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书页

第六百四十三章杨家儿孙不得沉溺美色

请记住本站域名: 黄鹤楼文学

  “有用,张居海的驯化飞奴鹰的方法其实跟驭鸟术差不多,只不过他主要针对的是飞奴鹰,而这驭鸟术上记载着三十多种鸟类的驯化和应用!”

  “嗯,各有优势吧,相互印证的话还是很有收获的!”

  郁青衣解释道。

  杨正山对驯鹰不感兴趣,只是粗略的翻看了一下驭鸟术就放下了。

  “你慢慢驯化吧。”

  说罢,他就走进屋内研究附灵丹的丹方去了。

  杨正山的院子西边第二座院子中,此时正有一个身材高挑的妇人趴在梁氏面前嘤嘤落泪。

  “母亲,您可要为儿媳做主啊!呜呜呜”

  妇人大概三十岁左右,她泪珠盈睫,似梨花暮雨,春衫袖湿,又似桃花带雨胭脂透,妇人越哭越伤心,到最后居然趴在梁氏的腿上呜呜啜泣不止。

  梁氏面带沉闷之色,又有些不忍的安慰着妇人。

  “好了,不哭了,母亲给你做主!”

  “哎呀,你就放心吧,承佑他不会乱来的!”

  如今的梁氏已是一副老妇人的打扮,毕竟如今她也已年过五十,孙儿孙女都到了满地跑的年纪了。

  她头戴锦缎点翠额带,身穿一套朴素的沉香色蟒过肩纱衣,面容红润,双颊丰满,眼眸清明,自带一股老年人的慈爱,不过她其实并不显老,除了眼角有一束鱼尾纹外,根本看不出一点老相。

  可能是因为年龄到了,孩子们也大了,她的衣着首饰就逐渐偏向老年化了。

  而如今的梁氏也不再是那个小商户的女儿,身上的小家子气早就消失的无影无踪,举手投足之间尽是大家之相,沉稳且雍容。

  嫁入杨家三十年,梁氏一直都是安分守己,为杨家生儿育女,相夫教子,本来她就是个聪明伶俐的人,而随着年龄的增长,她为人处世越发的滴水不漏。

  杨家这四个儿媳妇中,大儿媳王氏向来都是心直口快,二儿媳李氏则是不争不抢,存在感很低,四儿媳朱氏出身地火岛朱氏,规矩多,总是遵循着那些古板的教条,有些大家闺秀的意思。

  相比之下,梁氏出身小商户之家,她母亲又是个精明的人,而她自己也是从小聪明伶俐,最初还有些小家子气,而如今已经颇具当家主母的风范。

  梁氏的管家能力在四个儿媳中绝对是最厉害的。

  不过面对儿媳的哭诉,梁氏也是很郁闷。

  眼前的妇人就是杨承佑的娘子余氏,也就是余通海的孙女,她与杨承佑成亲已有十三年,为杨承佑生了两儿两女。

  余氏之所以在这里哭,就是因为杨承佑要做什么国王。

  她所担心的问题是杨承佑做了国王之后,还要不要遵守杨家男人有子不能纳妾的家规。

  帝王哪个不是三宫六院,哪个不是妃嫔众多。

  而且帝王纳妃不只是家事,还是国事,余氏很清楚这一点,所以难免会担心。

  万一杨承佑给她整几个妹妹,她整天看着心里能不膈应的慌吗?

  都成亲十多年了,本来两口子过得安安稳稳的,突然之间杨承佑要做什么国王,这要是给她弄个佳丽三千,她心里能愿意才怪。

  这事她已经跟杨承佑提过了,杨承佑也保证过不会纳妃,可她心里就是不踏实。

  男人的嘴,骗人的鬼,自家夫君是个什么人她自己最清楚不过。

  花花肠子一大堆,要不是杨家家规严苛,夫君铁定是个花花公子!

  “母亲”

  想到杨承佑平日子喜欢胡闹的性子,余氏哭的越发的伤心了。

  “哎,好了好了,母亲给你做主,母亲带你去找祖母好不好?”梁氏实在是被她哭的没办法,只能如此说道。

  这事除了杨正山和郁青衣外,谁也做不得主。

  毕竟王朝国事不是简单的家事,到底是家规大,还是国事重要,唯有他们两个才能决意。

  而余氏要的就是杨正山和郁青衣的确认,她也不是真的不相信杨承佑,就是没有杨正山和郁青衣的保证,她这心里不踏实。

  听梁氏要带自己去找祖母,余氏立即抬起头来,露出了一张梨花带雨的俏脸来。

  “儿媳听母亲的!”

