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大人,不是小的不通情理,实在是小的也没有办法,咱们的船队有十万两银子的货物,若是一直压下去,伯爷那边小的实在是无法交代啊!”安顺伯府的船长朱振一脸苦闷的说道。
“哎”杨继德幽幽的叹息一声,这事还真不好办。
“不是我不想让你们过去,而是你们就算过去了,也可能被神木岛那边截住,到时候你们的损失就更大了!”
朱振也明白这个道理,但他实在是没办法,十万两银子的货物,他们安顺伯府压不起。
“那能不能就近将货物处理掉,赔点银子也成!”
杨继德想了想,问道:“你们船上的货都是什么?”
“绢布、茶叶、瓷器、宣纸、玻璃,另外还有一些印泥、玉石之类的,这些货物都是龙丹王朝那边受欢迎的货物。”朱振道。
大荣的特产实在是太多了,任何一种特产运出海贸易,都能带来巨大的利润。
就拿这印泥来说,小小的印泥很不起眼,在大荣,哪怕是上等印泥,价值也不过几两银子一盒,但只要运到龙丹王朝,他们的印泥就能变成奢侈品,一盒能卖十几两银子。
虽然印泥的市场很小,但却有着数倍的利润,还是值得捎带上一些的。
杨继德有些挠头,这些东西在星月岛附近根本就卖不上价,因为星月岛附近根本就不缺来自大荣的商品。
就在杨继德苦恼的时候,一名属官跑来禀报道:“大人,总衙送来的公文!”
杨继德连忙接过公文看起来。
看完之后,他哈哈一笑,“朱管事,事情有办法解决了,你们的货物我们全要了!”
“真的!”朱振大喜。
“嗯,不过价格不高,在你们收购价的基础上增加两成!你们大概是赚不来多少,但也不至于亏本!”杨继德说道。
朱振不但没有失望,反而一脸感激的说道:“谢谢杨大人,太感谢了。”
杨继德笑道:“怎么都是姻亲,感谢什么的就不必提了,这边的航线肯定还要封锁一段时间,你们可以先回去,等航线开通了,我们会派人通知你们!”
腾龙卫和杨家不可能垄断所有的海贸,而且也没有必要,他们需要更多的船队,这些船队虽然无法给星月岛带来巨额的利润,但却可以给北环岛带来繁荣,以及源源不断的收益。
所以星月岛不会排斥任何人路过北环岛,只要遵守北环岛的规矩,那所有路过北环岛的海商都是星月岛的客人。
航线封锁是星月岛的问题,对诸多海商造成了损失,星月岛自然要做出一些补偿。
而补偿的内容就是星月岛买下所有的货物,让这些海商不至于亏得血本无归。
当然,星月岛也不会吃亏,这些货物都是耐储存的货物,就算是放个一两年也不会坏掉,等与神木岛的战争结束后,再把这些货物运去龙丹王朝卖掉即可。
星月岛付出的只是仓储成本和积压货物的成本,不过星月岛家大业大,积压几百万两的货物完全不是问题。
有了总衙的指使,杨继德很快就将来自大荣的海商全部安抚住了,至于来自其他地方的海商,抱歉,待遇要稍微降低一下,只能给他们一成的利润。
可就算是如此,当佐藤谦离开官衙的时候,依旧是满心的欢喜。
虽然只是一成的利润,但足以让他给那些来自萨摩藩的海商一个交代了。
腾龙卫,腾龙城。
所谓的腾龙城就是最初腾龙前卫的卫城,不过如今的腾龙四卫已经不是单纯的卫所,而是大荣北海水师。
腾龙四卫之上增设行都司衙门,增设北海水师总兵官,如今余通海的官职乃是水师都督府右都督,兼北海水师提督总兵官,乃是正儿八经的一品大员。
薛平任行都司指挥使,为正二品,兼任前军水师营游击将军。
大体设置跟边军差不多,腾龙四卫也被分为前后左右中五营,类似于边军的镇标营。
当然,腾龙四卫依旧还保留着卫所的编制,依旧还保留着兵丁的编制。
而新编的五营水师类似于营兵,但又是独属于腾龙四卫的营兵。
之所以会出现这样的改编,完全是余通海想要扩充腾龙四卫的兵力。
按照腾龙四卫的编制,最多只有两万两千四百名兵丁,可如果新编五营水师之后,北海水师就能增加两万营兵。
也就是说如今的腾龙卫已有四万多水师。
不过其主力还是新编的五营水师,那些卫所兵丁的只能算是水师的预备兵。
杨正山说腾龙卫有两万水师,就是指新编的五营水师,他根本没有将腾龙卫的兵丁算在其中。
现在北海水师的总兵衙门和行都司衙门都在腾龙城内,城外是忙碌的港口,城内则是一条条繁华的街道。
余通海坐在总兵衙门内的书房中,正看着杨家商号带来的信件。
“将军,您找我?”薛平走进书房,问道。
余通海点点头,“坐下说!”
