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书页

第483章不请

请记住本站域名: 黄鹤楼文学

  周承森听了侯爷的话冷笑:“证据来了!”

  周承森懒得再理他们,走向收购处。

  李秀娴不可思议的看向自家两个大哥:“在市码头卖小管鱿?”

  李庆杰忙道:“你认错人了!我们从来没有在市码头卖过鱿鱼!”

  侯爷一脸疑惑:“怎么可能,一个多小时前,我才刚收了你们五十六斤小管鱿,昨天也收了你们的还有你们的签名!”

  侯爷拿了出来,展开:“李庆民同志对吧!”

  李庆民想死的心都有了!

  李秀娴当然认得自家大哥的字!

  这回李秀娴真的气狠了!

  她不可思议的看着李庆民,李庆杰:“你们怎么可以这样?从明天开始你们不用来出海了!”

  李秀娴丢下这话跑去追周承森。

  气死她了!

  难怪别人买了渔船出海打渔,日子越过越好!

  她越过越差,天天差不多都是白干的!

  侯爷:“……”

  貌似惹事生非了?

  侯爷赶紧开车离开!

  李庆杰想去追李秀娴解释清楚。

  李庆民拉住他:“先回家吧!我快冷死了!小妹正在气头上,等她气消了再找她解释一下就行了!”

  李庆杰听了也就不管她了。

  妹妹永远都是妹妹,她还能不听他们的?

  收购处,周承森和江夏道歉:“小夏,实在不好意思,你别理他们的混账话!”

  江夏笑道:“二哥不用道歉,这不关你事。”

  周承森:“你别为了他们的话生气,气坏身体不值当,也吓着肚子里的孩子。”

  江夏笑道:“二哥放心,我没生气,再说阿磊已经替我出气了,我早就不气了。”

  周承森点了点头,他看见周康平和周永健走向渔船忙道:“我去和康平他们说一声不用出海,等晚上才出。”

  江夏点了点头:“好!”

  江夏继续留在收购处等周承磊。

  周承森走开,经过李秀娴身边时,看也没看她一眼。

  李秀娴本来想和他说话的,见此也说不出口了。

  李秀娴来到江夏身边。

  江夏也没有搭理她。

  李秀娴还是道:“小夏,刚刚对不起。我哥他说话太过分了!阿磊打他也是他活该。”

  江夏只是点了一下头,没应她。

  李秀娴也不再多说。

  她和江夏站一起等周承森。

  周承森和周康安说了声后,两人就没有再出海,而是和周承森一样帮周承磊和周承鑫搬船上的鱼到码头。

  所以真正勤快的人眼里是有活计的,怎么需要别人喊呢?

  江夏对金爷道:“我回家了,有人来收小管鱿,我回去结账。”

  虽然何杏环已经回去了,可以结账,但是江夏可不想和李秀娴一起待着。

  说完江夏就自己走回家了,走到一半,周承磊正挑着一担鱼走近。

  江夏对他道:“侯爷开车来了,我先回家。”

  周承磊就道:“等我一会儿,我放下这担鱼,将拖拉机上的小管鱿先运回去。”

  刚刚他已经看见拖拉机的车斗已经装了一车斗的小管鱿了。

  江夏就站在那里等他。

  周承磊交代了周承森一声,让他帮忙卖鱼,就开着拖拉机和江夏一起先回去了。

  李秀娴看着周承森和周康平几人一担一担的银鲳鱼挑到收购处。

  心里酸酸的!

  白银鲳啊!

  比金鲳鱼还贵的白银鲳!

  周承磊和周承鑫是一担一担的挑过来!

  可是她在自家的渔船只看到两条银鲳。

  也不知道她大哥他们偷卖了多少?!

  这片海域白银鲳的渔汛也是在3到5月!

  也就是说,海里的白银鲳开始会多起来。

  所以她大哥和她爸他们到底偷偷卖到她多少鱼?

  李秀娴越想越心疼!

  指不定她早就有钱再订一条大船,都怪李庆民和李庆杰,还有她爸!

  有亲哥这样坑亲妹的吗?

  李秀娴又想多了。

  其实也没有坑她多少钱,不过人就是这样,看见别人每次捕捞到这么多鱼,觉得自家的渔船也是一样。

  不去想是周承磊特别点而已。

  而且今天轮到周承磊两条渔船出海。

  晚上周承磊除了照灯管鱿之外,还在海里下了两张流网。

  除了下流网,邻近天亮时候起网后,回程的时候他们还拖网。

  下流刺网和拖网的时候,遇到了白银鲳群。

  再加上是两条渔船,所以网到的银鲳鱼就有点多。

  大概有二千多斤。

  李秀娴看着周承森帮周承磊卖鱼,足足卖了二千二百多块!

  自家的船也才二千多!

  一晚赚回一条船。

  二千多斤的银鲳,就算是渔汛也要运气很好才能遇到这么多吧?

  平时大家一网遇到十几二十条相同的鱼都叫遇到鱼群了!

  周承磊总是成百上千的遇到。

  周承鑫也不差,今天卖了六百多块。

  连周国栋,全村出了名海运最差的那一家,人人鱼获满满,他家只捞到小鱼虾的那家,今天也赚了四百多。

  条条船都赚到盆满,只有她家不是!

  因为她抓了只老鼠入米缸,天天差不多亏本!

  想到这,李秀娴又生气了!周承磊刚刚应该多打几拳,将她大哥也一并打了!

  真的太过分了!

  李秀娴越想越气,决定回娘家兴师问罪!

  也不等周承森了,直接就走了。

  江夏这边侯爷送来了一千多斤新鲜小鱿鱼。

  江夏也不敢让侯爷送太多过来,实在是忙不过来。

  “这小管鱿暂时卖得不错,你们多请几个工人,尽量多做点!每天一千斤太少了!最好可以二千斤,五千斤我也卖得动。”

  江夏:“昨天就已经多请三个人了,但灶台就这么多,请再多也是那样。”

  江夏昨天就已经让周母请人了,周母请了周康平的妈妈和妹妹,还有村里一个婶子。

  老宅三个灶台,新家两个灶台,太奶奶家两个灶台,一共七个灶台工作。

  新请了三个,再加上何杏环,芬姨,许玲,太奶奶和周母也帮忙,太爷爷晚上也会帮忙烧火,算上半个自己,她也主要负责烧火,打下手。

  人是足够的,灶台不够而已。

  灶台太少,昨晚大家做到夜晚十二点多才忙完。每个灶台得煮上十锅,单是将二千多斤鱿鱼焯水就要一个早上。

  还是得换个地方,得有个小厂房!

  “多搭建几个临时灶台,多请点人,多做一些,我帮你留意有没有适合的厂房。”

  搬完货上车,侯爷说了几句就匆匆运走了昨天送来的一千多斤小鱿鱼。

  他超多事要忙的。

  巷子的不远处,好几个左邻右舍的人聚在一起看着,目光羡慕。

请记住本站域名: 黄鹤楼文学
书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