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书页

第一百二十五章 真人来助,三过法林

请记住本站域名: 黄鹤楼文学

  流沙河后,法林之前,李老者家中。

  唐僧在此等候,李老者礼待圣僧,不敢有误,茶饭管足,又与唐僧谈话闲聊,免去生烦,如此有五日去。

  一日,唐僧心中不快,坐在中堂,说道:“不知悟空何去,早前有说,不消一二日便归,今时有五六日去,不见踪迹,若见这般,我当念那旧话儿经,使其归来。”

  八戒闻言,问道:“师父,只闻佛教有经文许多,是那《楞严经》《孔雀经》《观音经》等,何时有此旧话儿经一说?”

  唐僧说道:“昔日菩萨曾赐一物与我,使悟空戴上,戴之取不下,若我念经,他即头疼,此经文称《紧箍儿经》,我称之旧话儿经,盖因悟空有言听从教诲,我称旧话,正是望他不忘旧话。”

  八戒喜笑颜开,说道:“既如此,师父你快快念个百八遍,使那弼马温痛不欲生,那时,他自归来。”

  悟净道:“二师兄,不得如此,大师兄既是未归,定是在思法解此灾殃,莫要误事,只管静心,等大师兄归来,将灾祸解了,那时西行就是。”

  八戒道:“沙师弟,那弼马温这般多日未归,许是打着去解惑的由头,回他那花果山享福去了,苦了我等在此久等。师父,不若我等分行李去,何必久等,此间乃是师父佛法不精,该是归去,好生读些佛法,那时再聚我等,来法林一辩不迟。”

  唐僧意动,低头不言,悟净心急如焚,无有功效。

  此间正是心猿走神,黄婆无阻,木母惑元神也。

  正当悟净无措时,一声呵斥传来。

  “你这呆子,怎敢言说!”

  但见孙行者一路云光落在院中,从耳中掣出金箍棒,朝八戒就打,唬得八戒不敢言说,围着唐僧打转,唯恐遭了铁棒。

  八戒慌了道:“哥啊,再不敢言说,饶我罢,饶我罢!”

  行者叫道:“你莫以为我不知,正是你日日教唆分行李,看打!”

  行者绝不饶八戒,举棒再打。

  幸是唐僧拦下,言说‘旧话儿经’,方使行者停下。

  唐僧问道:“你这猴子,言说寻菩萨,不消一二日归,今方五六日,你可如八戒所说,怀懒惰之心,寻处作乐。”

  孙行者道:“师父,我不曾懒惰,乃四处寻方。”

  唐僧道:“可有寻得?”

  行者答道:“寻得,寻得。早前我寻海上菩萨,菩萨与我言说,此妖魔乃是广心真人坐骑是也,菩萨不得降之,故我复上山,寻广心真人,请其来除。师父,你可莫要忧虑,一心西行,此方辩法,你未曾功败。”

  唐僧道:“怎说。”

  行者道:“那贼怪与师父你辩法,所说真言,非是其所说,乃是其昔日随真人在西天与佛祖辩法时所听,窃为己有,与师父辩法,方有功败之说。”

  唐僧闻说,惊道:“此真人曾与佛祖辩法?”

  行者笑道:“师父,你有所不知,真人法深,玉帝曾二请上天为神不得,就是那道祖,真人亦曾随其修行,与佛祖辩法不败这等事,算不得大哩。”

  唐僧惊怪道:“真人何在?”

  行者指定院外天上,说道:“我请真人下山来降妖,如今真人正在上山,那时正逢二郎显圣真君亦在山上,故一同前来,此方空中风雾,正是其显化。”

  三藏法师闻说,引一众徒弟出了院中,抬头观看,但见那空中滚滚狂风,惨惨阴雾,隐有神光在上。

  一众见之惊叹,唐僧撮土焚香,望天礼拜,不敢有误。

  行者说道:“师父,你与八戒,沙师弟在此处等候,我与其一同去那法林之中,解了灾殃。”

  唐僧道:“且去,且去。”

  行者将身一纵,入了狂风之中。

  那云端上的草头神见了行者,将阵型散开,使其进入其中。

  风雾之中,真人与二郎神正在此处。

  行者上前说道:“大师兄,真君。”

  姜缘笑道:“那唐僧拜礼我受了,你去时与其言说一二,此方我等先往法林去。”

