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书页

第六十一章 人参

请记住本站域名: 黄鹤楼文学

  去了二虎家,两人把窝料带上又去了憨娃儿这里拿蚂蚱。

  “娃儿,干啥呢?”两人推开院子大门进去,就看到憨娃儿正在屋檐下面卷铁丝。

  憨娃儿闻言抬头,看到两人憨憨一笑。

  “我在做兔弓子,最近大路两边野兔子挺多,看能不能抓点卖钱。”兔弓子就是特殊的铁丝陷阱,动物被绊到会越收越紧。

  这边穷人是不吃兔子的,没有油水还特别容易饿。

  “回头我去做点弩弓出来,冬天我们一起去打兔子和鸟。”秦大河闻言立刻就想到了,自己买不起气枪,但是会做弩啊。

  两根钢制弹簧加上个木头就行,弹簧的威力把兔子射穿都够了。

  “好。”

  随后秦大河就掏出自己买的线组的和一袋钩子出来,今天还得让娃儿帮他绑子线呢。

  “娃儿,帮我把这个线多绑点儿,40公分对折的子线就行。”

  “嗯。”憨娃儿又进去拿两张凳子出来:“哥,坐!”

  两人养窝子也不急,坐下帮憨娃儿一起做兔弓子。

  这东西他们从小就会搞,现在没搞是没工夫记着去收,太累人了。

  这种一放就是几公里、上百个陷阱,背着走这么远不是一般人能搞的。

  而且还要走走停停的沿着大路边上下坡放,有车子都没用,就连秦父这种老男人都没心思玩兔弓子。

  最重要的是,这边野生动物资源除了兔子就是刺猬、黄鼠狼这些东西,其他的几乎都绝迹了,发不了财的。

  不像他们搞虾笼,在玉溪河运气好一晚上搞个几百块。

  不过今天一直没看到奶奶,秦大河问了一下,憨娃儿忧心忡忡的说奶奶今天不舒服,一直在床上躺着。

  秦大河心里叹了一口气,但也没有特别悲伤,奶奶已经八十多岁了。

  临走之际,找憨娃儿要了十个蚂蚱出来,等会让老男人试试。

  路上,秦大河把奶奶的事和二虎讲了一下,他感觉上次和奶奶说话的时候气已经很弱了。

  “我爸上次遇到奶奶卖鲫鱼的时候就看出来了,他和讲今年冬天不一定能熬过去,还让我送了一些参须子过来。”二虎虽然年纪轻轻,但是脸上也有一些难过。

  几個小子从小就经常来这边玩,对奶奶要离去这件事还是有点郁闷。

  “你家还有多少参了?”二虎家阿爹原来从东北佬手里买过两根参子,小时候二虎就吃过。

  这么多年了,二虎连感冒都少,那些参子可真是好东西哦。

  “没有了,我阿爹让我全部吃了,说送老太婆浪费。”在他们这边,爷爷辈叫阿爹,叔叔辈叫阿爷。

  在老人看来,若是年轻人生病,送人参可以,大小伙子的命比他们金贵。

  但是老年人吃这么好的东西就是折命数,他们自己生病都不会吃的。

  先把蚂蚱送到老爸这里,二虎也跟着一起下来了,这会儿都两个小时过去了,老男人还瞪了他一眼,这么久才来,蚂蚱孩子都生下来了。

  “怎么样?7+5的口是不是好一点?”秦大河蹲下再次查看鱼护。

  二虎上前也打了个招呼,看着老男人这种钓鱼方式也羡慕,还有躺椅哦。

  “还行吧,来了三个口,打上来两条草鱼。”

  鱼护里面,除了青鱼之外,还有两个五斤不到的草鱼,也算值点钱了。

  老男人接过蚂蚱,重新挂饵抛竿,然后继续在躺椅上面躺着,还搞了个毯子盖在肚子上。

  两个小年轻目瞪口呆的看着,钓鱼还能这样?

  “怎么?没见过啊?能钓上来鱼就行。”老男人臭屁的很。

  两人摇了摇头,没敢多讲。

  钓大鱼就这点好,不吸引小鱼,人也舒服。不像用蚯蚓钓鲫鱼,被趴地虎和虾子逗的紧张兮兮的。

  玉溪河这边虾子和趴地虎多得要死,腥饵下去没法玩。

  “爸,下午我去五爷那里问问鲫鱼苗的事。”鲫鱼塘泡的差不多了,再加上下雨,水质已经稳定,鲫鱼苗也要开始买回来才行。

  “记得带一条烟过去,再买两瓶汾酒。”

  “好,撤了。”

  两人火速去打窝,这会儿都两点了,雨也开始变小,但是风刮着还挺冷。

  到了地方,两人不辞辛苦的下去一次又一次的抛窝,一个草窝子十斤窝料,起码要分五六次抛进去,还得在里面绑石头才行。

  四个点忙活了一个小时,搞完身上都有水,还好今天出门穿的都是皮夹克。

  “去不去镇上玩?”

  “不去,我要回去换衣服。”二虎才不跟着去呢,这天出门最难受,回去躺着多好。

  秦大河见他不愿出去,心里顿时急了。

  “跟我去一趟呗,给你买一包红双喜。”说着,他把兜里的双喜拿出来分了他一根。

  二虎眯着眼睛点烟,幸福的抽上一口,七块钱的烟味道就是好,嘿!

  “不去,我要回去看神雕侠侣。”

  “姑姑都被尹志平那啥了,看它干啥?”

  “滚啊!”二虎烦躁的瞪着他,哪壶不开提哪壶。

  “一起去嘛,就当陪我散散心。”

  不等二虎反对,他拧着油门就去镇上了。

  买了一条双喜和两瓶酒,至于二虎的烟,回头抽剩下的半包给他就行,兄弟间哪需要特意买烟。

  五爷家在镇边上,承包的水面也大,出镇子往西马上就能看到。

  突突突的到了五爷看鱼的小窝棚边上,养鱼人都在湖边上搞个窝棚,必须得有人看着才行,不然有人偷鱼。

  “五爷!”下了车子,他就大声的喊了一句。

  等五爷出来,没看到婶子,估计是在家照顾孙子。

  “大河,正好你来了,再不来我还得打你电话。”五爷笑呵呵的接过香烟,二虎也主动打了招呼。

  原来马上他也要去买苗了,上次看秦大河搞鲫鱼池,他也动了心思,单独隔离了两个小塘养鲫鱼。

  而且他这边塘底子好,不用特意去泡石灰,搞起来快得很。

  “那我该订多少鱼苗?”

  “你那边前期就2000尾,然后你在家放点地笼,年后一面捕捞一面往里面补充野苗子,保证2000尾的密度就行。”鲫瓜子真搞起来特别快,下点地笼全是这种不值钱的货。

请记住本站域名: 黄鹤楼文学
书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