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书页

三百二十八 他简直太愚蠢了

请记住本站域名: 黄鹤楼文学

  许成只觉得脑子像是被撞了一下,“嗡”的一声就一片空白。

  这一刻,他耳朵边上只剩下两个字——完了。

  但他觉得他还可以抢救一下,强烈的求生欲促使他尽快做出应有的举动。

  于是他果断向袁树求饶。

  “使君明鉴!使君明鉴!并没有什么人请动属下来游说使君!属下只是自己觉得使君这样做会让一些并州人感到惊慌失措,恐怕伤了使君的英明,这才提出自己的建议,并没有什么人花钱请属下来游说啊!”

  袁树提起笔,在面前的一份公文上签下了自己的名字。

  “是吗?那我换个角度来问你,在你之前两年半的任期里,哪些本地豪族与你有所往来?他们在这两年半里给了你多少钱?你除了朝廷官俸之外,还拿了多少好处?”

  许成直接愣住了。

  不是说……

  你来之前的事情既往不咎吗?

  你怎么又开始翻旧账了呢?

  这……

  这不合适吧?

  于是他小心翼翼的询问道:“使君之前不是说,使君未来之前,都既往不咎吗?”

  袁树抬眼看了看他愣住的样子,笑了一声。

  “我是说过,听话办事的人我当然既往不咎,听懂了吗?听话办事的人,听我的话,为我办事,而不是听别人的话,为别人当说客来游说我,你这样做,让我有理由相信之后我让你办事的时候你会阳奉阴违,不听我的号令,这样的属下,怎么能留呢?”

  许成呆在当场,宛若一尊雕塑一样一动不动,眼神发直。

  袁树见他如此,忍不住叹了口气。

  “人啊,就是如此,目光短浅,只看着眼前的好处,眼前但凡有一丁点损失都跟要了命一样的跳脚起来叫嚷,完全看不到这点损失可能换来未来更大的好处。

  一般平民这样做也就算了,他们做一天活吃一天饭,手停口停,长远眼光对他们来说反而有害,要是他们反对我的意见,我不会和他们计较,但是你这样的官员,还有那些储备丰厚的豪族就不应该了。

  损失一些,换取未来更大的可能,这对于你们来说是小投入、大回报的事情,全力参与,难道我会亏待你们吗?退一万步说,你们不相信我,不相信以后有大的好处,也行啊,遵照命令办事就是了。

  你刚才也说了,我是并州牧,操控一州生灵的生杀大权,包括你们这些官吏,六百石以下我不仅能自主任免,还能审判处刑,一千石以下的官员我能自主任免,上表朝廷之后一样能诛杀。

  就算二千石郡守,在我这里也是下属,也要老老实实喊我一声使君,我要罢免他们的职位,不过是半个月的事情,官员尚且如此,至于那些本地豪族,真以为我下不去手吗?真以为我是心软无能之人吗?”

  袁树这番话就像是连珠炮一样打在了许成的心里,直接就把他的防线打的七零八落。

  在巨大的恐惧的威慑之下,许成终于交代了。

  原来还真没有人主动找他让他帮忙当说客,而是他自己主动成为了这个说客。

  原因也很简单,当了两年半县令,拿了不少好处,和这群本地人相处的还挺愉快。

  之前袁树下达禁令之后,在与这群“友人”交谈此事的时候,听到他们表示袁树这样搞会让他们损失惨重,于是便觉得自己无论出于哪个方面,都应该站出来对袁树进行劝诫。

  这么搞,对大家都没有好处,只会便宜了外人,这种亲者痛仇者快的事情,难道不应该停止吗?

  他这么交代了,袁树也是颇为无奈,本以为这家伙或多或少有点脑子不好,没想到他是真的脑子不好,人家还没请求你办事,你就主动来办事讨好人家……

  有你这么当官儿的吗?

  你这县令好歹也是百里侯,就那么没排面?随随便便一户豪强就能让你主动讨好?你这县令干什么吃的?

  袁树问了许成这个问题,结果许成透露出来,说他这样做,主要是为了讨好太原王氏家族。

  虽然这个家族的宗族地不在晋阳,但是影响力遍布整个太原郡,甚至在并州都有很大的声势,不少族人都在雒阳做官,许成想要讨好这个家族,进一步为自己谋取更大的利益。

  袁树闻言,忍不住翻了个白眼。

  “许成,我问你,我汝南袁氏和他太原王氏比起来,哪一个声望更高、势力更强?你不来讨好我,却去讨好区区一个地方土豪,你是瞎了眼吗?太原王氏算什么东西?它们能给你的,我不能给你?”

  许成闻言,先是一愣,而后猛然抬头看向袁树,似乎才意识到这个问题,似乎才意识到这两者之间存在着某种奇妙的联系。

  对啊!

