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书页

第366章 烙印

请记住本站域名: 黄鹤楼文学

第366章烙印  长安。

  一号贡院。

  今天是第一批学生的最后一天课程。

  这五天里,李诺针对他们每个人的弱势科目,都做了专项辅导,同时扩大了他们的优势科目。

  他将书法,绘画,乐道,御术,射术,平均分散到五天之内,但不变的是每天最后一个时辰的经义课。

  对此,众学子并不觉得奇怪。

  六艺之中,书科占据的权重最多,而且是第一天考的,书科不过,便会直接淘汰,其他几科再擅长也没有用武之地。

  李诺讲完最后一篇经义,站在黑板前,看着下方的百位学子,开口道:“今日课程,到此结束。”

  众学子抬头看着他,眼中尽是崇敬之色。

  这五天里,无论是学识还是人格魅力,他们都被这位比他们大多数人年纪还小的先生所深深折服。

  李诺目光从他们的脸上一一扫过,说道:“在下课之前,我想问你们一个问题。”

  他语气顿了顿,才再次开口:“你们读书科举,是为了什么?”

  教室内安静了一瞬,然后陆陆续续有声音回答。

  “为了做官。”

  “为了修身。”

  “为了出人头地。”

  “为了建功立业,报效国家!”

  “为了……”

  学子们回答并不相同,李诺看着他们,问道:“然后呢?”

  话音落下,教室内陷入久久的沉默。

  有些人踌躇着无法开口,有些人思忖良久,竟是说不出一个理由。

  回想起来,他们从小就被家中安排学习六艺,为的是以后能科举高中,做那人上之人,一直以来,他们潜意识里也是这么认为的。

  但今日,坐在这课堂之上,先生的一句“然后呢”,却几乎让所有人都陷入了迷茫。

  无论说出来的理由多么冠冕堂皇,归根结底,读书科举,不就是为了做官?

  然后呢?

  这简单的三个字,却触及灵魂。

  “为了弘扬儒家。”

  “为了让百姓过上好日子。”

  “为了治国平天下。”

  最先回答的,是几名一脸正气的学子,其余学子,或低头不语,或转头四顾,目光游移。

  并非是他们什么都说不出来,而是他们的答案,在这个氛围之下,有些不太能说得出口。

  别人是为了治国平天下,为了弘扬儒家,造福百姓,他们总不能说,是为了敛财,为了免税,为了做人上人,为了拥有掌控别人命运的权力……

  有些事情,即便是事实,但也是不能拿到明面上来说的。

  况且,经过了这五天的学习之后,他们心中原本的一些想法,也产生了些许动摇。

  众人七嘴八舌的发言,待气氛稍稍有些缓和时,一名年轻学子站起身,望着黑板前的那道身影,问道:“敢问先生,我们读书是为了什么?”

  一众学子的目光纷纷望向他。

  询问之人名叫陈琦,是清风书院的学生,虽然家世低微,但精通六艺,且各科十分均衡,在长安学子之中,拥有不小的名气。

  李诺轻轻一笑,说道:“做官也好,修身也罢,又或是建功立业、治国平天下,每个人的心里,都有自己的答案,没有人能告诉你们为什么……”

  他再次扫视众人,说道:“师生一场,临别之时,没有什么能够送给你们的,就送你们几句话吧。”

  说完,他转身用粉笔在黑板上写了几行字。

  随后,他将粉笔扔在讲台上,拍了拍手,说道:“所有的课程,到这里就结束了,希望不久的将来,可以在朝堂上看到各位——下课。”

  “恭送先生!”

  所有的学子站起身,对他躬身行礼。

  李诺走出教室,却没有一个人跟出来,他们的目光,纷纷望向黑板,那里有先生送给他们的最后箴言。

  他的字苍劲有力,即便是用那种奇怪的白色石笔,也能让人感到极致的赏心悦目。

  望着那几行字,教室之内一片安静,唯有逐渐变得急促的呼吸声音。

  他们经常说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立德,立功,立言……,这是圣贤对儒家弟子的要求,他们从第一天读书的时候就在说,说了十几年,到如今,心中已经没有什么感觉了。

  但黑板上这几句话,只是看上一眼,就让他们头皮发麻,血液直冲颅顶。

  为天地立心。

  为生民立命。

  为往圣继绝学。

  为万世开太平!

