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书页

第229章 一剑隔世

请记住本站域名: 黄鹤楼文学

  第229章一剑隔世(第1更)

  徐青取出未央剑,带着苏怜卿等心腹来到一段淤积的河道。

  此处正是当初禹王对上古水魔进行镇压的九大封印之一。数千年来,黄河时常改道,故而这道封印眼下并不在黄河的河道里,而是清州段的运河河道中。

  徐青体内,气运小蛟的黑气越来越浓郁,足见此次行动存在一定程度的风险。

  他心中一派恬然。

  先是下令,让清淤船进行清淤,将底部的封印之物露出。

  清淤船的工具多种多样。

  因为眼下的淤泥较为浓稠,所以先用了一种名为「浚川耙」的工具,其实就是类似于西游小说里,天蓬元帅的九齿钉耙那种。

  显然西游小说的创作也是参考了这件疏通河道的工具,才给掌管天河水军的天蓬元帅配了钉耙这样的兵器。

  浚川耙通过巨大的滑轮来拖动,将河中的淤泥搅散。

  然后便是工部在顾老道带来的方仙道弟子帮忙改进的采沙船出场。

  这艘船很不简单,乃是魂石驱动的道术机关,甚至装有方仙道特别炼制的铁制齿轮。

  其实方仙道有许多厉害的材料,但需要强大的道术高手精心炼制,极为花费时间和精力。有这功夫,还不如直接去炼制法器。

  归根到底,还是因为魂石不够,许多东西一旦用上人力,必然提升不了效率,没法大规模运用。

  徐青有江宁府的魂石矿脉,手里自然是有一些魂石的,用来操纵这艘特制的道术机关采沙船绰绰有馀。

  不远处的官吏百姓看到这一幕,都以为是神迹。

  许多百姓都下意识膜拜。

  一些读书人也对徐青和大虞朝廷感到深深畏惧。

  传说中,上古的圣朝,有圣人和圣皇改造世界,令百姓过上更好的生活。他们所用的工具,大抵也是徐青所用的这一类神奇的机关吧。

  这些采上来的河沙也不会浪费,正好拿来研究水泥。

  往后甚至可以沿着经常淤积的运河,开办水泥厂,将采上来的淤积河沙消化掉。

  如此一来,可以形成完整的产业链,

  有了利益,无论官民,做事的动力都会十分充足。

  这些构想,暂时很空泛。

  实际操作过程中,肯定有诸多难题要攻克。

  圣人说的话,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河。

  做事情正要从点点滴滴做起。

  徐青最重要的作用是播下种子,给予雨露和阳光,引导其生长。

  这些事,里面都有肉眼可见的利益。

  即使徐青自己不幸身死,因为利益的驱使,也肯定会有人继续尝试的。

  这世上有很多难事,但最难的事,肯定有挣钱这一选项存在。

  所以有钱挣,人亡政息的概率就会小许多。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

  随着运河的疏通,先前对徐青颇有抵制的官吏,现如今也由衷地感受到一种喜悦。

  这是一种成就感,更有对未来的期盼。

  运河疏通,商业也会随之运转,他们这些官吏是能从中受益的。

  先前抵触,主要是贪不到钱了。

  现在期待,则是可以预计往后的日子,又可以继续贪钱了。

  百姓同样期待着。

  他们相比官吏,更需要靠着运河谋生。

  有了新的希望,谁还在乎之前被杀得人头滚滚的豪绅?

  何况徐六首已经在为众多百姓分田。

  诚然,运河周围有许多盐硷地,但仍有不少没受运河水系泛滥影响的良田,

  又或者是一些矿山之类··

  现在分了田,以后还是会出现兼并。

  但兼并的过程是漫长的,而且在这个过程中,物资是流通的,依旧会为民间带来一定的活力。

  大虞朝的人不会从历史中吸取教训,但历史依旧会在曲折中前进。

  中古之时的人口不过是大虞朝现在人口的三成。

  足以见得,经历战乱,王朝兴衰,这片土地的人口,依旧在不断增长着。

  这也说明,大虞朝对资源的利用和开发,总体而言是胜过前朝的。

  古今各有优劣,总体而言,今还是好过于古。

  大虞朝人,许多会怀念过去时代的某种特质,但多数还是不愿意在同等情况下,回到过去生活。

  但徐青对复社社员讲的是,吸取过去的美好,用于弥补现在某些方面的缺失。不进步,终归是要落后。

  他心里还是希望复社的人,能始终走在最前面。

  如果掉队,很可怕的。

  地位不保,权势不保,没了这些,钱财土地豪宅,子孙后代能保住吗?

