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书页

第八百零六章 诸印之升,终炼石液

请记住本站域名: 黄鹤楼文学

  大罗诞生,玄黄自有巨变。

  这是自上而下,不可避免的变化。

  但顾远已然端坐在清虚妙域之中,隔离了玄黄,不再理会俗事。

  他虽然成就大罗,但并非万事大吉。

  世间依旧处在巨变之中。

  三年之后,他就要入天外助天宫争夺长生印,虽然如今看来,天宫谋划已然胜了一筹,但龙廷毕竟是至尊门下,此事结果如何,尚不可言。

  他本意是想等一切尘埃落定,再见故人。

  可转念一想,天外之争,或许天长日久,而故人得他一助,则顷刻之间乘云而起,有不可思议之进步。

  故此他还是现身一见,做了安排,立下了第九脉。

  真要说起来,他还有一位“故人”,一位露水情缘。

  但此事,他暂时不愿再管。

  因为当年他在人间成仙之时,就已经有了安排,将梦云仙子之事予了师姐处理。

  师姐做事细致,自会安排好这一切。

  再度扫眸,看了一眼玄黄,又看了一眼在洞天之中修行的凤元昭三女,顾远彻底放下了一切杂念,将心神落入丹田之中。

  说是丹田,倒不如说是一方宙宇。

  只见渺渺之所中,有一金色道果悬浮其中,绽放无量光华。

  这道果似在丹田之中,又似在宙宇之上,渺渺茫茫,言语难以形容。

  而得这道果之助,顾远体内一切法印都有了不可思议的提升。

  此前他一切法印都是自“世界”而出,是世界之中的伟力,受天地之限,威能再大亦有极限。

  就如光阴殛,可以回到玉虚仙人的碧游之境,斩杀敌修,但却不可回到更前的时光。

  言律仙君的太素真形印亦是如此,他可以在当世掌控真形之法,肉身坚固到万法难摧,但却无法让过去的自己也万法不侵。

  鸣泉祖师的红尘仙基也是同样的道理。

  他锚定红尘,生而不灭,但却无法让所有光阴的自己也锚定红尘。

  一法之力,无法洞穿万道,就是如此了。

  可大罗之境不同,大罗之道,位居“世上”,一道独尊,超越世间万道。

  大罗所发之法,就可洞穿万道,横压世间。

  如果是大罗之境催动太素真形印或是红尘仙基,就是真正的锚定一切过往,永不灭亡。

  就如神廷榜,哪怕天宫仙人在光阴长河之中被击杀,在生死印中灭亡,亦可留下灵光,就是因为神廷之法已然超越玉虚一切法。

  到了大罗这一步,就已经是“超脱之境”,想要将其击杀,就只能先将其“道”自“世上”击碎,打破位格。

  或是有不可言说的手段,以法杀人,追索其“道”,令其道亡。

  这是极难极难的。

  但也并非不可能。

  因为大罗之道,固然是超脱,有不可思议之能,但那是对“天下”的生灵而言,对于大罗同境来说,道有高下之分,法亦有强弱之别。

  顾远尚未和大罗同境斗法,不知自己的“道”位格如何,但此刻他内视己身,却可查验自身之印法。

  只见道果金光之下,诸般法印齐齐悬浮,沐浴其中。

  哪怕是雷灵仙身印亦不例外。

  而其中,仅有一印和金光齐平,甚至得了金光之助,隐约还升腾而起,超过道果半截。

  逾矩印!

  此印真真有不可思议之威能。

  顾远得升大罗之后,它沐浴道果之金光,亦有了“世上”之能,甚至隐约之间,还超过道果半筹。

  印从道出,却超越道,真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如剑从石出,却可斩石断金。

  顾远见状,亦是感慨。

  印比道高,这就意味着,此印有摧毁“道”的能力。

  或者说,此印之道,可超越道果之道。

  毋庸置疑,这就是他大罗之境的底牌了。

  除此之外,洞天仙印紧随其上,沐浴金光,和道平齐。

  而让洞天印和道平齐的原因,并非洞天印本身,而是洞天之中的“一缕雷光”,此雷似云,托举洞天,超越诸印,和道平齐。

  光阴殛!