  没有一位读书人,能在看到这几句话的时候,能够抑制住内心的冲动。

  众人怔怔的看着这几句话,心中思绪起伏,久久难平。

  教室之外,李诺躲在所有人看不到的地方,纵横家法力全开,额头上汗水滚滚而落,力求在最后的时刻,将这道烙印,深深的刻在他们的意识深处。

  不知过了多久。

  陈铁牛第一个从贡院走出来,站在贡院门口,看着街上熙熙攘攘人的人群,轻轻的舒了口气。

  两天时间,他花了二百两银子,只为了听两个时辰的课。

  他的心里,从未有过如此复杂的感受。

  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就算他不是读书人,听到这些话的时候,心中也难免产生了一些悸动。

  以前他只想着赚钱享受,儿子当上大官之后,赚更多的钱,买更多的地,招更多的仆人,换更大的宅子,但这两天,他一直在思考一个问题。

  人的一生,究竟应该怎样度过?

  如果就这样活过一辈子,到老的时候,他的死,到底是重于泰山,还是轻于鸿毛呢?

  恐怕是轻于鸿毛的。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这些他一个都做不到,但他总得做些什么,不然怎么证明他陈铁牛活过了这一遭?

  回想起,当初他离开家乡的时候,乡亲们即便是自己都吃不饱,却还是给他凑了三两银子的盘缠。

  那个时候,陈铁牛答应他们,等他发财了,就带他们一起发财。

  但他食言了。

  他发财之后,就忘记了乡亲们,再也没有回过陈家村。

  当年,他经常和别的佃户们一起在私底下骂那黑心的地主。

  二十多年过去了,他也活成了当年最讨厌的样子。

  恐怕,也有不少人在背后骂他。

  这时,陆陆续续有其他的学子,从贡院走出来。

  他们的表情都有些恍惚,和陈铁牛一样,站在贡院之前,望着人来人往的街头,久久伫立。

  街上人流如织,骨瘦嶙峋的乞丐,衣不蔽体的蜷缩在墙角之下,头戴金簪,腰悬玉佩的贵公子,坐在四人抬着的轿子上,逗弄着怀中金丝绣袍的狸奴。

  两位穿着靓丽衣裙的贵妇人,在侍女的陪同下,有说有笑的从一家金铺走出来,互相展示着身上的昂贵首饰,一名粗布衣衫的女子,怀中抱着捡拾的烂菜叶,与她们擦肩而过,忍不住回头看了一眼,脸上露出羡慕的表情……

  各大酒楼人声鼎沸,酒香肉香飘满街道,十步之外的地方,几名面黄肌瘦的孩童,暗自吞咽了几口口水,然后伸手整理了一下插在头上,代表着卖身的稻草……

  年轻的学子们,看着眼前的众生相,目中露出思忖之色。

  这个世界,不应当是这样的。

  读书人当为生民立命,当然,他们也知道,现在的他们,没有这个本事。

  他们也不会像以前那些用性命推行变法的官员那样,先生说达则兼济天下,他们现在还没有达呢,需要做的是独善其身,暗中积蓄力量……

  等到力量足够了,能够做到那四句时,如果还有人敢阻拦,那就把他们都杀了……

  先生虽然没有直接这么说,但他们却领悟到了他的意思。

  也有一部分人站在贡院门口,脸色时红时白。

  他们生在世家大族,从一出生,就知道自己为什么读书。

  家族供他们读书,教他们六艺,自然是为了他们当官之后,报效家族,通过手中的权力,为家族争取足够的利益。

  但此刻,他们的脑海中,像是存在两个小人。

  一个小人说,读书是为了报答家族的栽培之恩。

  另一个小人说,读书是为了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两个小人在他们的脑海中争吵不休,谁也无法战胜谁。

  更多最新热门小说在6.9書吧看!

  终于,在这种煎熬之下,一位世家子弟捂着脑袋,整个人跪倒在地,痛苦道:“啊,我的头好疼!”