  梁氏都被她给气笑了,“你这个死丫头,还说听母亲的,要是真听母亲的,那就不要哭了!”

  “嗯,不哭了!”余氏从善如流,摸去脸颊上的泪痕,立即露出一张灿烂的笑脸。

  可她这副眼眶微红,泪中带笑的样子更是惹人怜爱。

  梁氏无奈的摇摇头,只能起身带着她来到了杨正山和郁青衣的院子。

  她们过来的时候,郁青衣还在驯化海鹰呢。

  小琪儿蹲在她身边,一会儿摸摸,一会儿伸手戳戳,搞得几只雏鹰的脾气很大。

  让这个熊孩子走开!

  呜呜,太烦人了!

  雏鹰们都有些怕了小琪儿,一个个的使劲往郁青衣脚下躲。

  驯化海鹰的过程就是一个字‘磨’,磨的这些雏鹰乖乖的,让它们知道谁才是主人。

  小琪儿虽然有些瞎闹,但却成了这些雏鹰最好的磨刀石。

  有对比才有差距,正是因为小琪儿作乱,这些雏鹰才更加亲近郁青衣,所以郁青衣也就任由小琪儿玩弄这些雏鹰,甚至还指点小琪儿驯化之法。

  “儿媳给母亲请安!”

  “孙媳拜见祖母!”

  梁氏和余氏结伴而来,郁青衣看着她们,见余氏的眼眶通红,诧异的问道:“这是怎么了?还哭了!”

  余氏有些害羞,低着头不好意思说话。

  梁氏笑了笑,随即坐在了郁青衣身边,“还不是让承佑给闹的!”

  “承佑怎么了?”郁青衣话刚说完,随即就反应过来了,忍不住笑起来。

  “你祖父就在书房中,青霞,你去将老爷叫出来吧!”

  杨家的儿媳孙媳最喜欢杨家的什么地方?

  那自然是杨家‘三十岁无子方能纳妾’的家规。

  就这条家规让杨家的后宅少了很多狗屁烂灶的事情,也让杨家的儿媳孙媳们能够踏踏实实的过日子。

  很快杨正山就从书房中走出来了,听着郁青衣的解释,杨正山都不知道该哭还是该笑。

  虽然建个王朝对杨家来说也不是什么大事,可是这一个个一点也不关心王朝的权势和富贵,只关心一些稀奇古怪的地方。

  “就这?”

  “嗯!”余氏低着头,不敢看杨正山。

  或许她也觉得为这事来打扰杨正山有些不懂事。

  杨正山捋着胡须想了想,这事其实并不是什么重要的事情。

  当年他定下杨家男人不能纳妾的家规是因为他不喜欢家里出现那些阴损的宅斗。

  宅斗,这种事在大荣太常见了。

  大荣的那些富贵之家,没有几个是后宅太平的,甚至闹出人命来都是稀松平常的事情。

  而这么多年来,杨家没有出现这种让人糟心的事情,不纳妾的家规绝对是居功至伟。

  当然,也有其他方面的原因。

  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是杨家医疗条件好,生育水平高。

  什么孕妇难产,孩子夭折之类的事情在杨家就没有出现过。

  这主要还是灵泉水的功劳。

  孕妇的体质好,就算是生产的时候遇到了一些麻烦,也能坚持下来。

  而幼儿又有灵泉水滋养,就算是有个头疼脑热的也不会夭折。

  有灵泉水增强体质,女人生孩子的危险性降到了最低,再加上孩子们都能成长起来,所以杨家的儿媳孙媳们都能安安心心的相夫教子。

  至于说建立了王朝之后,要不要多纳嫔妃,要不要多生孩子?

  这事?

  杨正山沉思了稍许,说道:“你就跟承佑说,除非他改姓,否则必须遵守咱们杨家的家规!”

  “不只是他,以后他的儿孙也是如此!”

  色字头上一把刀,美色就是刮骨刀。

  而且沉溺于美色不但会影响国事,还会影响修炼。

  王位传承只要子嗣有保证即可,没必要生那么多儿子。

  再说就算是有什么意外,杨家子孙这么多,兄传弟也好,过继个孩子也罢,这在杨家都是完全没有问题的。

  杨家的根本是杨家,不是那个什么王朝。

  而杨正山如今是杨家的老祖宗,说句不好听的,他现在的曾孙都有一大堆,真要是因为意外死上一两个,他估计也不会太过伤心。

  已经杨家人口少,他对杨家的每个人都有很深的感情。

  可现在呢,他有曾孙十几个,曾孙女也有十几个,还能指望他对每个曾孙曾孙女有着很深的感情。

  对孩子们的慈爱是有的,但要说感情有多深,这还真是有些难为杨正山了。

  在杨正山看来,新建的王朝只是杨家的一份产业而已,跟杨家商号在外面的那些商铺没有太大的区别。

  只是因为这份产业稍微大了点,所以需要一些稳定手段的来管理。

  王位传承自然有它的规矩,也有它的优势。

  安排一个子孙去传承王位,只是为了避免以后出现更多的麻烦和争端罢了。

  而家规是杨家内部稳定的基础,杨正山是不会轻易修改已经定下的家规的。

  听了杨正山话,余氏欣喜万分,“谢祖父慈爱!”

