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书页

第474章新产品

请记住本站域名: 黄鹤楼文学

  周承森卖完鱼后,拿着七十三块多,就提着水桶骑自行车回村里。

  回到家,他先将那桶鱼给了周母,然后问道:“康平的弟弟康安是不是还没有出去打工?”

  过完年有些人打算清明过后才出去打工,或者出过去后觉得外面的钱也没有那么好赚就留在本市找工作。

  周承森上次回家整理秧田的时候,正好看见周康安,和他聊了几句,听说他打算等清明过后才出去找工作。

  周母:“对,你二叔婆打算给他说一个媳妇,他还没看中,索性就在家里,帮家里插完秧,清明过后才出去。”

  周承森就道:“我去找康安,请他帮忙出海。永健是不是也还没出去打工?”

  周母愣了一下:“是还没出去。你打算不请你舅哥他们了?”

  有孩子在呢,周承森没说太多,只道:“请康安和永健是打算请他们晚上出海照鱿鱼。白天还是李庆民他们出海。”

  但是迟早他都会换了李庆民他们。

  当然,这事最好是李秀娴来干。

  周母一听立马道:“这样好!这样好!”

  花那么多钱买了船,还是请人干活的,天天没啥钱赚。

  儿子不急,她看着都替他急了!

  周承磊看了一眼他二哥,就继续低头刨木头,做晒网。

  该如何做,他二哥心中有数,绝对能处理好。

  周承森就出去请人晚上出海了。

  江夏这个时候正在老宅和何杏环,芬姨,太奶奶一起试吃小管鱿。

  她们花了半个下午,做了三个味道的小管鱿。

  江夏将三个味道的小管鱿都试了一下,又问何杏环和芬姨,太奶奶她们:“你们觉得哪个味道好吃?”

  芬姨:“我觉得辣的好吃。”

  何杏环:“我也爱吃辣的,酱香的好像有点不够入味。”

  太奶奶:“辣的好吃,酱香的有点腥,酸甜的太酸了,我牙齿都酸了。”

  江夏又问何杏环和芬姨:“你们会不会觉得太酸?”

  “有一点。”

  芬姨:“我不爱吃酸的,要不做一个甜辣口味的试试?”

  江夏笑道:“可以试一试。”

  江夏最近爱吃酸,并不觉得酸,但是大家都觉得,自然是要调整一下。

  南甜北咸,南方的人确实比较喜欢吃甜味的东西多一点。

  于是又将酱香的和酸甜的酱料比例调整了一下,几人又开始重新做一锅调整过味道的酱香和酸辣的,还做了一锅甜辣的。

  这次出锅,就好吃多了,三个口味的小管鱿都得到了一致的好评,甜辣的也好吃。

  正好是放学时间,周颉,周舟和光宗耀祖几兄弟闻着香味跑进老宅,个个吃得停不下嘴。

  江夏问他们哪个好吃,几个孩子答的都不一样,除了周文光说香辣的好吃,其它小孩有说酱香的好吃,有说酸甜的好吃,有说甜辣的好吃。

  江夏就对何杏环几人道:“那第一批就四个口味都做,看看哪几个口味受众最多,以后就多做那个口味的。”

  三人笑道:“行!”

  江夏:“从明天开始,我就大量收购小管鱿,咱们开始干一票大的!”

  何杏环闻言嘴皮动了动,到底没说什么,算了,今晚再去找江夏说。

  确定好调料的比例,几人又将做出来的小管鱿装袋子里,真空包装成一袋一袋。

  所有都打包完后,江夏就道:“芬姨你每个口味都拿一袋回家给家人和孩子尝尝,看看小孩子都喜欢吃哪个味道。”

  江夏是直接装了三盘带回家给家人尝尝。

  江夏将三盘三个味道的小管鱿放到厨房,对周母道:“妈,你尝尝新产品,给点意见。”

  然后她又拿了两副碗筷,每个味道捡了两个,一碗给了周母,再捧着一碗走出去,来到周承磊身边。

  江夏夹了一个甜辣的给周承磊尝一尝。

  “味道如何?”

  周承磊:“很好吃。”

  然后江夏又夹了一个酱香的。

  “哪个更好吃?”

  周承磊:“都好吃。”

  “你更喜欢哪个味道?”

  周承磊:“第二个。”

  最后江夏才夹了香辣的。

  周承磊不等江夏问直接道:“这个最好吃。”

  “那就多做一点香辣味和酱香的。你一会儿去给侯爷打个电话,让他明天过来一趟,我打算向渔民大量收购小管鱿,这两个月就专门做这些小管鱿。”

  要是不能去穗交会,她要趁着这个小管鱿的季节大干一场。

  小小的赚一点钱也好,不然她也担心船的尾款不够付。

  鱿鱼这玩意大家都知道值钱,卖出去的价格也可以高一点,加工处理过的鱿鱼一斤至少能赚一块到一块五。

  周承磊看向她:“行,那不去穗交会了。”

  江夏瞪了他一眼,懒得理睬他,转身回厨房。

  周承磊笑了一下,削完木头,就去打电话。

  晚饭,周母用辣椒炒了小管鱿,又白灼了一份,然后还煎了一盘白姑鱼,再做了一个杂鱼煲和一道蒜蓉炒红薯叶。

  一家人吃完饭已经六点多。

  周承磊和周承森又准备了一套灯照鱿鱼的工具,等周承鑫也来了,三兄弟就带着人一起出海了。

  今天周承磊也喊上了周国栋几兄弟一起出海。

  周家四条船加上周国栋家一条船,五条船一起出海。

  村里的渔民都知道周承磊用灯光诱到了鱿鱼,所以今晚出海的人特别的多。

  周承磊今晚依然去昨晚的那一片海域。远是远一点,但是去的渔船少,能诱到的小管鱿就多。

  当然理想的状态是这样,现实如何,就得看那一片海域到底有没有鱿鱼了。

  反正都是讲运气的事情。

  海里有鱿鱼,灯一照就来。

  海里没有鱿鱼,你将灯泡泡水里也不来。

  周承磊出海后,何杏环和太奶奶过来了。

  平时吃完晚饭,太奶奶知道他们家明天不出海,也会过来看看电视。

  要是知道他们家明天出海,太奶奶她们就不会过来了,免得打扰了他们一家休息。

  何杏环对江夏道:“小夏,以后卖的小鱼仔和小鱿鱼赚的钱就不用和我对半分了。”

  江夏听了看过去:“怎么了?你是有什么打算吗?”

  周母也看了过去。

请记住本站域名: 黄鹤楼文学
书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