  此雷不全,仅可存于洞天印中,故此威能稍弱,但亦有道之威。

  “可惜了……”

  而就在得见此印之时,顾远已然以目看周天,但却并未看到任何光阴殛的痕迹。

  这是光阴之雷,难以炼制补全,哪怕大罗亦不可。

  唯有玄黄归位的本源之力,孕育须弥仙石,外加顾远熔炼诸般机缘,擢青升银,才得了这一缕。

  想要补全此雷,或是凭空炼化,唯有“光阴道果”方可。

  但此世大罗,当无修行此道者。

  因为顾远证道之时,纵看“世界之河”,只见光阴流淌其中,并未凝聚道果。

  只有一缕袅袅云气,流散天上。

  这是当年“光阴”证道之后又溃散的迹象。

  而在洞天仙印侧方,则是奇门遁甲仙印。

  此印的位置极为独特。

  忽上忽下,沉浮不定,似在水中,其位随水而动。

  除此之外,轮回仙印、归墟仙雷、剜天失格仙印、禁绝诸法雷灵仙身印……等诸般仙印皆在道果下。

  轮回仙印亦有丝丝漂浮,但其上有一缕灰光,让其无法超越道果。

  顾远当即摇头。

  他知晓,不成九幽之主,不重建幽冥之海,令此印再增威能,怕是不可能超越道果了。

  而在诸般仙印,雷灵仙身之侧,一个灿灿婴儿亦是沐浴在金光之下。

  圣婴果!

  可夺命数,凝聚命核的奇果奇婴。

  只是此刻,此婴位居金光之下,这就意味着,此果不可夺大罗之道,亦不可夺大罗之命。

  但万事没有绝对。

  不可生夺大罗之命,并不代表,不可夺死去大罗之命。

  一切还需看顾远的手段。

  而看着此婴,顾远又陷入了沉吟。

  成就大罗之后,什么法力都已经不存在了。

  一切只看“道”。

  看“道果”,看“仙印之道”。

  吞噬万龙,已无意义,无法给他带来什么增长。

  不过曾经的吞噬,力法双修,成就大罗,还是给他带来了巨大的益处。

  大罗得证,一证永证,他如今肉身亦是十阶。

  若是有朝一日,他道果被人打碎,失去一切法门,仅凭肉身,他依旧可以横立“世上”,超越万道,凌驾诸天。

  如同一尊巨人,脚踏大河,横看天穹。

  不过……一旦失了道果,终难持久,若是遭遇有道果的大罗追杀,支撑不了太久。

  除非能“自证”,将自身变为“力之道果”,则可久立诸天之上。

  说白了,“器证”之道的“力”,不够完全,但只要道果不失,就是十阶肉身,多了一道手段。

  只不过,难以成为依仗。

  因为天宫大罗,哪怕曾经不修肉身,可成就大罗之后,只要稍稍修行“力印”,亦可成就此境。

  这就是大罗的玄妙之处。

  一道成,万法通。

  大罗之下吃的一切苦头,对此境而言,都是心念之动。

  一切还需道争。

  不过顾远今日之目的,并非是修行力道,也并非是为吞噬万龙。

  而是为了石液。

  得成大罗,他心中有感,石液又有了变化。

  他不知这变化为何,但却有种冥冥的感悟,变化不小。

  如今己身恒定,诸印擢升,也是时候了。

  “唰!”

  顾远袖袍一挥,整座清虚妙域就骤然一变,似被一层薄雾遮住,又似乎脱离了玄黄,脱离了宙宇,不在此世。

  不在此世,自然不被一切感知。

  是的,这一次,就算是天宫大罗,也不可能感知到他的动作。

  挥袖完毕,顾远取出了石液。

  这一次,石液变得越发沉重,如果说玉虚之境好似太古神山,这一次,就好似一界之重,骇人至极。

  好在顾远如今已经是无上之境,就算诸天在瓶中,他也可一手举之。

  “砰!”

  “砰!”

  而这一次,当顾远拨开石瓶之时,内中有神液陡然飞出,似乎迫不及待了,极速想要飞入顾远眼中。

  但顾远已非“稚童”,非是世界中人。

  大罗之境,真真有无上伟力。

  他心念一动,周天结成枷锁,如同网罗,定住了那极速向他眼中飞来的石液。

  不是他不愿石液入眼,而是石液主动入眼,当真是第一次。

  而他也想以大罗之境看看,这石瓶之中的石液,到底是何来历。

  往日不可知,今日不知能否得见其中真意。

  “轰!”

