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书页

第六百四十六章灵泉空间第一批居民

请记住本站域名: 黄鹤楼文学

  郁青衣了解过隋青墨的过往,并没有对隋青墨有什么讨厌的地方,反而她很喜欢隋青墨的性情。

  别忘了郁青衣曾经也是个江湖武者,虽然她的经历没有隋青墨这么曲折,但也能找到很多与隋青墨共情的地方。

  两人坐在堂屋中,随意的闲聊着,越聊越投机,很快就以姐姐妹妹相称了。

  杨明浩在旁边听的一脸懵逼。

  你们姐妹相称,那我岂不是要自降一辈?

  刚才我还称隋青墨为青墨师姐,现在她就变成我师姑了?

  算年纪的话,隋青墨其实跟杨明浩差不多大。

  杨明浩如今已有五十二岁,而隋青墨只比他大两岁,所以他刚才才会称隋青墨师姐。

  “母亲,青墨师姐。”

  杨明浩忍不住开口说道,他把师姐两个字咬得很重。

  咱不能随随便便的降辈分啊。

  “怎么了?”郁青衣疑惑的看着他。

  杨明浩讪讪的笑了笑,“青墨师姐请喝茶!”

  隋青墨没有反应过来,不过郁青衣听出他的画外音来了。

  “咯咯,咱们各论各的!”

  “母亲,你看青霞,青墨,这名字多像啊!对不对!”

  “而且母亲修为超绝,青墨师姐虽然已是先天武者,但比之母亲差距很大,母亲若是喜欢青墨师姐,不如就收她为徒如何?这样儿子以后喊青墨师姐也就名正言顺了!”

  杨明浩为了不降辈分,脑袋瓜子都灵光了不少,这么多的时间就想出了一个两全其美的办法来。

  隋青墨有点蒙,怎么突然之间就要让我拜师了?

  “青墨师姐,你看如何?”杨明浩看向隋青墨。

  隋青墨看向郁青衣,郁青衣端着青花茶盖碗优雅从容的轻轻的拨动着茶水。

  她在来之前其实并不想跟杨家有太多的牵扯,但是现在看来她似乎已经跟杨家牵扯上了。

  而且她对杨家也不讨厌,甚至有些羡慕。

  如此和和气气的一大家子,她也曾梦想过自己有这么一家人。

  就在这时,青霞带着两个丫鬟,捧着几个白玉锦盒过来了。

  “夫人!”

  “嗯,给青墨妹妹看看吧!”郁青衣说道。

  青霞来到隋青墨面前,福身一礼后,将一个白玉匣放在隋青墨旁边的茶桌上。

  “星月岛先天武者的修为俸禄每年有三颗三黄李,三颗真元丹,一颗玉露灵桃,一颗冰心果!”

  “冰心果可以用来炼制冰心玉骨丹,岛上的丹药铺就可以炼制!”

  “除了这些外,先天武者的修为俸禄还有酒水十二坛,蜂王蜜一坛,洞灵春十斤,这些随时可以在前院的帑库领取!”

  一个个白玉锦盒摆在隋青墨面前,隋青墨看呆了。

  “这是灵果?”

  她看着三黄李、玉露灵桃和冰心果,满脸不可思议。

  别看她已是先天武者,但她还是第一次见到灵果。

  她这辈子都没有离开过塔罗王朝,而塔罗王朝并没有灵果,她自然是没有见过灵果的。

  而她之前说想要离开塔罗王朝出去看看,其实就是想看看能不能寻到灵果。

  灵果对于她来说是一种传说中的宝物。

  此时突然间有这么多疑似灵果的果实放在她面前,她突然有种做梦般的感觉。

  “嗯,这些都是灵果,真元丹是用星元果炼制的!”

  “阁下若是对灵果不了解,可以去藏书楼借阅奇果异宝录,那上面记录了各种灵果的功效和服用方法!”

  青霞解释道。

  “都是给我的!”隋青墨惊呆了。

  “星月岛每个先天武者每年都可以领取这么多俸禄!”青霞不无自得的说道。

  她刚刚突破至先天境,也能领到先天境的修为俸禄了。

  隋青墨惊愕的看向郁青衣,而郁青衣还在恬静的品尝着茶水。

  这茶叶可是郁青衣自己采摘炒制的,每一根嫩芽都是她亲手掐下来的,制茶的过程也是她精益求精。

  与洞灵春和灵露茶相比,这茶叶的回味更加甘甜,更加清香。

  洞灵春和灵露茶虽然也是好茶,但实际上它们都是杨正山用类似于做大锅饭一样的手法炒制的。

  每年星月岛需要消耗那么多的洞灵春,还能指望杨正山能精益求精?