  这是很现实的问题。

  中古以来,多少门阀士族灰飞烟灭。

  能存留下的,都是选择了与时俱进,

  当然,徐青也和复社社员讨论过中古的门阀制度。门阀在内部,其实是相对封闭的,阻止门阀之外的人进步。

  但事实是,压迫越狠,反抗就越可怕。

  不给别人出路,也是不给自己留后路。

  徐青是真心希望复社将来不要成为党阀。

  如同治水,堵永远解决不了根本问题。

  但他也知道,这种希望一定会落空。

  不过这种事也不必过分担忧。

  因为复社即使封闭了外人上升的途径,内部也会形成新的上下阶层,有没有外部压力,最后都会内斗,然后瓦解,崩塌,化为春泥,蕴养新生的力量,周而复始·—.—·

  徐青的目光悠悠落在淤积的河沙上,水中的淤泥,不是一无是处,只看如何利用它。

  随着采沙船打捞的河沙越来越多。

  河道深处,出现恐怖的颤动。

  一股勇猛丶狂悍丶豪迈的气息出现。

  徐青面前,未央剑悬浮半空。

  他的神魂感知里,清晰地看到了一个恐怖的巨猿,类似人形,筋肉是一根根丶一块块的,无比的自然流畅,并且有极大的压迫感。

  宛如山之巍巍,水之洋洋。

  这还不是对方的本体,而是一尊分神。

  禹王九大封印,实际上是将上古水魔的力量肢解。

  央—剑」

  来自上古水魔的低语,闯进徐青的心灵中。

  去吧。

  徐青的神魂化为小龙,钻入未央剑中,径自杀入河道深处。

  一股大雾,居然在淤积的河道升起。

  将封印处和外部的河道,完全分割开来,成为两个世界一般,互不干涉。

  这就是开辟紫府,修炼元神之道后,对于未央剑的正确使用。

  未央神雾,两界分割。

  而徐青将之取名为「一剑隔世」。

  这是利用未央剑的未央神雾,直接制造出虚空幻境,只要战斗不出虚空幻境,外界就不会受到很大的影响,也不会受到外界的干预。

  如果徐青是造物主境界,一剑隔世更可怕,幻境会更真实,甚至近乎于真实的天地。

  但造物主境界,距离他现在,太过遥远,

  「天地玄宗,万本根;广修亿劫,证吾神通。」

  徐青神魂遁出时,更是携带着一身的武道气血,神魂力量不可思议的强大,

  非是一般的附体大成的神魂可比。

  无数雷光在未央神雾中炸起,将水魔包裹,使其行动迟缓。

  雷法的厉害,可见端倪。

  这头上古水魔,到底被封印了许多年,加上只是九大分神之一。面对徐青的未央剑和五雷正法,水魔凝实的法相开始有点松动。

  但是,徐青也感受到一股无比深邃恐怖的意念在不断地冲击他的心灵。

  来吧!

