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书页

第210章 文渊阁与紫府元宗

请记住本站域名: 黄鹤楼文学

第210章文渊阁与紫府元宗  朝堂为军机处设立吵得不可开交的时候,老皇帝并未因此表露态度。他是裁判,基本上不会亲自下场。

  哪怕他内心已经做出了决定,却也不会直接去推动此事。

  军机处的设立确实是个好主意。

  不过对于老皇帝而言,无非是让他的皇权更稳固罢了。登基数十载,他的皇权早已无比稳固,有没有军机处,都不影响老皇帝的权威。

  另一边,徐青确实是一个奇才,完美地承受了他给的赞誉。

  至于此事,会不会对玉亲王造成很大的威胁,对于老皇帝而言,实是无所谓的。

  若是他求长生成功,儿子便是他最大的敌人。

  如果不成功,他才会真正为玉亲王扫除登基的隐患,届时说不得还需要用徐青,来对付一些人。

  这种事,他做过太多次。

  其实内心里,老皇帝对玉亲王是很不满意的。

  但相比玉亲王,其他皇子更不成器。

  这也是因为他年轻时候和朝臣闹得太僵。

  不得不让出皇子的教育权来缓和君臣之间的矛盾。

  在当时的形势下,连他都遭遇多次刺杀,而玉亲王前面的太子,更是很蹊跷的死去。

  那可是他最中意的继承人。

  皇帝明白,他该妥协了,也不得不妥协。

  二龙不相见,无非是为他舍弃对皇子教育权的妥协。

  即使如此,他也在不断地考验玉亲王,希望他能成长起来,但玉亲王的天资还是太低了。

  老皇帝也很无奈。

  因为他的儿子就这麽两个了,哪怕玉亲王没有太子的名位,可他面临的对手也不过只有一个靖王。

相比起玉亲王,靖王更不成器丶  至少玉亲王还懂得在他面前装一下,靖王连一点掩饰都没有,暴躁易怒,只是个莽夫。

  而朝堂里的大臣,都是天下最聪明的一批人中斗出来的。

  自然多是人精。

  可他总不能从大臣里挑选出一个太子?

  老皇帝对两个儿子,都不再抱有希望,唯一的希望便在孙子辈了。

  不过,他觉得自己还远远没到要考虑后事的地步。

  有个年轻的徐青来限制玉亲王是好事。

  说到底,朝臣都觉得他老了,连他身边的太监,都不敢得罪玉亲王。所以徐青和玉亲王之间的对立,反而是老皇帝内心期待的。

  除此之外,徐青确实很有能耐。

  对于灾民的事,老皇帝心知肚明,这也确实是个麻烦,徐青帮他解决了,还藉此做了一个很赚钱的生意交给他。

  在搞钱这方面,徐青在老皇帝心中是无人可以替代的。

  其他人即使有徐青的理财天分,也不会给老皇帝分这麽多的钱。

  赵尽忠和武定侯两个狗奴才,在这方面都差徐青很多。

  老皇帝觉得人心难测,所以一个人做的事,才最能体现他的成色。

  无论如何,在他看来,徐青都是个好臣子。

  像徐青这样能帮他解决问题,且捞钱的人,是值得他重用的。

  而且老皇帝很清楚,他待徐青恩遇越厚,徐青越不可能造他的反。因为徐青的经历他很清楚,知恩图报,做事很大气,为人很懂得审时度势。

  另外,徐青很敢于得罪豪绅勋贵。

  当然,他更欣赏徐青对待豪绅勋贵的方式。

  这些人就和狗一样,打一棒给个甜枣,自然就老实了。

  徐青便是这样做的。

  在老皇帝看来,豪绅勋贵这些东西是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土壤还在,自然便有新的豪绅勋贵出现。

