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书页

第二百三十八章 九公主

请记住本站域名: 黄鹤楼文学

  楚王妃在温鸣谦的屋子里待了有半个时辰,才到前头去给皇后请安。

  午时之前离宫。

  她和楚王是一起来的,自然要一同回去。

  只是她出宫的时候,楚王还没出来,于是王妃便坐在马车上等。

  大约又过了一炷香时候,王爷才出来。

  “陛下今日不忙吗?”等楚王上了车,王妃笑着问,“怎么竟留王爷这许多时候?”

  “诸葛夫子也在,说到了今早两个世子做的文章,陛下也很上心,就多说了几句。”楚王把衣带稍微宽了宽说,“倒叫我有些不安了。”

  楚王妃听了不免紧张:“怎么?可是柏儿做的文章不好吗?惹得陛下不快。”

  “不是他做的不好,而是他做的很好。”楚王叹了口气说,“当时诸葛夫子说了一句月初皎皎难掩精华来形容他。”

  “这……王爷的意思是……柏儿的风头盖过了赵王世子?”王妃试探着问。

  “唉,是啊!咱们一直都说只做陪衬做绿叶,皇后属意的自然是赵王世子,皇后中意谁?就是太师中意谁,太师中意谁就是满朝文武中意谁……”楚王说到后来不说了。

  但他的意思王妃自然能全盘理会。

  不禁也有些忧心:“那你就没有叮嘱叮嘱他?让他以后留一些不要再出风头。”

  “我自然也是说了的,可他跟我说自己已经收敛了。”楚王喃喃摇头,“到底是小孩子,不知轻重。”

  “那……那这件事别人并不知道吧?至少赵王世子应该是不知道的吧?”王妃问。

  “应该是吧!但愿如此。”楚王也不是很确定。

  “唉,不过话说回来,咱们柏儿的确是比赵王世子更聪慧。”王妃怜惜地说,“只可惜……”

  接下来便是长久的沉寂,两个人都没有再说话。

  午后,宫长安在甬路上踏鞠,一脚将球踢进了云嫔的宫里。

  云嫔常年不出宫,人都说她病着,不宜见风。

  她的位分不算低,可伺候的人却不多,因此她的院子也是冷冷清清的。

  宫长安从侧门进来找球,被一个大宫女给拦住了。

  “你是谁?怎么跑到这儿来了?”宫女的语气算得上和缓,没有丝毫的疾言厉色。

  一来宫长安不过是个小娃儿,二来她也大致猜出他是谁了。

  “这位姐姐好生和气,小子名叫宫长安,无意中把球踢了进来,还请恕罪。”宫长安说着一本正经地作揖。

  那宫女被他逗笑了,用手绢捂着嘴笑了两声才说:“原来你就是那个小神童,早听人们说起你,我今儿才算见了。”

  “不敢不敢,小子不是什么神童,这都是外人的溢美之词,当不得真的。”宫长安最会演戏,做出的谦和神色浑然天成。

  “哎呦呦,你可真有趣儿。”那宫女也不让他去找球,反倒一再逗弄他说话,“你今年多大了?还不到十岁吧?”

  “秋杏,你在同谁说话?”一个十二三岁的少女扶着个小宫女从木香花架走了出来。

  “九公主,”秋杏连忙转过身去行礼,“长安少爷把球踢进了咱们院子,奴婢逗他说几句话。”

  “小子给九公主请安。”宫长安也向九公主行礼。

  九公主就是云嫔的亲生女儿,因她母亲常年不出宫,所以她大半的时间都用来陪伴母亲。

  虽然也出宫去给皇上皇后等人问安,但宫长安进宫一个多月却从来也没有遇见过她。

  “秋杏,你实在有些无礼了,要知道宫少爷可是算得上是皇上的贵宾,你可不要因为他年纪小就怠慢了他。”九公主的年纪虽然不大,可是十分的稳重端庄。

  想来这宫中下人虽不多,各处看去井井有条,丝毫不显颓败凌乱,想来多半是这位的功劳。

  “公主实在是太抬举小子了,我不过是跟着我师父混饭吃而已。”宫长安挠着头笑道,“也不知我那球是不是砸坏了院中的草木?”

  这时一个小太监已经把宫长安的球找到并拿了过来。

  “不妨事的,你把球拿回去吧。”九公主朝宫长安笑了笑,“不多留你了。”

  他们这里不适合留人,不受皇后待见的地方,来这里的人也会被连累。

  宫长安拿了球离开,回去想向温鸣谦说:“母亲,今日我到云嫔娘娘宫里去了,虽然没有见到她,却看见了九公主。”

  “啊,九公主,我进宫来这么久才只见过她两面。”温鸣谦放下手里的针线,“张妈跟我提起过,九公主比你大三岁,最喜欢去沈姐姐的宫里玩儿。不知道她现在还记不记得沈姐姐?大约早就模糊了。”

  “我今天见到九公主就觉得很亲切,”宫长安说,“她的双眉之间有着淡淡的愁绪,其实不该她这个年纪的人有的。”

  “她的愁自然是源自云嫔娘娘,毕竟她身为公主将来只要出了嫁就能离开这宫中了。可云嫔娘娘一生都要在宫里,虽然没被打入冷宫,可是境遇也好不到哪里去。”温鸣谦道,“何止是她,你这么小的年纪不也背负着重担吗?”

  宫长安听了眨眨眼:“有什么办法?命中注定,由不得人。”

  他的语气带着点玩笑意味,这孩子从小就不会自怨自艾。

  “在这宫里头,云嫔娘娘应该是值得咱们信任的,只可惜一直都见不到她的面。”温鸣谦轻叹一声。

  “分野王他们快进京了吧?”宫长安问,“到时候端敏公主进了宫,说不定能把云嫔娘娘带出来。”

  “是啊!”温鸣谦点头,“公主回来,皇后自然要给她面子,到时候云嫔娘娘也大可以不再装病了。”

  还真是打温鸣谦母子两个人的话来了,只隔了一天,分野王和端敏公主便到了京城。

  京城各处早就已经准备好了迎接事宜,一切都按部就班。

  宫里头一下子变得热闹起来,天还不亮各处的人就都起了。

  宫长安也被安排着去迎接,和诸葛夫子一起。

  分野王带来的人不算多,除了她和公主之外,还带了一子一女。

  宫长安在人群中看到身形壮硕的分野王左右手分别牵着一儿一女,他的儿子生得虎背熊腰,几乎和他一般高。

  那女儿的年纪明显小些,生得气血饱满,骨肉匀停。

  偏偏这两个人竟是如此的眼熟,宫长安使劲擦了擦眼睛。

请记住本站域名: 黄鹤楼文学
书页