  徐青任由上古水魔冲击自己的心灵。

  一股明黄浩大的气息出现。

  「什麽!」上古水魔发出凄厉的惨叫。

  他先是被可怕的王朝气运压制。

  对此,上古水魔早有预料。

  只是在压制之后,立刻有汹汹的火焰燃烧起来。

  这是朱雀七宿的朱雀神火。

  虚幻的火焰神鸟,灼烧上古水魔的意念,随之而来的是一记记阴狠无比的三阴戮妖刀。

  水火交攻的滋味,令水魔愈发凄厉狂骇。

  但是它始终不能攻破徐青神魂的防御。

  紫皇龙铠对神魂的保护太过厉害。

  徐青的核心意识宛如藏在一个无比浑厚的龟壳中,任由水魔冲击,我自然不动。

  在持久的消耗下。

  徐青终于找到一个水魔的破绽,未央剑一剑斩过去。

  这头上古水魔狂叫一声,身体支离破碎地坠入一口小鼎中。

  徐青的神魂看着小鼎。

  它很是虚幻,显然不是实体,而是不断地在汲取九州气运,维持自身的存在。

  「这是传说中禹王九鼎的投影,亦是封印上古水魔的关键。」

  虚幻的小鼎,在道术中有个专有的称呼,那就是法有元灵。乃是本体九鼎的法意显化,并且有了自我运作的低级灵识。

  老顾曾经说过,中古时代,甚至有一本功法直接成精了,化为妖魔一般的存在。

  不过这类事,和体悟天地大道有关,也看环境,诞生出来,也是机缘巧合,

  难以复制。

  在顾老道看来,如果重阳真人这种存在放在中古上古,一样会成为最顶尖的人物,若是带着本身的道悟回到过去,成就会非常恐怖。

  道是发展丶动态的。

  古今修炼的不同,都是对当前环境的适应。

  过去数百年是内丹道的天下,但顾老道等方仙道的人认为,将来的大势在外丹道。

  人的肉身,哪怕修炼到武圣层次,相比于天地也是屏弱的。

  不过要是能修炼到传说中的人仙,甚至破碎虚空,那又是另外一回事。

  顾老道眼中的大势是如何将更多超自然的力量,赋予到普通人可以使用的程度。

  将风雨雷电的力量普及,揭开其中神秘的面纱。

  这也是法用万物的另一面。

  此等理念在海外很有影响力,尤其是极西之地,已经在这方面发展了许多年。

  伴随方仙道在西洋群盗面前的式微,迟早西洋人会到大虞朝的近海区域。其实眼下便有一些西洋人在沿海出没了,与地方豪族做生意。

  这些人很讲诚信,出手大方,所以地方豪族乐意与之往来。

  顾老道则提醒徐青,洋人讲诚信是实力不如你,一旦实力比你强,那就是强盗,根本不会跟你讲道理。

  徐青镇压水魔之后,开始寻找所谓的禹王宝藏,可惜没有收获。

  未央剑也没有特别的感应。

  当他神魂归位,看着悬浮在面前的未央剑,忽然意识到一点不对。

  因为未央剑上沾染了一点奇怪的土壤。

  他心中一动,神魂之力包裹这一点土壤,奇妙的事发生了。

  这一点土壤竟然凭空出现在他的紫府。

  徐青惊讶无比。

  因为他的紫府可不是真实的内天地,还处于虚幻阶段。

  这一点土壤出现之后,徐青忽然感觉自己的紫府有点凝实的味道,吸收外界天地精华的速度明显加快。

  尤其是涌入紫府的星辰之力比以往更多。

  他随即感应到青铜镜起了变化。

  紫府的评价中,多了一项内容。

  「息壤。」

  「这是禹王治水的宝物息壤?」

  对于息壤出现在紫府中,徐青依旧感到讶异。

  他心念电闪,沉思过后,现在看来息壤似乎有将紫府由虚化实的迹象,不过需要继续观察。

  他想起了家里的梧桐老树,不知道将来能不能将梧桐老树搬进自己的紫府中他的乾坤囊是没法将梧桐老树装下的,一来是梧桐老树太大,二来乾坤囊也没法装活物。

  进入乾坤囊的事物,会处于一个相对静止的状态,很是玄妙。

  他从老天师那里得知,制作乾坤囊的材料是人仙皮,所以也没法再制作一个乾坤囊出来。

  龙虎山也有类似的宝物,乃是一个葫芦。

  崂山上清宫也有一个葫芦。

  不过老天师说,当世最大的此类空间宝物,乃是一张画。

  据传能装下一座大山,一条河流。

  但要将其催动,非得有造物主级别的力量才可。

  三代黑山老妖曾来大虞朝寻找此物多次,都没有收获。

  徐青治水,暂时告一段落。

  水泥的方子也在这段时间搞了出来,接下来便是修建工坊,招揽百姓做工既解决百姓生计,也能对运河进行一定程度的疏通维护。

  当然,这些都是长期的事,一时间难以看到太多好处。

  但无形间,显然对百万槽工衣食所系的旧势力造成了冲击。

  事情一点点推进,总能走到改天换地那一天。

  在百姓依依不舍,官吏喜忧参半的情绪中,徐青回到京师。

请记住本站域名: 黄鹤楼文学
书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