。

  至于元年,让百姓感触最深的,还是社会治安的变化,路不拾遗夜不闭户也许是夸张了些,但真是从没有这样安定。

  一方面是因为经济的发展,没有违法犯罪的必要。

  另外一方面,就是移民了。

  华夏的百姓日子越好,百姓们越不愿意移民。但是,每年的移民目标得完成啊!

  官府急了眼,原来只是重刑流放,现在即便轻刑也流放澳洲或者美洲了。

  什么小偷小摸,什么诈骗钱财,什么通奸有夫之妇,什么聚众赌博,什么收保护费的,什么殴人致伤的……一经抓获,马上就上了移民的名册。

  想去海外淘金都不行,直接去海外种田吧!

  其实赵朔本来是不想这么干的,他不愿意让这么多罪犯加入移民队伍,将海外移民污名化。但是,形势发展到现在,也只能这么做了。

  总不能把美洲都留给赵昀或者忽必烈吧?

  一二五零年的八月十三,忽必烈带着刘秉忠等三千余人,抵达了泉州港。

  当初,忽里勒台大会结束时,忽必烈就想着去美洲开拓了,也得到了赵朔的许可和支持。

  但是,还是那句话,拖雷一系做主的是蒙哥而不是忽必烈。

  忽必烈带多少人去美洲,带什么人去美洲,拖雷一系提供多少物资和钱财的支持,他自己说了不算蒙哥说了才算。

  所以,拖拖拉拉,直到现在才到了泉州港。

  他们将在这里,由海军正蓝旗接应,前往美洲。

  不过,泉州海贸发达,忽必烈在这里得到了美洲的最新情报,又有些犹豫了。

  去美洲的船只,一年才能来回一次,而且海上航行充满了风险,这也就罢了。

  美洲的土著也不太好惹,他们虽然没有铁制武器,但是有着黑曜石和青铜的武器。

  土著没有马匹,但是远洋航行,忽必烈也带不了多少马啊!到了美洲,厮杀之时,那些马匹还要损失!

  还有最关键的,他这三千人,要有农夫,要有各种工匠,真正的战斗人员还不足两千。

  面对土著的汪洋大海,真的能顺利打开局面吗?

  对,赵昀是在美洲打开了局面,但那是以损失一万余众为代价的。他忽必烈损失得起吗?

  另外让忽必烈犹豫的,是海军正蓝旗给了他两条路线。

  一条是赵昀探索的,去墨西哥那条海路。一条是海军正蓝旗所探索的一条新的海路。

  这条海路借助西北季风驶入东海,进入黑潮洋流,顺着黑潮向东北方向航行,穿过扶桑以南的海域。进入广阔的太平洋后,借助北太平洋暖流和仍然存在的西风,一路向东,到底美洲西海岸(加利福尼亚)。

  到底是挨着赵昀发展,还是独立打开局面?

  挨着赵昀发展,容易和赵昀合作,得到粮食的支持以及军事方面的配合,

  但是,那一举一动,也都落入了赵朔的掌握之中了。而且,赵昀的那块地方,山脉众多,不利于蒙古骑兵驰骋,对土著形成降维碾压。

  不挨着赵昀发展吧,这三千人到底行不行?

  虽说忽必烈打开局面后,能得到蒙哥更多的支持,但来回都要超过一年了,就算支援也快不了。

  忽必烈一直在犹豫。

  “四大王!买回来了!买回来了!”