  与其消灭,不如去琢磨怎麽用他们。

  在这方面,徐青做的甚至比他还好。

  老皇帝对徐青的兴趣越来越浓厚,于是又将徐青叫到万寿宫。

  这次不再玩什麽捉刀人了。

  老皇帝穿着宽大的轻薄道服召见徐青。

  大殿下的火道,用上了仙煤取暖。

  他倒不是相信仙煤有宣传的好处。

  而是仙煤现在也是内库的进项之一。他用了仙煤,其他人会争相效仿。这样一来,他从仙煤赚取的钱财自然会越来越多。

  天子富有四海,但朝廷永远缺钱。

  老皇帝当然希望他的钱越多越好。

  徐青见礼之后,老皇帝问道:「徐青,你作一首青词给朕看看。」

  大殿内的太监宫女们纷纷露出惊讶的神色。

  他们了解老皇帝的习惯,只有很欣赏一个人的时候,才会命其做青词,若是特别欣赏,老皇帝会赐下自己亲手练制的仙丹。

  仙丹的福分太重,凡人很难消受,所以大臣们是既想得老皇帝的欣赏,又害怕老皇帝特别欣赏。

  徐青对于老皇帝命他做青词自是不意外,不过根据他对老皇帝性格的了解,徐青还是力求稳妥,抄了一份很合老皇帝心意的青词。

  这青词出自他前世看到的一部电视剧。

  里面的皇帝和老皇帝人设很像。

  徐青一向很会做人,做青词的时候,特意沉吟良久。

  太快的话,显得对老皇帝不尊重,所以时间久一点,老皇帝才会满意,免得以为徐青糊弄他。

  做足前戏,徐青开始在青藤纸写青词。

  笔墨纸砚和书写的小案,早有宫女和太监伺候上了。

  徐青没有卖弄书法,完全是规规矩矩的馆阁体。

  比印刷用的雕版,看着还赏心悦目。

  老皇帝接过青词,看到「离九霄而应天命,情何以堪;御四海而哀苍生,心为之伤」时,竟少有地失态。

  这一段写到他心坎上了。

  他轻轻诵读出来,颇有回味。

  这段话的意思是,老皇帝本为仙班里的神仙,却奉了上天之命降到凡间来做皇帝,放弃做神仙,成为凡人。放弃在天上享清福,来到凡间来给万民为谋福祉……

  这是何等伟岸高大的情操……

  似他这样的人,也知晓自己身后的名声,未必会多好。

  但徐青这段话,多少能给他正名。

  「徐青,你这段青词写得很好,你想要什麽,只要朕有的,你都可以向朕讨要。」老皇帝难得有如此心情舒畅的时候。

  当然,也不只是为了这段青词,还有酬谢徐青关于仙煤和灾民处置之事的功劳。

  说到底,灾民的事,算是老皇帝的一个小污点,现在徐青帮他摆平了,污点自然不存在了。

  「回禀陛下,臣确实有个请求。」

  「你说。」

  皇帝身边的太监,有点暗自可惜,徐解元还是嫩了点,哪怕装模作样,也得说几句场面话「雷霆雨露,俱是君恩」什麽的,哪有直接向皇爷讨要赏赐的。

  「臣自幼好读书,听说文渊阁藏书包罗万象,还有一部大典,乃是成祖皇帝收集前代许多藏书和孤本所编撰。希望陛下恩准臣进文渊阁看书。」

  皇帝身边的心腹太监陈忠听徐青这麽一说,先前是暗自可惜,如今却又忍不住称赞徐青,真是个懂事的好臣子。

  老皇帝闻言,「徐青,你可知君无戏言。朕让你提要求,你可以有很多选择,只用来进文渊阁看书,着实太浪费了。」

  「回禀陛下,臣只有这个要求。」

  老皇帝笑了笑,「听说你夫人怀上了,如果生个儿子,我给他荫一个绣衣卫百户,至于进文渊阁看书的事,陈忠,你给徐青弄一个翰林侍诏的腰牌,这样他入宫见朕或者去文渊阁看书也方便许多。」