  汝南袁氏无论是声望还是势力还是政治地位,都远远超过太原王氏,太原王氏甚至还要在汝南袁氏的羽翼下求取生存,这种情况下,他不去讨好袁氏出身的袁树,却要为了太原王氏而悖逆袁树的决断,这……

  这不是十分愚蠢的事情吗?

  这……

  这简直太愚蠢了!

  他怎么就没有转过这个弯来呢?

  不过转念一想,他又觉得自己挺委屈的,而且这个事情也不能怪他。

  实在是汝南袁氏门第太高,他自己潜意识里都觉得自己配不上这个家族,所以连讨好都不敢讨好。

  而太原王氏虽然弱小,却是他能够触碰到的、能够接触的。

  所以很明显对于他来说,讨好太原王氏的收益率要更高一些,至于汝南袁氏,想要讨好这个家族,本身都是一种特权了。

  可是事情既然已经到了这个地步,再怎么后悔也没用,许成叩头向袁树请饶,希望袁树可以饶过他这一次。

  袁树本来想杀了许成,杀鸡儆猴,但是他想了想,忽然觉得许成这种思路的人估计在整个并州也不少。

  汝南袁氏声势高,权力大,政治能量极强,这对于全天下人来说,完全是高高在上的云端家族,就连讨好都是一种特权。

  说直接一点——

  不是什么人都有资格给袁氏当狗的。

  所以很显然的,很多人想要获取进身之阶,却连讨好袁氏的资格都没有,所以自然也就知难而退,选择了其他更差一点的讨好对象,获取实实在在能够抓在手里的好处。

  袁树招募学生,深入群体之中,的确提拔了一批人才,获得了爱才的名声,但是对于大部分人来说,袁树的也是高高在上的云端之子,他们想要讨好、巴结、当狗,却连这个资格都没有。

  原本,这些人很愿意讨好袁氏,获得袁氏的欣赏,但是却因为没有途径、缺少门路而作罢,转而投靠其他势力。

  而当这些势力与袁氏的利益产生分歧的时候,这些人又会因为政治上的因素而被迫跟随其他势力,无法遵从本心跟随袁氏,从而成为那个被袁氏击溃的倒霉替死鬼。

  袁树顿时感觉到了这种结构性的矛盾。

  这不是一两个人的问题,这是一整个体制的问题,高高在上的最高权力者和基层之间有着几乎不可互相触碰交流的鸿沟,而这根本也不是最高权力者一定想要的。

  许成的确是个糊涂蛋,但是他所表现出来的矛盾心理,也是古往今来很多事情的真实写照,所以,后来才有了科举制度,才有了糊名制度,才有了“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的传奇。

  怀着一丝丝的感慨,袁树让许成把他知道的关于太原王氏家族在内的诸多本地豪强经营铁器贩售行当的规模告诉了他。

  关于他们这群人与北方草原部族之间的贸易往来,但凡是许成知道的,也全都告诉了袁树,袁树由此掌握了不少重要的情报。

  于是,袁树没有选择杀死许成,而仅仅是革除他的职位。

  “念你认错态度较好,在我这里尚且是初犯,我便不杀你,但是这个职位你也别做了,回家乡反省去吧!”

  袁树大手一挥,使用自己的权力,将许成革职,然后直接写了一封奏表,向朝廷说明许成为地方势力张目、不遵从州牧号令的事情,表示自己将许成革职,然后推荐自己的部下王朗承担起这个晋阳县县令的职位。

  虽然这是一封将要送给中央的奏表,也是需要中央许可才能任命一千石的县令之职,不过袁树有的是便宜行事之权。

  所以在把许成赶走了之后,袁树直接就让王朗前去接替这个县令的职位。

  于是,王朗怀着一种莫名其妙就升官的情绪来到了晋阳县府,手持袁树的命令开始履行自己的职位。

  虽然正式的朝廷任命还没有到,不过也不会有人觉得王朗做不了这个职位,毕竟他的身后,是袁树这尊大佛。

  袁树革去了许成县令的职位、换上自己人担当这个职位的事情很快就在晋阳本地传开,又进一步在太原郡内传播,顿时引起了一系列的连锁反应。

  首先是太原郡太守臧旻,他直接传达公文给郡内各县县令、县长,让他们充分领会袁树颁布的政策的用意以及他执行政策的决心。

  臧旻表示,自己作为太守,已经决定要坚决执行袁树颁布的政令,绝不违背,你们底下这些人该怎么做,心里也应该很清楚。

  不要为了蝇头小利以至于让自己失去了职位,大家走到这一步不容易,千万不要自误!千万不要丢了前程!

  官方尚且说的如此明白,那本地势力自然也全都明白了。

  许成是因为不满意袁树的政令而被革职,并且是光速革职,立刻赶走,然后马上换上了自己人成为晋阳县令。

  这说明啥?

  说明袁树的意志非常坚决,不容改变,且手腕强硬,说罢免就罢免,底气十足。

  谁还敢触他的霉头呢?

  (本章完)

  请:m.badaoge.org

请记住本站域名: 黄鹤楼文学
书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