  正当忽必烈在泉州港外的军营中沉思之时,刘秉忠拿着一本书,急匆匆地走了进来。

  刘秉忠买回来的,自然是三年义务教育的科学课本。

  因为赵朔宣称是昊天上帝所传,所以被百姓们称为“天书”。

  明年就要大规模教学了,这课本当然没什么可保密的,今天正是这课本在泉州的发售之时。

  忽必烈当然知道,赵朔号称登基时,得了昊天上帝启示之事。

  虽然他本身是不信的,但的确是非常好奇,命人一经买到这天书,就拿来给他看。

  功夫不大,中军账内就一片寂静,只有忽必烈和刘秉忠的翻书声。

  刘秉忠也从怀中拿出一本天书,仔细翻阅——大规模印刷品,又不是只能买一本。

  “哼,故弄玄虚。”忽必烈一边翻着天书,一边暗暗腹诽。

  关于宇宙万物是怎么来的,能对现实有什么影响?忽必烈对前面的内容完全无感。

  刘秉忠却不这样认为。

  包括儒教在内,任何宗教乃至于学派,都会探究这个问题。比如儒教的理学,就认为世界是由气和理构成。理就是道,是万事万物运行的规律。气,则化成了世间的万物,

  这和赵朔的学说,大差不差,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只是赵朔的学说,本质上是“气理”一体,都和昊天上帝结合起来,算是独到之处了。

  不过,接下来,无论是忽必烈还是刘秉忠,都倒吸了一口凉气。

  赵朔在接下来的天书里面说了,他们脚下的大地,也是星辰之一!

  星辰,其实就是一颗颗在虚空中运行的圆球。

  如此,就可以解释天文学上的“水星逆行”的现象。

  很简单的道理,水星逆行并非水星的实际运行方向反向,而是由于水星运行轨道与地球自转带来的黄道角度差而带来的,视觉上的轨迹改变。

  人家水星,其实是一直沿着固有的轨道前进呢!

  最关键的是,赵朔提出,人类所在的大地也是个球形!

  只要向一个方向一直走,就能回到原点!

  “嘶”

  忽必烈倒吸了一口冷气,道:“刘秉忠,你说这天书到底是真的假的?赵朔姑父,怎么会说出如此离经叛道之语!脚下的大地是个球形,那球背面的人怎么办?那不都掉下去了吗?”

  刘秉忠比忽必烈看得快一些,道:“四王子您看后面,天可汗解释了,那是因为万有引力的定律。所有人,都会以为脚下的大地才是下面,我们其实是被大地吸住的。具体的万有定律内容,到省学才会开始教授。”

  “所以,你觉得,这天书是真的?”

  “有可能吧。”刘秉忠若有所思地道:“四大王,我们在泉州港眺望大海时,是不是先看到船帆,后看到船身?这就说明海面其实是有弧度的。”

  忽必烈深吸一口气,道:“那从一个地方出发,一直走就能到达原地,也可能是真的?赵朔姑父,真的得了天启?”

  刘秉忠苦笑道:“天可汗到底有没有得到天启,我并不清楚。但是,他圣明烛照,没有把握的话怎么可能公告天下?等有人真的完成了全球航行回到原点,谁能说天可汗不是得到了天启?就是假的,也成了真的了。”

  “这样啊……”

  忽必烈眉头紧皱,心中冰凉一片。

  对于蒙古大汗位置到了赵朔一系的手中,忽必烈心中是不服的。他想去美洲打开局面,终有一日让大蒙古国的汗位回到孛儿只斤氏的手中,最好是落到他忽必烈的手中!

  但是,人家赵朔都得了天启了!

  都提出了环球航行的实证了!

  一旦真的完成了环球航行,这汗位坐得也太结实了,忽必烈的机会又在哪里?

  不过,他毕竟是心志坚毅之辈,很快就哈哈大笑起来。

  刘秉忠问道:“四大王何故发笑?”

  忽必烈道:“我笑的是,我那赵朔姑父,聪明一世糊涂一时啊!他要是宣称,得了天启,让他和他的子孙后代都为整个世界的主人。我还有何机会?”

  “结果,他只宣称长生天认可了他自己而已。赵朔姑父百年之后,我的机会不就来了吗?”

  其实,忽必烈隐隐觉得,赵朔之所以不那么说,是为了保证天书的绝对正确性。世界上哪有千年不灭的王朝?

  但是,这不是给他自己以及刘秉忠打气吗?

  忽必烈不这么说,还能怎么说?

  顿了顿,忽必烈轻轻一拍几案,道:“我心意已绝,不和赵昀一起开拓,而是独自在美洲大陆上打出一片基业来!终有一日,给我那赵赫大哥,一个大大的惊喜。”

  为了心中的那片野望,忽必烈拼了!

请记住本站域名: 黄鹤楼文学
书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