  翰林侍诏是从九品的官儿,但也是皇帝眼前的人,主要是陪皇帝讨论文学。

  不过只是给徐青弄个腰牌,则不需要走吏部的手续。司礼监可以直接搞定。

  有了这腰牌,等于徐青可以递牌子求见皇帝了,而不需要等待老皇帝的召见。当然,不是说翰林侍诏有这个权力,而是老皇帝有这个意思。

  因为老皇帝最后一句话,强调了这件事。

  这才是重点。

  在陈忠看来,这是皇帝对徐青独一份的恩宠。

  而且陈忠觉得这也是徐青知进退的表现。

  最近徐青闹了这麽大的事,躲在文渊阁读书,自然能避免很多麻烦,而且更能展示圣宠,让别人更不敢招惹他。

  除此之外,还给了徐青安安心心准备会试的机会。

  关键是以皇帝对徐青的态度,只要徐青殿试发挥出正常水平,肯定是状元。如果会试的主考懂事,点中徐青为会元。

  那徐青就是连中六元,这可是天大的祥瑞。

  届时徐青的影响力也会更上一个台阶。

  「徐公明年纪虽轻,却已经有阁臣的影响力和权谋,值得结交。」陈忠作为司礼监新上位的重要人物,自然希望在外朝有一位强援。

  其实老皇帝前些年不喜欢太监干政,但最近几年,越来越沉迷修仙,放在朝政的精力越来越有限,所以司礼监的权力肉眼可见膨胀起来。

  权力的滋味,一旦尝到就没法舍弃。

  陈忠清楚,如果外朝没有强援,他这种内朝的天子家奴,很容易被外朝阴死。

  说到底,天子对付朝臣还需要有正当理由。

  而对付内监,不过是一句话的事。

  至于徐青得罪了玉亲王的事,在陈忠看来,根本不是什麽大事,因为陈忠能上位,就是够狠。

  所以一旦玉亲王上位,陈忠属于被拿来立威的那一类。

  玉亲王上位,他是死定了的。

  虽然陈忠还是不敢得罪玉亲王,却也不怕因为结交徐青,对自己将来有不利影响。

  至于内监结交外臣,确实很犯忌讳。

  越是犯忌讳,越说明这种事风险高收益大。

  司礼监内,不乏有和阁臣暗通款曲的。

  甚至有的还是奉了老皇帝的旨意和外臣结交。

  老皇帝就是这麽高深莫测,所以会做出一些有违常理的举动。

  当然,这只是陈忠的一个想法,他还需要再观察观察,找一个合适的机会。

  徐青陪完老皇帝之后,便在陈忠的引路下,去了文渊阁。

  陈忠告辞之后,徐青直接在文渊阁当值太监的指引下,找到了安置成祖大典的书架。

  这部大典只有一份正本和一份抄录的副本。

  文渊阁里的便是副本。

  徐青选择到文渊阁读书,倒不是为了简单地躲清净或者降低老皇帝的猜忌,而是有更深的用意。

  那就是紫府元宗。

  在徐青的情报网络里,经过多方面追查线索,紫府元宗的下落,很可能就在文渊阁的成祖大典里。

  因为这部大典搜集了许多前朝的孤本,甚至有些孤本是三宝太监从海外带回,补录上去的。

  徐青对紫府元宗的觊觎可谓是由来已久。

  这部功法,也能补全徐青的修行,使其踏上完整的元神修炼之道。

  故而老皇帝一开口,徐青就打蛇上杆,提了这个要求。

  不过,老皇帝痴迷修仙,说不定也知道紫府元宗的事,说不定已经将其拿走。但徐青总得碰一碰运气。

  而且成祖大典正本就在老皇帝的寝宫里。如果紫府元宗存在于成祖大典里,老皇帝未必会拿走文渊阁里的这份抄本。

  除此之外,修行之法,并非随随便便就能用上。

  越是高深的功法,能不能修炼,很看缘法。

  紫府元宗在徐青手中有大用,在资质普通的人手中,说不定跟厕纸差不多。

  徐青走到放置大典的书架边,里面的书册卷轴,都已经古旧发黄,还有许多灰尘,显然这部大典一直被闲置着。

  徐青注目于此,能感受到一股历史的厚重和沧桑。

  他耐心地开始翻阅查找书籍。

  时间一天天过去。

  徐青始终没找到紫府元宗的下落。

  不过他依旧不急。

  即使找不到紫府元宗,能将整部大典记忆下来,亦是一件文化上的盛举。

  「张伯瑞行医救人录?」徐青终于找到了和紫阳真人有关的书籍。

  他仔细阅读之后,不禁叹了口气。

  原来只是简单的行医记录,连玉阳子那种手札都没法比。

  徐青不由失望。

  找了这麽久都没找到。

  难不成紫府元宗真被老皇帝收走了?

  莫不成他得向老皇帝直接讨要?

