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书页

第123章 由他带队

请记住本站域名: 黄鹤楼文学

  别说二品大员,只要涉及勾结红莲教,就算是皇亲国戚,陛下也不会轻饶。

  许小刚随即摇了摇头,说:“想要栽赃嫁祸户部尚书,二品大员,哪是那么容易的事。”

  姜云皱着眉毛,思索一番后,这才说道:“这你不用担心,回头我自己想办法吧。”

  虽然听姜云如此说,但许小刚脸上的担忧神色,却是丝毫未减。

  “走,回一趟东镇抚司。”姜云拍了拍许小刚的肩膀。

  许小刚倒是有些意外,跟着姜云往客栈外面走了出去。

  许小刚有些诧异的问:“你今天怎么想着到东镇抚司坐坐。”

  正常来说,东镇抚司的锦衣卫,除非休息,工作时间,都是要留在东镇抚司候命的。

  当然,人嘛,总是会有特殊的类型。

  他和姜云就属于只要没有任务,爱上哪上哪,上司韦怀安也懒得管。

  等走出客栈以后,姜云才朝身后看了一眼,小声的对许小刚问:“你在教坊司有关系吗”

  许小刚一愣:“你想去教坊司坐坐那你可算问对人了,我爹可是教坊司的大金主,每年可要给教坊司送上不少银子。”

  “教坊司上上下下,谁不知道我爹许鼎武的大名”

  一方面,是镇国公有这方面的爱好。

  另一方面,许鼎武身为边境统军将领,不宜和朝中大臣走得太近。

  若是有事,也不便到朝中大臣的家中商谈,而教坊司则是一个绝佳场所。

  许鼎武见过什么人,见了多久,最终都会送到陛下的御书房中。

  京城别的地方不敢说,但教坊司那个地方,自己肯定是有一定影响力的。

  二人走在大街上。

  姜云低声说道:“刚才我屋中那个姑娘,你也见到了,叫玲珑,你帮我查一查,是不是从教坊司中逃出来的。

  “恩”

  许小刚闻言,低声问:“教坊司逃出来的姑娘”

  姜云简单将昨夜所发生的事情,简单说出。

  听完姜云的描述,许小刚皱眉:“你怀疑那个叫玲珑的姑娘有问题”

  姜云摇了摇头:“是不是真有问题,我还不能确定,但小心一些总是没错。”

  许小刚思索一番后,点了点头,说道:“成,我现在就去问问。”

  随后忍不住问道:“你真要回东镇抚司”

  姜云白了他一眼,反问道:“我像那么牛马的人吗”

  “我去长心寺一趟,转一转。”

  京城昌平远正正在自己府邸内的客厅,接待着来往的宾客。

  今日早朝,陛下宣布了自己升为户部尚书后,来访的宾客络绎不绝,忙色不可开交。

  无奈之下,昌平远也只能让府内管家守在门口,若是从三品以下的官员,就不要进来了,实在是接待不过来。

  京城六部,还有各种实权部门的大人前来祝贺,他也只能一一接待。

  总算送走一批又一批的宾客,坐下喝茶,刚准备休息一会。

  管家从屋外快步走进客厅,来到他身旁,低声说道:“大人,锦衣卫指挥使,李大人来了。”

  “恩”听到这,昌平远赶忙从椅子上坐起身来:“快快有请。”

  很快,锦衣卫指挥使李望信便大步从门外走了进来,脸上也带着笑容:“哈哈,昌大人,祝贺啊。”

  昌平远身为户部尚书,若是其他正三品的官员前来,他自然得摆摆架子。

  户部情况特殊,各个部门,每年所需要的银子,拨款,都需要昌平远点头。

  不管你这个部门做什么的,总不可能和财神爷对着干吧。

  这也是户部权力极大的原因。

  但锦衣卫自然是特例,原因无他。

  六部,或是其他部门的人,不一定是陛下的亲信,兴许是有能力,被陛下欣赏,所以被提拔上来。

  又或者送的钱足够多……………

  但锦衣卫指挥使,那绝对是陛下信任的人。

  李望信也足以算得上是根正苗红,祖上跟着太祖打天下,赐封护国公。

  而李望信,从小和当今陛下一起长大,伴读,修炼武艺后,又被赐封为当时的太子亲卫首领。

  陛下登基,他又成为禁军统领。

  这些年来,总有邪人想害陛下,许多针对,谋害陛下的活动,都被李望信顺利解决。

  后又到锦衣卫指挥使。

  既掌握北镇抚司,监察百官,又掌握东镇抚司,处理妖魔邪事。

  两大权力握于一手。

  李望信五十岁左右,国字脸,面色坚毅,穿着一身锦衣卫赐服,进入客厅后,昌平远也迅速迎了上去。

  看着李望信手中,还亲自提着礼品,脸上露出笑容:“李大人真是客气,人过来就行了,还带什么东西。”

  “快坐。”

  二人坐到上座,管家亲自进来斟茶,李望信笑呵呵的说:“不来坐坐不行啊,其他各部主官可都来了,我要是不来,明年饷银若是缺了,我那些手下,怕是要指着我鼻子骂咯。

  昌平远连连摆手:“李大人这是什么话,在下缺哪的银子,也不能缺了你们锦衣卫的啊。”

  当然,这句话今天,昌平远已经和所有来客都说过了。

  到时候真缺银子,那户部也变不出银子来。

  李望信随意闲聊,问:“马上年关就要过了,朝廷去年的税收,大概有多少”

  “两千五百万两白银。”

  李望信闻言,呵呵一笑:“不错啊,陛下听说了,恐怕得大喜。

  昌平远尴尬苦笑一声,有些话不好当着李望信说。

  这两千五百万两白银,里面还差着三十万两白银的窟窿。

  这是他之前就知晓的事。

  只不过他此前主管物资,此事与他无关。

  可现在自己成了户部尚书,到时候这个大窟窿,得自己想办法去补。

  三十万两白银啊!

  这得怎么补啊。

  只能是想办法疯狂捞一批油水往上面填。

  昌平远眼珠转了转,笑呵呵的说道:“刚好李大人过来,本官倒是有个事情,想请你帮帮忙。”

  李望信看了他一眼,沉声问道:“但说无妨。”

  “户部又有一批银子,需要护送。

  “我听说你们东镇抚司有一位年轻俊杰,名叫姜云,不妨由他带队”

请记住本站域名: 黄鹤楼文学
书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