  洞灵春和灵露茶的优势就是它们产自灵泉空间内的茶树,是受过灵泉水滋养的茶树。

  茶树的品种经过优选,但是采摘和炒制的过程确实即为粗暴的。

  一开始,杨正山还能精挑细选,后来杨正山就懒惰了,有些应付差事的意思。

  不过他这样并不会影响到洞灵春的功效,毕竟洞灵春的功效来源是灵泉水,至于是精制还是粗制根本不会影响功效,只是在口味上有些差别。

  “师父,请受徒儿一拜!”隋青墨跪了,直接磕了四个响头,来了个拜师大礼。

  没办法,杨家给的太多了!

  每年都有这么多灵果灵丹?

  现在杨正山想赶她走,她都不会走。

  郁青衣放下青瓷盖碗,连忙拉她起来,“快起来,你这是作甚?”

  “师父,你就收下徒儿吧!”隋青墨一脸渴求的望着郁青衣。

  别看她已是个年过五旬的老太婆了,但是她的眼睛还是那样的清亮,那样的让人我见犹怜。

  美人就是美人,哪怕是年老了,依然会美的让人无法忽视。

  郁青衣见她如此,伸手扶起她,笑道:“起来吧,既然你愿意拜师,我也就厚着脸皮收下了!”

  像郁青衣这样的先天武者收徒是常见的事情,哪个先天武者没有几个徒弟,但是直接收一个先天武者做徒弟,还是比较少见的。

  一入先天,那就是高人一等。

  这是真正的高人一等,不是因为地位和权势带来的身份变化,而是在生命层次上的高人一等。

  也就是杨明浩突然之间想出了这个骚主意,这才让隋青墨动了拜师的念头。

  当然,最主要的还是杨家给的太多了,让隋青墨都忍不住想纳头就拜。

  “徒儿拜见师父!”隋青墨并没有太多复杂的心思。

  虽然她是先天武者,但她是个野生的先天武者。

  没有家族传承,也没有师徒传承,虽然接受过前辈的指点,但更多的是她自己摸索着修炼的。

  她能成为先天武者,主要是因为她拥有着绝伦的天赋。

  她以前没有拜过师,如今就算是拜一个师父心里也是很容易接受的。

  郁青衣扶起她,“既然你拜我为师,那为师也该送你一份见面礼?”

  “送什么呢?”

  郁青衣想了想,扭头看向旁边的红云,笑道:“你去前院跟老爷要两颗易经丹,就当送给你们师妹的见面礼!”

