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书页

第824章 建业

请记住本站域名: 黄鹤楼文学

  “那主公可是担忧兴建都城会耗费粮食无数?”李基再问。

  这一点,刘备略微思索过后,也是摇了摇头。

  钱粮的问题,对于刘备而言都不是问题。

  且不说随着新稻种的推广,刘备治下粮食产量那可是屡破新高。

  尤其是在“摊丁入亩”新制度的正式推行,杜绝了过去世家豪强继续隐匿田地人口的可能性,即便税赋降低了,但汇聚到各地粮仓的粮食却是惊人的多。

  更何况,即便刘备也清楚兴建都城所耗费的粮食,相对于推动整个长江以南的开发来说,不过是不足挂齿的一部分投资罢了。

  刘备缓缓道出着真正的担忧。“备所忧的,始终是会伤及民力矣。”

  李基不由得哑然,只觉得刘备的某些惯性思维还当真是一时半会改不掉,转而答道。

  “主公多虑了,治下已无劳役制度,又怎会伤及民力?是主公担忧给的工钱不足以让百姓积极的主动做工?”

  何为劳民伤财?

  那是强制劳役,耗费钱粮致使国库空虚。

  可在财政异常充裕,甚至需要担忧该怎么让钱财合理地流入到百姓的口袋之时,这些都是多余的担忧。

  在李基看来,兴建新都,在保证粮食充裕的情况下,那就是解放了一部份劳动力创造出大量的工作岗位,培养出一大批土木工人。

  且也无须担忧这些土木工人在都城兴建完毕后,将会没有去处,沦为流民之类的。

  设立新都,只会是开发长江以南这一大浪潮的第一朵浪花罢了,后续需要大兴土木的地方,在长江以南只会是数不胜数。

  随着国都设立在长江以南,必然会虹吸整个大汉,甚至辐射到大汉周边各国的人才资源汇聚到国都周边,然后以国都为中心向周围蔓延,迅速推动着地方的发展。

  因此,在李基细细讲述了一遍后,刘备顿生恍然大悟之感。

  说到底,还是过去的朝廷都不可能有刘备如今这般富裕,大兴土木只能是强制劳役,以至于劳民伤财。

  “且主公若还是担心,大可从糜氏商会中划分出一个小商会,让那些兴建都城的匠人百姓都挂在商会名下,由商会统一分配任务,发放工钱,官府也派人监督。”

  “如此一来,即便是都城兴建完毕后,有商会居中,也无须担忧那些匠人百姓们后续找不到活计。”

  刘备闻言大喜,只觉得蓦然间打开了一个新的大门,甚至隐隐感觉李基这随口所说的内容,却是一条全新的治政思路。

  过去官府是官府,商人是商人,农民则是农民,泾渭分明。

  刘备所忧的也是就算以招募的方式让百姓做工,等都城兴建完毕后,百姓们自个儿也寻不到活计,转头想回去继续耕田,怕是想要田地也是艰难。

  而李基所顺势提出的这个法子,在刘备看来无疑甚好,能够大大保障百姓们的活计来源。

  “子坤这个思路不错,回头我让糜子方尽快拿出个具体细则来。”

  刘备只觉得阴霾尽去,如今一来兴建都城的困难似乎都已经消失了,追问道。

  “那子坤以为兴建都城位置,何处为上?”

  李基倒持折扇,伸手往着丹阳郡北部的秣陵一指,道。“拙见以为,秣陵可为兴建都城之地。”

  “为何?”刘备问道。

  “基曾途径秣陵,其地势可谓曰:钟山龙蟠,石虎卧踞,实为帝王之居。”

  这直白的一句话,让刘备都有些不好意思了,有心想谦逊两句,又觉得此间左右并无外人,推辞又似乎大可不必。

  只是李基此刻却是完全没有注意到刘备的表情,大袖一挥下,意气风发地开口道。

  “而除此之外,秣陵北有长江,既能以长江为屏障,又可与长江相连;南又与溧水相邻,可连通整个扬州,交通便利,扼守出海要冲。”

  “纵观而看,秣陵所处位置可称之:北可遥控中原,南可开发扬交二州,西可沿长江深入荆州巴蜀,往东便是茫茫大海。”

  “位置之优越,纵观长江两岸,实难再寻第二处。”

  此刻,刘备再看疆域地图上似是提前被李基标明的“秣陵”,只觉得那就似是即将与子坤所共同开创的伟业的新起点。

  以此地所建新国都为中心,内治民生,外拓疆土,美哉!

  “好!”

  刘备忍不住起身抚掌而笑,道。“就依子坤之建言,在秣陵兴建新都……”

  顿了顿,刘备抬手抚了一下胡须,道。“不过秣陵之名,不宜为都城,须改个合适的名字才是,子坤以为呢?”

  李基闻言,稍加思索后,道。“不如就以‘建业’为名,如何?”

  “建业?!建功立业,子坤这是欲提醒众人勿忘初心乎?甚好,那就取名建业督建新城,以此为大汉南都。”

  刘备朗声地道了一句。

  翌日。

  随着刘备召集群臣商议都城之事,在李基的暗中配合下,以着看似商讨的态度,实则却是以着不容置疑的态度拍板了下来。

  群臣纵使是心思各异,各怀反对或支持的心思,但却是丝毫影响不了刘备与李基所共同做出的决定。

  刘虞为此在事后还与刘备辩了许久,生怕刘备在长江以南兴建新都后,就没了北伐平定乱世的雄心壮志。

  为此,刘备连连保证,这才让刘虞暂且安心了下来,转头甚至还去拜访了视作忘年交的李基,一边向李基诉苦不该支持刘备在建业定都之余,一边又连连告诫李基要提醒刘备勿忘北伐之事。

  如今到了寿春的刘虞,自然也就熄了再回幽州的心思,准备留在寿春协助刘备稳定天下宗亲之心。

  无心争霸,也并不贪恋权势富贵的刘虞,已然开始向刘备过渡幽州的军政大权,让幽州反倒真正成了刘备治下的一块飞地。

  对此,刘备事后忍不住向着李基诉苦,言及李基这可算是害苦了他。

  在长江以南定都什么都好,就是容易让人以为刘备没有北伐争霸之心,只想偏安一隅,以至于闲下来的刘虞那是找到由头都要提醒刘备一番,让脾气甚好的刘备都烦不胜烦的。

  李基听着笑了笑之余,忽然想到了什么,道。

  “主公,这似乎也不是不可行,毕竟主公也不是不能享受享受的……”

请记住本站域名: 黄鹤楼文学
书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