  直接讨要,乃是徐青心里的备案,此事也未必会成功。

  「来都来了,将大典看完再说。」

  这部大典,着实是浩如烟海。哪怕徐青如今是附体境界的神魂,要将整部大典记诵下来,也需要不少时间。

  徐青浏览记诵的过程中,寻到了三宝太监的航海日志。

  里面许多风土人情,与顾道人描述的南洋风土差不多,但也有细微的差别,除此之外,三宝太监还记录了他遇到的一个奇人异士,说这位奇人已经领悟了道法自然的境界,在与其接触过程中,三宝太监还领悟了「天人化生,万物滋长」的妙道,武道得以大成,并创造出一部武学宝典来。

  徐青猜想这部武学宝典就是皇宫里太监老祖所修炼的宝典。

  据说那也是一位武道宗师,距离武圣也不过半步之遥。

  甚至有外界传闻,这位太监老祖,说不定已经是武圣了,只是皇室秘而不宣。

  不过突破武圣的动静太大,瞒不住人。

  徐青认为,太监老祖应该和突破前的雄禅差不多。

  徐青细细研究三宝太监的航海日志,发现那位奇人其实在大虞太祖打天下的过程中出现过。

  与张邋遢丶张癫一起辅佐太祖成就大业。

  不过这个人的事迹,竟然被太祖刻意抹去了。

  但三宝太监的航海日志隐隐提到,此人曾经在国朝建立之初,负责编修全真道的历史,无意间将家传所学的紫府元宗,通过编修全真道的史料,得以融会贯通。

  而对方研究的史料,正是西游记。

  这个西游记,当然不是徐青前世所知的那部小说,而是全名长春真人西行记,亦俗称西游记。

  徐青心知,如果要找到那本史料的原本,只能去翰林院的文料库的前朝档案文献库房里碰碰运气。

  幸好严山去六科给事中的事,尚未定下来。毕竟军机处的事情还没敲定。

  如今严山还是翰林院的编修。

  徐青找到线索之后,立刻去寻严山。

  「坐馆,你的意思是让我去翰林院的文献里,帮你找长春真人西行记的正本?」

  「不错,上面应该有一位奇人留下的笔记,里面可能有高深的修炼秘诀,你照着我提供的线索去找一找,看有没有这本书,如果有的话,想办法帮我借出来。」徐青吩咐严山说道。

  光是紫府元宗,没有天人之姿,那就得有全真道的完整传承才能修炼出一些名堂,所以徐青也不担心紫府元宗泄露的问题。

  说到底,强大的是人,而不是功法。

  徐青如果没有寻到紫府元宗,也能花几年时间自己推算出来里面的内容,问题是他没这个时间。

  故而有现成的最好不过。

  严山领命,第二天就去了翰林院帮徐青找那本西行记,果然给他找到。他又是个会打交道的人,所以轻轻松松将这本翰林院内,别人眼中不重要的古本史料带了出来。

  「坐馆,果然如你所言,确实有些修行笔记。」严山欣喜道。

  他感觉这次自己又立下了一桩功劳。

  徐青闻言,自然一喜,接过之后,查阅里面的内容,果然有他心心念念的紫府元宗,不过翻阅完毕之后,又出现一个小麻烦。

  「居然还差一篇张邋遢的练气诀。」

  张邋遢是玄天升龙道的祖师,他所学的道家学问,除了长春子的道统外,还有紫阳真人的一些学问精华,其中便有紫府元宗的练气诀窍。

  根据这位奇人的笔记,徐青倒是知晓了这篇练气诀的下落。

  原来就在他自己身上。

  「鹤形术!」

  「幸好我进京之前,找应天府顾氏,要了江宁顾氏鹤形术全部的内容,不然我从叔父那里所得的鹤形术,还有些不完整,如此一来,还得辛苦一趟。」

  徐青更是想不到,自己一直以来寻找的紫府元宗,居然其中的重要练气内容,已经在他身上了。

  可以说,他身上早有紫府元宗的练气基础。

  张邋遢,玄天升龙道,江宁徐氏,闻香教……

  徐青不得不承认徐氏的因果不断往他身上汇聚起来。联想到自己的宿命之劫,徐青既忧心,又振奋。

  或许这些因果汇聚,正是他破开宿命之劫的关键。

  何况对于修行人而言,劫数亦是造化。

  徐青强行记下长春真人西行记的内容之后,回到了文渊阁。那里的文气和历史沧桑,有助于徐青参悟紫府元宗。

  而且也很安全僻静。

  (本章完)

请记住本站域名: 黄鹤楼文学
书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