  行者深深的唱了个喏,无有不从。

  一众遂驾风雾,往法林而去,少顷间,一众至法林前,远远眺望下方。

  二郎神指定法林,笑道:“此处乃是个好地。”

  姜缘道:“正是,此乃西牛贺洲少有的福地。”

  他望行者,说道:“悟空,我此方见那鹿儿修行如何,你且去将那鹿儿喊出,我与其说道。”

  行者喜不自胜,说道:“是,是,是!大师兄在此处等候,我自去将那鹿儿喊出来。”

  说罢。

  行者一个纵身,落在法林之中,他高叫道:“那辩法的,速速现身来。”

  那法林中的白鹿听了言说,正是不明,暗道:“此猴头,莫非去寻了什么高僧,来与我辩法?定是如此,我有老爷拂尘在手,那猴头不敢与我争斗,我有老爷与佛祖辩法真言在,管是什么高僧,奈不得我,这般相阻,其定是过不去。”

  白鹿心中自得,手拈拂尘,往法林外走去,但见行者站在那,身旁无有唐僧等相随,他不解其意。

  白鹿道:“猴头,你在此处作甚,可是你要与我辩法?”

  行者骂道:“你这厮,猴头二字是你叫的?若照着辈分,你该喊我一声小老爷才是。”

  白鹿问道:“你怎这般说?”

  行者指天,说道:“你且抬头看看。”

  白鹿抬头,方见天上风雾散去,真人现来,站在云头,喝道:“鹿儿,可还识我?”

  白鹿看见是真人,不敢自得,跪伏在地,拂尘掉地,心惊胆战的说道:“不知老爷当面,失迎,失迎!望乞老爷恕罪!”

  姜缘伸手一招,拂尘飞落他上,但见他手拈拂尘,说道:“你这鹿儿,我与菩萨使你在此试心唐僧,你怎地以我与牟尼尊者辩法真言难唐僧?”

  白鹿磕头道:“恕罪,恕罪!”

  姜缘道:“今你使唐僧心气有失,是有不德之处,我令你不许说真言,只管以自身佛法,与唐僧辩论,胜则放其自林过,败则使其重修佛法去。”

  白鹿慌了道:“老爷,断不敢再作祟,只管辩法。”

  姜缘使行者与唐僧言说,他即与二郎神一众在云端等候。

  行者闻讯即去。

  姜缘遂与二郎神驾着风雾远离林中,二人在云端之上遥遥张望。

  二郎神笑道:“鹿儿有些智慧,竟将佛老与真人辩法言语记个真切,以此来为难唐僧,若是金蝉长老亲至,尚有些许胜算,今时唐僧,怎地辩胜。”

  姜缘摇头道:“此鹿儿心性有待修行,太重于输赢,取巧以胜,此非真胜也。”

  二郎神道:“是个有趣的。”

  姜缘道:“只盼不要惹出祸来便是。”

  却说,那行者离了法林,径回李老者家中,将诸般事情与唐僧言说。

  唐僧合掌道:“徒弟,我果能与那妖大王一辩?”

  行者笑道:“师父,你与真人辩,定是辩不得,若非是那鹿儿取巧,你败不得,今方使其与你公平正大一辩。”

  唐僧道:“那真人是什么来头,如此深谙佛法。”

  行者道:“师父,你今时读的禅法,可知源头何在?”

  唐僧说道:“此等不知。只道禅乃东来之法,当是自大唐之法,又曾闻禅从西来,从西天之中传来。”

  行者笑道:“师父寿少,自是不知,禅从真人来也。”

  唐僧问道:“怎说?”

  行者说道:“这等禅,乃真人所立,西天向来称真人为禅祖,禅有东来之说,乃因真人是南瞻部洲之人,故其禅,则为东来之法。”

  唐僧恍然,道:“竟是这般,不想禅祖在前,失礼,失礼。”

  行者道:“莫说拜礼,师父,且收拾行李,往西而去,那法林中鹿儿,未曾窃取真言,定非师父敌手,那时自可过得法林。”

  唐僧道:“既如此,听悟空言说,悟能,悟净,速去牵马,收拾行李,与李老者辞别。”

  八戒沙僧听令,取各自兵器,八戒挑担,沙僧牵马。

  唐僧上前与李家老者辞别。

  李老说道:“长老何故再往,不若在此处用些茶饭就是。”

  唐僧笑笑不言。

  行者道:“出家人不打诳语,此方再无归来之说。”

  李老拜道:“既如此,我在此处祝长老等功成,出了法林,他年若是功成,可要归来?”