  可只是一眼,顾远就觉得头晕目眩。

  恍惚之间,他似乎看到了宇宙的起源,看到了万般大道的诞生,看到了诸天无数大星、界域的开辟,看到了亿万生灵的生老病死,看到了宙宇光阴之中所有一切的一切。

  似液非液,似道非道。

  星河流转之间,顾远不知道自己看到了什么,但最后隐约之间,似乎看到了一枚灿灿华光,绽放无量道韵的“印”撞向了自己。

  “砰!”

  随后一切消失,顾远大罗之力好似也经受不住这般巨量的信息变化,那定住石液的伟力也悄然一松。

  而后轰然一声,石液似开天之道的神斧,猛然撞在了顾远的双眸之中。

  “轰!!”

  不可言说的力量来袭,这一次,不再是简单的附着在顾远双眸之中,那石液似开天之剑,斩破了顾远眼中的一切“虚妄”,赋予了他难以想象的伟力。

  顾远只觉心神都被撞开了,恍惚之间,道果似乎都被劈开,有了更为玄妙的变化。

  “这是……”

  这一次的变化,超乎顾远的想象,亦是持续了不知多久的时间。

  待得他回过神来,眼前一切都变了。

  天地之间,一片灰蒙蒙的,只有最简单的线条勾勒,将整个宙宇尽数框架其中。

  这是“天地之框架”,是本源之道,是“存在”之道。

  而在这线条框架之中,有无数细小的光点流动,灿灿光辉,好似繁星,明灭不定,流动不已,为整个灰蒙蒙的宙宇增添了光泽和生机。

  在这漫天“光点”,有十六枚“光点”,静止不动,立于天穹之上。

  隐约之间,在这十六枚光点之中,还能看到十六道模糊的生灵之影。

  顾远心中顿时有感,低下头去,看向己身。

  这也是他第一次以石液之力,看向自己。

  只见他的身躯,已然成了一模糊的光影,勉强显化于这灰蒙蒙的宙宇之中。

  而在他的身下,亦有一枚“光点”,静止不动。

  他端坐在这“光点”之上,好似星上之仙,俯瞰宙宇。

  骤然之间,顾远似乎感知到了什么,骤然抬头,看向了更高处的天穹。

  只见那更高处,不知何时,有一轮灰色的明月悬浮。

  这明月浩大,不可言说,压过所有“光点”,位居天地中央。

  可在顾远的目光之中,此月灰蒙,令他有心悸之感。

  而宙宇之中,诸般光点,灿灿光华,如同宝石,令他有“渴望”之感。

  二者云泥之差,感官截然不同。

  而就在这时,顾远心中骤然升起一股明悟,猛然低头,不敢再看天穹,避开了那轮明月。

  也就在他猛然低头的刹那,他陡然发现。

  自身盘踞,如星辰一般的“光点”之上,隐约之间,似乎还有一个影子。

  一个不属于他的影子。

  只不过这影子极为模糊,且转瞬即逝,刹那消失不见,顾远都怀疑自己是不是眼花了。

  可他已经来不及细看,因为那强烈的危机依旧存在,自明月之中传来,顾远不敢耽搁,猛然闭眼。

  “砰!”

  就在他闭眼的刹那,一切灰蒙蒙的线条都尽数消散,所谓的明月星辰也齐齐不见。

  顾远眼前再度恢复正常,他睁眼看去,眼前依旧是清虚妙域。

  他于现实之中抬头看去,目光跨越无穷距离,看到了天外端坐的身影,和众多身影之上的那一轮无垠之光。

  目光亦有力量,他不敢多看,顿时收回目光。

  可心中却是翻江倒海。

  “轰!!”

  也就在这时,玄黄之中,突然有爆裂之声传来,似乎天地裂开了一道窟窿,无尽的重量倾轧而下,落向了玄黄。

  大罗之劫!

  太无真境之中,忘机仙君终于跨过最后心障,引动天力,要证道大罗了。

  而顾远掐指一算,这才发现,时光悄然之间,已然过去了近三载。

  三载光阴,是他炼化石瓶之时。

  石瓶不再诞生石液,此液已是他的双眸。

  但石液今日所见之事,却令他心中凝重。

请记住本站域名: 黄鹤楼文学
书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