  宁心园。

  李诺从马车上下来,揉了揉太阳穴的位置。

  虽说纵横家已经成功的突破到了第五境,但头疼的感觉却没有多少缓解,这种痛苦,用医家真气也无法免除,看来下次上课的时间,得再延后一天了。

  宁心园内,佳人和安宁她们抱着孩子在湖边晒太阳。

  李府和宁心园的所有丫鬟下人,已经免费拿到了她们的卖身契,愿意留下来的,可以继续留下来,每月能够拿到的工钱,普遍是外面的数倍。

  不愿意留下来的,也可以领到一笔额外的安置金。

  东方家那位小姑娘,今天又来这里了。

  自从上次来过一次之后,几乎每两天,她都会来这次蹭一次饭,和伊人凤凰她们已经很熟悉了。

  今天的家里颇为热闹,宋瑜和鸳鸯也在。

  两人过来,是给李诺一家送喜帖的,二叔终于同意了他们的婚事,他们准备下个月就成亲。

  宋瑜的修为,前几天又提升了一境,晋入了兵家第二境。

  大夏面临外部威胁,已经沉寂多年的将门,有了渐渐复苏的迹象,不出意外的话,他以后在军中,肯定会得到重用。

  吃过晚饭之后,李诺就回房休息了。

  只有充足的睡眠,才能消除精神上的疲惫。

  为了更好的恢复,上床不久,李诺就让自己进入了深睡之中。

  与此同时。

  中书省。

  某处衙房。

  左相没有批阅奏章,捧着一张纸,双手微微颤抖,体内真气激荡不已。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纸上的四句话,只要能做到一句,也死而无憾了。

  这才是真正的立言,从今日始,这四句必然成为天下学子的毕生追求。

  此子,有儒圣之姿!

  尚书省。

  右相的桌上,同样放着几张纸。

  他拿起这几张纸,反复诵读,向来肃然的脸上,罕见的出现了一抹笑容。

  同样的纸张,出现在长安不少官员的桌案前。

  京兆府衙。

  裴哲怔怔的望着这四句,目光逐渐变的炽热,呼吸也逐渐急促起来,一道力量,不受控制的从他体内扩散而出。

  但不等这道气息传出,又被他收了回去。

  小心翼翼的掩藏好所有气息,他才松了口气。

  在朝为官,养出浩然之气,可不是一件好事。

  当大多数人都没有浩然之气时,拥有者便成为了异类。

  刑部。

  户部。

  礼部。

  太常寺。

  光禄寺……

  有官员将一张纸笺收起,夹在了书页深处。

  有官员将写着四行字的纸笺投入火炉之中,看着它在火焰中化为灰烬,脸上露出了莫名的笑容。

  有官员坐在位置上,手指轻轻在桌上写着什么,目中异色闪动。

  大理寺。

  寺内一众官员,都在讨论着某件事情。

  衙房之内,李玄靖放下手中的纸笺,望向窗外,目光中有欣慰,也有一丝淡淡的遗憾……

  长安。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这几日,上到官员,下到百姓,无不在议论六科状元李诺赠给天下学子的这几句箴言。

  这普普通通的几句话,百姓们听起来倒是不觉得有什么。

  但对那些从小学习儒家经典,对各种圣贤思想熟稔于心的官员来说,这四句话,却能挑起他们内心最深处的悸动。

  读书人当如此!

  就连贪官第一次看到,都忍不住心跳加速,内心生出些许豪情。

  当然,他们早已不是单纯的学子,不会因为这一点悸动和豪情,就想着一定要改变些什么事情,理想永远是理想,再高尚的理想,也要对现实低头。

  某处酒楼。

  雅间之内,几道身影相继落座。

  其中一人左右看了看,疑惑道:“陈掌柜怎么没来?”

  另一人摆了摆手,说道:“别等他了,我去陈府请他了,他说他有事不来,我们几个喝吧!”

  酒过三巡之后,有人问道:“我听说,陈掌柜给佃户免去了三年的租子,还降了他们以后的地租?”

  说起此人,众人纷纷开口。

  “岂止是降地租,听说他给家里的仆人,店铺的伙计,全都涨了工钱,陈家下人伙计的工钱,是外面的三倍,许多人都争着想去他们家干活!”

  “我还听说,陈家的下人,每个月可以没有理由的请六天假,工钱照发,这日子,比朝堂上的大人们还舒服,当官的一个月都休沐不了六天……”

  “这陈铁牛是疯了还是傻了,陈家的钱多的花不完了吗?”

  “是啊,对那些佃户下人们,只要让他们饿不死就行了,对他们那么好干什么?”

  “可不是嘛,姓陈的指定是祖坟冒青烟了,居然生了这么个好儿子,这点钱对他来说,还真不算什么,等他儿子中了进士,以后能千倍万倍的赚回来……”

  “儿子厉害又怎么了,爹傻了,有钱不赚,白白送给别人……”

  “哈哈哈!”

  众人都笑了起来,房间内充满了欢乐的气氛。

  (本章完)

请记住本站域名: 黄鹤楼文学
书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