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书页

第一百九十四章 唐僧抉择

请记住本站域名: 黄鹤楼文学

  话表宝阁之中,唐僧沉吟不语,正是不知,当选何般真经。

  如来佛祖之真经,乃三藏真经,须要人事,方能给予他等待回东土。

  宝阁尚有一真经,可白赠与他。

  若是宝阁里,只有一份真经,他便取之离去了,但宝阁之中,有二份真经,真教他难以抉择。

  唐僧问三位徒弟,皆问不出个缘由来,这般许久。

  猪八戒有些按耐不住,说道:“师父,怎个还在思虑?”

  唐僧道:“八戒,莫要催促,此乃真经之选,须是慎重,不可胡闹。”

  猪八戒说道:“师父,你且听我一言,你可曾忆大唐皇帝旨意?”

  唐僧合掌道:“大唐皇帝旨意,我怎敢忘记,八戒,你意说何等?”

  猪八戒嚷嚷道:“师父,那大唐皇帝教你来取真经,可曾与你言说,取何等真经?”

  唐僧摇头道:“只说乃真经,可救济众生也。”

  猪八戒说道:“师父,这宝阁何许地也,乃灵山胜境,其中真经,自有救济众生之能。真经有二,那自当取其更妙之真经,来救济众生,这般大唐皇帝所知,才会满意。”

  唐僧问道:“八戒,你怎知二份真经,孰高孰低?”

  猪八戒说道:“师父,那要人事的,定是更胜一筹,却是无须多虑。”

  行者上前扯住猪八戒的蒲扇耳,说道:“你这呆子,怎个胡言胡语,此乃大事,莫要教师父分神。”

  猪八戒见行者上来,不敢再言,在旁低声,不知呢喃些甚。

  行者说道:“师傅,如何抉择在于你,莫听旁人之言。”

  唐僧闻听,点头道:“罢,罢,罢。且与之人事,求取世尊真经,此万不有错,不然则无颜以见唐王。”

  行者闻听,不曾言语,只取了紫金钵盂,交与唐僧。

  唐僧接了紫金钵盂,递与二尊者,说道:“二位尊者在前,弟子玄奘委是穷寒,身中不曾有金银,只得一钵盂,乃唐王亲手所赐,一路走来,持此钵盂化斋,今奉上于尊者,但请尊者传下三藏真经,教我回禀唐王,造福东土众生。”

  二尊者接过钵盂,微微笑道:“果真要取这三藏真经?”

  唐僧点头道:“当是如此。”

  二尊者道:“既如此,你等且在此处等着。”

  说罢。

  二尊者取了紫金钵盂,往里走去。

  沙悟净道:“师父,今失了钵盂,化斋无方,回程路上怎走?”

  唐僧道:“且先取经,再谈回路。”

  猪八戒笑道:“有道是‘车到山前必有路’,不须担心,只管取了这上等的真经回走。”

  唐僧默不作声,在宝阁中少待。

  须臾,迦叶与阿傩尊者再是走来,捧着一卷卷经文,说道:“快些到此处来接经,大圣,你气力充足,且近前来与我等一道取经,余者接住。”

  行者三人闻言,即上前相助,行者与二尊者同是取出真经,猪八戒与沙悟净则是将真经捆起放好。

  一众忙碌间,将真经捆好,又牵白马来,将真经捆成担子,放在白马两边,使其驮着。

  迦叶尊者站在宝阁门前,指定地上捆成一团的真经,说道:“圣僧,大圣,这白马再驮不得,余真经便教你等驮着。”

  行者闻听,说道:“八戒,快些挑着真经,休要遗漏。”

  猪八戒上前将真经挑起,他等自家的行李则教沙僧挑着。

  唐僧上前合掌,问道:“二位尊者,不知此真经,共有多少卷,但请尊者告知,待我回东土,亦可回禀唐王,教唐王知晓。”

  阿傩尊者答道:“圣僧,此真经共有五千零四十八卷,不多不少。”

  唐僧记下卷数,再三拜谢二位尊者。

  取经人一众遂离去,往大雄宝殿去拜如来佛祖。

  他等一众入了大雄宝殿,此间如来佛祖端坐在莲台上,静候他等到来。

  唐僧向前拜谢如来佛祖深恩,又代东土众生感念佛祖慈悲。

  如来说道:“我知宝阁有真经二份,但不知你取了何等真经归于东土?”

  唐僧合掌拜道:“我佛慈悲,弟子所取,乃我佛所言三藏真经,但有一事,弟子不明。”

  如来道:“你且说与我听。”

  唐僧问道:“弟子今取经时,二位尊者曾言,宝阁之中,有二等真经,一等乃是须人事,方能予我,一等乃是白赠之真经,弟子敢问我佛,二等真经,可有高低之分?”

  如来道:“真经无有高贵低贱之分,二等真经俱是同等,并无高下。”

  唐僧不解其意,问道:“为何三藏真经,须人事方可取得?”

