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当曹休率领着豹骑抵达昌安,却是发现在战场外围同样准备了一模一样的陷井。
曹休不得不再度硬着头皮率军冲了过去,迎接着他的,除了那一个个随时能用以躲避箭雨的架子外,便是提前聚集起来的强弩手。
已尝了一次教训的曹休,自然不敢再度硬冲。
可等曹休抵达昌安时,昌安的状况比之一个半时辰前的安丘还要危险得多,不少城墙段都已经有汉军冲了上去。
为提振守军士气,曹休不得不率领着豹骑在外围继续游弋之余,打起旗号,不断高呼着援军大部将在一日后抵达,以试图改变局势。
可曹休为之疑惑的,却是昌安守军并没有因此而士气大振,局势仍然在一点点地朝着破城的方向滑落。
不到一个时辰,曹休只能眼睁睁地目睹昌安被彻底攻破,一面“汉”字取而代之插在了城头上。
曹休的脸色相当之难看,便率军重新回转安丘,想要进一步确认安丘城是否还在己方手中。
可人尚在半途,被曹休留在了安丘城外充当斥候的豹骑便先一步出现在了曹休面前,给曹休带来了安丘城陷落的结果。
短短半个时辰里得知安丘与昌安相继沦陷,这令曹休只觉得一股郁气憋在胸膛,更不明白安丘、昌安守将为何会无能至此。
有援军抵达,以此激励麾下将士,少说也能再坚持一段时间才对,怎会沦陷得如此快?
尽管曹仁所抽调的援军远不是曹休所宣扬的明日便至,最快也还得两日的功夫才能抵达周边。
但这似乎没有产生任何改变的沦陷速度,却让曹休有种除了损失了近两百骑后,完全是徒劳无功的感觉。
无奈之下,曹休一边命人速速回禀曹仁最新战报,一边则是率领豹骑后撤了五十里的同时,将豹骑充当着斥候远远探查着安丘、昌安二城的动向。
不到三日,分别驻扎着五千兵马的安丘、昌安便宣布陷落,且据曹休探查所得的结论,徐盛所率领的兵马即便没有十万之数,也远超五万。
徐盛仅仅在安丘、昌安休整了一日,再度率领着大军北上,目标直指治所所在的都昌城。
而下一座挡在徐盛面前的城池则是依着汶水的淳于城,这也是都昌的最后一道屏障。
意识到事态紧急,都昌更是轻易不能失的曹仁,加急广发军令,催促州郡内各部加速行军驰援之余,从都昌周边抽调兵马三万速速前往淳于城驻防。
算上淳于城本身就驻扎了一万兵马,这足足四万的守军尽数被托付给了淳于城守将于禁。
淳于城距离安丘与都昌的距离相近,就在曹仁匆匆抽调的三万兵马抵达淳于城还不到半日,徐盛所率领的大军已是兵临城下。
徐盛与于禁皆是那等不善言辞之将,相互就连远远地搭话试探的意思都没有。
在徐盛在淳于城安营完毕,又休整了一夜后。
翌日清晨,徐盛便再度展开了攻势浩大的强攻,除却淳于城由于西面濒临汶水难以攻城外,余下三面都进行了一番猛攻。
然而,与安丘、昌安那等小城不同。
淳于城的历史甚至能追究到西周分封淳于国所立的国都,历经四百年风雨才在春秋时期被吞并,墙高且城深,且仅设有东西两门。
濒临汶水的西门又难以展开兵马,若想破门而入,唯有东门可取,余下的南北城墙便是攻破也无有城门可供打开。
这让徐盛试探了一番后,于正午暂且退兵重整旗鼓后,又以东门为重,布下兵力强攻了一番。
只是,曹仁或为青州牧统领军政大事,然于禁方是青州诸将中最被曹操所倚重的外姓将领,曾被曹操称赞更胜古之名将。
徐盛所布置的攻城兵马,层层叠叠,交错猛攻,攻势之猛可谓尽得兵法精髓。
可如此一番强攻下来,淳于城可谓是固若金汤,就连城头能够摸到的次数都是寥寥。
这不仅仅是于禁手中兵力充足,更是于禁所做的守城布置几无破绽,令徐盛都生出一种无处下口的感觉。
田丰随行于徐盛左右,远远看着那似有泰山之稳的淳于城,开口道。
“据闻曹贼见我大汉有五虎上将,欲效仿之设立‘五子良将’,只因麾下外将的功绩不显,不足以服众扬名,方才熄了这个念头。”
“不过似有传言放出,曹操本欲设立的‘五子良将’中,于禁便是其中一员,如今看来确是不容小觑。”
徐盛不语不应,传令大军暂且退兵休整后,又在帐内通过今日的一番试探得出的情报摆出了淳于城的一些驻防布置,细细研究了大半夜。
翌日,调整了不少布置的徐盛再度率军猛攻淳于城,仍是无果。
又一日,徐盛再度调整攻城布置,继续猛攻,亦无果。
一连三日强攻都始终难以撼动淳于城分毫的徐盛,凝视了淳于城好一阵后,方才无奈下达了暂缓攻城,全军休整的命令。
连续强攻三日,且还没有什么实质战果,这对于士气的影响都相当明显,徐盛不得不传令休整,转而进入对峙阶段等待良机。
而淳于城之战况,也是被徐盛如实地以军报禀给依然还在邳亭的李基,除却具体的战况外,还在其中进行请罪。
……淳于之坚,于禁之能,兼有守军约四万左右,盛一时难以攻破,请丞相责罚。
李基又再度重新细细看了一遍军报,方才将军报放了下来,开口道。
“于禁,倒是个人才。”
虽说以四万守不足六万之数,占有城墙之利,只要不是什么庸将都能抵挡下来。
但徐盛的军报中所透露的无奈,不仅是攻城兵力不足的无奈,还兼备着几分对于禁之能的无奈。
显然,于禁的守城本事令徐盛一时见不到半点攻破淳于城的希望,方才传信请罪来了。
不过,李基对此倒是不感到意外。
于禁好歹是原轨迹中曹魏的“五子良将”之一,武勇或许远不及五虎上将,但统军之能却还是相当了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