薛平也不客气,他们两人已经做了三十年的搭档了,早就熟的不能再熟了,没有必要说那些假客套的话。
薛平看他脸色有些严肃,问道:“出事了?”
余通海微微摇头,“不是什么大事,老侯爷来信说星月岛要进攻神木岛,让我们派一万水师支援!”
“哦!那什么时候出兵?”薛平想也没想就说道。
既然是杨正山发话,那他们自然没有拒绝的道理。
别看杨正山已经离开腾龙卫二十多年了,腾龙卫的将士们都换了一茬了,可是腾龙卫与杨家的关系却是越发的紧密了。
腾龙卫上上下下数万军户,基本上都有亲人在星月岛上生活,或在杨家商号内工作。
如余通海、薛平等将官,老迈的纷纷跑去星月岛养老了,年轻的也会将子女送到星月岛上修炼。
现在说腾龙卫与星月岛亲如一家,绝对不是夸张。
“我是这么想的,既然老侯爷准备对神木岛大动干戈,那必然会彻底占领神木七岛!”
“如果星月岛占据了神木七岛肯定需要大量的人口充实那些岛屿,正好咱们腾龙卫也该分家了,这次索性多安排一些过去。”
余通海说道。
十五年前,腾龙卫安排了两千少年去了星月岛,就是因为当时腾龙四卫的人口增长过快,逼得余通海没办法,只能挑选了一批少年送去了星月岛。
而如今差不多又出生了一代人,又长大了一代人,腾龙四卫的人口再次到了人满为患的地步,甚至比十五年前更加严重。
腾龙四卫的军户之所以没有出现人地矛盾,那是因为他们足够富裕,他们都成了地主老爷,他们在周围的府县购买了大量的土地,可以养活更多的儿孙。
可是问题来了,这些年辽东的局势总体来说还算平稳,辽东的人口也在快速的增长,哪怕重山镇不断的从辽东迁移人口,辽远和平远的人口依然远超从前,甚至比当年辽东大旱之前还要多。
现在重山镇已经不需要继续往北地迁移人口,辽东的人口还在持续增长,腾龙四卫人口增长的速度尤甚。
最直观的表现就是辽东的田地在涨价,辽东的粮食价格也在增长,按照这个趋势下去,再过个十年,辽东收获的粮食可能就无法满足辽东百姓的需要。
简单点说就是以后辽东会出现人多地少的情况。
余通海早就关注到这个问题了,所以他一直都在考虑让腾龙卫和辽东的百姓迁移到别的地方去。
如果陇原三省安定下来,倒是可以往那边迁移。
可问题是现在陇原三省乱成了一团,把辽东的百姓迁移过去,那就是在祸害辽东的百姓。
正好星月岛要攻占神木岛,机会难得,所以余通海想着将腾龙卫的军户和百姓迁移一部分过去。
薛平想了想,说道:“这倒是个好办法,咱们腾龙卫现在拥有军户两万三千户,百姓六万四千户,说实话,早就该向外迁移了。”
军户是可以分家的,而军户分家之后可以变成军户,也可以变成农户。
具体是变成军户还是农户,要看所在的卫所军户数量是否满额。
一个卫有五千六百户,如果军户数量不满,那分家之后自然都是军户。
可若是军户数量满编了,那分出来的就是农户。
只不过如今大荣的绝大多数卫所都是不满编的,所以军户分家之后变农户的情况几乎没有,也就腾龙卫这边有这种情况,连重山镇都没有这种情况,因为重山镇又扩充了好几个卫所。