  如来答道:“盖因我之真经,不同于他,非等闲不可与你,故须人事,方可取得真经,便是以些许人事,便可取得我之真经,我亦觉轻贱了。”

  唐僧道:“弟子不明。”

  如来道:“若真经轻得,怎会有人重视?昔年昔时我曾传道于舍卫国一家,那家长请我诵经,保家中安宁,使亡者超脱,我遂其意,于其家中诵经,待是功成,我正要离去,其家长却不许我离去,只说我传之法,甚是易得,有些轻贱,非是上等之法,非是以黄金换我再念经文,方是认其为上法。故索取人事,乃教人知,我之真经,非轻易可得。”

  唐僧合掌一拜,称是知明,遂道:“我佛慈悲。今得真经,望请我佛降旨,使我返归东土,教东土众生,聆听佛音,见得真经。”

  如来即降金旨,遣四大金刚,驾风陪同,相送唐僧归于东土,佛祖说道:“弟子玄奘,你且须谨记,今得了真经,但万不可生轻慢之心,此理你亦须与东土众生言说,若须开卷以阅真经,必以诚心沐浴斋戒,方可开卷。”

  唐僧拜道:“弟子谨记,绝不敢忘。”

  如来说道:“既如此,你等且去,待将真经送往东土,再是回来此处,受封正果。”

  唐僧得了佛祖金旨,遂出大雄宝殿,但见宝殿外,佛众在此,唐僧领行者四人,一一拜谢。

  行者谢至佛陀之中,但见禅定智慧佛真见,他惊诧些许,但见真见笑着点头,他心中即明,朝着真见深深一拜。

  真见将行者扶起,低声道:“师弟,事未曾功毕,且当去行,待功毕时,我等再叙。”

  行者道:“是,师兄。”

  取经人一众拜了佛众,离了灵山,早有四大金刚在此,驾祥云承着脱胎换骨,洗去凡胎的唐僧,与行者三人,连同白龙马,要往东土而去。

  取经人一众离山而去,佛众入内称颂佛祖,言说佛祖赌赛已胜,取经人已取寂灭真经。

  早有五方揭谛,四值功曹,六丁六甲,护教伽蓝等,行至殿外观世音菩萨座前,拜道:“弟子等早蒙菩萨法旨,暗中保护唐僧西行,相助大圣,天蓬,卷帘。今唐僧功成,我等特缴法旨,望菩萨应答。”

  菩萨笑道:“准缴,准缴。”

  一众取一薄子,递与菩萨,其中记载唐僧一路行来,所历的灾难。

  菩萨接过翻阅,细细看着。

  其中记载数十难,法林贬法白鹿,火焰山牛魔阻道等等,俱在其中,

  菩萨见之,说道:“此记载只有八十难。”

  众等答道:“却是八十难,却是八十难。”

  菩萨道:“取经人一众,须历九九之劫,方是功行圆满,但有少劫数,皆不作圆满,尚有一难须行。”

  众等道:“此难何在?可须我等动身去设难?”

  菩萨朝宝殿张望,叹道:“无须,劫难自现,九九之难,必不可少。”

  众等不解,正是不知如今难从何来,今取经人一众,已是取得真经,再有四大金刚,齐天大圣护送,去往东土,不日便要归来受封,怎还有难。

  观世音菩萨笑而不语。

  却说,唐僧初驾云,跌跌撞撞往东土而归,四大金刚护持在东西南北四侧,行者扶着唐僧,免其坠下云去。

  唐僧见有行者来伏,放下心来,望着白马上驮着的真经,沉吟不语。

  行者见之,问道:“师傅有何思虑?今已取得真经,将是返还唐朝,那时金刚再承我等归灵山,受封正果。”

  唐僧道:“徒弟,我终有所虑也。这等真经,我等取来,是对是错?”

  行者微微笑道:“师傅,这真经不妙耶?”

  唐僧摇头道:“真经自是妙极。”

  行者道:“既真经妙极,师傅怎个有虑?”

  唐僧说道:“徒弟有所不知,真经虽妙,但恐东土众生难以知得,故窥不得真经之妙,故从何谈说救济众生,昔日徒弟与我言说,若灵山有寂灭真经与禅之真经,当取何等真经,我之言说,乃是禅之真经,可入灵山,分不得何为禅,何为寂灭,只恐误了唐王,故取三藏真经,不求有功,但求不错。”

  行者说道:“师傅今觉,取的乃是寂灭真经,亦或禅经?”

  唐僧道:“当是寂灭也。”

  行者道:“既师傅见今取得真经,乃是寂灭,那宝阁之中,尚有白赠一真经,定是禅经。”

  唐僧叹道:“若是救济众生,当是禅经为上,正如宝阁玄机,索要人事,方能取这三藏真经,若入东土,芸芸众生,要阅真经,定亦须人事,此人事或是识字之机,或是权贵之机,各有不同,三藏真经救不得东土之人。”

  请:m.llskw.org

请记住本站域名: 黄鹤楼文学
书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