  易经丹,以轻灵果为主药炼制的灵丹,具有扩充经脉,蕴养经脉的功效。

  经脉是先天真气运转的基础,也是先天武者控制先天真气的通道,一般来说,经脉越是坚韧,先天真气的爆发力就越大,经脉越宽阔,先天武者的真气修炼就越快。

  因此易经丹对先天武者来说是一种非常实用的丹药。

  目前灵泉空间内的轻灵果已经有很多了,但杨正山并没有将易经丹纳入修为俸禄的范畴,因为这玩意炼制起来比较麻烦。

  比真元丹、冰心玉骨丹要麻烦很多,差不多与附灵丹差不多。

  现在杨正山可以炼制,但王明哲还不会炼制,所以杨正山才没有大量发放易经丹。

  等王明哲能够熟练的炼制易经丹了,那杨正山才会考虑给大家发放轻灵果。

  现在限制灵丹数量的不是灵果,而是炼丹师。

  虽然这些年星月岛一直都在培养炼丹师,但真正能炼制灵丹的炼丹师也就杨正山和王明哲,其他人还要再练上几年才行。

  媳妇开口,杨正山自然没有拒绝的道理,不过他对郁青衣收隋青墨做徒弟感到有些惊讶。

  当然,他也就是惊讶了一下,并没有阻止的想法。

  收个徒弟而已,又不是什么大事。

  郁青衣的徒弟虽然不多,但也有几个。

  青霞、红云还有玉露这三人都是郁青衣的徒弟。

  有了师徒名分,隋青墨住在星月岛上也就名正言顺了。

  杨正山也没有急着让她去大靖王朝,反正大靖王朝那边已经稳定下来了,隋青墨在星月岛上多住一些时日也没有问题。

  不过杨家往神木岛搬迁的问题已经提上了日程。

  五月份,星月岛各家就已经让一部分人和仆人先去了神木岛,清理宅院,布置家具,准备各种物资。

  与此同时,官衙也招募了一批青壮前往神木岛建造房屋和宅院。

  等时间到了六月初,腾龙卫第一批移民就来到了神木岛,这次余通海和薛平送来的不再是少年人,不过都是年轻夫妇。

  二十上下的年纪,有的刚刚成亲没多,有的则是成亲有几年了,带着娃一起来的。

  他们都是北海水师将士的亲属,或是儿孙,或是兄弟子侄。

  虽然征讨神木岛和塔罗王朝的战斗十分简单的就结束了,但杨正山自然不会违背之前许下的承诺。

  该给的田还是要给的。

  不过房屋需要他们自己建造,田地需要他们自己开垦,甚至连村镇都需要他们自己来建设。

  当然,杨家会为他们提供各种生活物资,最少会保证他们一年的用度。

  从星月岛上搬到神木岛上,这是一件非常繁琐的事情。

  所涉及的不只是人员,还包含各种物资。

  如藏书楼,就需要整体搬移到神木岛上去。

  再如商号和官衙存储的各种物资,各种商货等等。

  为了搬迁,官衙将整个星月岛上所有的百姓全部动员起来了。

  从星月岛到神木岛,到处都是一团忙乱的样子。

  就这样,一直到六月下旬,杨正山和郁青衣也搬到了神木岛上。

  新家新院子,两人兴致勃勃的布置着这个新家。

  这个院子要比星月岛上的院子大一些,特别是前院,要宽敞很多。

  因为这里以前住的是常林的家眷,常林作为神木教的大祭司,子孙也是不少的。

  这么大的院子给杨正山和郁青衣住,其实显得有些空。

  不过也没办法,要么他们老两口自己住,要么就让孩子们一起住,可这院子要住不下那么多人,总不能有的跟他们住在一起,有的自己住吧,这会影响到家庭和睦的。

  忙碌了两天,杨正山和郁青衣才把新家布置妥当。

  “爹,都安排好了!”

  杨正山这边刚把新家布置好,杨明诚就找了过来。

  “哦,那走吧!”杨正山也不意外,放下手中的书,就跟着杨明诚来到了他的院子。

  他的院子里站着很多人,都是年轻夫妇,还有一些孩子,大概有一百二三十号人。

  “拜见老太爷!”

  见到杨正山来了,一众人连忙磕头拜道。

  在杨正山自己的院子里,他是老爷,在杨明诚这边,他就变成了老太爷。

  “都起来吧!”杨正山笑道。

  众人起身,安静的等着杨正山训话。

  杨正山的目光从他们身上扫过,嗯,看到了不少熟悉的身影。

  比如吴海的孙子,叫什么名字来,杨正山忘记了。

  还有王氏的侄儿,就是杨明诚三舅哥的儿子。

  杨家最早的五门姻亲,也就是陆家,王家、李家、姜家和梁家。

  陆家无需多说,自陆文渊金榜题名之后,陆家也算是崛起了。

  梁家也无需多说,梁三爷已经过世,梁家的布庄生意早就不做了,如今梁修还在重山镇做官,他跟罗博算是杨承业的左膀右臂。

  罗博就是罗裳的孙子。

  剩下的王家、李家和姜家以前都是普普通通的农户,虽然杨家崛起之后,他们沾了不少光,但是他们并没有迅速崛起。

  小门小户想要崛起实在是太难了,不是杨正山不想照顾他们,而是没办法照顾他们。

  就拿王氏的三个哥哥来说吧,杨正山在重山镇的时候想给他们安排个职位都不行,他们大字都不识几个,还能指望他们做什么。

  相比之下,陆家就不一样了,陆文春和陆文华两兄弟都可以栽培,因为他们本身就有能力。

  当然,王家的第二代不行,但第三代就开始发展起来了。

  王家第三代子弟都有在杨家村的族学读书习武,或许他们无法成为大才,但也能混个一官半职,或者帮着杨家处理一些事情。

  而自杨家搬到星月岛之后,姜家、王家、李家都有送子弟过来。

  到如今,这三家的子弟也有崭露头角的人了,只是因为杨家麾下的青年才俊太多了,就显得他们有些不起眼了。

请记住本站域名: 黄鹤楼文学
书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