  杨正山点点头,梁氏笑道:“这下放心了吧!”

  “嗯!”余氏羞得想找个地缝钻进去。

  郁青衣都被她的样子给逗笑了。

  进攻神木七岛跟预想的一样顺利,两万五千腾龙卫加上两千星月水师,直接分兵七路摧古拉朽的拿下了神木七岛,遇到的抵抗力几乎忽略不计。

  攻打岛屿其实要比在陆地上攻城略地容易的多,特别是在神木教精锐尽丧的情况下,攻打岛屿简直就是轻而易举的事情。

  每一座岛屿都是一战定乾坤,甚至都算不上战斗,大军刚至,岛上的神木教教徒不是就地投降,就是落荒而逃。

  岛屿之上,地形简单,范围有限,也没有什么战略纵深可言,战斗根本不会拖延太长的时间。

  因此不过是六七天的时间,杨正山就收到了禀报,神木七岛已经全部拿下。

  二月初十,杨正山来到了神木岛。

  神木岛只有东北部居住区的海岸上有座小码头,以前神木教不允许外人上岛,而他们自己也只会乘坐小船登岛,因此这神木岛上并没有太大的码头和港口。

  不过隔壁的神林岛和东边的归云岛上都有一座不小的港口,特别是归云岛,那里是神木岛岛链的尽头,同时也是万里海域北部航线的必经之处,如大荣周边的势力若想前往万里海域的中部和东部贸易,几乎都要通过北部航线,经过归云岛,在归云岛上补给。

  因此归云岛是一个极为繁荣的岛屿,也是以前神木岛最重要的经济来源。

  神木岛就是靠着在归云岛收过费,港口停靠费,以及商船补给等费用过活的。

  而如今杨家占据了星月岛和神木七岛,两者连成一片,岛链长达千里,虽然陆地领土不多,但是在航线航路上占据着相当有利的位置。

  以后杨家只需要保证北环岛和归云岛两个岛屿的港口的正常运转,然后再收取少量的过路费,那杨家就相当于占据了一条黄金航线。

  多了不敢说,一年赚个两三百万两银子还是很轻松的。

  杨正山乘坐大船先是来到了神木岛附近的海域,然后又换乘小船登上了神木岛。

  杨明志、杨明浩和薛平早已在码头上等着他了。

  等他下船的时候,三人立即上前恭迎。

  “爹!”

  “世伯!”

  杨正山从船上跳下来,抬头朝着岛上望去。

  以他的目力,十几里外的景象几乎都是纤毫毕现,而涌入他眼帘的就是那片郁郁葱葱的树林。

  一树成林,一点也不夸张,关键这棵树还如同一座山般,远远望去就如同一座葱绿的山丘一般。

  “怎么样?伤亡如何?”杨正山问道。

  薛平回道:“世伯无需担心,伤亡很小,其他六座岛屿几乎没有什么抵抗力,唯独这神木岛有些许抵抗力,不过在登岛时我们先派遣了一支真正的精锐,因此几乎没有什么伤亡就拿下了!”

  “嗯!”杨正山点点头,随即朝着岛上走去,“那神木教的教徒呢?”

  “按照世伯的意思,该杀的都杀了,神木岛上的一个不留,其他几座岛上大概还有十几万人,其中归云岛上最多,神木七岛中,就数归云岛最为开放,神木教的信仰也最为薄弱!”薛平道。

  越是开放,信仰越是薄弱,这听起来还真是合理!

  至于被杀的那些教徒,杨正山连问都懒得问。

  六座岛屿只剩下十几万人,听起来很多,但别忘了神木教可是有五六十万的教徒,也就是说有四十万左右的人被腾龙卫给屠杀了!

  嗯,听起来似乎很残忍,但这就是现实。

  万里海域中,各方势力争斗不休,势力兴覆可谓是此起彼伏,而最底层的百姓是最容易被屠杀的。

  屠杀之事就算是传出去,各方势力只会觉得杨家的手段有些残暴,顶多也就是吐槽一下,但绝对不会有人跑来主持公道。

请记住本站域名: 黄鹤楼文学
书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