杨正山在腾龙卫时,腾龙四卫只有两万两千多军户,也就是满编状态。
但这已经过去快三十年了,军户们一代代繁衍下来,一家变三家,三家变九家,然后腾龙四卫就出来农户是军户三倍的结果。
这是好事,这说明这三十年腾龙卫一直都处于稳定发展的状态,没有因为天灾人祸出现人口大量死亡的情况。
“嗯,这次你亲自带队去星月岛听从老侯爷的调遣,正好把这事也跟老侯爷说说。”余通海道。
“那我带多少兵过去?”薛平问道。
余通海想了想,说道:“老侯爷说只需一万,但咱们不能只去一万,这样吧,你率领前中后三营,再从四卫各抽调三千兵丁,凑齐两万五千人。”
现在北海水师和腾龙卫最不缺的就是水师将士和战船。
虽然卫所兵丁的战斗力远远不如五营水师,但是那些兵丁放在别的地方绝对可以称得上精锐。
薛平咧嘴一笑,“那好!我去准备一下,两天后就出发!”
“嗯!顺便把我那大孙子带过去,他二叔在星月岛上,到时候将他交给他二叔就行!”余通海道。
“明白!”
薛平笑着应了一声。
星月岛东南五百里之外的海域上,一艘巨大的船只正张满船帆快速的航行着。
船首甲板上坐着一位身穿短褂短裤的老者,老者还带着一顶草帽,躺在一把摇椅上,头上是用油纸制作的遮阳伞,旁边还有两个靓丽的侍女为他沏茶扇风。
老者虽然是满头花白,但面色红润,几乎看不到半点皱纹,而其长相更是帅气无比,刀削的脸颊,挺直的鼻梁,别说年轻时候,就算是现在,这也是一个大帅比。
他躺在摇椅,微微晃动着,满脸都是享受的神情。
那惬意的样子足以羡煞无数人。
“师父,有海鹰传信!”一个身高体长的汉子举着一只三尺长白头鹰走来,说道。
老者睁开眼看了一眼白头鹰,“拿来吧!”
汉子立即从鹰腿上取下一个竹筒,递给老者。
海鹰,又被称为飞奴鹰,是一种经过驯化之后可以用来通信的飞禽,有点类似于信鸽,不过信鸽无法在海上通信,但飞奴鹰可以。
飞奴鹰不但拥有感应磁场变化的能力,而且还具有记录各地磁场的能力。
它可以记住十个以上的目标地的磁场,并且根据具体要求前往准确的目标地。
它可以认识诸多图案,并且能在高空中准确的锁定图案。
当需要它传信的时候,可以将目标海域的编号告诉它,然后它就会飞往目标海域,目标海域可能有几百里的范围,目标船只就在这个范围内,它会有规律的在这片海域中搜寻目标。
只要目标船在这片海域,并且悬挂着预设的旗帜,最终它就能找到目标船只。
当然,如果目标海域太大,它需要搜寻的时间就越长。
所以一般情况下,目标海域都在百里范围内,它可以在一天之内搜寻完百里范围的海域。
飞奴鹰的优点就是它能在茫茫的海域中找到目标船只,缺点就是传信之人必须知道目标船只的航线和大体位置。
这个缺点也不算是缺点,比起派遣船只在茫茫大海中寻找,飞奴鹰传信具有无与伦比的优势。
当然训练飞奴鹰也是个技术活,万里海域内绝大多数势力是没有这项技术的。
就连杨正山也只是听说过飞奴鹰的存在,还从未真正见过飞奴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