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感应到自己的阳芝宝光佩被山魈妇催咒运使之后,季明方才卷起罡风往南边群山中遁去,马不停蹄的追赶过去。
当季明抵至藏在山腰下的窟宅时,山魈妇自老藤虬结之处闪出,双手捧着那五面子母阴煞主幡,走至季明的面前,“仙师,奴家不辱使命,已取来此五面幡宝。”
“善!”
季明抚掌喜道。
他没有立即去接五面子母阴煞主幡,而是取出震山铃,还有玉牙窄刀这两件宝器,笑道:“我非食言而肥之人,木娘子从中自选一样吧。”
“仙师大德,仙福永享。”
山魈妇对着季明大拜一下,而后将五面子母阴煞主幡先奉上,这才拿过那一柄玉牙窄刀。
在取出五面子母阴煞主幡后,山魈妇不是没有据为己有的想法,但是这幡宝的干系太大,暂不说她能不能压服幡中五通煞神,就是灵虚子的追杀也不是她能应对的。
如今在孟南被擒后,灵虚仙师的身份必然水涨船高,黎岭的天马上就要变了。
季明拿着五面子母阴煞主幡,这五张幡面上各有怪状鬼物在上,似幡上绣图一般,均是黑面圆目,瘦骨锯齿,朱发赤髯的形貌。
季明将兜宝一扯,卷起五面子母阴煞主幡,这幡中五通煞神不是一般鬼物,季明不得不防这一手。
“带我去见夫人。”
季明说道。
辛苦谋划一番,现在才到了收获阶段性果实的时候。
季明心中告诫自己一定保持平常心,但是想到岐云夫人将被自己降服,还是忍不住小小得意一下,连带着对山魈妇都和颜悦色起来。
在山魈妇的引导下,季明来到窟宅内。
这窟宅自水瀑后的山穴里开辟,有内外两处,石灯、石床、石椅、石桌等等皆有,而岐云夫人就在里间,狼狈的倚在一面石壁上。
岐云夫人痛苦的捂着隆起的小腹,两眼发直,丢魂丧魄似的。
外面有清晰的脚步声响起,还.伴随着木杖顿地之声,她的视线开始重新聚焦,阴身不受控制的抖了一下,她惊觉自己在害怕。
四百年的道行和逍遥,只因一朝不慎,自此生死受制于他人之手,这由不得她不恐惧。
步入里间,季明还在想以何种态度对待岐云夫人,才能缓释其内心,毕竟他还需要岐云夫人帮他办件大事,这带着满腹怨气可不好。
当然,威逼利诱也不是不行,但是这手段似乎太糙了。
“夫人!”
季明注意着自己语气,尽量平淡一些,但无论怎么平淡,总归是有征服者的姿态。
窟宅昏暗,略显阴冷,周围的一面壁龛中塞有几具蛮民尸身,都被吸干了精气,一副皮肉枯松的样子,看样子这些都是岐云夫人掳来的“食粮”。
“夫人没有话对我说吗?”
季明盘坐在岐云夫人身前,再次说道。
“你”
岐云夫人一开口就发现自己声音粗粝得像是两块硬石摩擦,她继续说道:“你们太平山什么时候计划策反我的弟子,并且想要这样彻底支配我的?”
在捕捉到灵虚子眼中一闪而逝的错愕,还有那一丝笑意,她的大脑嗡的一下,道:“不是太平山,只是你的谋划,你这个龙虎高功的谋划。”
岐云夫人瞪大眼睛,一双火睛虎眼中满是血丝,一副心神巨震之态。
“好个灵虚子,我已是尽量高看于你,可没想到最终还是小觑了。”
岐云夫人终于心死,长长的呼出一口气,说道:“我是个惜命的,你在我这腹中已种下这至阳之宝器,又取了我的幡宝,你无论要我做什么,我都会照办。”
季明本想说几句软和的话,顺一顺岐云夫人的怨气,但是想到他们之间的情况,便不做这些表面功夫。
这些表面功夫对于一个老鬼而言,起不来任何疏导作用,不会令她在未来减少对季明的怨恨,唯一能疏导的方式只有自己道行彻底压过对方,如此对方反而心中顺服。
在这伟力归于已身的世界,拳头永远是真实不虚的道理。
“我这里确实有件事要托付于夫人,甚至说这件事非夫人莫属。”
季明说道。
见灵虚子这样说话,岐云夫人反而放心了一些,起码对方暂时不会将她送到太平山上囚禁起来,那样可就真是一点自由,还有腾挪的余地都没有了。
“何事?“
“别急。”
季明将手一压,道:“此事尚在筹谋之中,你现在只需留意虿盆洞那里的动静。”
当季明提及虿盆洞主,岐云夫人自然而然的想起曾经同灵虚子的一番对话,关于那第二元神神虿珠背后一系列恩怨故事的对话。
“我这腹中至阳宝器可否取下?”
岐云夫人问道。
季明伸出手,贴于其腹,道:“这个问题就要交于太平诸真决定了。”
太平山,真君上府。
玄坛真人回来没有多久,刚刚将孟南交于甲峰离朱法师之手,而后在上府祖堂内同诸真一道共议此次孟南受擒之事,诸真一致认为这将是战事的转折点。
岭北那里已在第一时间送去这则消息,务必在此事正式发酵之后,盘岵大山方面人心动荡之际,五道将能在第一时间打过观才洞。
诸般事宜一一敲定,其中一些细节还需征询道将的意见,各地的方略都要调节,大宗丹药、符咒,及其精米和贝珠等,都得向岭南倾斜。
这些还只是明面上的,看得见的利益分配。
一些无法量化的利益,如声望、有利的舆情扶持,还有隐形的福祉,像是对修行绝学密功的隐形限制,以及机密情报的接触限制等,这些就得细细斟酌了。
这次功劳七八成在于灵虚子,这是诸真的共识,就是其中一举擒下孟南的玄坛真人也是认同这一点。
在诸事议定之后,时间已过去数周,岭北、岭东、岭西这三处战场前线,基本都收到了消息,也感受到了巨大的刺激,尤其是岭北这里。
其中压力最大的,并非罗姬,也不是觉光,而是被所有人寄予厚望的张霄元。
在三峰一府上,天南五方道土中,乃至敌宗盘岵大山里,几乎多数人都认为他在此次斗法中必然一鸣惊人,就连张霄元自己也是这样认为。
可盘岵大山中,偏偏冒出个赤意郎君,凝聚了盘岵大山内最精锐的子弟,以难以想象的勇气生生钉在观才洞。
照此下去,盘岵大山缓过气来,弟子们在观才洞战场的血火中得到淬炼,未来太平山就算取得最终的胜利,也必然不是一份值得夸耀的胜利。
当张霄元得到这一则消息,老实来说,他的第一反应是松了一口气,心中有一种释然,他果然不是这二次全面斗法的唯一主角,不需要独自肩负重任。
消息发酵之后,玄坛真人却再度感受警目大禁的灵示,还是灵虚子身上的那道大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