  唐僧答道:“自要归来的。”

  李老道:“那时归来,长老再临,可要留步,使我祝贺。”

  唐僧合掌道:“受施主茶饭之恩,他日功成归来,定于施主家留步,施主且回。”

  李老笑着拜别。

  取经人一众,唐僧坐在马上,孙行者在前指路,沙僧牵马,八戒挑担,往法林而去。

  不消多时。

  一众行至法林,但见那鹿儿老道在林前等候,见了取经人一众,上前来道:“诸位,久等了。”

  八戒道:“你这厮怎在外等候?”

  白鹿道:“小老爷在此,自当远迎。诸位既为过法林,此番须是再辩一场方是,昔时乃是我取巧,今时绝不敢再如此行为。”

  唐僧下了白马,合掌当胸道:“大王,不知当如何辩法。”

  白鹿道:“且论一论佛法,以自身所学,言个高低,如何?”

  唐僧道:“自无不可。”

  二者一心论法,只行至法林中,寻了个净地,双双盘坐论法,在此处辩法,舌枪唇剑,这个问‘寂灭何在’,那个答‘寂灭无处不在’,这个又问‘寂灭当如何’,那个又答‘寂灭门中,须云认性’,这个再问‘为僧者如何’,那个再答‘为僧者,万缘都罢’。

  二者一问一答,谈说许久,这个白鹿久随真人,那个唐僧自幼修行,白鹿曾历多法会,三藏前身为金蝉,二者聚论说佛法,俱是不甘平庸辈,说得日落西山下,谈得昏天满星辰。

  终是白鹿稍逊一筹,其听得法会良多,却不曾苦心钻研,唐僧胜在钻研良久,胜得一筹。

  这一方谈说,白鹿在唐僧一言下,苦思良久,不知如何辩驳。

  白鹿叹道:“是我功败。”

  唐僧闻说,面有喜色。

  八戒欢欢喜喜,沙僧称是了得,行者朝天拜礼,各有所为。

  白鹿起身,放开路来,说道:“既如此,你等过法林便是。”

  唐僧拜礼,说道:“多感大王放行,徒弟们,快些将行李收拾好,莫生了懒怠,同是过法林西行。”

  唐僧双目有神,怎有前些日里模样。

  三位取经人俱是应答。

  沙僧近前来,侍奉唐僧上马,牵马往前,八戒挑担跟随。

  行者本教跟上,忽有所想,走至白鹿身旁。

  白鹿拜礼道:“小老爷,可还有何事?”

  行者说道:“劳你代我拜谢大师兄,言说待我功成,那时再归家去,亲见恩师。”

  白鹿道:“小老爷请去,此等言说,我定会转达。”

  行者道:“有劳,有劳。”

  说罢。

  行者跟上了唐僧一众,同时往西。

  此方取经人一众三过法林,终是行过,渡此难关,唐僧佛心更盛,万缘都罢。

  云端之上,姜缘与二郎神见了唐僧离去,正要亲去将那白鹿唤来。

  二郎神拦下,说道:“无需真人亲往,待我使一兵马带回就是。”

  姜缘笑道:“劳烦。”

  二郎神即遣一草头神去将白鹿带来。

  二郎神说道:“唐僧倒有些佛法在身。”

  姜缘道:“唐僧前身为金蝉长老,怎会无有佛法在身,此难倒不想真难了唐僧,我未曾想,这鹿儿用那等真言为难唐僧。”

  二郎神笑道:“虽是难了唐僧,但此间过林,唐僧佛心有定,得了好事。”

  姜缘笑道:“此难是过了,下一难,要到了,真君,你且看前方。”

  二郎神听了姜缘所说,运气双目,金光闪闪,他往前一看,但见前路有神光四道,是有菩萨在前。

  二郎神问道:“那是何等?”

  姜缘道:“黎山老母,观音菩萨,文殊菩萨,普贤菩萨,俱在前方,当是试心,可此间唐僧得了好事,佛心有定,不动如山,此试心万万难不得,动不得唐僧。”

  请:m.llskw.org

请记住本站域名: 黄鹤楼文学
书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